明贼-第5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就使得东线区域变的很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却又可惜。
说白了,柿子~,还是要挑软的来捏。
若李元庆去辽中平原,就算能有收获,却很难破城,甚至几乎就不可能破城。如此,相对而言,自然是能攻克老寨,制造风势,造成的政治~影响更为大了。
敲定了计划,接下来剩下的便是实施了。
等将官们吃完晚饭回来,陈忠当即宣读了这个计划,表彰了陈长友和第七把总,并宣布,全军还有一天准备时间,明日傍晚,正式出征!
军令如山倒。
经过了三个多月的军校学习,这些将官们更是不敢有片刻怠慢,纷纷回去收拾准备。
李元庆则是笑着将杨妙才安排到了他和陈忠宿舍隔壁的一间小宿舍内,“妙才兄。儿郎们出征在外,不比在家里。尤其是儿郎们皆是粗人,生活习惯上,各个方面,妙才兄要多做一些心理准备。有什么需求,可尽快对我提出来。哦,对了,等下,我让人给你送一副好甲来。”
看着李元庆就要离去,杨妙才忙道:“李帅,等,等等。”
“嗯?”李元庆笑着回头看了杨妙才一眼。
“呃……”
看到李元庆回过头,杨妙才反倒是没话说了,忙道:“李帅,您去忙便是。小弟这边,小弟这边若有需求,再去麻烦您。”
李元庆一笑,笑着拍了拍杨妙才的肩膀,“妙才兄,不要紧张。其实,鞑子嘛。就是那么回事儿。”
看着李元庆高大的身影离去,杨妙才不由长长的吸了一口气。
直到现在,他还有些没有适应过节奏来。
他真的有些接受不了,李元庆和陈忠今天才定计,明日,还是傍晚,就要,就要出征了?
在他的潜意识里,若是大军出征,怎么着不得一年、至少大半年的仔细精心筹备啊。
怎么,怎么到了李元庆这里,就是这么简单的一句话,简直,简直就像是吃顿便饭一般简单啊……
很快,李元庆的亲兵头子牛根升亲自给杨妙才送来一副好甲。
两人寒暄几句,牛根升刚要离去,杨妙才却忙拉住了他,有些说不出尴尬的问道:“牛,牛兄,这,这甲到底要怎么穿?”
牛根升一愣,片刻才反应过来,忙笑着解释道:“杨大人,说是一件甲,这其实是两件甲。一层软皮甲,是里子,穿在里面,既能挡风护寒,又可保护胸口,防备鞑子的冷箭。外面这一层是硬皮甲,您看,这前面是护心镜,胳膊肘、肩膀、手腕这里,都有铁具护卫,很结实的。有这样的好甲穿在身上,只要不是运气太背,鞑子的箭矢,便伤不到您的性命了。”
牛根升已经解释的很详细了,但杨妙才还有些不放心,忙又问道:“牛兄弟,这甲,这甲是战斗时穿,还是,还是平时也要穿在身上?”
牛根升一笑:“杨大人,咱们出征在外,保不定什么时候就会碰到鞑子,自是一直穿在身上为妙。将军给您的这件甲,可是咱们长生营游击以上将官才能穿的好甲,很轻便的,也就二十来斤,穿上不会碍事的。”
牛根升走了。
杨妙才半晌才回过神来,忙开始仔细查看起这甲来。
与寻常的文人、只知用八股文做作业不同,杨妙才读书可是相当广的,又在基层已经摔打了五六年,他可不是书呆子,更不是只知吃喝玩乐喷人的喷子。
他对兵甲,还是有一些认知的。
这层内甲,非常柔软,但仔细摸起来,却能感觉出来,其很厚实,做工虽不甚精巧,但能看得出,上面的缝线,那是相当的结实。
杨妙才一时也猜不出这内甲到底是什么皮毛,但他可以肯定的是,这内甲比他之前在京师见识过的诸多所谓好甲,怕是要精良不少。
这倒不是说做工的精良,而是材质上的精良。
“难不成,这,这是熊皮么?”
杨妙才忽然一个机灵。
若,若是用熊皮来做甲,可想而知啊,这,这得耗费什么样的财力啊。李元庆这……
杨妙才不敢再往下想,赶忙小心将这内甲穿在了身上。
可惜,这内甲虽然非常合身,摸起来的时候好像也不沉重,但真正穿在身上,杨妙才这才发现,身体怎么着都有些不得劲儿。
又试了试外面的硬皮甲,登时,杨妙才简直就感觉身上坠了一大块铅块,这,难道要穿的这么结实,再去骑马么?
杨妙才一时简直有想哭的冲动,打仗,看来是真的不容易啊。也不知道,李元庆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啊。
不过,杨妙才非常明白,李元庆能给他这个机会,那简直是他天大的面子,他若不好好把握住,恐怕,以后,他就算跪下来求李元庆,也绝不会有这样的机会了啊。
“罢了罢了,脑袋掉了不过碗大个疤。我杨妙才就不信了,多少艰苦岁月,我都熬过来了,难道,就过不了眼前这一关了?反正我又不用上战场,我只需牢牢跟在李元庆身边便好了。”
…………
虽然在之前时,后勤物资的准备便已经开始走上轨道,但军官们各人的需求还是有些不同。
有人善火器,就需要多备弹药、火石、火折子。
有人喜欢用冷兵器,那就要多备下几把匕首,小刀,以防备不时之需。
尤其是手~榴~弹、炸药包方面,李元庆更是要亲自过手检查一遍,才可安心。
陈忠亦是如此。
不过,在此时,炸药包是辽南的‘通用货’,但手~榴~弹,却还是李元庆的‘独门秘技’,还没有对外公开。
陈忠知道一些,但并不了解详细,他只是知道,这东西很好用,但造价可能很昂贵。
这倒不是李元庆刻意藏私。
只是,长生营身为领导者,总是需要保留些独门秘技的。
时间很快来到了次日傍晚,所有准备都已经就绪了。
宽阔的大校场上,九百名将官,三千余匹战马,皆已经列阵完毕。
没有鲜花,没有掌声,也没有送别。
战阵前方,李元庆翻身上马,大手一挥,“出发。”
“大明万胜!将军万胜!”
儿郎们几乎不假思索,放声高呼,快步跟上了李元庆和陈忠的战马,朝着军校门口方向走去。
杨妙才不敢怠慢,赶忙抓稳了马缰,快步跟了上去。
策马奔腾,比用‘11’路,自是要快了不少,天色将黑时,一个时辰多些,突袭小分队已经奔出了快三十里地,来到了一条清澈的小溪边。
李元庆率先停下马来,让胯下战马喝些水,再吃些青草。
身后一众马群,也皆停了下来,休息一下,顺便照顾战马。
此行,除了这九百名军校将官,还有接近二百人的辅兵随行。
包括三十多个厨子,十几个军医,五十名投手,以及李元庆和陈忠从各部中精挑细选的一百多名哨探。
像是做饭、扎营、包括医护,这些将官们都可以自己做,但~~,职业的侦查,除了寥寥几个夜不收出身的将官,其他人,显然就不是太在行了。
若没有精锐哨探,就无法保证全军的安危,这也算是李元庆在此次考核之中,稍稍做了一个小弊。
军官方面,除了黄国山留守军校坐镇,其余人,包括段喜亮、孔有德这种主将,皆是随行军中。
天色转眼就要黑下来,陈忠笑着对李元庆道:“元庆,今夜,咱们是就在这里扎营,还是再赶上几十里路?”
李元庆一笑:“大哥,第一天出征,咱们也不用太急,就在这里扎营吧。先让儿郎们适应一下节奏,也让马儿好好适应一下。”
陈忠笑着点了点头:“也好。我去安排扎营和伙食。”
很快,有军官开始去周围收拾柴火,有人开始扎营,有人负责照顾战马,有人在各处负责警戒,一切很快就变得井井有条。
此行,因为是突袭,一路皆是骑马快行,整个营地中,没有一个女人。
营帐方面,也皆是住大帐,方便携带。
便是李元庆和陈忠,也绝不会搞特权。
陈忠此时就相当于李元庆副官的角色,具体协调指挥扎营事务,李元庆则是站在小溪边,看着十几匹战马喝水、吃草,顺便理一理思绪,筹谋接下来的行程。
一旁不远,杨妙才也在小心喂着他的战马喝水。
他虽然是第一次出征,但他可不傻。
他非常明白,在此次这种突袭作战中,战马,才是他最重要的保命利器,对胯下战马的爱护,他可不敢有丝毫的怠慢。
这时,看到李元庆的目光看过来,杨妙才忙笑着快步朝着李元庆迎过来,“李帅。”
李元庆笑着打量了杨妙才一眼,笑道:“怎么样?还适应吧?”
杨妙才笑了笑:“还好吧。只是,只是心里还是有些紧张。”
“呵呵。”
李元庆一笑:“妙才兄,放松些。说是出征,其实就是跟咱们平时走亲戚串门一样。只不过,这个穷亲戚,不仅有点远,还有点凶而已。”
“呃?”
杨妙才万万没有想到李元庆竟然会如此形容,一时不由呆住了。
**************************************************************
第851章 杨妙才的军营第一日!
~~~~~~
天色已经黑下来,弯弯的月牙偷偷挂在了夜空。
晚饭是大锅炖酥鱼罐头汤和干饼。
每人一大碗热乎乎的酥鱼汤,虽不是很好看,但味道却是非常鲜美,鱼肉也很充足。
尤其是上面漂浮着一层很厚的鱼油和大油,吃掉喝掉后,不仅能果腹,身体也止不住的开始热乎起来。
杨妙才注意到,便是李元庆,也跟寻常的将官们没有区别,他也是吃的这些饭食。并和陈忠一起,边吃边与将士们聊天,没有丝毫的架子。
杨妙才忙偷偷将此事记在了心里,并打上了评语,“李元庆此人,可与将士同甘共苦。”
今天只是第一天出征,按照李元庆的话来讲,“今天要控制节奏,让儿郎们以适应为主。”
吃过晚饭,营帐这边早已经扎起来。
杨妙才并没有选择跟李元庆和陈忠一个大帐,而是选择了跟十几个第二把总的将官们一个大帐。
他想真正的深入到基层,听一听将士们的说法,了解一下他们的生活。
庆幸的是,李元庆对杨妙才这个举止并没有制止,而是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让他好好休息。
此时,虽还是八月初,但晚上,天气却已经有些凉了。
主要是扎营地是旷野,非常平坦,几乎就没有什么遮挡,北风可以呼呼呼的吹过来。
跟杨妙才一个营帐休息的儿郎们,一共有十七八人。
吃完了晚饭,安顿好了战马,安排好了值守,这些儿郎们纷纷回到了自己的大帐里休息。
杨妙才本来想去找李元庆聊一聊的,但想了一下,他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
李元庆要在今天傍晚行军,意图其实已经有些明确了,今天是适应和休息,明天,很可能就是长途跋涉。
他杨妙才可不敢掉队,自然是要休整利索,养足精神,以不变应万变。
回到营帐里,杨妙才本以为这些儿郎们要说笑上好一会儿,才会休息,却发现,儿郎们几乎没有人说太多话,躺在自己的铺盖里,很快便呼呼大睡。
不多时,连绵的呼噜声,便开始此起彼伏。
杨妙才一时有些无言。
今天的行程不是太紧凑啊。
为何,为何这些儿郎们,这么早就进入了状态?
而为了不引人注目,杨妙才特地挑了个帐里面,最不起眼的位置,就是想偷偷听一听,这些将官们,在私底下,都是聊些什么呢。
却忽然发现,他就像是一拳打在了空气上,这些儿郎们,压根儿就没有打算聊天的意思……
难道,难道这是李元庆刻意而为,早就对这些儿郎们有了吩咐?
杨妙才正胡思乱想着,却发现,他旁边一个年轻些的将官,正笑嘻嘻的看着他,低声道:“怎么了?杨大人,弟兄们打呼噜,您睡不着么?”
杨妙才被吓了一跳,片刻才反应过来,忙低声笑道:“倒不是这个。这位兄弟,今天的节奏好像不是太紧啊。为何,为何儿郎们休息的这么早?”
这年轻将官一笑,“杨大人,俺们都是些粗人,到了睡觉的点,自然是要好好睡觉的。说不定明早,咱们都要早起。您也早些睡吧。”
说着,这年轻将官翻过身去,把头蒙在了被子里,开始呼呼大睡起来。
“………”
杨妙才不由一阵无语。
这都是什么事儿啊。怎么感觉,这营帐里怎么这么没有生气呢?
身边呼噜声震天,杨妙才一时也睡不着,加之小腹中尿意作祟,他索性也不睡了,小心爬起身来,准备去营地里走走。
来到帐外,登时一阵有些阴冷的北风,直面扑过来,杨妙才不由一个机灵,心中不由啐道:“以前怎么就没发现呢?这还不到秋天呢?这天就这么冷了?”
营地周围都燃起了旺盛的篝火,‘噼里啪啦’的直响。
远处几个角落,都有人影在来回巡视,他们应该是值夜的士兵。
杨妙才想了一下,决定还是到营地边缘去方便。
毕竟,他怎么着也是读书人,是朝廷命官,总不能跟这些泥腿子将官们一样,不是太讲究不是……
杨妙才小心来到营地边缘,刚要掏出宝贝放水,身后忽然一声厉喝:“什么人?”
“呃?”
杨妙才被吓了一大跳,好不容易酝酿好的尿意登时魂飞魄散,忙道:“是我,是我,我是杨妙才。”
这时,身后值守的将官也看清了杨妙才,忙大步走上前来,恭敬拱手道:“杨大人,您,您怎的会在这里?”
来人是李元庆的亲兵头子牛根升。
等看清楚是牛根升,杨妙才心里不由长长松了一口气,忙有些尴尬的解释几句。
牛根升的脸色登时也有些古怪,片刻,忙低声道:“杨大人,您若要方便,最好去有人的地方,要不然,很容易让值守儿郎们造成误会的。”
“哦,我知道了。”
杨妙才不愿再纠缠这个话题,他刚才憋的尿还没有尿出来呢。
牛根升也发现了杨妙才的尴尬,忙笑着招呼巡夜的儿郎们离开。
看着牛根升他们走远,杨妙才这才稍稍松了一口气,好不容易,才强迫自己放出水来,却忽然想起来,哎,刚才忘了问牛根升,明天早上什么时候行军啦。
虽然此时时候还早,怕还不到亥时,但营地里已经是一片安静。
除了篝火燃烧的噼啪声,便只剩下呼呼掠过的北风声。
杨妙才本来想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