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维多利亚的秘密 >

第322部分

维多利亚的秘密-第322部分

小说: 维多利亚的秘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菲尔:“你们的地球跟我们的很像?你们曾经走过的道路预示着我们地球也会朝着那个方向吗?”

唐宁:“是的,极像,简直是同一个地球,不同的维度。以至于我们科学家有人把这样的流放称为用时间机器流放,普通人听不懂不同维度的说法,所以把你们的地球称为200年前的地球。而我,相当于来自200年之后的地球。”

林菲尔:“那么,你给我解释一下什么是维度吧,在你们那个地方。我理解的维度就是刚才你所说的纵轴、横轴,最多加一个z轴,构成整个空间。”

唐宁:“好的……这是个好问题。我得从很远的地方开始讲起。随着观察技术的发展,现在我们在天津的实验室已经观察到了电子的波动性,电子在它的轨道上围绕着原子核运动。

这个轨道却不是一条很明确的线条,电子会忽而出现在这里,忽而出现在那里,它的出现是一个概率问题,有些位置出现的概率高,有些低。”

唐宁拿出了手机,在图画应用中把电子的概率云画出来展示给林菲尔看。

唐宁:“这是很直观的图,实际上能够用一个公式来表示它,我们那儿把它叫作薛定谔波动方程。”

唐宁把薛定谔波动方程写出来,其复杂程度让林菲尔数学这么好的天才都有点吃不消,但一联系到刚才他画出来的电子云,又初步把握到了波动方程在数学上的简洁与优美。

看到林菲尔终于慢慢地点了点头,似乎理解了波动方程,唐宁继续:“电子云可以有很多种解释,可是一旦科学家把这个波动方程列出来,一切都清楚了,电子跟光子一样,既是粒子,又有波动性。

光子是纯能量,有波动并没有触发科学家的敏感神经,可是……电子,有质量的电子居然也会波动,这就奇了怪了。这是一个细思恐极的现象,因为它会导致如下推论。

我们可以先从宏观物体来感受一下位置与动量的关系。有句谚语说:人不可能同时踏入两条河。后来又有人说:人不可能同时踏入一条河。这是什么意思?因为人是在运动的,当人在以非常高的速度过河的时候,到底他什么时候在河中呢?

过河的速度越快,我们就越难确定他踏足河中的时间点,也就是看不清他的位置。反之,过河的速度越慢,我们就越是看得清他的位置,但是这个时候他被迫放慢了速度。

对于观察者来说,要确定过河者的位置和过河者的速度是有矛盾的。过河者既然要过河,总得有一定的速度,这跟电子运动相似,电子不但有速度,而且非常快,越靠近原子核就得越快,否则要被引力吸进去。

更不妙的是电子的运动还是波动的,每时每刻的速度都不一样,所以要确定它的速度以及进一步计算出动量来更是困难。当电子在某个确定的一点时,我们就很难知道它的速度,因为它是变速的。

当我们要考察电子的速度时,一定得有一个距离才能计算得更精确,因为电子运动不是均匀的,起码你要看清它经历波动的一个周期嘛。这个时候,又有一个科学总结出了这一对矛盾的物理量,把它叫作‘不确定性原理’。

不确定性原理能够在粒子级别的所有参数上发现,能量和时间,因为能量跟速度有关,时间跟距离有关。在角动量和角度发现,因为角动量跟速度有关,而角度跟位置有关。

不确定性原理一旦被普遍接受,会有更可怕的推导。”

第459章突如其来

唐宁所说的更可怕的推导,就是超距作用效应。假设两个紧挨着的点粒子,拥有一模一样的质量,忽然被带上同种电荷,且电量相同,则它们会产生排斥力,并且对彼此的排斥力以及随后而获得的动量是一样的。

不仅动量一样,它们在某一刻的位置也正好一个是x,另一个是x,也就是说它们的位置和动量都被确定下来了,这跟不确定性原理相悖。

这么一看,貌似不确定性原理有问题,可是科学家们会越来越发现,不仅光子、电子,一切原子级别的粒子都是有波粒二象性的,只能说这个能够通过动量守恒而同时测量与计算两个远离的粒子位置的假设是错的。

再仔细重新考虑这个假设,会发现还有一个可能——既使两个粒子离开很远了也不可能同时测定它们的位置与动量。也就是说,如果你测量了粒子a的位置准确值,就不仅不能再测量粒子a的动量,也不能测粒子b的动量。

两个相距很远的粒子,似乎有一种神力,能够知道你测了它的小伙伴,如果你测了我小伙伴的位置,那我的位置也确定下来,动量测不准。如果你测了我小伙伴的动量,那我的动量也确定下来,位置测不准。

这种远距离的诡异作用乍一看贻笑大方,然而,它却是真实存在的,并且是量子通讯技术的基础。

唐宁之所以要把这个诡异的超距作用对林菲尔讲,是因为他根据一些科学家的推断得出结论,必须存在另一个维度,与我们的三维空间同时并行,并且充当超矩作用的媒介。

被震撼到无以复加的林副主席苦笑道:“难道你是从另一个维度过来的人?那么,这门技术我们什么才能掌握?”

唐宁罕见地露出腼腆之色,说:“穿越维度的技术实在太复杂,而且能耗太大,当我被这种技术流放到地球来的时候,所需的能量可以让当时的整个地球运转24小时。很遗憾,这种技术太复杂,比研究出返幼体质更难,需要100年左右吧。那是科学、制造工艺、能源等方面一起进步的成果。”

林菲尔:“不是50年就是100年,看来我们现在的科学还很落后,这么说……你怎么办?”

唐宁:“还好冬眠技术并不太复杂,我可以将所剩无几的寿命用这种方式延长,说实在的,如果冬眠技术用得好,我可以把10年当成100年来过,只是……其中的不确定因素很多。

我有可能因为长期冬眠技术不成熟而死去,也有可能因为返幼体质而丧失记忆,所以,我现在相当于跟你道别,希望你做好心理准备吧。我有时候感觉自己很软弱,有些话不太敢跟茜茜讲,跟你先说一遍,因为你的神经比较粗大。”

林菲尔:“那我可以为你做什么?没有你,我感觉将来地球帝国也没有了意义,我会尽一切努力来帮你维持生命。”

唐宁:“我会使用一种叫基因算法的智能程序来促进科技的进步。我解释一下什么是基因算法。基因算法是一种自然选择式的程序,设计者把大量的,越多越好的能够影响计算结果的参数收集起来。

计算机则负责产生原始的‘电子生命体’,原始参数的构成犹如基因,原始电子生命体根据计算机的计算能力而确定数量,比如,现在全球有7000万台计算机,我们随机生成7000万个原始电子生命体。

根据一定的准则来设计‘电子自然力’,电子自然力会对生命体的生存构成威胁,以竞技场的模式每一次计算淘汰掉一批电子生命体。比如,可以设定每次计算淘汰1%。

而胜出的电子生命体会像有性繁殖一样两两配对,使强者更强。电子生命体就连dna同义置换和分子钟都模拟进去,每隔多少代,基因就会发生突变。使电子生命世界充满了活力,永远不会出现整个物种被固定下来的事情。

这么一来,每一次竞技计算都会得到更优质的生命体,最后经过漫长的基因重组而得到相当优秀的结果。如果不影响现在的整个互联网的话,使用所有计算机30%的计算力,经过30到50年的计算,可以得到第一个智慧能够媲美人类的电子生命体。

电子生命体通过学习而得到科学知识,不用吃饭,不用睡觉,没有负面情绪,专注力就像吃了冰毒的艺术家。他们还可以自我复制。一个电子科学家相当于十个人类科学家的科研能力,复制一万份会不止十万个人类科学家科研能力。

因为电子科学家没有负面情绪,协作完美,也不会拥有自私行为,一万份电子科学家所产生的加成效果就足以形成全世界最强大的科研能力,远超整个地球人类。”

林菲尔听得呼吸加速,说:“但我怎么觉得碜得慌?电子生命体会出现意外吗?会变得比人类厉害因而取代人类成为地球的统治者吗?”

唐宁:“理论上是有可能的,但要看基因算法的参数是什么,如果设定优胜者会自私自利,以消灭所有威胁自己生存的东西为目标,那么肯定是能够制造出倾向于毁灭人类的电子生命体。

但如果参数是以帮助人类发展科技为目标,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很难想象会制造出一个坏蛋电子生命体。即使有少数,也很难跟人类匹敌,因为人类花了大多数的精力在制造自己的帮手,而不是掘墓人。

还有,只有在全人类互相敌视的情况下才会有人发展对人类不利的电子生命体,但现在联合国宪法通过在即,全球性法律不允许这样的基因算法出现,坏份子很难有足够强大的计算力来实现他们邪恶的梦想。”

林菲尔松了一口气:“这么一说,我就放心多了。你缺席的日子里,我会保证给你的项目30%的计算力,够了吗?我觉得30年还太长久了。”

唐宁:“我会在参数里加入现实世界最新的科学成果,所以,计算力太高了也没用,想过快30年也是不太可能的,欲速则不达。7000万台的30%计算力只是一个大概的说法而已。我建议就是互联网上计算机的10%到30%足矣。

这将是我这一生中最重要的项目,也许也是最后一个项目。即使我返幼成功,说不定会丧失大量记忆,我也不再是我了,这真心是一场告别。很不错,伏尔塔瓦河这么美,夜光蜻蜓这么美,我想我们都会一辈子记得这里吧。

欧,对了,我们在巴西塞拉多大荒原相爱的时候,也是遍地绿色的荧光白蚁丘,这两场绝美的风景真是一生中最难忘的记忆啊。”

百感交集的林菲尔紧紧抱着他,心痛不已。

唐宁为他的超级项目设计的是分布式、自适应式组织架构,表面上数百个研究团队各自为政,各自以某某研究所的名义进行一个领域的科研工作,事实上却是通过一定的方式来分享他们的数据。

这些数据最终会成为电子生命体进化的“电子自然选择力”,这是一个打一开始就确定好了的程序,不管有没有唐宁在,程序照样运行无误。唐宁会在一年之内把整个架构部署后,之后最初的几年内他每年都会有某几天从冬眠状态下苏醒过来检查程序是否运行正常。

如果一直没有大问题,他醒来的时间间隔就会越来越长,三年、五年、十年……

而他的身体保存的地点会是最荒凉的一个洲——南极洲。其具体地点是地球上最高的机密,完全由自加密的程序来选择,连唐宁自己都不可能知道具体的座标点。

他干脆把南极洲设为人类禁区,连科考队都不允许进入,他一个人独霸一个洲。为了保证禁区的禁令,他在距离南极洲很近的新西兰南岛和阿根廷最南端部署了两只无人机巡逻军队。

无人机的机载雷达能够追踪100公里之内所有移动的物体,如果有人类或者人类的交通工具,只要是没有专用身份,就会被远程控制者发起致命打击。南极是没有原住民的,所以这个禁令是唯一能够在一个大洲实行而不影响别人的。

原本被规划的南极航线纷纷被取消,任何民用飞机也不能经过南极洲了。

唐宁特别成立的研究所们也都是自身有“进化”能力的,受到几十个基金会的节制,有一些保障科研顺利进行的规则,如果一个研究所长时间无法出成果是有可能关闭的。

而几十个基金会的理事们也有一套自我管理的准则,出人意料的是最后的节制基金会理事职位的竟是一个唐宁设计的程序。也就是说,整个项目最大的后台boss居然是一段程序,这个事情全世界只有唐宁一个人知道。

没有什么比程序更靠得住,比唐宁自己还靠谱。返幼体质作祟,现在的唐宁精力大不如前,以前每天工作16个小时是经常的事情,现在却常常最多能全力以赴地工作6个小时,连一个普通人都不如。

好在唐宁能够调动的资源实在是丰富,一个小时顶别人工作10个小时。

唐宁的体力下降得非常快,短短的几个月他就只能工作4个小时了,因此,要想设计完美的基因算法似是不太可能了,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原本很自信的人儿也变得脾气暴躁,因此他根本不敢跟任何人有太多的接触,只能把所有的精力用来埋头搞算法。

第460章浩淼星空

唐宁现在有病来如山倒的感觉,原本预计一年的计划竟只进行了六个月就撑不住了,匆匆进入了第一次冬眠,身体仍然留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为下一步前往南极打个前哨。

当一个月之后他被唤醒的时候,感觉非常难受,有重度厌世的倾向,看来这是冬眠技术出人意料的后果,他匆匆了解了一下时事发展,林副主席已经通过大军压境,强迫英国政府投降,维多利亚女王重新成为大英帝国的女王。

被原英国政府拉出来当国王的爱德华七世则被送到了尼日利亚当个没有实权的总督。

第二次,唐宁设定了半年之后,也就是1876年的年中才醒过来,世界又已经大变样了。全球最后一个顽固抵抗的美利坚合众国被联合国的十万大军围剿,美军溃败。这十万大军是战斗机,而不是步兵,不赢才怪。

在唐宁短暂的清醒中,他联系到了林菲尔,而后者激动地表示一定要让他来主持联合国大宪章签字仪式。唐宁同意了,他直觉地感到,这是他最后一次出现在人间,他要跟林菲尔,茜茜,和女儿艾琳一起出现,光明正大地在联合国总部旧金山闪亮登场,再流星般消失。

为了能够在整个签字仪式中保持清醒,他将服用强效生化药物,劫持大脑中的多巴胺,成瘾什么的就不用再考虑了,最后一次了还不能疯狂吗?

很多的媒体收到了唐大帝即将出席联合国大会的消息,纷纷报导,也让大帝的安保团队非常忙碌,必须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把最先进的安保武器都起了出来。

这些安保武器是普通人无法想象的,表面上看起来却是宽松无比,唐大帝就这么大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