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2铁血中华-第8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方总算是说了实话,祁睿也从容地答道:“美国人不会傻到在未来十年内主动以武力来挑衅我们。他们挑衅我们有什么好处?把他们现在千辛万苦夺取的国土送给我们不成?”
英国领事暂时不吭声了。祁睿的大实话让双方的利益基础变得极为明确,和祁睿谈美国问题已经没有基础。正如祁睿所讲,美国不会傻到通过主动军事挑衅民朝引发第二次民朝的军事入侵。虽然民朝里面一定有那种希望通过军事入侵美国来获得个人战功,进而得到更多利益的人。祁睿这位在中美战争中表现出色的中将并没有被这种利益蛊惑的迹象。现在的祁睿不仅不是突破口,甚至已经变成了一个相当大的障碍。
如果是别的国家,英国领事的想法自然是想办法找到祁睿的敌对者,既然作为敌对者,自然会出于个人的利益而与祁睿做对。但是领事此时却没有考虑这样的手段,祁睿的身份以及功绩都让英国不敢动用这样的手段。想撼动一位军事英雄,一位推动军事领土发展的中将,这本身的难度大到令人头痛。而想去离间父子之间的关系,想欺骗韦泽这样的聪明人,基本上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殿下,中国会在长城外面的边界线上修建军事设施么?”英国领事再次开口的时候完全是与公务有关的内容。
祁睿答道:“我国希望和平。在给你们的文件中写的很清楚,长城并不设在边界线上,距离边界线有一定距离。在长城到边界线之间的地区,有边境的警察,并不设置军队。”
理由说的冠冕堂皇,实际上这么做的理由是,把长城设在边界线上根本无助于军事。在最适合的位置上设置长城,让这个建筑能够起到更多让敌人不得不计算战争成本,才是最好的建筑。在北美,担心被进攻的是英国与墨西哥,而不是民朝。
“哦!我们对贵国的和平理念非常赞赏。”英国领事也开始毫无诚意的拍马屁。
双方谈的时间不长,领事一回到领事馆就不快的先给自己倒了杯葡萄酒。在英国那嘎达,喝下午茶是很享受的事情。工业污染与雨云共同制造的昏暗天空下,躲在屋子里头喝喝热茶是非常开心的事情。在阳光明媚的北美,喝酒比喝茶爽。
灌下一口葡萄酒,领事舒了口气。南美的巴西一直是英国的势力范围,现在美国佬们夺取了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接着就入侵巴西的边界。美国佬的要求很简单,要求巴西承认美国在南美的扩张,并且彻底退出战争。英国现在依旧占有海军优势,但是英国对自己的陆军并无信心。与布尔人的战争让英国人感受到游击战的威力。对付三十万布尔人,英国就出动了三十万军队。对付还有两千万人口的美国佬,英国可没有两千万军队。可无论如何,英国都没办法接受美国在南美的扩张,必须想办法对其进行扼制才好。
领事先生很快就把此次外交会谈的内容告知给伦敦,伦敦的外交部接到这份电报之后就充斥着“中国人还真的要支持和平?”诸如此类的怒斥!
发泄了一番怒气之后,英国外交部得出了一个可能,“美国人私下和中国人和谈了?”
中国这样的表现大概只有和谈一项可以解释,至少英国不太能想象中国竟然允许一个充满仇恨的美国人自由发展。除非中国真的希望美国能够脑子发热,在短期内对中国进行武力挑衅。就英国人的了解,美国人虽然很二,却不傻。他们绝不会挑衅中国。
英国外交部立刻发电报给在美国的英国大使,英国驻美国大使收到电报之后立刻去见了美国国务卿。两人见面之后,英国大使带着些神秘的语气说:“阁下,我们听到一个谣传,说中国准备出兵南下。”
美国外交部长的脸色登时就变的极为难看,在英国大使看来,这绝非是装出来的。那是真正的恐惧,那是不久前的战争带给美国外交部长的恐惧创口再次被撕裂时才有的表情。要么这就是真的,要么美国外交部长是一位无与伦比的演员。
“阁下从哪里听到的这个消息?”美国外交部长声音都有些发抖。
“纽约。很多在纽约的中国人都这么说。”英国驻美国大使面不改色的说着弥天大谎。此时的纽约城内倒是没有了美国人,在这座城内的中国人根本没有谈及任何战争,大家谈论的最多的只是怎么让生活过的更好。不仅是纽约,整个北美的中国人都开始转入战争结束后的状态。英国大使摆明了就是欺负美国人没有了解纽约情报的机会。
“谢谢您的提醒。”美国外交部长强行按捺住恐惧,表示了对英国大使的感谢。
“我对贵国始终有真正的友好。”英国驻美国大使说着自己都相信的谎话。在中国人虎视眈眈在旁边的现在,美国收缩全部力量抵抗中国才是正确的选择。如果美国肯放弃他们抢夺的土地,全部回到与北美大陆咫尺之遥的古巴防守,英国甚至愿意提供更多更多的援助。英国驻美国大使相信这才是最好的事情。
英国大使走后,美国外交部长立刻前去见美国总统罗斯福。罗斯福听了这话之后神色根本没有变化,“部长,你忘记了一件事。”
“什么事?”部长很是讶异。
罗斯福总统的声音很平淡,仿佛在讨论晚餐中的苹果派味道是否让人满意一样,“上帝保佑美国!如果上帝要我们毁灭,我们就会毁灭。但是上帝没有,他抓住了刺向我门心脏的利刃,让中国人驻足不前。几年来的事情还不足以让你相信这点么?”
部长先生的精神一振,在几年来的痛苦和恐惧中,美国人选择了宗教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上帝保佑美国”更是支撑这些美国人的核心世界观和价值观。这句话现在已经是美国上下的都坚信的天条,保护着他们的心灵不受恐惧和绝望的伤害。当然,美国人民也没有发现,在闪米特三邪教眼中,神是人们要去服从要去供奉的对象。卑微的人类要求神无条件的保佑,旧约的犹太教或者新约的教派教义中都属于“渎神”的范畴。
被上帝保佑美国这话弄到心情一阵轻松后,美国外交部长也算是恢复了冷静。他问总统,“总统阁下,您相信中国不会南下么?”
“此时南下对中国有什么好处?虽然他们对土地有无穷的贪婪,但是中国人却没有征服世界的打算。如果他们的本心是要征服世界,在把我们撵出北美之后就会立刻南下。”罗斯福总统声音依旧平静。
美国外交部长仔细一想,也的确是这个道理。中国方面裁撤军队,兵力从最高时候的千万降低到现在的两百多万。千万兵力的时候不南下,反倒是两百多万军队的时候南下,这明摆着是不切实际的。所以美国外长眉头皱了起来,“阁下,英国方面会军事干涉我们么?”
罗斯福总统靠在坚硬的木质椅子的椅子背上,给自己点了一根手工哈瓦那雪茄,片刻后,空气中就飘逸着哈瓦那雪茄的美妙味道。抽了两口,总统才继续说道:“那不是问题。我们也该考虑一下收手。三百万平方公里,对于我们现在的实力而言已经不容易把守。你可以告诉英国人,我们想专心对付中国人,所以希望和平。”
“利用英国人的恐吓,反过来让他们承认我们已经得到的土地?”美国外长觉得自己参透了总统的意思。
看得出,总统对自己的部下很满意,他点头答道:“我们是否承认中国的国土,中国人是否承认我们的国土。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让英国承认我们在南美的国土。只要英国承认了,我们就可以从容发展。扩张已经结束,现在是要全力建设的时代。”
双发都有自己的想法,于是英国和美国方面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围绕“中国入侵”问题进行了讨论。英国要求美国先退出他们侵略的巴西土地,美国则要求英国方面先承认美国现在的领土,然后帮助美国与巴西签署和平条约。等英国完全确定美国佬是在玩把戏的时候,时间都到了1895年的2月。
1895年的2月,王士珍抵达了匈牙利进行访问参观。对外谈及的消息是,这位不显山不露水的少将是一位旅行家。匈牙利的人用的也是字母化的匈牙利语,不过他们的姓氏在名字前面,这点在整个欧洲都是非常另类的。至少在民朝的历史书里面记载,当年被汉武帝撵去西方的匈奴人曾经以匈牙利为中心建立起了西方的匈奴帝国,这个帝国的皇帝阿提拉被欧洲人称为“上帝之鞭”,是摧毁罗马帝国最重要的外部原因之一。
如果是别的人,大概会对匈牙利有种莫名的香火情。而王士珍在与韦泽谈论此次行程的时候就坦率的表示,他不会认为匈牙利与中国有什么瓜葛。匈牙利只是一个欧洲国家而已。
对匈牙利这片土地,王明山的评价是“很美”。匈牙利以平原为主,土地肥沃。看着平坦土地上一眼看不到边的农田,王士珍想起了自己的故乡河北,这里的平原地区是如此。他想起了曾经去过的河南,那里的庄稼也是之间延伸到地平线。至于在北美,王士珍在前美国的大平原上经过,那里的风景美的令人赞叹。他也曾乘车经过被中国从英国人手里买到的土地,那里的大草原一望无际,中间有很多很多湖泊。天鹅在湖泊上飞翔的美景令人无法忘怀。
在匈牙利首府布达佩斯,王士珍参加了欢迎他的酒会。在酒会开始前,王士珍就被民朝的使馆告知,此次酒会的主角是匈牙利国王。
此时的匈牙利国王是奥地利皇帝的皇后茜茜公主,在王士珍抵达酒会后没多久,外面突然响起了军乐队奏乐的声音。没多久,一位长相端庄服饰雅致的老太太在宫廷官员与贵族们的簇拥下从大门走了进来。
从周围人们的表情上,王士珍看得出这位老太太很受众人的尊崇。但是也许王士珍在北美亲自指挥着杀过太多高加索血统的人,他本人对这帮贵族根本没有反应。秉持着礼貌,王士珍在轮到他上前的时候走过去与匈牙利国王见面。
王士珍个头不高,匈牙利国王茜茜穿这高跟鞋,看着王士珍没有仰视而是平视的姿态,国王茜茜笑道:“将军阁下,您一直是这么骄傲么?”
王士珍还是眼都不抬的平视,同时微笑着说道:“如果您这话的基础是建立在我身高之上的话,那么我的回答是,是的,我一直这么骄傲。”
茜茜没想到王士珍竟然会这样回答,她稍显惊讶,然后爽朗的笑起来。隔了几瞬,那帮匈牙利贵族们也跟着笑出声来。
王士珍无视周围的笑声,结束了会面的流程。他行若无事的自行走开,仿佛周围的一切对他都没什么刺激。
第505章 双星(七)
王士珍身高165,即便穿上靴子也不过168,这个身高在中国军队中需要经常抬头看人。为了在日本军队面上维持自己的形象,他采取了只平视以及俯视的姿态。端着一杯酒,王士珍站在窗口向外面看。
不久前下了雪,从布达佩斯的山上的皇宫布达城堡窗口看下去,城市银装素裹,很是美丽。看了一阵,王士珍转过身来。在布达城堡的大厅里,以匈牙利国王茜茜为核心聚集了一群匈牙利贵族。在贵族周围是另外一群想靠近女王而不得的人。扬起了酒杯指了指,王士珍问旁边的中国使馆人员,“那个就是匈牙利马克思政党的党魁?”
“是。”使馆人员答道。民朝的情报收集并不刻意搞什么大行动,而是在这些非常基础的情报积累上下了功夫。
王士珍心中的马克思政党即便没有和资产阶级陷入死战局面,至少一定会和封建主义制度斗得非常激烈。看着党魁试图接近端庄美丽的匈牙利女王的急切模样,王士珍心里面觉得一阵阵不爽。光复党主席韦泽靠近满清皇帝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砍下满清皇帝的狗头。
看了这帮所谓革命政党的表现,王明山对于匈牙利的革命前景完全没了信心。光复党的革命是激烈的,残酷的,暴力清洗的。而这群欧洲佬们粮食供应比满清时代好些,工业品供应满清更加比不了。在这样尚且能够生存,还有一定发展空间的国家里面搞革命,王士珍觉得不大可能有什么群众基础。
“那些烧炭党们没机会来参加这样的宫廷活动吧?”王士珍继续问道。
“烧炭党们……他们自有自己的爱好。”使馆人员的声音有种很难形容的无奈感。这声音让王士珍对更基层的革命力量更没了幻想,烧炭党是意大利的名词,指的是意大利统一战争前的那帮革命者,他们躲在烧炭山区,以烧炭者之名进行活动。其实论出身,这帮人忠很大一票都是买上等木炭那个阶级的存在。
“我知道有些罗宾汉党,他们自称是农民党。”使馆人员不自信的继续说道。
“山贼们要宣称替天行道?”王士珍虽然从不显摆,四大名著他真读过。不仅四大名著,王士珍喜欢读书,也喜欢学习外语。这位个头不高身材消瘦的男子通过自学以及工作,掌握了日语、高丽语、英语、法语、某种程度的德语。因为在美国遇到了中意的意大利老婆,结婚一年多的王士珍还会说些意大利语。罗宾汉这个欧洲名词背后的含义以及故事,王士珍不仅很清楚,还能与中国文学里面的词汇联系起来。
“这就跟传说一样,我们也没办法去真的联系到这种人。其实使馆方面也怀疑所谓的罗宾汉党其实就是拦路抢劫的劫匪。”使馆人员回答的很是顺畅。
王士珍呷了一口酒,微笑着说道:“我来这里之前看了基督山伯爵,那里面对于劫匪的描述倒是很细致。像点样的劫匪都应该在大城市附近活动。依旧守着老规矩洗劫地方的土匪必然是烧杀淫掠。真的有现阶段拦路抢劫的劫匪,大概不会被美化成罗宾汉党。”
“哦?”使馆人员并没有看过基督山伯爵,对王士珍的引用非常不理解。
于是王士珍稍微介绍了一下这本流行小说,两人在这里谈论的轻松,王士珍始终观察着周围的变化。围绕匈牙利女王的觐见持续不断,这与之前提供的茜茜女王受到奥地利王国的贵族、城市阶层以及农村阶层的喜欢得到了印证。
外交部这次很是卖力,资料非常齐备。奥地利皇帝和奥地利皇后的地位差不多,奥地利皇后茜茜成为了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