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黑大宋-第69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速度非常快,天空都开始飘起雪花了,宋军拖不起,辽军也拖不起。
几名辽使用快马将草书送给耶律洪基,章楶也用特脚递将草书送给赵顼。几天后,双方于云州互换国书,章楶带领大军徐徐离开辽境。这时已经到了冬月十八了。
冬月二十三,章楶到达雁门关,然后扭头看了看北方,这次会战圆满结束,不仅灭掉西夏,还迫使辽国割让了一部分领土,可以说取得了自宋朝立国以来都没有取得过的战果。并且因为得到了黑山,使北河套后顾无忧,得到了河西二军一州,使南河套后顾无忧。整个西北再无一点隐患!不要小看了它,如果不迫使辽国割让这两片看似贫瘠的地方,宋朝就要被迫建设许多堡砦,增加大量驻兵来防御,仅此每年朝廷就要多开支百万贯以上的军费,所以章楶才拼命地争。
耻辱的纳变成了和,虽是一个字,但对于自尊心很强的宋人来说,无疑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澶渊之盟是城下之盟,但是宋朝的城。
云州之盟是城下之盟,但是辽国的城。
两个城,等于是宋朝翻开了新的篇章。
同时这次给予辽国重创,使得宋军多少克服了恐辽症,特别是许多承平的河东将士得到了很好的实战锤炼。也使得辽国多少有些胆寒,最少保证了未来几年边境平安。
今年历历数数的战役下来,宋军伤亡人数四万余人,真正牺牲的将士不过两万四千余人,相对于如此浩大的战役,这个伤亡低得惊人,可以说,无论王巨或者是章楶,能对得起宋朝,能对得起所花的钱帛,能对得起三军将士了。
至于磨古斯叛变,则是意外之喜了。
然而章楶仍不满足,他心中在想一件事,如果王巨开始就没有打算移民,那将节约几千万贯甚至上亿贯的支出,那么宋朝财政得以保障,明年用兵不愁财政危机压力,会不会将燕云十六州收回来呢?至少将山后这四州,甚至蔚州,与东胜州那六州吞下吧。
不过是人不是神,当时谁也没有想到会有今天的变化……
章楶摇了摇头,继续南向,一把大雪簌簌而下,天地瞬间茫茫一片……
…………
具体的战斗经过,不是段天水所能知道的,但朝廷发给各地官员的邸报也写了大约的交战经过。
这个说唱先生说得太扯了,太神了。
然而又如何,反正段天水听得津津有味。
忽然他身边的胥吏道:“段公,飘雪了。”
段天水抬头看了看天空,天空乌云更厚,寒雨渐渐变成了水雪。他不由抖擞了一下,说道:“传我命令,所有民工立即放工三天,如果三天后气温回转,再来施工。如果不回转,开始休息,元旦后等我牒文通知。”
冬天乃是枯水期,能抢一天是一天,但不能出人命!如果有人冻死了,不是自己这个小胳膊小腿能兜得住的。而且现在也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了,当然,东南要稍好一点。不过气温进一步下降,那只好休息了。再拖拖,元旦到来,大家都准备过年呢。
段天水骑马返回华亭县城。他初来华亭县时,买了一头毛驴作为代步工具,得感谢王巨,良马与上等的战马依然很贵,然而普通的马匹,因为朝廷得到整个西北,马价应声而迭,看到能沾便宜了,段天水就用二十贯钱买了一匹青马,总之看上去,他不是那种“正统”的官员,不过原因还是穷啊,一大家子底子又薄,虽紧县的主薄收入尚可,但在不贪不污的情况下,只好精打细算地过日子了。
到了县衙,段天水抖了抖身上的积雪,看到张荐,一见面就说道:“录平,明年华亭县财政就能宽裕了。”
他们来到华亭,张荐处理当地的政务,以及安排相关的后勤。段天水则下去亲自考察,不但段天水,郏亶也数次从秀州来到华亭,协助段天水考察水利,制订详细的方案。
论精通水利,郏亶是不及王巨与程昉的,但在太湖这一段,王程两人加在一起也不及郏亶。
而且郏亶说得不对吗,过度圈湖占河,导致河道不畅,岂能不出事故,不但水量庞大的南方,就是北方你将河道侵占了改为农田或工厂,照样出事故。不但郏亶说过这个问题,王巨也说过这个问题。但大伙就是不听,不但宋朝人不听,一千年后的后人都不听!不过一千年后要稍好一点,至少知道用几个替死鬼顶罪,一些官员知道错了,向百姓下跪……
但眼下太湖主要的问题,还是洪水来了,不能很好的泄向长江或大海。有了这条超级运河,虽然它不算太长,但十分宽阔,也很深,那么就可以保持太湖水位在洪水到来时迅速流向大海。
并且又利用沟通淀山湖几个湖系的河段,建设陡门,枯水时关闭陡门,调节水位,保持高亢所在的灌溉。
那么就能将太湖最大的问题得以解决。
也不是象大家所想的那样,郏亶喜欢找麻烦,后来朝廷再度起用他的时候,到了江东,他也没有做出惹起争议的事。
现在这些运河虽然会侵占一些良田,但整个工程下来,据郏段二人计算,不但解决了太湖各塘围田内涝问题,还能得到近两万顷良田,最上等的膏腴之地!
俺们补偿就是了,一亩补一亩不行,一亩半补一亩呢?
制订好方案,交与杨汲之手,杨汲同意,于是一自秀州本州,一自两浙财赋中,陆续抽调出大量物资,包括粮食,各种器械,以及其他,比如这些民夫吧,不仅供他们吃喝,还要供他们住,最少盖一些简易的工棚吧,这就得需要大量毛竹,稻草,麻绳与一些木柱。
大约抽调了相当于一百余万贯的粮食与各种物资,进行支援。
没有上报朝廷!
关于这一条,蔡确还刻意将他们召到京城述职,然后委婉地说了一条理由,发起与支持这项水利工程的,一是我,二是王巨。但明年王巨就去彼岸了官家会劝,可以王子安的性子,必不会留下。老夫呢,在中书呆了很久,按照朝廷制度,老夫也得离开中书。
不过人走茶凉,可能会有人陆续地找岔子,也会影响这个水利,因此最好的办法,便是低调施工,你们抽出一些财赋,王子安也发动彼岸商贾支援一些钱帛,就当它是当地一个小工程,于秀州或两浙路内解决,不必要上报朝廷,引发争议。
当然,官府的支援也是有弹性的,其实到了明年郏亶与杨汲两人只要有一人留在两浙路,则还能继续支持大量物资过来,后年也是如此,但具体多少,得看朝廷政局了,如果赵顼死了,旧党陆续上台,掌控朝政,他们痛恨王巨,痛恨变法,也痛恨农田水利法,到时候不用提醒,支持的物资也会减少,以免引起旧党关注,从而带来悲催的命运。
不过这些就非是段天水所能想到的了,他这句话的背景则是今年因为朝廷用兵,财政紧张,故支持的物资有限,但西夏平灭了,辽国也打怂了,到了明年财政宽裕,朝廷也可以拨下来更多钱帛物资了。
张荐摇了摇头道:“子涯,未必啊,还记得那三十名商贾?”
第858章乐极生悲
蔡确让段张二人下来建设水利,但真正负责水利的乃是段天水,为何任命时,却以张荐为知县,段天水是主薄?
水利花费会很大,朝廷支持有限,彼岸更只能偷偷摸摸地支援,那么必须要有一个善长量财的官员,利用好每一文钱。
但这不是主要的。
象这样的大型工程利害关系太多了,特别是华亭县,这里商业发达,农业发达,渔业发达,有许多大户豪强。这里教育发达,出了许多官员。
两人又非是进士出身,即便是进士出身,到了这里,是龙也得给乖乖伏着,是虎,也是乖乖给卧着。
除非象王巨这样强项的主。
万一皇上有事,朝堂政局立即改变,那么作为激进的新党派,朝廷会有一系列的人事调动,包括杨沈郏三人。如果换了旧党来到秀州,那必须有一个机灵的人与他未来的上司虚与委蛇。
因此这个人选必须长袖善舞,必须会理财,必须会足够的机灵。
段天水是做不到了,但这个张荐恰恰能满足这三个条件。
事实张荐做得不错,不提朝廷支持不给力,就是给力,也要想办法节约水利的用费。而且华亭相对于全国,是一个富裕的县,这意味着募民用费更大。
象陕西路一天给五十文钱,百姓基本就满足了,但在华亭县,给一百文钱,百姓也未必愿意前来,不是华亭县没有穷人,而是这里消费高,钱不当钱用。
于是张荐想出了几个办法,第一个办法用地换工。
官府提供粮食,一些器具,以及工棚等等,只发放少量薪酬,但未来会按照各个民夫的上工天数以及其表现,分配若干耕地。
而且现在自己下往上开挖,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只要主运河开挖出来,两边的支流就可以利用这条主支流注入大海,当然也意味两岸许多沼泽滩涂皆可以开发成良田了。
今年做工,明年入春后,雨水增加,汛水上来,而且也要春耕生产了,大伙休息吧,所以第二年便可以分配耕地,当然,官府只负责围堤陡门以及河流的整理浚疏,如何将这些沼泽滩涂变成耕地,则是百姓自己的事了。
仅凭这一条,以人烟越来越稠密,兼并越来越严重的太湖地区百姓来说,心动不心动?
但是只有这条措施,那还是不行的,这样一来,佃农流失,当地豪强必然反对,其他州县反对无所谓了,关健是本县内的豪强主户们不能反对。
于是张荐又推出第二条措施,用工换地,用钱换地,前者用工换地是指各个来参加水利的佃农,后者则是指各个豪强,这些豪强与主户家中养着许多仆人僮客,一些比较忠心的佃户,让他们率领着这些下人,支援水利建设,再按照上工天数与表现,分配若干良田。如果手头没有足够的人手,也行,可以用钱帛来购买,当然是一个相对要便宜的价格了。
那么不提前将这些耕地分配出来,未来它属于谁?
要么也被豪强侵占,要么变成官田。
官田分为几种,一种是前线官兵的军田,包括各种屯田、营田、弓箭手田。一种是官员福利之职田。一种是支持教育的学田。
这些都是广义上的官田,真正的官田则是由官府经营,租给百姓的耕地。不能说它不好,收租子必然比征两税会得到更多的收入,国家收入增加!国家征租,租费相对要低廉,或多或少平抑了各个主户提高田租。或者说它猫腻多,但私人地租猫腻更多!
不过最大的缺陷处便是因为官府经营,往往经营不善,变动性大,就象沈氏兄弟修建的万春圩,到了南宋时,赵构大手一挥,让十几万亩万春圩成为秦桧家的小菜园子。
因此王巨在郑白渠时就刻意上奏,于其官府来经营官田,不如将它分配给各个贫农,一能缓解兼并压力,二能缓解贫富分化压力,三能改善佃农恶劣的生活(佃农少,主户必然减少田租,以便留下各户佃民),但对于朝廷来说,因为他们都是贫农,不敢偷税漏税,也就是这些耕地官府能完全征收到两税,相比于官田的经营不善,实际上朝廷收入并没有减少。
随后王巨二进中书,朝廷又开发了许多江东圩,多处州县采纳了王巨这条措施。
但这样一来,这项水利至少在华亭县境内赢得了各个豪强支持,还能筹得一些资金,缓和水利用度的压力。
它还有一个用途,如果人人知足,张荐做到这地步,大家都应当满意了。关健人心乃是最不知足的东东。
这边修水利了,那边有豪强商贾扔几根茭白苗子下去,这是俺家的水田茭田,不能动!
而这些豪强往往又有些来头,这才是最麻烦的事。但现在呢,俺将这些地同样分配给了各个豪强,你们自己儿对付自己儿吧。
还有纠纷,还有不满,不过总体上,张荐在华亭县混得风生水起,如鱼得水。以至让郏亶啼笑皆非,这家伙比老夫当年强。
如果换成段天水,这些问题则不能很好处理了。
然而这三十名商贾与其他商贾不一样。
两人离开京城时,蔡确派老仆前来打招呼,含糊地说了一句,有几十名商贾,你们将他们落户于华亭。
张段莫明其妙,他们刚到华亭县不久,来了三十名商贾,暗示是蔡公让他们来的,要求落户。
宋朝各县都是相关的户册田册,当年王巨修郑白渠,一些豪强不满,烧毁田册,以便与王巨赖皮。不过这些户册与田册不是那么地规范,所以往往能钻许多漏子,所以一些豪强假名托佃,弄出来几十户空户,将家中的地一分,好了,都是赤贫百姓了,不用交纳两税了。如果查得不严,又变成隐田隐佃,不然那么多佃户,说你没有田能成吗?
王巨也是利用这个漏洞,变出来几百名上千百海客,彼岸不是我的了,是大家的了……
这个容易办到的。
两人来到华亭县,几十名商贾来了,那就办吧。
办完了,领头一人说话了,听闻朝廷要修一条大浦,我们拿出几百万贯钱帛,略表心意,赞助两公盛举。
当时段天水与张荐傻了。
宋朝已经出现不少家产达上几百万贯之居的超级富翁,不过几百万贯对于段张两人来说,太******遥远了。
那时候张荐还没有推出一系列措施呢,便狐疑地看着他们,问,是蔡公让你们这么做的。
那人向西北方向努了努嘴。
张荐立即会意,原来是太保,原来是彼岸。
那人又说道,避免会产生一些误会,请两公勿泄露这件事,这是我们唯一的条件。
一群人走了,两人还在梦中。然后这些商贾在当地购买田产屋舍,置办了一些产业,用后世一句话来说,叫洗白身份,然后送来二十万贯钱帛,不是很多,但因为此举很匆忙,来不及调动钱帛,今年华亭县也得到了官府大力支持,到了明年,则会“赞助”更多钱帛了,总之得看情况,看朝廷政局的变化与两浙府秀州官场的人事变动。
官府支持得多,彼岸赞助得少,官府支持得少,彼岸赞助得多,其实开始不难的,难可能难在后面。
“录平,难道有什么不对吗?”
“子涯兄,你想一想,这些年彼岸移徙百姓,支援金银,市舶贸易,赈济救灾,有经过朝廷同意的,有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