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清末1909 >

第112部分

清末1909-第112部分

小说: 清末1909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官蔡乃煌,见过良督,制台大人亲自莅临,本县蓬荜生辉,不盛光耀。”制台是对总督的雅称,蔡乃煌把客套话说在前头,然后逐一介绍身后的随员。

“这位是李平书大董,亦是江南制造局的总提调,兼为轮船招商局,招商银行的董事。”

“见过制台大人”李平书立马迎上,抬了抬眼皮,内心却不免有些惊讶,“良公”的名号享誉天下,他自然是听说过的,却没想到本人竟会如此年轻,他和蔡乃煌皆过半百,至今也不过四品道台,听说良弼原为摄政王身边的近臣,也难怪,天家身旁好增光啊。

“蔡道台,李董事,你们长我十几岁,叫本督‘大人’多有不妥,这样吧,今日咱们便执平礼,不论官位大小。”

“这。。”

闻言,二人皆是会心一笑,心道这良公“雅逊”之名,果然不是虚传。

“就依制台大。。额良督的。。”

“天色已暗,良督也旅途劳顿,下官已在凤垵楼备好了酒席,特意接风洗尘,烦劳大人移驾。”

“蔡道台,吃饭的事先不急,本督这般风风火火,有要事与二位大人相商。”

“要。。要事?!”两人的话当即便弱了下去,神色异常。

“制台大。。什么要事如此。。。”

“进去说”

不待二人反应过来,叶开等人便反客为主,大步进了道台衙门。

蔡乃煌,李平书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的眼神中看出慌乱,无奈,只得眼观鼻,鼻观心,踌躇片刻后跟着进入门去。

第二百三十二章

第二百三十三章股票骗局

(第一更,算上昨天跳票的,今天该有四更。)

衙门会客厅里,叶开自然当仁不让居上座,蔡乃煌,李平书二人分列左右,韩翠儿和一帮家眷,扈从理应回避,此刻正在内堂休息。

“蔡道台”

“下官在”

叶开喝了一口茶,却没有接着说下去,大厅内寂寥无声,只怕落下个针也能听得清清楚楚,这般气氛让左右二人均是心慌神乱,隐隐觉得有大事发生。

“上海近况可好?”良久,叶开才问道,杯子搁下的清脆声,惹得座下之人惊得一乍。

“还好,还好,上海是东南重镇,亚东要埠,一切安稳,让制台大人挂念了。”蔡乃煌用袖子擦了擦汗。

“哦?”叶开瞥了一眼,道:“蔡大人紧张什么?”

“下官。。”蔡乃煌瞧了瞧自己,却发现汗衫早已湿透,官服上隐隐透出一片汗渍,“热的,热的,制台大人不知,上海六七月份正是酷暑之时,下官失态,让大人见笑了。”说完,蔡乃煌还应景似的干笑两声,而他面前的制台大人却是始终绷着脸,当即便收住了笑容,尴尬之余,这老脸也不知道该放哪,天气虽然已经到了六月的尾巴,正是闷热的时候,但其他人却不似他这般汗流如注。

个中原因,叶开一清二楚。

“蔡大人,你知道本官为何突然来上海?”

“下官。。不知道。”蔡乃煌实话实说,心中一阵苦水翻腾,他要知道也不会这般手足无措了,新总督未就任就到上海来,这第一件怪事,来就来吧,居然没有提前招呼,大有出其不意的意味,又是一件怪事,然而,这都不算什么,巧就巧在上海正在漩涡之中,总督大人这个时候却来了,想到这,蔡乃煌怎么也不信这是一件巧事。

“本督听说有人在此地行骗,所以特来查案。”

叶开特地把行骗两个字咬得特别清晰,还后眼神冰冷的看着蔡乃煌,欲言又止,只把后者弄得心理游移不定,昏昏欲坠,当即眼前一黑,好似晕厥过去。

行骗,行骗,何人行骗?叶开没有戳破,但蔡乃煌却如遭雷击,登时便明白了,总督直扑上海,定要知晓了什么,要不然也不会说出“骗”这个词语,一语双关,骗,可不是吗,整个上海都深陷骗局之中,就如同人陷入泥沼一般,既想有人来救,又怕被人笑话,蔡乃煌大约就这个心理,除此之外,他还心存常人皆有侥幸心理,就算总督大人知道,但知道了多少,知道了什么,谁也说不清,看了看叶开,怎么也张不开嘴。

叶开冷笑了一声,死到临头,还敢嘴硬,如果现在不说,将来可就没这个张口的机会了,接着敲打道:“听说这骗子胆大包天,不但诓骗了上海的百姓,商家,还骗到官府的头上了,听说蔡大人也中招了,怕也损失惨重吧?”

蔡乃煌知道,怎么也掩不住了。

“制台大人!”

蔡乃煌大吼一声,像是挤出了全部力气,面如煞白如灰,接着便是老泪纵横,离席跪地,磕的头砰砰作响,李平书见状,也是一样的模样,跟着跪下,磕头不止。

叶开静静的看着,也不发声,也不说话,还作喝茶状。

“蔡大人,李董事,有骗子就去抓啊,朝本督磕什么头啊?”良久,叶开才幽幽地来了这么一句。

“下官无能为力!无能为力!”蔡乃煌眼泪一把,鼻涕一把地抬起头来,隔了半天才说出话来,再配上泛白的胡须,看那样子,颇为惨淡。

“罢了,罢了,那二位大人就给本督说说这骗子究竟长什么模样,本督去抓好了。”叶开把茶杯放下,眼神淡然。

蔡乃煌抹了一把眼泪说道:“那骗子。。额不,那些橡胶股票。。下官没想到竟然会一夜大跌,五年来,这股票一直上涨,从原来的一票二三十两,后来涨到了一票二三百两,到最后竟达一千多两,红利在前,众人竞相购买,私人在买,钱庄在买,商会在买,就连官家。。也在买,各行各业,无论大小,都在买,上海在买,天津在买,湖北在买,四川也在买,这大江南北购买橡胶股票的数不胜数,甚至为了买票,竟然举债购买,然而。。。”蔡乃煌说到这面色不禁发黄,如丧考妣,“就在十几天前,股票暴跌,短短几天,一票便只值三百两,前些天下官也差人问了,一票竟然只有五十两,如今股票皆为废纸,市民惶恐,争相挤兑,钱庄入不敷出,再加上钱庄也购了不少的票,自己也拿不出银子,于是纷纷倒闭,百姓手中的股票就成了真正的废纸,如今百业哀嚎,讨债者满目皆是,债主催逼,每天透黄埔江者,没有一百,也有五十,往往是举家自尽,无论老儒妇幼,凄惨至极。。。”

蔡乃煌边说边泣,到最后实在与不成声,趴在地上,大声哀嚎,好像自家也遭了不幸,对此,叶开全然不顾,只冷冰冰的问。

“人家骗了多少?”

“一千万两。。”蔡乃煌一抬头,汗顺着侧脸流进了脖子里。

“一千万两?”

叶开惊讶,不是嫌多,却是大大的少了。

“一千万只是下官粗略计算的结果,应该不止。。”仿佛看出叶开有所质疑,蔡乃煌急忙改口。

“哦,这样啊。”

叶开轻轻的点了下头,也不做评论,站起身来,蔡乃煌驻足片刻,突然满怀戏谑的说道。

“蔡大人,你只说了别人家的事,自己好像忘说了些什么吧?”

第二百三十四章上海泡沫

(第二更,上一章标题,应该是第二百三十三章,股票骗局,也没法改,就只好这样吧,==)

闻声,蔡乃煌竟然身子一颤,三五个瞬间,脸上的血气便飞速散去,早已经没了人色。

如果说蔡乃煌方才还心存了一丝侥幸,指望新总督初来乍到,与情不明,但现在,他再没了任何轻巧念想,事到如今,他只得感慨起这次的超级危机,如同一个无底洞一般,不但让整个上海滩的金融秩序毁于一旦,也让蔡乃煌的身家性命卷了进去。

如果不是穿越的身份,叶开也许也会小觑这次股票危机,史无前例已经不足以形容他的破坏力,它的后果便要了大清国的半条命,此事尘埃落定后,不到半年,一个古老帝国就此崩盘。

这一场因橡胶股票爆发的金融危机,几乎可以用疯狂来形容,甚至,与其说是金融危机,不如说是一场骗术拙劣的金融诈骗。

自从资本这只巨兽随洋枪洋炮进入中国,庞大的市场,就让那些“西夷”眼红,占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足以让任何狂想成真,这才使他们义无反顾的开辟租界,让成批成批的外国银行入驻中国,洋行和本地钱庄,构成了旧上海的金融生态,同时也是远东地区最大的金融中心。

1886年德国人卡尔·本茨汽车后,种橡胶树割生胶生产轮胎随之成为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里众人瞩目的高科技产业。世界对天然橡胶的需求急速扩大,但受制于气候、土壤及树木的生长周期,橡胶的生产却不能急速扩张,因此橡胶的价格就在上升通道里奔驰起来。

于是乎,有人就盯上了橡胶生意,以及生意所必须的资本。

东南亚是橡胶的理想种植地,由于离中国近,又有大量华人华侨分布其间,因此,欧洲人在东南亚的橡胶园喜欢把总部设在远东最大的金融中心上海,以便融资,在1903年,英国人便首先在上海开设了一家以经营橡胶园为主业的兰格志拓植公司,外国公司纷纷来到上海,到1910年,列强在东南亚开发橡胶的公司达122家,其中把总部设在上海就达40家。一些洋行在门口高挂“代客买卖各种橡皮股份”的牌子,吸引各路人等前来炒作。

这些公司鱼龙混杂,有的已在当地购买了橡胶园,只需等待出胶甚至已经开始出胶;有的刚刚购买土地,树苗还没种下去;也有的根本没去过东南亚,只是在地图上找了几个名字,就开始在上海招股。他们一般都是先取得驻上海的外国银行的支持,然后在报纸上大做广告,极力宣传公司的美好前景,并声称它的股票可以在外国银行按票面价值押借现款,从而不仅赢得上海华商的信任,连在上海的洋人、洋行也大量卷了进来。

洋人不停地把伦敦的市场行情传播到上海:一家公司发行100万英镑的股票,结果半小时即告售罄;一种面值10元的股票,最高时涨到180元;另一种面值100元的股票,最高时涨到700元。这类行情极大地刺激了上海投资者的信心,从而推动上海橡胶股票的疯涨。宣统元年12月1日,兰格志公司的股票为920两,到次年2月19日便上涨至1675两,另一家橡胶公司地磅公司的股票宣统元年1月10日是25两,一个半月后即涨到50两,不少人实现了一夜暴富的神话。

在如此利好的刺激下,有些人甚至还没弄清橡胶为何物,就已投身这场股票大潮,当然,这场骗局中,陷得最深最惨的,要数上海的本土银行业——钱庄。

短短五年内,上海最大的十几家钱庄,先后多次购买橡胶股票,总计达1500万两,在钱庄的示范之下,商家、个人也纷纷加入到炒股大军中来。因为贪图高利,很多人抵押了房产、首饰、衣物尤嫌不足,又向钱庄贷款,而钱庄为迎合这股风潮,心甘情愿的掏出银子,甚至有部分自诩视野开阔的人,觉得在上海买还不够,又兑款去伦敦买。

买票风潮迅速蔓延到了天津,汉口等内地城市,最后凡是洋行钱庄所在之地,无不有贩卖股票之处,中方在这轮交易中,投入上海的资金总数超过2700万两,投入伦敦市场的资金大概1400万两,两地加起来达4000万两之巨。

即便如此,这个泡沫还是不断地膨胀着,市面上甚至拿股票当现金用,而无论是私人,商家都酣睡在橡胶美梦中,当地政府也不例外。

作为苏松太道道台,蔡乃煌掌管上海地区财政大权,橡胶泡沫不断上涨时,曾秘密将庚子赔款所要缴纳的190万两官银存进了源丰润、义善源两家钱庄内,加上其他官款,共计达255万两,本想着借着这股东风赚一笔大钱,却没想到,如今泡沫崩溃,钱庄濒临破产,这些钱八成要打了水漂,一旦消息报漏出去,他除了承担地方官失责的罪过,还要担负私自挪用官款的罪名,整整255万两,那可是掉脑袋的事。

“蔡乃煌!你私自挪用官款,多达百万之巨,就凭这一项,死一万次也不足惜!”

叶开忽然厉声大喝,蔡乃煌脑子里一片空白,天昏地转,什么也记不起来了,一旁的李平书也浑身颤了一颤,这么大的事,蔡乃煌自然不可能一个人包办。

“下官糊涂!下官糊涂!”

事到如今,蔡乃煌也顾不得其他了,连声喊饶,可喊饶有什么用,这么大一笔强,自己怎么凑也凑不齐,更别说累以千万两计的钱庄窟窿了,谁教自己撞到了总督的枪口上,十有八九朝廷已经知道了。

“糊涂?”叶开戏笑一声,“刚才,蔡大人,李董事可不像糊涂的样子啊,这谎话说起来一点也没出什么漏子,可怜你二人祸到临头,居然还巧言令色,企图蒙骗本督,真是大胆至极。”

叶开凝视片刻,如今这二人已是火灶边的蚂蚱,熟了半边儿,只要此事散出去,死一万次不是一句空话。

“大人!大人。。”二人泪不成声,即便求饶也觉得希望渺茫,心想这些死定了。

“起来说话,都是朝廷命官,成何体统!”

叶开厉声训斥,片刻后,神情却是稍稍舒缓,随后说出的话,如同救命稻草般,让面前抱着必死之心的二人,恍然之间,嗅出了一丝活命机会。

“你二人再糊涂,也应该知道本官为何单独把你们叫进衙内,都起来,这里没有别人,说的话传不到外人耳朵里去。”

第二百三十五章救市?

(第三更)

闯下这般弥天大祸,按照法律,至少也是个死罪,不过叶开想的却不是这个,逼得太紧,也于事无补,历史上这蔡乃煌就是重罪之下,无奈跑路,这样的话,一个大烂摊子甩给自己,反会让局势越发混乱,倒不如化为己用,自己再细细打算,再者,叶开在上海根基未稳,他们两个作为本地的父母官,人脉关系都是现成的,日后必有大用,有道是强龙难压地头蛇,便是此理。

叶开说完,退回了座椅,安稳坐下,一副“好我说完了,看你们怎么办”的姿态。

蔡乃煌和李平书同时抬起头来,二人即便再傻也能听出来叶开的弦外之音,这句话无疑一根绳索,将他们从谷底活生生地拉上来,两人当即磕了一个响头,颤声求道。

“请制台大人指一条活路。”

“活路得靠你们自己争取,本督能做的只是顺水推舟,你们啊,唯有自救。”叶开反倒是轻松起来。

蔡,李二人听了,也默然无语,祸是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