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清末1909 >

第98部分

清末1909-第98部分

小说: 清末1909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人七嘴八舌的议论开了,说的有葫芦没影。

“要良弼良大人能来当着这资政院的总裁,那就圆满了。”

“我听过议员们找过良公,可惜被回绝了,看来这事没谱了。”

“哎,良相公隐仕,真是可惜了。。。。”

众人纷纷哀叹道,他们议论的内容,叶开自然听不见,不过就算听见了,他顶多也就付之一笑,资政院总裁虽然地位高,但说到底也只是个象征意义,实权不大,叶开还不至于为他收紧钓线。

这几天里,朝内朝外都没什么大事,奕劻正忙着召集内阁成员,到了今天,才把最后的名单公之于众,算了算时间,也该到了集体宣誓的日子了,当然,叶开可不会出现在宣誓现场,他要接着做布衣。

无官一身轻,闲居在家,叶开总会体会到了凡人的幸福,有大把时间可以挥霍,拨弄拨弄花草,逗弄逗弄儿女,日子过得轻松惬意,真像是把自己当成了世外隐士。

午后的斜阳透过窗纱倒影在房间里,叶开躺在躺椅上,浑身暖洋洋,而兰娘和韩翠儿也围在床边,手里做着女工。

两人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那一天过后,兰娘看着韩翠儿一副跛脚鸭的模样,自然能猜到些什么,而后者一看兰娘,当时就惹了个大红脸,步子都迈不开,经不起夫人的再三询问,韩翠儿支支吾吾的把事情道了出来,说完后脸上都能滴出水来。

“翠丫头,这是大喜事,咱们女人这辈子,不就为许个好人家吗?”

韩翠儿还记的夫人当时说的话,他低着头,暗暗地敲了敲牙齿,“丫头只想服侍好老爷夫人格格们。。。。”

“以后你就是主子了,服侍的事有下人做,你呀就只有一个任务,给咱们绵延香火,要是能生下一位小少爷。。。。”

后面的话,韩翠儿羞的无论如何也记不下了,只好低着头,声音细弱蚊呐。

“丫头尽力。。。”

韩翠儿笨拙的回应道。

韩翠儿受幸的消息很快在府邸里传开了,随之而来的就是身份的变化,下人们再不敢公然叫翠丫头了,纷纷改称“二夫人”或“翠夫人”,当面见到时,也迸发出鲤鱼跳龙门一般的目光,把韩翠儿看的迈不开脚,往日的干练伶俐全不见了。

对此,韩春儿自然傻着乐,姐姐成了良府的女主子,他也跟着沾亲带故,腰杆挺得更直了。

唯一不高兴的就是那三只小麻雀了,要把“翠阿姐”改成“翠姨娘”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何况有了名分之后,韩翠儿也不能在像以往那样配她们玩耍,小姐们一个个叫喊着不依,连正经饭也不好好吃,这可愁坏了一帮伺候的妈子。

最后的结果就是叶开出面,罚她们一人背诵一段古诗文,正好也检验下上私塾的成果,答不上来就会略施小惩,至少这个月的冰糖葫芦是没分了。小姐们这才不吱声,一个个躲在韩翠儿的身后,抓着她的衣角使劲摇。

当然惩罚只是次要手段,叶开要让韩翠儿的尴尬期越短越高,毕竟种子是自己种下的,在此之后,叶开抽空去了一趟照相馆,带着兰娘,容吉,容懿,容妍,韩翠儿还有韩春儿他们,一起照了一张全家福,而叶开和韩翠儿的两人照,也被她挂在了新卧房的床头上。

这才像一家人嘛。

“老爷,咱们今晚去戏楼听戏怎么样?”

要不是韩翠儿突然喊道,叶开都快在躺椅上睡着了。

“你可是老爷你答应过的。”

叶开揉了揉眼,瞧瞧天色,笑道:“怎么?还怕老爷赖账?”

“不怕老爷赖账,是怕老爷忘记了。”

韩翠儿捂嘴笑道,自从成了叶开的二夫人,身上的打扮也考究了许多,这主要也为了良府的体面,昨天叶开派人做了几件绸缎衣服,兰娘也送了许多首饰,尤其是耳边各挂的两个珍珠吊坠,搭配起来确实有种不同的韵味。

“好,今天就去。”

叶开站起身来,伸了伸懒腰,如今时间多了,他倒可以拿来多陪陪家人,特别是三个女儿,这幼年的陪伴可不能缺了。

“韩春儿,去鸣庆楼定六张头等票来,今天咱们去听戏。”

说完,叶开还回头瞧了瞧兰娘韩翠儿她们,这些总不会在埋怨了吧,然而,这份轻松与惬意还没维持多久,韩春儿的突然汇报,便让顿时消于无形。

“爷,杨度杨大人来了”

“哦?什么事?”

“说跟庆亲王有关。”

“知道了,我马上就到。”

叶开摇了摇头,不禁苦笑了一声,朝堂上的事,原来一刻也不曾远离。

第二百章皇族内阁

(不知不觉到两百章了。。。)

叶开到的时候,杨度已经等了一会儿。

“皙子,出什么事了?”

叶开问的着急,杨度回答的更焦急。

“今天朝中的事,不知道良公知道了没有?”

“朝中?”叶开微微一想,“今天不是奕劻组阁吗?”

“是啊,良公,杨度就是为这事而来。”杨度的情绪有几分激动,说话略带急促,“今天内阁在文华殿宣誓成立,本来是件可喜可贺的大事,但杨度看过来看过去却越发觉的,这份内阁人员名单大大不对劲。”

杨度这么说,叶开明白了。

那份名单他前几天就看到了,不光是杨度觉得不对劲,他也觉得稍感吃惊,不过这吃惊也情理之内的吃惊,从看到名单的那刻起,叶开就断定,这份内阁人员安排一发布,必然会掀起一场山呼海啸的非议。

“良公,内阁中有十几位宗室觉罗,这分明就是皇族内阁!”

杨度一针见血的指出,作为立宪派的老前辈,他不能容忍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做法,不管是谁。

“皇族内阁?看来这位庆亲王不是为天下人立命,而是自己要大权独揽啊。”叶开总结道。

奕劻走了一步臭棋,而且是必然的一步臭棋,为了平衡各方利益,以及巩固自己的地位,特别是那些拥戴他的皇族亲贵,他不得分出一部分权力给他们,种种原因加在一起,奕劻蠢到炮制出了一个皇族内阁。

奕劻啊奕劻,果然是禀性难移啊,只此一下,他苦心经营的面具,就被戳了粉碎。

“庆王这么做,恐将失天下人心。”杨度对叶开的话深以为然,“如此一来,恐怕全天下都明白了,这压根就是一场夺权闹剧,只不过借着宪政的皮囊罢了。”

杨度的预言贴合了无数人的内心,只要稍微懂点儿立宪的人都会这么想,当所有人在盯着新内阁一举一动时,奕劻却犯了大错误。

“皙子,看来咱们那份《内阁官制》发对了,要没有它,奕劻毫无掣肘,岂不更加肆无忌惮。”

“良公真是深谋远虑。”杨度重重地点了点头。

“下一步,咱们应该怎么办,难道要让奕劻把这皇族内阁坐实了?”

“现在良弼是无官无品之人,要对付奕劻恐怕无能为力。”叶开摇了摇头,不过却指了另一条道路,“奕劻之所以上台,全因资政院起,现在就得由资政院收场。”

叶开猜想,此事一经公布,议员们和奕劻必然会分流,而所有幻想也会随之破裂,要知道资政院那帮人,可不希望另一个独裁者上台,一旦权力的蛋糕被一方独占,剩下的就是两者的相互撕咬了。

“要让奕劻知难而退,这资政院内,就不能缺少一个人。”叶开接着道。

“谁?”

杨度追问,叶开给出了他的答案。

“梁卓如”

“梁卓如!”杨度初听有些吃惊,但转念一想,却哈哈笑道,“良公此法妙啊,如果梁卓如能到资政院,资政院的声望必然大振,他的大名有谁不知道,只要他一发难,奕劻就不得不顾忌了。”

“正是这个意思。”叶开微笑,“不瞒皙子,我和资政院的不少议员都商议好了,要拥戴梁启超为资政院的总裁。”

“甚好,甚好,有他在,资政院一定能办的妥妥当当,我想卓如知道了必然不会推辞。”杨度也跟着笑道。

“还有一件事,不知良公听说了没有。”片刻后,杨度忽然压低声音说道,“有关梁卓如此行的目的。”

“哦?什么事?”看着杨度突然神神秘秘起来,叶开张口问道。

“卓如前几天给我通信,说他老师康有为,在海外成立了一个国民宪政会,明着说是宣扬保皇理论,实则广纳会员,大肆揽财,康有为在檀香山,美洲等地,购置了大量房产,摇身一变成了土财主,家中更是娶了十几房妻妾,整日挥金如土,沉迷酒色。”杨度叹了一口气,道:“为此,卓如和康有为争吵不休,师徒两人决裂,正巧这次朝廷下旨****,他决定离开这什么国民宪政会,返回内地,另组新党。”

“康有为,妄人尔,卓如在他那只会屈才。”

叶开对康有为向来嗤之以鼻,却在杨度的话里捕捉到一个关键的信息。

“新党?不知什么新党?”

“卓如来信说先成立一个宪友会,等到人数足了,再另组一个新党,这几天他正在津门和社会各界广泛接触,宣扬他的政党救国论。”

“宪友会我倒有所耳闻,相信卓如的新党不会输给康有为等人。”叶开道,“再有两日,梁卓如就能到京城了,到时候良弼会和资政院的诸议员们迎接,请皙子,代为转达。”

“那是自然。”杨度应允道。

“还有一事,皙子,奕劻这次弄出了一个皇族内阁,咱们要借此大做文章。”

叶开刚刚说完,杨度便心领神会,在权谋上他或许帮不上什么忙,但作为刀笔吏,手中的笔杆子可同样能够迫人五无形。

“皙子明白了,绝不会让良公失望。”

这一点,叶开已经充分领教过了,打舆论战,前者可是经验丰富,基本属于骂人不吐脏字,夸人脸不带寒蝉的。

“咱们这就叫以彼之道,还之彼身,既然奕劻口口声声说代表民意,这次便要他背负骂名,百姓要是站出来指责起来,看他怎么办。”

“奕劻这是自讨苦吃,怨不得别人。”杨度冷冷附和。

“对了,皙子,你在资政院也要多加观望,我想奕劻这份内阁名旦一出,第一个不同意的就是这帮议员了,争了半天,争出一个皇族内阁,岂不是功亏一篑。”叶开接着嘱咐道。

“知道了。”

杨度点点头,告辞离去,接下来他有很多事要做,最重要的就是冲奕劻开炮。

“皇族内阁。。。。”

叶开默念道,这回轮到他为局外人,冷眼旁观,运筹帷幄,他坐看这场风雨越刮越大。

第二百零一章神逆转

(第一更)

事实证明,奕劻的皇族内阁打一成立,就呈现出先天不足的病况,怎么也抹不掉的皇权色彩,注定了它畸生儿的命运。

总理大臣,奕劻,谓为首相,宗室。

协理大臣兼度支部大臣,载泽,谓为第一副相,宗室。

协理大臣,徐世昌,谓为第二副相,汉族。

外务部大臣,世续,满族,副大臣邵昌,觉罗。理藩部大臣,寿耆,宗室,司法部大臣,戴鸿慈,汉族,副大臣,民政部大臣,世铎,宗室,农工商部大臣载功,宗室,副大臣,载振,宗室,陆军部大臣,荫昌,满族,副大臣,冯国璋,汉族。邮传部大臣,盛宣怀,汉族。。。。。

纵观这份内阁名单,总理协理及各部正副大臣共二十三人,满族占到了十五人,其中皇族十二人,汉族仅仅只有八人,而且多半还是副职,满族亲贵不仅在人数上占到了压倒性的优势,权力上更是网罗了各大重要部门,并且,因为载振的缘故,这个刚刚出台的内阁名单又被人讥讽为“父子内阁”。

奕劻无形中打破了满汉共治的惯例,而这,却是致命伤。

第一个坐不住的就是立宪派了,他们原本有两个要求,一个是速开国会,一个是责任内阁,前者因为和谈而中途夭折,而后者的出现就更是让他们失望透顶了,在这个极为敏感的问题上,奕劻在不经意间犯下的巨大错误,间接证明了革命党人反清排满和实行种族革命主张的正确性,这等于是在给革命党人加分助力的愚蠢之举。

虽然这些皇族阁员大都是响当当的政治改革派,并非全是顽固保守、庸碌无能之辈,奕劻虽然贪婪成性,却是公认的改革者,公开主张三权分立,载泽、溥伦、善耆、绍昌都是出洋五大臣,本身是热心的宪政实践者,同时也是满族权贵当中最有学识的成员,政治倾向相当开明,甚至暗中与梁启超等“逆党”往来不绝。

严格意义上讲,皇族内阁算不上是一个“反动”内阁,但与畸形的内阁人事搭配相比,阁员们身上的优点已变得无足轻重,且毫无意义。

既然奕劻仍旧是把自家人看的比谁都重要,那广大的普通百姓就有理由相信,大清朝廷仍将国家权力视为一家一姓之私产,他们不仅不信任汉人,甚至也不信任无血缘关系的满人,除了自家那一小撮宗室亲贵,他们谁也不在乎。

一旦让立宪派不满意,那这个致命伤几乎没有愈合的可能性,别忘了,他们可刚刚闹出了一场波及全国的大请愿运动,甚至让当朝摄政王让步。

与朝野立宪派的普遍失望相比,地方汉族大员对新内阁的反感同样是致命的,“皇族内阁”剥夺了地方督抚直接向皇帝上奏入对的权利,改将各省交由内阁统辖,而这是早已坐大了的地方实力派完全不可接受的,由此人们就不难理解了,当革命匆匆来临,以往曾维护皇室、反对革命的立宪人士和地方官僚为何竟大都抱着无关其事的态度,在一旁或幸灾乐祸,或干脆倒戈相向。

“皇族内阁”堪称大清王朝的掘墓铲。

它铲出第一抔土的次日,波澜渐起。

《京民晚报》率先发难,斥责奕劻冒天下之大不韪,以内阁之名,行专制之实,文章在最后甚至这样辛辣的讽刺道,干脆让皇帝把龙椅分一半,让奕劻拿来坐算了,反正都是一姓之人。

杨度的文风一如往昔般犀利,此话一出,各大报纸纷纷转载,天津《大公报》紧接着就跟风,戏称奕劻应该把内阁搬到庆王府去,把太监丫鬟都弄到内阁去,这样叫真正的“庆记公司”。

前几天报纸还歌功颂德,没想到风头一掉,纷纷开始署名文章,对奕劻大肆炮轰,剧情之狗血,堪称清末史上一次神逆转。

。。。。。。

“阿玛,这报纸也太不像话了!”

看到报纸上的挞伐,载振气的直跺脚,“世铎不是新民政部大臣,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