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天兵在1917 >

第1326部分

天兵在1917-第1326部分

小说: 天兵在1917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岛,另一面也弹射水上侦察机进行侦察

从后面的结果看这个决策很糟糕。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当时的海上侦察都是扇形覆盖,同时起飞一批侦察机,每一架搜索一个小扇面,从而覆盖较大的海域。但是这样的侦察行动有要求,那就是这一批侦察机最好是同时起飞,如果起飞的时间差拉得太长,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会错漏目标。

而此时南云忠一就碰到了这种蛋疼的情况,重巡洋舰利根号的弹射器出了故障,两架水上侦察机延迟了半个小时才起飞。与此同时筑摩号的一架侦察机因为引擎故障也被迫返航,而坑爹的是这三家侦察机前往的海域跟美国舰队息息相关,尤其是筑摩号那架所覆盖的海域,正好是美国海军活动的区域。

当然,站在后来者的角度看,南云在这次的决策中其实还有更大的问题。按道理说,既然知道近藤信竹已经暴露,又知道二式大艇没有完成侦察,不能确定中途岛海域究竟有没有美国特混舰队。那此时他作为机动舰队司令,首先要做的就不应该是去空袭中途岛,哪怕是仅仅派了一小半战机并且把相当部分精锐飞行员留下了,也不应该。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从那一刻开始,南云忠一就掉进了一个坑里,究竟是打中途岛还是美国航母,他处于反复被动的挣扎当中。从他这个决策本身来说,似乎就跟米号作战一样准备面面俱到,但问题是日本海军没有面面俱到的能力。

看似留下一多半的精锐飞行员并给剩下的战机装上鱼雷是个办法,一旦等侦察机发现了美国海军就可以立刻出击,与此同时又不耽搁空袭中途岛,似乎是不错。但是细细地想一想,36架舰爆和36架97式舰攻足够搞定中途岛吗?

恐怕是有困难的,而后来空袭行动也证明了这一点,友永丈市大尉后来就报告南云需要对中途岛进行第二波次打击。我们可以试问一下,如果一开始南云就全力出击,恐怕是不需要对中途岛进行补刀了吧?

而南云这个折半的作战策略后来就被证明是相当的蛋疼,攻击中途岛的第一波攻击波返航时,问题就集中爆发了。之前为了打击可能存在的美国舰队,南云忠一下令挂鱼雷和穿甲弹,但是随着中途岛没有被打垮,他不得不进行第二波次攻击,这就要改挂高爆弹。这就是第一次折腾。

而等到侦察机报告发现了美军的航母之后,南云就蛋疼了,为了打击美军航母,只能将高爆弹又拆掉,重新挂回鱼雷和穿甲弹。而与此同时攻击中途岛的第一波次舰载机又正好要降落,除非不管这些飞机让他们全部掉海里,否则南云只能停止起飞作业,改为优先回收舰载机。这时将耽误大量的宝贵时间,更关键的是,让日军的空勤人员疲于奔命,无奈之下只能暂时忘记安全操作规定,将大量的高爆弹丢在甲板上。

可见,南云是一步棋走错了,后面是想改都改不会来了。作为机动舰队的指挥官,从一开始他就不应该蛇鼠两端,要么全力攻击中途岛要么干脆先待命等侦察结果再做决定。不管是选哪一个都比他那个折中的办法强。

当然南云忠一不光是决策有问题,运气也是相当的不好,不光是前面说的侦察机起飞晚了的倒霉事。更糟糕的是,在其发动对中途岛的第一波攻击的同时,从中途岛起飞草莓五号就发现了他的舰队,美国人抢占了先机!

而我们关于中途岛的故事就要从这一刻说起,之前说了,当草莓九号发出那封误导电报之后,尼米兹要求红海军派遣侦察机去相关海域进行侦察。苏霍伊立刻就执行了这道命令,立刻起飞了四架Ro2前往事发海域。

当时这四架Ro2往油箱里加满了油,以最快的航速向事发海域赶(为了节约时间),而当他们抵达相关海域之后,很快就发现了近藤信竹的第二舰队。

该舰队规模也是相当庞大的,拥有一艘航空母舰(瑞凤号),两艘水上飞机母舰(千岁号和神川丸号),两艘战列舰(其实是战巡金刚号和比睿号)、八艘重巡洋舰、两艘轻巡洋舰以及21艘驱逐舰和14艘运输舰。

从舰队规模上说比南云的第一航空舰队还要大,当然真实的战斗力方面,南云甩开近藤一条街。可想而知当红海军的飞行员发现如此庞大的一只舰队,而且还确信其中至少有三艘航空母舰时(只辨认除了瑞风号,另外将其他两艘运输舰误认为航母),那乐子可就大了!

是的,当库兹涅佐夫和苏霍伊收到这项情报时,北面的草莓五号还没发现南云忠一的舰队,自然会认为日本舰队的主力在西边。所以他们立刻通知中途岛和夏威夷——发现日军航母编队!

此时就轮到尼米兹坐蜡和做选择了,他很快将这个重要的情报转发给弗莱彻和斯普鲁恩斯,虽然没有明确的命令这两位做什么,但意思也是相当明确的——肯定是希望他们赶紧向西运动,仅靠红海军的两艘航母恐怕不是日军主力舰队的对手。

而就在这封电报发出去没多久,草莓五号的侦察报告也来了,说发现了四艘航空母舰!这下问题就大了,三加四等于七,再联系之前荷兰港(阿留申群岛)报告遭到日军的空袭,那里必然也有日本航母,那这就不对了,鬼子来哪的这么多航母呢?不科学啊!

所以尼米兹当时就意识到了这两份情报中肯定有一份有问题,而他本人更倾向于红海军那边的情报不准确,因为根据他的预判,日本舰队主力还是更可能出现在东北方向,西边的那支舰队应该是个幌子!

不过战场上不能说你估计你猜测什么就是什么,一切还要以证据说话,所以尼米兹立刻给两头都下达了命令:“再次确认一遍!”

只不过尼米兹这道命令传达下去的时候,出了问题,草莓五号为了躲避日本舰载机的袭击,躲入了厚厚的云层,而等他们从云层里钻出来之后,已经找不到南云忠一的影子了,自然而然的没办法确认什么。与此同时,红海军前往侦察的Ro2也被近藤信竹发现,立刻起飞了零战进行攻击,为了躲避袭击,Ro2自然也不可能再靠近近藤的舰队,同样也无法确认情报的准确性。

此时,战场上的关键时刻到了,这回轮到盟军做选择了,很简单的选择题,是东北还是正西,挑一个吧!挑对了大获全胜挑错了死无葬身之地,就这么简单!

首先做出选择的是斯普鲁恩斯,这位有些优柔寡断的海军将领这一次很是积极,第一时间就命令开始攻击。早晨七点过六分,117架战斗机、鱼雷机和俯冲轰炸机从企业号和大黄蜂号的甲板上呼啸起飞,直扑两百海里外的日本舰队。

当然斯普鲁恩斯并不是第一波发起攻击的人。中途岛上的航空兵比他的动作还要快,在遭遇空袭的同时就派遣TBD和B17进行还击。在斯普鲁恩斯发起攻击的时候,10架TBD已经抵达了南云编队的上空,而他们接下来的行动起到一个重要的作用——那就是真的明确了日本主力舰队的位置。

不过我们暂时先不提他们的故事,在斯普鲁恩斯下令攻击的时候,当时更让尼米兹关注的是红海军的选择。俄国人究竟是去打他们发现的那只舰队,还是和美国海军一起攻击南云忠一呢?

如果红海军去攻击近藤信竹,哪怕是他们能全歼近藤信竹的舰队,但是对中途岛战役来说,他们的作用真心就是微乎其微了,几乎可以说对战局毫无影响。

那么库兹涅佐夫和苏霍伊究竟是怎么选的呢?实际上在收到草莓九号的第一份报告的时候,这两位就命令舰队全速向西北方向航行。当时他们是这么想的,如果草莓九号发现的目标确实是日本舰队主力,从他们的位置看,这是妥妥的向着中途岛来的,其舰载机肯定会笔直的去空袭中途岛。

此时,让舰队向北移动,可以离日军攻击航线更近,方便雅克3K进行拦截,以减轻中途岛的空中压力。不光是方便雅克3K进行拦截,更重要的是向北航行能缩短同敌人的距离,方便接下来的攻击行动。

当然,也有同志会问。如果草莓九号发现的不是日本舰队主力呢?那向北航行有什么意义?苏霍伊和库兹涅佐夫是这么认为的,他们基本同意尼米兹的判断,日本舰队只可能从西南或者东北两个方向接近中途岛,不是西南就是东北。如果西南方向的不是日本舰队主力,那么东北方向的可能性就很大了。向北航行,一样能缩短同敌人的距离,方便接下来的攻击行动。

而接下来在收到Ro2的报告和草莓五号的报告后,苏霍伊和库兹涅佐夫也很纠结,但是他们很快就再次统一了认识——现在只能向北航行!

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因很简单,还是雅克3K腿短带来的问题,是的,Ro2的航程是足够去攻击近藤信竹的第二舰队,但是雅克3K提供不了全程护航,让Ro2单独突破日军航空兵的防守实在是太勉强了,相反,Ro2去攻击东北方向可能存在的敌人虽然有扑空的危险,但如果敌人真在那个方向,有美国航空兵先行扰乱日本人的视线,说不定能奇袭得手呢?

所以,这两位立刻做出了决定,在继续向西北方向全速航行的同时,起飞所有的Ro2去碰下运气!(未完待续。)

391没有办法的办法

戈尔什科夫的职务是红海军特混舰队巡洋舰第一舰队的司令员,他全权负责指挥塔林号、巴库号、里加号和维尔纽斯号四艘重巡洋舰。

这四艘重巡洋舰属于1935型重巡洋舰的改进型,全部在1938年到1939年间下水。标准排水量12500吨,最大排水量14500吨,装备有9门203毫米主炮和6门双联装76毫米高平两用炮,最大航速34节,侧舷拥有152毫米装甲。

这四艘重巡也是苏联最后的重巡洋舰,也是苏联火炮巡洋舰的绝唱。当然,按照李晓峰的意思,这四艘重巡洋舰压根就没有必要诞生,都什么年代了还生产老掉牙的重巡,能干啥?

按照李晓峰的想法,当时苏联唯一有必要投入生产的就是新式防空巡洋舰,包括35型重巡和36型轻巡在内的203毫米和152毫米火炮巡洋舰都可以停产了。只不过当时红海军某些对大炮巨舰特别有爱的高层强烈的坚持,某仙人也只能给他们一个面子了。

当然,这种改进型35型重巡洋舰也增添了许多防空色彩,比如其装备的38型双联装76毫米高平两用炮,这种火炮实际上就是美帝二战末期装备的Mark27双联装76炮的苏联版本。几乎除了火炮本身是苏联的设计,其他的火控和自动机全部属于山寨。当然,在Mark27还没有出现的这个年代,这算不上山寨,反而是重大创新。

至少红海军对这种最大射速在45发左右的防空炮万分满意,是的,比某仙人强烈要求搞的那个AK630还让红海军的某些高层满意。因为一直以来,他们就觉得AK630口径太小,弹丸杀伤力和射程都不够,哪怕是其射速再给力也不能确保宝贵大中型战舰的安全。

而38型双76却不一样,至少口径看上去就那么让人放心,最大射程能达到10公里(防空),配备有苏联特色半主动无线电近炸引信后,其杀伤力更是很好很强大(至少红海军的部分大中口径高射炮拥趸是这么认为的)。

35型改进型重巡洋舰在舰体两侧各装备有三座双联装38型76炮,主要负责远距离防空(相对于AK630来说算远了),其目标指示主要由前后两座舰桥上的火控雷达负责(该雷达一共安装了四部,两座为38型76炮指示目标,另外两座为AK630指示目标),当然必要的时候也可以使用炮塔上的光学设备单独作战(不过那效能就很难看了)。

可能有同志会奇怪,为什么12门76炮仅仅只有两部火控雷达,而其他八座AK630却享有两座火控雷达呢?原因很简单,红海军对这两套系统的要求就是能同时攻击两个空中目标,一部雷达管一个,在5到10公里范围内的空中目标归76炮负责,五公里以内的归AK630负责,每次两部雷达分别引导两套高炮系统攻击两个目标。用现在时髦的话说35型改进型重巡洋舰有四个对空火力通道。

看上去似乎不咋地,不过在那个年月已经是牛逼大发了,这四部火控雷达和相应的火控计算机就占据了35改重巡造价的相当比例。一度海军都有心给四部雷达砍掉一半以节省经费了。

可能有同志要说了,既然有了AK630为啥还装备老式的38型76炮,这不是重复建设吗?后来的小口径速射炮都能反导,打目标更大的飞机不是手到擒来。

而真不能这么理解。首先,AK630当时装备得更多的还是榴弹,而三十毫米榴弹的威力说实话有限,从美军在二战末期放大40炮发展Mark27双76自动炮就能看出,40毫米级别的榴弹对飞机尤其是鬼子的自杀飞机效果不理想。相当一部分被打得千疮百孔的自杀飞机依然能挣扎着接近舰船,而这无疑是相当危险的。

尤其还要看到30毫米级别弹药的射程有限,一般有效杀伤距离都在三公里以内,而这点距离实在太近了。所以为了更早更快地击落敌机,射速快弹丸威力更大(能制造更多破片)有效杀伤射程更远的76毫米级别火炮就有意义了。

这是第一个原因,而第二个原因就是AK630的精度确实还有一定的问题,哪怕是采用了外能源方案,弹丸的密集度还是不能跟后世专门反导的速射炮相比的。而且榴弹本身精度就要差,一直到了1944年,红军的炮弹厂终于有功夫生产小口径穿甲弹时,精度和杀伤力的问题才比较好的解决了。

按照红海军的设想,每艘航空母舰都应该有两艘重巡洋舰和两艘轻巡洋舰贴身护航,最好是还有两艘防空型轻巡洋舰保驾就更理想了。比如这一次的编队当中的四艘轻巡洋舰就是清一色的防空型轻巡洋舰。

该型防空轻巡洋舰标准排水量7000吨,正常排水量8200吨,装备12门130毫米防空炮以及4门38型双76以及6门AK630。其防空火力从最远能覆盖15公里远,而且分为远中近三层。尤其是要注意其一共有6个火力通道(装了6个火控雷达)。其防空效能是相当的牛逼。

当然,该种防空巡洋舰的造价也是相当的牛逼,竟然比改进型的35型重巡还要贵,以至于红海军中的老古董是相当不喜欢这种所谓的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