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迷失在一六二九 >

第6部分

迷失在一六二九-第6部分

小说: 迷失在一六二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子弹呢?子弹够不够?”

那人没理会庞雨的笑话反而继续追问,脸上带着一股子狂热,看来是个枪迷。

“造子弹的模具和铅块都有,弹壳可以复装,也可以用铜钱熔炼。火药得在当地收集了,但也不是很难——我们在库房里就发现了几百斤火药,质量差了点,但可以提纯。另外王同志说他可以利用土法造火药,就在本地能解决。”

“没错,我知道——到厕所里面去收集土硝,人工提炼火药……”

那哥们儿还较真起来,旁边解席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

“具体事务咱们等下再谈……大家还有其他想法么?”

“我……我想问一下……”

一只白嫩嫩小手怯生生举了起来,大家的目光立即投注到其主人身上——正是那位冰山美人,从昨天被人救出以后就一直呆愣愣坐在这里,眼泪汪汪的小模样让人看了心痛。

“啊,王小姐是吧,有什么问题尽管问。”

对美女的态度自然不一样,连解席都殷勤了许多——他已经弄清楚这位美女的名字叫做王娇娇,上海东方航空公司的空姐。

“我想,我们不一定要打仗的。既然知道以后是清朝,我们为什么不可以提前去找康熙……还是乾隆?”

这位娇滴滴大小姐果然出语不凡,一句话让大厅中所有人都处于石化状态。

庞雨,解席,包括旁边唐健同样都傻掉,事前他们讨论过各种情况,也预料过各种问题,不过委实没想过这么白痴的。

用目光交流了半天,最终还是由庞雨出来做解答。搜肠刮肚想了半天,他咳嗽一声:

“这个,现在满洲那边当权的是皇太极,号称天聪汗,康熙是他孙子。现在好像还没出生……不过,王小姐,我们一帮子人去那儿,找到了皇太极,然后干什么?”

“然后……”

让那张美丽面孔上浮现出苦苦思索的表情,实在是非常养眼的事情。所以庞雨也有兴趣跟她开个小玩笑:

“也许皇太极会一眼看中你王小姐,封你做个福晋什么。不过对于我们这些普通汉人,他会怎么处理呢,满洲现在可是拿汉人当奴隶使唤的。”

“我会照顾大家的。”

王娇娇却随口来了这一句,让原本觉得自己在开对方玩笑的庞雨目瞪口呆,反而觉得是不是自己白痴了。

好在周围众人也差不多是同样表情,而王娇娇也很快恢复了“正常”。

“我……我只是随便说说而已啊,说不对大家别怪我。”

庞雨垂头丧气的点点头,对这位小姐他还能说什么,原本准备好的长篇大论全都烂在了肚子里。

“没事……我猜你除了《还珠格格》之外没看过其它清宫剧吧。”

“还看过《康熙来了!》,不过没看全……”

王娇娇有些高兴地说道,庞雨叹息着,爬回自己的座位。

“难怪能知道康熙呢……真不容易。”

……

会场中再度冷场,很多人捂着嘴偷偷在笑。这时候老李教授咳嗽一声,再次开口——这位好心的老人家是看到王大小姐满脸难堪,所以出言帮她解围:

“其实说起来,皇太极对汉人倒是不错的。大力提拔了一批汉人官员,包括范文程,宁完我……”

“听说范文程的下场可不好,小妾被多尔衮抢走了还要送礼去祝贺,最后死的时候也很憋屈。”

先前一直没开口的凌宁忽然插话,脸上满是鄙视之色,李教授有些尴尬。

“确实,皇太极死后,继任多尔衮改变了他的政策,歧视和迫害汉人之风在满清重又兴起……不过后来顺治和康熙又有所缓和……”

“明史案不就是顺治时代出的嘛,康熙朝的冤案也不在少数吧,比如戴名世案。”

凌宁说话不多,但言辞非常犀利,而且对历史显然也很熟悉。老李教授的脸有些发白,这时候反倒是那位王大小姐出来帮他解围了:

“哈,我知道多尔衮,还有大玉儿小玉儿,他们都在这个时代啊?我们能不能去看看?”

辩论双方皆倒,一切心机都在无敌的王大小姐面前粉碎,解席铁青着脸冲出来吼了一嗓子:

“会议暂时就开到这里吧,解散解散!”

第五章 最有用的人才

一场团结的,热烈的,关系到全体穿越众未来的重要大会就这样结束了。这场会议其实没能决定什么,唯一确定的就是一个大致方针。

所谓大会么,都是这样的。后世那些举世瞩目的xx大折腾几个月,到最后不也就是决定一个出场顺序么。真正实质性的东西,其实都还是依靠几个人私下解决。

会议之后庞雨解席他们立即着手工作,反正会议上已经通过气,一切都是为了保卫临高县这个新获得的根据地!

首先对“琼海207”号轮上所有人员进行了调查统计,主要了解每个人的职业能力,爱好特长,特别对是否有过参军服役的历史予以关注。一轮调查下来,结果还算令人满意。

总共有一百三十九位现代人通过“琼海207”号来到了明朝,其中一百零五位男性,三十四位女性,有十一对是夫妻或者情侣关系。年龄最大的穿越者六十二岁,就是那位李明远老教授。年龄最小的也有十五岁,一个上初三的小伙子。没有儿童!

绝大部分人的年龄段都集中在二十五到三十六岁之间,其中又以二十八九岁的小伙子最多,三十五岁的解席,三十三岁的庞雨在其中都属于老家伙了。工作职业方面则是五花八门,干什么的都有,但总体“档次”不低。庞雨专门整理出一张名单,记载下一些感觉特别有用的“技术型人才”。

吴南海:福建农业科技大学,粮食作物培育与养殖专业研究生。

黄建成:上海宝山钢铁公司技术员,铸造车间工人,有六年技改经验。

徐慧:中国北方兵器工业总公司,枪炮研究所试验员,高级工程师,重点研究方向是火箭筒和无后坐力炮。

张安江:天津大学电子工程系讲师,无线电专业。

王若彬:海南省东方市机械维修厂下岗工人,因自制枪械被捕,有制造枪械和土质火药的完整经验。

……等等,诸如此类。

这样的名单别人也有,不过各人关注的方向不一样,比如说在唐健的名单里就是这样记载:

解席:退役军人,在某野战军服役三年,能熟练使用各式步兵武器。

马千山(老马):退役军人,曾在某炮兵部队服役七年,熟悉炮兵条令和技能。

北纬:退役军人,去年刚刚退役,曾在某部侦察兵大队受训,了解侦察兵作战条例。

凌宁:无服役史,但出身军人家庭,从小在部队大院长大,熟悉军队后勤。

杰克·汉德森:前美军军医,有在伊拉克战区服役经验(自称)。

……

而在解席的名单里,则是记载某某人曾担任某某职务,有管理经验,某某人有国家注册会计师资质,善于理财之类。

当然“没用”的人也有,比方说某网络公司的十多个小年轻就集体旅游,集体穿越了。这帮小子除了编程之外什么都不会,身体还很单薄,看样子连做普通劳动力都困难。此外,女生中间大都没什么有用的专业,多半是些办公室文员,宾馆服务员……以及一位空中小姐。

至于素质方面,大多数人都是工作了几年的小白领,在社会上待了一段时间,为人处世方面比较成熟了,遇到这次的大变故,大部分人都能冷静对待,在解席他们展开调查以及安排做事时都能够积极配合。这批人构成了穿越众的主力,应该说是一种幸运。

另有三十多位在校的大中学生,也都很认真的服从,只有四五个小家伙烫发留辫,一副非主流模样,问起话来也是桀骜得很,大概平时除了上网吧玩游戏外连个正式工作都没,不过这样的人反而好对付,直接丢给唐健收拾了。反正这里没人干涉,凭着现役武警的压迫力,抽几下踹几脚……三下五除二就把这帮小东西操得服服帖帖,连屁都不敢多放一个。

此外,船上居然还有四五只海归,拿的国外大学文凭,不得不让人感叹这年头留学生不值钱。以及两位港台同胞,最后还有一个正宗老外——杰克·汉德森,美利坚合众国公民,心脏外科与心理学博士双学位,马萨诸塞州立医院医生,必要还能当大兵用,实在是个不错的多面手。

人口调查之后就是组织安排,一百三十七个现代人要被组织起来才不会是一盘散沙。团体的力量必须得到充分发挥,每个人都能起到自己的作用。

确定组织形式的时候大家又集中在一起开了个会,不过这次是在海滩上,所有人都参加了,会议上争论得很厉害,但最后得出的结果却相对简单:

还是按照那天晚上的编制为主,全体人员分成甲乙两个队,不过这次两支队伍的实力编制就相对平均化了,两名队长分别由唐健和王海阳担任。

大约每十一二人组成一个班,由具备服役经验的退役军人担任班长。老人,女生和小孩单独编班,但也并入甲乙两队,日常行动都以班为单位进行。在县城里活动时要求必须有携带武器的人员陪同,任何情况下不能落单,哪怕上厕所也要两人一起。

这是一个准军事化的编制,对个人自由度限制极大,但在现阶段条件下是完全必要的。大多数人都无异议的接受了这样的安排,就连杰克这个老外都没反对——那天在临高城外,百多号人被几十个当地土著乱赶的景象实在是深深印在了很多人脑海中。

当然肯定有人心里不同意的,但这时候哪怕是再愚蠢的人也会知道要依靠集体,有意见可以保留,行动上还是要服从组织。无论他们心里怎么样,至少在表面上,这个准军事编制得到了彻底贯彻。

人员安排完成以后,便是物资的调查和配置。庞雨等人花了好几天时间把“琼海207”号轮船上所有的物资进行了一次彻底统计。这是一艘客货两用船,客人没住满,货舱倒基本塞满的,运输物品中有机器,有原材料,还有许多杂货。大部分机器物资感觉暂时没用,就丢在货舱里没管,先把用得上的一部分东西给拉上了岸。

最先被利用起来的工具包括:

一整套黑枪作坊的完整机械,这是首先被拖上岸的。黑枪贩子王若彬王老板现在成了这个团体中最重要的人才——他要负责把这套机器开动起来,尽快把剩余那些还处于零部件状态的枪支组装成型,并且配上相应弹药。

一套家用型微型风力发电机,青岛品牌,1000W的额定功率,输出电压48V,附带四块12V100AH的蓄电池,可以用来驱动普通家电,不过现在它的主要用途是驱动王若彬手里的小型机床,供电量不太稳定,但能用就行。此外还要给大家手里的蓄电池充电。

六十多辆自行车,什么品牌都有,有些还是船上旅客自己带的山地车,现在都搬出来分配给各个班组使用。搬东西驮人都方便,从轮船搁浅的沙滩到临高县城走路大概需要两小时,骑车只要三十分钟,如果道路被平整以后还能更快。

船舱里还有十多辆摩托车,不过为了节约汽油暂时没有动用,而且这里的路面状况也并不适合摩托车,很多地方连自行车都要扛过去,庞雨打算以后等有空了把路面修一修,当然现在还顾不上这个。

此外还有十七套,四十二部对讲机,品牌不一,功率也有大有小,不过经过北大电子系的张安江老师调频之后,四十二部对讲机都被调到同一个信道,可以互相通话了。这个时代没有任何电磁污染,也没有金属屏蔽,信号的灵敏程度大大提高,对讲机的有效通讯距离得到了极大延长,完全可以满足从海边到县城的通话要求。那位张老师甚至表示,如果能够在附近山上建个中继台组网,他可以让对讲机的有效范围扩大到邻县去。

计划很多,要做的事情更多,真正忙起来之后所有人都感到时间不够用。而其中最忙的,则要数那位原黑枪贩子王若彬了。

说来有趣,这支穿越队伍中有着各种各样的人才,其中甚至不乏海外留学归来的博士,知名大学教授,以及国家重点企业的高级工程师等等顶尖人才。但在现阶段,对大家最有用的,竟然是一个仅仅初中毕业,原先在工厂也不过只是个初级技工的在押犯人。

原先大家对这位带着手铐出现在众人面前的“技术人员”还是有几分排斥感的,但在接触了一段时间之后,众人都发现这家伙并不象一般犯罪分子那么胆大妄为。事实上王若彬是个胆子很小的宅男,二十大好几了连个女朋友都没,唯一爱好的就是摆弄机床和枪械。这家伙的智商和情商看起来都不怎么高,否则也不至于把警方线人当成大客户对待。不过,当王若彬一旦坐在机床和工作台前时,他的小眼睛立即会闪闪发光,那股子专注劲头,就连来自北方军工的徐高工都自愧不如。

普通的自来水管,或者是船上的不锈钢扶手钢管,几块硬木,几件金属型材,以及若干成品配件,在王若彬手里仿佛变魔术般就能组合成一杆双筒大枪,因为枪管口径不标准没有相应的子弹配,但灌装了火药和铁砂后可是一扫一片,在国内黑道上这种俗称“喷子”的家伙每年造成伤亡远远大于正规枪械。三十米距离内堪称无上利器。

新的黑枪作坊——或者说是穿越众的兵工厂被设置在临高县城县仓内,和那台1KW风力发电机安排在一起。风轮塔架就设置在门口空地上,高达六米。叶片的直径则达到五米,竖起来以后几乎成为临高城内一景。

县衙仓库现在已经成为穿越众在临高县城的重要据点,平时大家都聚集在这里活动,所有需要离开县仓大门外出的人都会被要求带上枪支,至少两人以上一起行动。很快大家都随着杰克在伊拉克时的习惯,把这个院子称之为“绿区”。

当初在安排人员时,王若彬是被放到唐健直接率领的甲队一班——唐健对他还不是特别放心,打算亲自看着他。不过真正忙起来之后,唐健每天都和王海阳,北纬几个人在县城内外到处跑,忙着测量地势,高程,绘制战术地形图,基本上没空待在“绿区”里面。而其他人也都各有任务,所以王若彬大多数时间内是独自工作的,偶尔和负责爆炸物的徐工程师碰个面。

其实大家并不知道,王若彬在最初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