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迷失在一六二九 >

第7部分

迷失在一六二九-第7部分

小说: 迷失在一六二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锏男旃こ淌ε龈雒妗�

其实大家并不知道,王若彬在最初几天时曾经打算逃跑,但这个枪械狂宅男实在是缺乏必要的生活知识,好不容易才准备好一个包裹,拎着出门的时候还让徐高工看见了,当徐高工问他干什么去的时候居然还老老实实回答:“想逃跑。”

徐高工忍着笑看了他半天,最后只说了一句:“别忘了带上枪。”

这下王若彬反而吃惊了。

“你不去报告?”他问道。

徐高工的回答充分体现了他的智慧:“没那必要,记着回来吃饭。”

王若彬莫名其妙出门去了,然后没到中午就垂头丧气跑回来,正好赶上吃午饭。吃完饭后这个二十多岁大男孩不声不响把包裹放回去,从此安心造枪,再也没离开过绿区大门。

第六章 我们地精有炸药!

除了县城里仓库大院,穿越众另一个据点是在海边,轮船搁浅的地方。庞雨这段时间主要就在这里工作。这位以前只是在电脑上画画图纸的建筑师在最近几天内充分体验了从设计到施工一把抓的“快感”——他和另一位上海同济土木结构专业的毕业生互相配合,带着甲队三班和四班的二十三条汉子,两天之内在海轮搁浅的沙滩旁边规划出一个简易营地。房子来不及盖,先用竹子木头搭了几个棚,好歹让大家晚上别睡露天。

当然海边人员最重要的任务还是尽快搞定轮船,把这条三千吨大家伙重新弄到海里去。为此甲乙两队绝大多数劳动力都被派往海边,八十几个人连挖了四五天沙子,围绕船体周围挖出一个大坑,借着午夜潮水,几十条绳索连拖带拉的,终于让“琼海207”号轮重新漂浮在了水面上。

轮船下水那天所有人都欢呼雀跃,因为这意味着他们随时可以逃离此地了。虽说其它地方也未必比这里更好,但拥有战略机动力毕竟让人安心许多。

之后便是往轮船上储存足够的粮食和淡水,不过这项工作就不必许多人了。厨房李大师傅率领的乙队六班——炊事班完全可以独立完成此项工作。

后路确保,接下来的工作重心就转移到加强团队的战斗力上。这几天中王若彬已经作出不少枪械,但配套的子弹数量严重不足。

有枪没弹,那火枪还不如烧火棍。好在王若彬的小作坊里有一套制作子弹的工具,铅块,空弹壳,以及作为底火用的雷汞都有一些储备,再加上前段时间攻城时,打出去的子弹事后也都回收了弹壳,弹头弹壳都能解决,唯一麻烦的事情,就是发射药。

兵工厂成员们召开了几次会议,这支穿越队伍里面颇有几个化学方面的内行,大家提出各种建议,最后商量下来,最实际可行的有两条路子:

一条是制造传统黑火药,最佳配比为75%的火硝,15%的炭,以及10%的硫,均匀混合以后就是中国最古老的火药了。它的优点是制备简单,性质稳定,原材料也容易搞——火硝去厕所,猪圈等地方刮含硝土就行,硫磺在库房里找到了现成的,木炭自制。缺点是威力较小。

另一条建议是制造火棉:通过黄铁矿和硫磺获得硫酸——用硫酸置换出硝酸——把脱脂棉花在硝硫混酸中浸透,再捞出来晾干——就能制造出威力强大的炸药火棉。爆炸力相当于普通黑火药的四倍,而且火棉燃烧非常充分,基本没有燃烧残余。用来做发射药的话枪膛会很干净。

不过火棉的缺点也在于它的威力,爆炸力太大损坏枪管是一方面,最要命的是硝化甘油极不稳定,稍微剧烈一点的晃动都有可能导致爆炸。在生产,运输和使用过程中都极易发生事故。

权衡利弊之后,最终大家还是决定做黑火药,先复装一批子弹来确保团队武装。火棉可以等条件成熟一点再制,将来做火炮发射药,以及手榴弹之类。

一旦作出决定,就要具体执行。很快,在几位化学专家的带领下,穿越众的大部分成员在临高县城内外开始了一项轰轰烈烈的运动——扫厕所。

从厕所边墙,猪圈,牛栏,庭院老墙脚,断崖,岩洞以及不易被雨水冲洗的地面等地刮取泥土,碾碎研细,和草木灰按8:1比例放入大锅,加热至75摄氏度左右熬煮。然后倒出溶液过滤,反复多次。利用草木灰中的钾离子分离泥土中的硝酸盐,获得硝水溶液,加热蒸发,通过结晶法即可获得较为纯净的火硝晶体。之后将其与炭粉,硫粉按比例混水充分调合,阴干以后细细碾碎成细末,最后再用滚筒抛光表面,就做成了颗粒状黑火药。比起传统的粉末状火药,颗粒火药燃烧更快,爆炸威力更高,性质稳定不容易发生硝硫分离,表面抛光后吸水性降低,受潮的可能性也小一些,可以作为现代枪械的发射药使用了。

整套原理和制作工序还不算太复杂,但操作起来无比繁琐。而且所有穿越队伍里没人真正干过这种事情。就是王若彬,他在自己制造土火药的时候也都是直接去商店买成品火硝,从来没干过刮墙皮熬土硝的事情。

整整一星期,海边据点那里臭气冲天,把从厕所猪圈这种地方刮来的泥土放在大锅里煮,气味当然不可能好得了。幸亏海边风大吹散了不少,否则恐怕还没等火药做出来,人都要被熏昏了。

失败了不少次,浪费了好多材料,最终只得到一小桶黑漆漆的颗粒状物质。兵工厂内所有人都眼巴巴看着徐工程师用天平称量好份量,将这些黑乎乎粉末倒入一个空弹壳,上好底火,用机器压上弹头……最后交到唐健手中。

唐健接过这枚亮闪闪的新制子弹,略看一眼便将其放入手边的五六半自动步枪,上膛,瞄准前方木靶,击发,砰的一声脆响,枪口处冒出浓浓白烟。

海滩上一片欢呼声,自制的第一枚子弹就能打响这可是个好兆头,但唐健却很不满意,一边检查枪膛一边摇头:

“烟太大,枪管也太容易脏,看来以后要增加保养次数。”

接着他又走到靶子那里去检查穿透和偏斜情况,不过这次倒没说什么。看来穿越众自制子弹除了烟大一点,燃烧残留多一点之外,其他方面和普通子弹倒没什么不同。这样最好,大家在学习射击技巧的时候就不用多作调整了。

此后他们又作了其它几种型号的子弹,包括五四式手枪弹,双筒猎枪弹,以及专供自制霰弹枪用的大号霰弹。其中对于五四式手枪弹,王若彬还专门做了一些改动。

他用电钻在弹头上钻一个小孔,滴入一滴水银,然后再用熔铅封住。看见这一过程的徐高工,解席等人个个面如土色。

“小王,你知不知道日内瓦国际公约严禁制造和使用达姆弹!”

徐慧脸色铁青的质问道,王若彬则很无辜的朝旁边看了看。一只手伸过来从他手中接过了那枚达姆弹丸。

“是我让他做的。”

乙队队长王海阳拈着达姆弹在掌心掂了掂,沉着脸将子弹推入手中仿五四枪的弹夹。

“手枪弹的停止作用不行,而目前我们装备最多的却是手枪。所以我要求把所有五四枪弹都改装,尽可能增加杀伤力。”

“那也不能用达姆弹啊,这东西打到人绝对没救的!唐队长,你看……”

毕竟是正规的军工人员,徐慧很注重这些规则,他用求助的目光看向旁边,唐健一向以来给人的感觉是原则性很强。

不过很明显,所谓国际公约在知识分子眼中和在军人眼中,份量是完全不同的——唐健只是不以为然的摇摇头。

“现在这种环境下面还谈什么国际公约。”

不仅仅是唐健,旁边包括解席,老马,甚至连吴南海这个书呆脸上都显出不以为然的神情,而唯一支持徐工的却也是一位工程技术人员。

“我们可以不在乎国际公约,但我们必须考虑到自己的安全。”

庞雨站了出来。

“这些仿五四枪因为火力较弱,所以都分给了没有军事经验的人员。包括我在内,我们中绝大多数人这辈子都没开过枪,手枪配在身上更多是为了壮胆。一旦真到了需要用枪的时候,打到自己或者同伴的几率恐怕比打到敌人更高!”

“对啊对啊,手枪的误伤率本来就高,更何况现在用手枪的全是新手,万一被达姆弹误伤必死无疑的!”

徐慧立即找到突破口坚持己见,而其他人也都陷入沉思。

商议的最终结果是:暂停五四手枪弹的达姆化。但王海阳还是坚持要王若彬做了几颗子弹,涂以红漆,带在身上备用。

“最近感觉不太对劲,总觉得会发生些什么。”王海阳这样解释自己的固执,“我的预感一向很准。”

王海阳这小伙子平时沉默寡言,所以当时大家都没当回事,但果然,仅仅两天以后,出事了……

第七章 靠!突然袭击!

两天后的一个上午,“琼海207”号轮上的时空游客们遭遇到了他们来到明朝以后的第一次袭击,来自明政府军的袭击。

当时大约是早晨五六点钟的样子,按现代人的习惯才不过刚刚起床,留守在县城“绿区”大院里的几十个男青年才刚刚从睡袋里爬出来——自从轮船重新下海之后,肯定是客舱里面的铺位比较舒服,所以大多数人晚上都宁肯返回船上睡觉。留在大院里的人相对少了不少。

大家都聚集在院子里唯一一口水井旁边,刷牙洗脸,昨晚负责放最后一班岗哨的小胖子刘明强一边打着呵欠一边去开门,准备做完这事儿就去睡觉。

拿下门闩,刚把角门拉开一条缝,门外忽然插进一截亮闪闪长矛尖,小胖子只来得及喊了半嗓子:

“我操……日啊……!”

一杆铁矛已经捅进他的肚子,把他仰面朝天推倒在地上。

小门砰的一脚被踢开了,十多条批盔着甲的汉子挥舞着明晃晃大刀长矛就要涌入。院里众人一时间都呆愣住,反应快点的赶紧跳起来冲进屋子里去拿枪,反应慢的还根本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然而有一个人的反应却与众不同,正是王海阳!只见他随手甩了脸盆,大踏步就朝门口走过去,一边走一边就往朝腰间摸……小王哥凶猛啊,连睡觉都揣着家伙!要知道这时候院子里大多数人都还打赤膊呢!

“嘭”一声响,王海阳手中的仿五四式开火了,只一枪,对面当先冲进来一条汉子半边脑袋都炸裂开来,血花四溅,仿佛用大铁锤全力敲烂一个西瓜。

“嘭”,第二声枪响,当面另一个倒霉家伙胸口中弹,正面打进去就一个小孔还看不出什么厉害,背后却炸开足足海碗大小一个血窟窿,内脏碎片当即从里面喷溅出来,冲了后面人一头一脸。

“啊……”

虽然语言不通,但这人类在恐惧之下发出的叫喊声还是很容易理解的。而就在后面几个人因恐惧而畏缩不敢向前的时候,王海阳已经大步走到门口,脚背一勾,被刘明强丢在地上的霰弹枪就跳到他手中。小伙子摆了一个州长经典姿势,咔啦一声拉开护木上膛,接着就轰的一枪冲着面前人群开火。

血肉横飞!

这是事后庞雨唯一能想到的一个形容词,当时他已经从屋子里冲出来,手中也拿了一支大号霰弹枪,但看到王海阳那一枪造成的后果之后,他竟然没有勇气再把枪口指向对面人群,即使他们是敌人。

——现代武器的杀伤力实在太大了。王若彬这黑手最喜欢盗版各国名枪,他当初吹嘘说这把山寨版雷明顿M870威力要超过原装品,庞雨还没当回事,但现在看起来,这家伙好像没吹牛。

一枪下去,对面十多条汉子当场栽倒一小半。不过这些人明显都是亡命徒,剩下七八个人都是满头满脸的血,有个家伙连眼睛都瞎了一只,居然还挥着刀子迎着枪口往上冲!

王海阳一愣,倒不是害怕,只是奇怪这些明朝人还真是胆大,亲眼见到霰弹枪的威力后居然还敢直接朝枪口上撞。要知道就算是现代人被这枪指着也只有乖乖抱头蹲下的份儿。

不过后来大家才明白过来,原来这帮家伙根本就是不懂。明代所有火器都只能响一次,所以这些人也以为王海阳打完一枪之后必须要重新装填呢,往前冲反而是安全的。

他们的判断不能说不正确,单管火枪确实需要重新上弹,但这群土包子恐怕再也没想到这枪上弹过程是如此快捷——护木一拉,咔啦一声响,一枚还冒着青烟的12号空弹壳飞出去,王海阳冷笑着再度把枪口对准前方。

轰隆又一声响,这次由于距离过近只打倒两个,不过这两个人身上都被打得千疮百孔,连惨叫声都没发出就当场毙命,身体各处像漏勺似的狂喷鲜血,剩下几个人则一下子呆住了。

威力如此巨大,还能连射(他们当然没见过真正连续射击的冲锋枪,连想象都不可能。)这是何等恐怖的火器!

不管这些明朝人心里是怎么想的,王海阳手中霰弹枪毫不留情的第三次响起,紧接着又是第四次……

雷明顿M870的弹仓容量为七发。

没有第五枪了,前四枪打翻了十来个人,剩下三四个狂叫着掉头仍然从角门逃了出去,王海阳也没追,只是过去把木门关闭,重新上了门闩。

县仓门外,约有八九十个身穿明朝兵丁服饰的武装人员正堵在门前,等待第一波冲进去的勇士把大门打开。首批冲进去那十多个人,每个人手上少说都有四五条人命,最是些剽悍勇猛的壮士。

然而当他们从角门冲入之后,就听到里面乒乒乓乓一通巨响,然后只逃出来三个活的,一头一身的血肉沫子,个个仿佛见了最可怕的妖魔鬼怪般,连自己人都分辨不出了,手中武器早已抛却,狂喊乱叫着撒腿就跑。

这其中有一人还是个队头,平日里杀人不眨眼人称“鬼见愁”的,此时却脸色煞白双腿发软,就连带队百户上前想要问些情况都不认识了,只一门心思想要往外面巷子里钻。却被几名亲兵挟制住动弹不得。

百户官自是大怒,两记耳光抽得那人口鼻流血,待要多问时却发现对方全身瘫软,两眼发直,还尿湿了裤子,竟是被吓傻了。这种状态肯定问不出什么,不过已经让百户颇为疑虑。

这里面究竟是什么人,竟然能把自己手下最凶悍的勇者都吓成这样?

他的疑问很快得到了解答——仅仅片刻之后,还没等这百户官决定要继续攻打还是撤退,县仓门又主动打开了,不过这次开的是正面大门,大门打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