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航空梦 >

第136部分

航空梦-第136部分

小说: 航空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百一十六章150小时持久试车

吞沙试验完成,发动机返回总装车间进行分解,分解工作进行得非常顺利,短短一天的时间,整台发动机分解成零件状态,各零件完成清洗之后,被一一摆上检验台,开始对零件进行仔细的检查。

几名检查员,检查的非常仔细,尤其是对零件的外观检查,没有放过任何一个地方,每一件零件,尤其是旋转类零件,检查的非常仔细。

甚至,不时的还拿着手电筒,仔细的照一照,认真的看一看,大家知道,这台发动机刚刚完成吞沙试验,对零件表面,尤其是轴流叶轮,离心叶轮的表面检查得更是仔细。

“老张,真是难以置信,我检查的这件轴流叶轮,居然没有一点被沙尘击伤的痕迹,一丁点痕迹都没有。”

“是啊,我刚才也检查了离心叶轮,也没有发现一点被击伤的痕迹,不要说击伤,一丁点划伤的痕迹也没有。”

两名检查员,满是感慨,心中也十分高兴,发动机通过吞沙试验,居然毫发无损,这足矣让人高兴而自豪。

发动机各零件的检查,基本快完成的时候,李天峰来到了总装车间,亲自看了看几件关键零件,看完之后,点一点头。

主管检验员老张,高兴的道:“李总,各零件情况非常好,没有发现任何零件出现损伤。”

情况良好,李天峰心中一喜,这就说明,这一款发动机在安全性能方面非常出色。

李天峰道:“鼓筒轴之内的沙尘重量称出来没有?”

在涡轮轴发动机内,一般有一个零件叫做鼓筒轴,这个零件的作用就是吸收进入发动机的沙尘并在鼓筒轴内存储起来,天峰科技的这一款发动机也有这么一个零件。

每次发动机大修的时候。鼓筒轴将被拆下来,进行仔细的清理,将里面的沙尘清理出来,并对这些清理出来的沙尘进行称重,并对重量进行记录。

主管检验员老张道:“鼓筒轴之内的沙尘已经被清理出来并称重,重量是一点二六克。”

李天峰道:“吞沙试验。短短两分钟,吸入的沙尘还不少,在外场实际工作状态下,发动机不可能一下子吸入这么多的沙尘。”

发动机在试车台进行吞沙试验,沙尘的浓度比较高,在外面实际工作之中,即使遇上漫天的沙尘,也不可能达到这样的程度。

一台涡轮轴发动机,在外面工作至一个大修期。发动机被送回大修,鼓筒轴之中的沙尘也就三、五克。

李天峰心中想道,如此浓度的沙尘进行吞沙试验,发动机没有一点异常,那到外面实际使用,也不可能有什么异常,吸入一点沙尘,不会对发动机有很大的影响。

在总装车间。李天峰亲自仔细观看了一部分关键重要零件,又翻看了几名检查员的检验记录。然后满意的离开总装车间。

发动机在顺利的进行了吞冰、吞沙试验之后,接着,又进行了一些其他项目的验证试车,再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天峰科技公司上下,大家充满干劲,发动机如此给力。如此优良,大家仿佛看到了希望。

本来,大家就憋着一口气,鼓着一股劲,现在。发动机情况优良,大家仿佛被打了兴奋剂一样,整个天峰科技公司也充满了积极向上。

员工们如此,李天峰微微感动和高兴,借着试车接连顺利完成的名义,李天峰慷慨的又每人发了一个一千块钱的红包,拿到这厚厚的红包,大家干劲更足。

发动机接连进行数个项目的验证试车之后,再无问题,发动机再次完成组装,开始了150小时持久试车考验。

试车开始的当天,李天峰亲自在试车现场,在试车现场呆了大半天之后才离开,离开之前,李天峰还交代了丘文安很多试车的注意事项,确保此次150小时持久试车圆满成功。

这么长时间的试车,从开始到结束,需要一段时间。试车期间,李天峰基本上每天都会来看一看,其余时间,李天峰一心扑在工作上,努力工作,天峰科技也是快速发展。

一批一批的零件,加工质量优良,被不断的发往普惠公司,哈利波顿公司,或是被送至e厂,送至九方机车配件公司,因为零件质量优良,天峰科技公司得到了客户的一致好评。

甚至,可能是听说天峰科技公司加工的零件质量优良,国内有一家航空企业还特地找上门来,和天峰科技签订了数千万元的加工协议,天峰科技也开始为这家航空企业加工零件。

上层关于天峰科技这一款发动机的争议远没有定论,发动机的立项也陷入了僵局之中。

近段时间,李天峰也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了一些零零散散的情况,知道争议在高层,自己也无能为力,李天峰能做的,就是憋足一口气,鼓足干劲,将这样一款发动机研发出来。

研发出来的重要标志就是发动机顺利完成150小时持久试车和300小时持久试车,然后再组装出自己的第一台原型机。

前面两台试车的发动机,只能说是验证机,但验证试车结束,300小时持久试车结束,设计才能基本定型,才能生产制造自己的第一台原型机,当然,设计定型也只是天峰科技内部的说法,一款发动机的真正的设计定型,必须通过上级主管部门的批准。

在自己的办公室之中,李天峰想了很多问题,现在,李天峰也基本想清楚了,高层存在争议,远没有形成定论,可能很大程度上是在观望,想看一看自己这一款发动机最终会怎么样。

李天峰认为,也许,自己的这一款发动机如果顺利研制成功,第一台原型机被制造出来的时候,将成为重要的筹码,起码是支持派一方重要的筹码,故李天峰不努力都不行。

正在想着自己这一款发动机的事情,李天峰的手机就响了起来,一看来电显示,李天峰心中一暖。

“若冰,想我了?”李天峰开着玩笑,脸上也带着微笑。

王若冰道:“天峰,这么久没有见你,我真的有一点想念你,不过,今天我打这个电话是和你说一点正事。”

李天峰道:“哦,什么正事?”

一般情况,两人之间更多是儿女情长,常常煲一煲电话粥,没想到,王若冰开口就说是正事,李天峰微微奇怪。

王若冰道:“天峰,我听说了你们的事情,你们这一款发动机申请国家立项遇到了阻力。”

李天峰道:“是的,阻力很大,不过,我们在一直努力,会将这一款发动机成功的研制出来。”

王若冰道:“天峰,要不我和爷爷打一个电话,求一求爷爷,让爷爷帮你说一句话,我肯定,只要爷爷肯说一句话,一切就会尘埃落定,再无争论的可能。”

这次争议,王国宏一直持中立观点,没有发表任何意见,既没有说反对,也没有说赞成,只是旁观,即使争议传到了王国宏的耳中,王国宏也是这样的态度。

在王若冰看来,自己爷爷身居高位,只要一句话,下面的争议就会停息,因为争议在部委这一级,还没有达到王国宏这样的高度,有王国宏这样的人出来说话,谁还敢再争议下去。

李天峰知道,王若冰是在关心自己,心中一阵感到,但想到,自己的事情要靠一个女人出面,那自己万万无法接受。

更重要的是,李天峰和王国宏当初有一个赌注,且赌的就是这一款发动机,现在这个时候要王若冰去求王国宏,李天峰更是觉得万万不可能。

于是,李天峰道:“若冰,不需要你出面,也不需要你求爷爷,我相信,发动机立项的事情,最终会有定论。”

接着,李天峰和王若冰聊了很久,李天峰态度明确,就是不要王若冰出面,除了聊了这些,李天峰还关心的问了王若冰一些生活上的事情,学习上的事情。

结束通话之后,李天峰心中想道,自己这一款发动机,一定要成功,一定要尽快研制出来,各种试车必须抓紧,原型机也必要要尽快弄出来。

………

150小时持久试车一直在进行。

这样的试车,对发动机又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后续将接着进行的300小时持久试车考验更加严峻,闯过了这两次试车,发动机才能算是基本研制成功。

试车台上,发动机稳定工作,试车监控控制室内,几名试车员全神贯注,几名试车工艺员也是丝毫不敢放松,作为这一款发动机的总设计师,丘文安常常出现在试车现场。

这样的试车,对大家的工作也是一种考验,大家每天都要做大量的试车记录,还要整理各项试车数据,幸好,试车并不是接连不断试车150小时,每天试车时间大约是数个小时,最后累计达到150小时,间歇期间,大家有一定的时间整理数据。

………

今日继续三更,第一更送上。

第二百一十七章国产航机的质量

试车车间厂区四周是高高的围墙,围墙外面,隔着数米,是挺拔的,高高的隔音带,一颗颗十几米高的杨树非常的苍翠,再往外,就是一片片农田,菜地,距离试车车间厂区最近的农户,至少有三、五百米远。

没错,试车车间厂区比较偏僻,已经处于宋州市郊区,距离宋州市高新科技开发区数公里,好在地方虽然偏僻,但交通还算可以。

试车车间厂区门口就是一条柏油公路,连着宋州市高新科技开发区的宋州大道,经过试车试车厂区大门口,一直通向远处另外一个乡镇。

试车车间厂区位置比较偏僻,四周也鲜有人家,但最近试车频繁进行,尤其是进入150小时持久试车之后,试车更加频繁,试车的声音从试车车间厂区传出,远远的传出很远,一些当地人也隐隐的能听见。

“老王,那家公司好像是什么天峰科技公司吧,他们在干什么,怎么老有这样奇怪的声音传过来。”

“是的,那是天峰科技公司的试车车间厂区,我小儿子在里面上班呢,这样的声音说是航空发动机在试车。”

“航空发动机!他们居然在搞航空发动机!”

刚才那人一脸的自豪,“是的,我小儿子就是在搞航空发动机,宋州日报上经常有这航空发动机的相关报道。”

“老刘,你儿子了不起,居然在搞航空发动机。”

老刘更是自豪的一笑,虽然自己的儿子只是试车车间一个普通员工,但在老刘看来,自己的儿子就是在搞航空发动机。

搞航空发动机,说出去。老刘都觉得自己腰杆很直,非常的有面子,非常的自豪。

“老刘,这声音是航空发动机的声音?”

老刘道:“听我儿子说,这是航空发动机试车的声音。”

“老刘,什么叫航空发动机试车啊!”

老刘抓一抓脑袋。“试车嘛,就是试车咯。”

老刘也不是很清楚,不过,大家基本明白,试车应该就是航空发动机在工作,只是是在远处那试车车间里面工作,不是在飞机上工作。

四周的人,隐隐明白试车是怎么一回事情,大家见老刘抓脑袋的样子。纷纷善意的哈哈一笑。

待大家开心的笑完,其中一人道:“每天听一听这声音,也不错。”

另外一人道:“这声音不大,对我们基本没有影响,不仔细听还真难以听见。”

“人家是在搞航空发动机,有这么一点声音传来,又有什么影响咯。”

………

天峰科技公司。

150小时持久试车进行了几乎一个月,一个月之内完成150小时的试车。进度算是比较快的,试车完成之后。发动机送至总装车间进行分解,接下来就要进行严格的检查。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试车,需要检查各零件的情况,包括尺寸情况,轴承的磨损情况,一些密封金属蜂窝的磨损情况。一些封严篦齿的磨损情况等等方面的检查。

总装车间的装配工人们,对这一款发动机拆卸和组装进行了很多次,大家也算熟门熟路。

这不,在总装区的一个台架上,这台完成150小时持久试车的发动机正在进行分解。几名装配工人正在按照要求拆卸发动机。

大家一边分解发动机,一边还不时的聊天,但手上的活计并没有影响,大家动作娴熟,有条不紊。

总装车间的装备工人,并没有满员,只是百余名装配工人,这些人八成以上是熟练工人,至少都有几年航机的装配经验,这一款发动机的装配和拆卸进行了多次,大家自然娴熟。

一边拆卸发动机,一边聊天,当然,聊天的内容就是关于这一款发动机,并没有胡天海地的一阵神侃。

王师傅是总装班的班长,这次发动机的拆卸,王师傅亲自带队,带着几名装配工人,按照工艺要求拆卸这一台发动机。

这几名装配工人之中,小张算是比较年轻的,三十岁出头的小张也有好几年的航机装配的经验,以前在国内某一家航空企业工作的时候,还有两年驻某空军基地的售后维护经验。

小张一边拆卸零件,一边道:“班长,这台发动机真是干干净净,你看这发动机外表面,几大机匣外面都是干干净净,连一点油污都没有。”

老王点一点头,“真是好干净,根本就不像进行了150小时持久试车的样子,和试车之前我们完成装配的时候基本差别不大。”

另外一名装配工人道:“确实非常的干净,我们当初完成装配,送去试车车间的时候,基本也就是这个样子。”

小张道:“这说明我们的这一款发动机质量非常优良,我给你讲一件事情,我以前在某基地搞了两年的售后维护,主要工作就是飞行员完成飞行训练之后,我对飞机发动机进行维护检查。”

“你们不知道,每次检查的时候,我们打开飞机的舱盖,看到发动机的时候,都是最为头疼的,因为发动机舱里面一片油污,发动机表面也差不多,清理起来那非常费事。”

小张见大家都仔细的听着,继续道:“你们不知道,我们那种教练机上同型号的发动机,有一部分是从老毛子那里进口的,人家同样的发动机,我们一打开发动机舱盖,里面就干净得多。”

一名和小张基本差不多的装配工人道:“小张,不可能这么夸张,对比这么鲜明吧,难道我们国产发动机真的比老毛子的要差。”

老王道:“我们的国产发动机在质量方面比老毛子的发动机差一个质量等级是肯定的,我也曾经搞过几年的外场售后维修服务,遇到的情况基本和小张差不多,两者差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