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好莱坞制作 >

第433部分

好莱坞制作-第433部分

小说: 好莱坞制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的电影有《生死时速》《勇闯夺命岛》《独立日》,都是些会让电影评论家认为“皮相胜过内在”的东西,而且向来也不是评论界欢迎的对像。

好莱坞的各大公司却把他当成宝,因为他能一把抓住观众,把他们从家里的高保真家庭影院音响设备前拉开,带到电影院里来。

或许这样的话更为合适,杜克是通俗艺术的大师,而非学院派泰斗。

“我们做事的风格是:风一样地迅速,而且精益求精。”杜克这样对我们说,“我不是个老古板,虽然有人这么想。很多人讨厌我,我知道评论界有很多冷嘲热讽,但我不在乎,反正只要你在电影方面有所建树,总有人想方设法把你打倒。”

他出生在加州洛杉矶地区的圣塔莫尼卡市,在单亲家庭中长大,母亲是一位极其成功的商人,这导致的一个显而易见的后果就是——他的品位无可避免的商业化,非常商业化。

杜克清楚,年轻一代喜欢《变形金刚》这类的商业影片。

“曾经,我和一位编剧谈起目标观众时,他那反应好像我严重地侮辱了他,因为我用了这么商业化的词。”杜克坐在办公室里说,“不过要是你手里握着上千万美元来拍一个电影,你最好还是了解这部电影打算拍给什么人看,因为那些人将为电影买单。”

如果说谁天生对商业大片有种亲和感的话,那就要数杜克了,在好莱坞,从没有人怀疑杜克驾驭演员以及巨额成本的能力,他的风格非常有个人色彩,有独创性,很美,而且他用的镜头和演员都别具一格……

“我们可以上去了。”

那位助理的声音忽然响起,柴静合上了杂志,抛弃所有杂念,准备开始人生中重量级的一次专访。

第六百八十三章最终决定权

笔挺的西装,挺拔的身姿,硬朗的面孔,坚毅的神情,睿智的双眸……

这是柴静看到杜克后的第一印象,虽然对方很配合的让摄像师拍宣传照,但她很清楚,这绝对不是一个好对付的采访对象,想要从他口中挖出一些独家猛料来,应该很有难度。

最重要的是,她对自己没有足够的信心。

确实,她是电视台最出色的记者之一,但即将面对的,是全世界电影行业最出色的导演之一,如果以商业成绩伦的话,他就是最为出色的那一个。

而且从众多的报道中,柴静也知道对方不只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还是好莱坞明星导演中绝无仅有的中国通。

这些会让她天然产生一些好感,却对采访没有多少帮助。

坐在两张相对的单人沙发的其中一张上,柴静收回目光,更多在考虑马上就要开始的采访,台里对于这次采访无比重视,能拿到杜克?罗森伯格的专访,对于《面对面》这个节目来说非常重要,所有的采访问题都是她和台里精挑细选的。

问题主要分为了三类,一是对方要求重点提及的《变形金刚》,二是一些比较私人化的问题,三是好莱坞和中国电影。

拍完几张照,杜克稍稍整理了下自己的西装,大步走了过去,如同过往一样,他极有礼貌的主动伸出了手,“你好,柴小姐。”

“你好,罗森伯格导演。”柴静赶紧站起来在他手上握了下。

“请坐。”

杜克示意了下对面的单人沙发,等对方先坐下后,这才坐了下来,直接说道。“我们开始吧。”

这不是现场直播,节目录制完毕后,会在周末播放,正好是《变形金刚》热度开始消退的时间段。

能答应这次专访,杜克同样也有这方面的考虑。

既然能来这里采访,柴静多少都了解了些杜克的工作习惯。也不再多说话,打开笔记本,取出一支中性笔,开始了提问。

低头看了眼笔记本,在导演做了个开始的手势后,柴静问出了第一个问题,“罗森伯格先生,作为电影导演,你是如何取舍自己、孩之宝和变形金刚迷这三方对《变形金刚》看法的?”

“我拍自己的电影。没人能对我指手划脚。”

这也是实情,即便是华纳兄弟,现在也不会干涉杜克的制作,“在筹备期间,我一直想的是,如果把变形金刚的形象弄得非常逼真,效果一定和以前类似电影大不一样。从那时起起,我彻底变成了全世界可能最沉迷于变形金刚的粉丝。我也致力于让不是变形金刚粉丝的人能喜欢这部影片。”

柴静适时的插话,“你是想要电影的受众范围更广?”

杜克歪了下头。“没错,我希望让电影多一些成熟度。我知道,将来一定会有这样的质询——干吗把一部玩具电影拍得这么复杂?小孩子看得懂么?”

“问题是不光小孩子会看这部电影,有些变形金刚迷已经年过四十……”

说到这里,杜克摆了摆手,“算了算了。我说跑题了……”

“没关系……”

柴静露出一个笑容,手中的笔却在笔记本上杜克的名字后面快速划动——极其自信、思维敏捷、说话生动,容易让人升起亲切感。

时间有限,她抓紧问出了下一个问题,“总是听到《变形金刚》的演员夸你是一位‘非常非常伟大的导演。懂得什么是表演’,以前我们很少听过这种提法。这次你干了些什么不同的事吗?”

杜克摇了摇头,“没有。听我说,那些是谣言,媒体的消息有时候很离奇。”

镁光灯有点刺眼,他稍稍皱眉,提高了音量,“我和其他导演没什么不同,詹姆斯?卡梅隆拍摄《泰坦尼克号》时我去片场看过,我们导演的方法很相似,我们几乎从不离开片场,喜欢和演员们一起投入电影拍摄工作,喜欢给演员发挥的自由,也很享受和他们一起提高、一起成长的乐趣。”

“不过,很多制片商不愿意看到演员这样。”杜克微微耸肩,“他们总说‘剧本里不是这样的!他到底在干什么?要拍砸锅的!’”

灯光师对镁光灯略作调整,但没有影响到柴静,她插话道,“你会妥协吗?如果不妥协的话,你会用什么样的方式处理?”

“不会,但我也不会像有些导演那样跟制片方大吼大叫。”

想了一下,杜克这才说道,“我的作风是这样,我会对他们说,‘相信我,这么做也许会有惊喜呢。’因为电影有早已定下的整体基调在,偶尔偏题不会太离谱。不过,涉及到动作场面,我就是魔鬼教练了,一板一眼必须丝毫不能出差错,因为差一点点,想要造成的效果就可能无影无踪了。”

柴静笑了起来,却没有忘记自己的职责,问道,“你觉得《变形金刚》这部电影和你之前的作品有很大不同么?”

“在北美接受采访时,总有人对我说,‘拍过《黑暗骑士》之后,你还想回头去拍以前那种题材平淡的电影么?”

杜克做出一个沉思状,然后说道,“我认真的想过这个问题,觉得如果处理手法酷,再有个好的构思,我能执导一部很棒的动作大片,一部优秀的夏季娱乐电影。我喜欢尝试前人没做过的事,然后跟我的团队拼死拼活几个月,才把从稀薄空气中渐渐幻化真人的画面特效搞定,这非常有挑战,就像观众看到大黄蜂,马上就能意识到这具机械的内部藏着一个鲜活的灵魂。”

“好莱坞有一种说法,认为是你和你的影片推动了好莱坞电影业国际化的进程。”

不知不觉间,柴静将话题转到了杜克本人身上,“你认可这一说法吗?”

杜克只给出了一句话,“电影业从来就没有救世主。”

柴静的问题像连珠炮一样,“那么你觉得特效动作场面或是故事情节哪个对电影更重要?”

对方的问题虽然有些尖锐起来。但杜克应付着并不难,“无从比较,两者都重要,缺一不可。”

“你知道有些粉丝对于《变形金刚》的特效不满吗?”柴静的语速在变快,“网络上有很多人指责你乱来,竟然让擎天柱长出了嘴唇。”

“嗯。这的确是我的主意。”杜克则不紧不慢的回答,“我们做过很多面部表情研究,如果没有动作配合真的很难看出人物的感情来,我们也试过让没有嘴唇的机器人表达情感,但就是感觉不对头。”

柴静忽然换了话题,“有没有想过以后拍一部小制作电影,主要靠演员带动情节的那种?”

“没有。”杜克毫不否认,“我对那种影片没有任何兴趣,我和我的团队从来没有想过飞去法国南部拍片。”

“作为制片人和导演。你对电影拥有最终决定权,但这也有副作用。”柴静开始把目光对准一些好莱坞行业内的情况,“你怎么平衡其中的关系?”

“这大概就像你背后藏着一根棍子用以防身,但你希望永远也用不着它。”

如今的好莱坞,也在逐渐褪去神秘的面纱,杜克说起的只是些常见的情况,“很多人一听导演拥有最终决定权就火冒三丈,认为是对自己的侮辱;也有人觉得这东西把大家都弄得筋疲力尽。但我从来不打算把最终决定权交出去,那么做非常荒唐。”

柴静注视着杜克。问道,“能举几个例子吗?”

“我曾经被人建议‘变形金刚第一部最好别谈太多机器人的事’。”杜克露出了不赞同的神色,“所以你真的需要说点什么,看看观众和制片人怎么想,然后你才知道下一步怎么做,而这最终需要我来做决定。不过。我也会尊重片方,比如我觉得要是再给我两周时间,变形金刚电影会更好一点,但片方不会同意,没办法。时间永远不够用。”

杜克认真的说道,“很多人都会问什么是完美的电影?对导演来说,完美的电影就是你不惜一切代价也要留下自己中意的每个镜头,想做大这些,你就要有最终决定权。”

参加这种采访,话题必然会涉及到中国市场和中国电影,杜克这边在事先的沟通中,也提前声明不想太过讨论这些,但杜克明白,不谈谈这方面也是不可能的。

不过这方面的问题,事先都有过沟通,只是很广泛化的一些东西。

柴静提出了不多的几个这方面的问题,“中国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日趋重要,这是否让你把更多时间放在中国市场上?”

“确实如此,因为中国市场在增长,它非常重要。当然,北美和欧洲市场也很重要,拉美市场也在增长。”

杜克提起的都是华纳的公关人员提前准备好的答案,“但过去几年的中国市场变化非常惊人也非常喜人。几年前,中国的市场年收益大概是几千万美元左右,但这两年都上升到了数亿美元,这种规模的市场增长,将会让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影市场之一。”

“你怎么看待现在的中国电影呢?”柴静又问道。

“中国在提升电影产量,并向全球观众推销自己的电影。”杜克当然是褒扬的态度,“这是令人激动的时代,中国电影有一个很好的市场,不仅因为人们愿意去看电影,还因为他们是很出色的观众,他们很有想法,他们的品味非常多样化。因此对电影制作者来说,这是一群非常棒的观众,制作出的电影能在中国找到观众,这让人非常激动。”

第六百八十四章这是一条正确的道路

“罗森伯格导演,如果可以的话……”

节目录制结束,柴静试探的发出了邀请,“能请你一起吃午餐吗?”

“这是我的荣幸。”

杜克显得很客气,还是婉言谢绝了,“中午我已经与人约好了,中影集团的韩先生。”

作为一个很向往美利坚的人,柴静不无遗憾,下午就要离开尚海,无法与美利坚最著名的导演和富豪进一步拉近关系,无疑是要错过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

她还想说什么,杜克却不给开口的机会,喊来助理招待节目组的一行人,自己拿起手机,拨通了蒂娜?菲的号码,简单的询问了下北美的情况,就离开了用于录制节目的小会议室,回到了自己的房间,时间已经不早了,他准备换衣服,接受座山雕的宴请。

这不是正式的官方宴请,对方只是邀请了他和华纳大中华区的一位负责人,宴请的地点就在希尔顿酒店不远的一家老字号中餐馆。

由于采访的关系,杜克到的时间有些晚。

“非常抱歉。”

不管实际观感如何,自己迟到是事实,杜克坐在华纳大中华区负责人菲尔的旁边,对主位上的座山雕说道,“有一个采访,耗费的时间多了点。”

“没关系。”座山雕也知道杜克接受的是哪家媒体的采访,笑着说道,“这个世界上能等罗森伯格导演的人也不多。”

菲尔稍稍调整了下自己的座位,“有时候我也很想等杜克,却没有这个资格。”

“菲尔,我什么时候让你等过?”杜克也随口开了句小小的玩笑。

他跟菲尔九十年代就相当熟识,对方还曾经在香港帮他请到过袁和平。

等服务员端上酒菜,座山雕第一个举起了酒杯。“恭喜《变形金刚》大卖。”

杜克入乡随俗的说了一句,“同喜。”

“对,同喜。”座山雕呵呵笑了起来。

《变形金刚》中有一笔来自中影集团的投资。

白酒对杜克来说还是过于烈了些,他基本都是浅尝辄止,而酒店准备的正品中餐,也没吃几口。一是这种性质的宴请更多在于交流,二是几十年的西餐吃下来,多少也有些不适应中餐的口味。

有些东西是不会随个人意志而改变的,比如说东西方饮食习惯的巨大差别。

别说是西方了,哪怕是在这个辽阔的国度内部,还经常出现这个省份吃不惯另一个省份饭菜的事情。

大概是照顾他和菲尔,宴请用的是西方式的分餐制,杜克与这位华纳大中华区的负责人每个菜只是尝了一下,就放下了刀叉。

菲尔在这片土地上工作多年。似乎已经习惯了中式的饮食,杜克则不同,比如他尝着一道川菜相当美味,但多年不吃如此辣味的胃却承受不住,只是吃了两口,就有种胃想要造反的感觉。

“菲尔,杜克。”

这种场合天然就能拉近人的距离,边用餐边讨论了一番关于中国美食的话题。座山雕渐渐转入了正题,“《变形金刚》在全球市场大卖已经是必然。尤其是在中国市场的成绩。”

他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坦白地讲,我们清楚杜克的电影在中国市场能够大卖,但中影集团确实没想到会如此火爆,这让我想起了当年的《泰坦尼克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