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制作-第5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并没有刻意去坚持什么,只是一种选择。当我用imax摄制,并且将影片投影到巨幅银幕上时,我可以说我从没见过任何其他影片格式可以媲美imax的图像质量。对我来说,蝙蝠侠系列的人物和故事都是一种超越现实的存在,而imax超巨大的影像正可以体现影片的这种特质。”
杜克很懂得宣传的要领,随后笑着说道,“我们使用的imax摄像机世界上仅有四台,拍摄《黑暗骑士崛起》的时候,我们弄坏了一台,所以全世界只剩3台了。”
发布会现场爆发出一片笑声。
这些话都是事实,在拍摄一场撞车戏的时候,一台imax摄像机不幸被毁,这已经是杜克毁掉的第二台imax摄像机了。
等笑声稍停,杜克又说道,“imax能够吸引观众离开家里的电视,到电影院来观看影片,因为imax的巨大视觉效果是在客厅里无法营造的,现在吸引观众离开住处到电影院看电影越来越难了,但imax给了观众必须这样做的理由。”
《波士顿环球报》的记者追问道,“据说这部影片是目前用imax拍摄时长最长的影片,请问导演,您在拍摄时是如何决定哪些镜头用imax摄影机拍摄,哪些镜头用普通摄影机拍摄的呢?
稍稍想了一下,杜克给出了一个颇有意思的答案,“因为imax摄影机噪音比较大,所以对话场景一般是用普通数字摄影机拍摄的,但打斗、战争大场面的拍摄一般是使用的imax摄影机所拍摄。”
现场再次出现笑声。
因为此前已经举行过6分钟的imax剪辑观影,影片剧情多少也对外透露了一些,因此接下来的《泰晤士报》记者问起了关于情节方面的问题,“这部影片似乎有一些政治上的寓意,试映中贝恩率领暴徒进行破坏的剧情肯定会成为很有争议性的场面,你从开始就想拍一步政治性很强的影片吗?”
“我觉得我的影片从来都不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当《黑暗骑士》上映时,很多人就用政治的眼光来看它……”
相比刚才,杜克现在说出的更接近真心话的范畴,“事实上,我们拍摄影片的目的就是为了娱乐,为了讲一个好故事。我喜欢在哥谭市这样一个虚构的环境里构建情节,这样影片就能在观众群中有更广泛的共鸣,因为每个观众都可以把自己生活的环境带入到影片当中。在这个过程中,有些观众可能会照自己的想法,从政治角度来理解影片,这也是不可避免的。”
《纽约时报》的记者则将目光对准了几位新人,“系列的上一部影片取得了空前的成功,这会不会给你们拍摄这部影片带来压力?尤其是对于这次新加入的几位演员而言,是不是有额外的压力?
“的确,上一部的成功给我们带了很大的压力。但是当我们坐下来开始构思这部影片时,脑子里面只想的是把这部影片拍好,我们不能刻意的去复制上一部的成功。”
杜克首先接过了问题,“上一部的成功匪夷所思,有时我自己都解释不了,那很棒。但是真正的压力是来自电影公司,他们花了这么多钱来拍电影和做宣传,我的电影必须为他们挣钱,这是压力所在。”
话筒转到了盖尔?加朵那边,她说道,“一开始我还有些紧张,因为其他的演员或多或少都和杜克有些合作,但我是个新人。可是大家在片场都很热情,给我介绍情况,杜克和主演对待我也和对待其他的老成员没什么太大的区别,开始的焦虑也渐渐好转了。
詹姆斯?弗兰科的脸上充满了阳光般的笑容,“《黑暗骑士》推出的时候,我看了两遍,非常喜爱它,但是当时没有想过自己也会成为系列的一员。在那以后我和杜克合作了《盗梦空间》,那是一段充满惊奇与刺激的冒险,然后更进一步,我又获得了出演这部影片的机会。对于我来说,这真的是梦想成真。”
在新闻发布会的最后,则公布了《黑暗骑士崛起》的第一支预告片。(未完待续。)
ps:求月票和推荐票!
第八百六十章开场全是无名小卒
预告片开始播放,杂乱的会场瞬间安静,所有人都全神贯注的盯着会场前方的合金幕布,生怕错过任意一个镜头。
作为《洛杉矶时报》娱乐版的主编,莎莉自然坐在了媒体席的最前排,她双臂抱胸,认真的看着这支颇具神秘色彩的预告片。
预告片以华纳公司logo标志与黑暗骑士的暗沉背景开场,接着画面出现了蝙蝠侠标志性的哥谭建筑和城市景观,字幕打出了:每一位英雄都有自己的旅程。
随后,布鲁斯?韦恩出现,他走在一个村落里,看起来是在追寻大反派的下落。
字幕继续打出:每一位英雄都有自己的终结。
首部反派忍者集团首领忍者大师的声音这时在画外响起:如果你让自己不仅仅是一个人,如果你虔诚坚持自己的理想,那么你会完全质变,你将成为一个传奇,韦恩先生,一个传奇!
镜头转向一个医院的病床上,加里?奥德曼所饰演的吉姆?戈登警长躺在床上,看起来受了伤,表情和声音十分痛苦,他对对面的人说:“过去我们一直并肩战斗,后来你离开了…但是现在邪恶势力发展起来了,是蝙蝠侠…必须要回来的时候了。”
此时戈登的声音痛苦而又压抑。
对面那个始终没有在镜头中现身的人回答:“如果他已经不存在了呢?”
这似乎是在呼应第二部结尾?
莎拉不禁托起了下巴,《黑暗骑士》结尾,蝙蝠侠变成了一个离去的战士、隐藏的英雄,但是此前演员、摄影和编剧都在采访中或多或少的表示:杜克的这套蝙蝠侠三部曲是一个完整的系列,第三部对于前两部的总结和呼应将成为不可或缺的重点。
上一段的对话没有剧情衔接,显得有些意味深长。接下来就是快切镜头透露少许讯息,如蝙蝠侠的摩托车、戈登毁掉蝙蝠侠的标志、以及超快的闪剪中出现了本集大反派“毁灭者贝恩”的脸。
接着,镜头回到了此前已经发布的海报上的镜头:摇摇欲坠的高楼、破坏的工业城市,一抹亮色的蝙蝠侠造型,镜头逐渐拉近到亮色上,在闪烁的白色中显示了片名。
看完这支预告片。莎拉不禁想起了最初的《蝙蝠侠:开战时刻》,那部影片的海报也使用了巨大的蝙蝠笼罩哥谭上空,只是那张海报是橘色背景、平面设计,而终结篇海报中,蝙蝠侠将面对的是一个末日的崩塌的哥谭。
每个英雄都有自己的旅程和开始:我们为什么会摔倒,因为这样我们才会学着站起来;每个英雄也都有自己的终结:你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所作所为。
这一切并不是结束,而是《黑暗骑士崛起》宣传爆发的开始。
在距离影片上映还有半个月的时候,华纳公司祭出了一支压轴的13分钟超长制作特辑。对于渴望了解本片制作幕后方方面面的影迷来讲,这支视频就是能满足胃口的终极大餐。
特辑中,杜克与影片幕后主创、众位主演悉数现身,详解本片从故事缘起到特技拍摄、布景搭建、特效制作、大场面拍摄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其中包含了大量前所未见的片场花絮、工作照等。
此外,影迷还可以前往《黑暗骑士崛起》的官方网站下载一份49页的官方制片笔记,内容包括演职员访谈、经过修改的台词本、影片设计图等等。
并且《黑暗骑士崛起》也在北美举行了首轮媒体放映,影片获得了现场媒体的一致赞誉。而华纳兄弟也已宣布影片将于五月份第一个周末与北美同步登陆海外97个市场。
当然,《黑暗骑士崛起》不可能获得所有人的好感。也有人抨击影片就是一部既傻又蠢的好莱坞工业流水线产品。
对于这一点,杜克从来都不否认,他从业以来几乎所有的影片都是流水线产品,而且别说这些商业大制作,那些被小众影迷捧到天上去的奥斯卡最佳影片乃至《肖申克的救赎》,又有谁不是好莱坞工业流水线的产出呢?
华纳兄弟在《黑暗骑士崛起》的宣传上可谓不遗余力。其实从很多年前开始,好莱各大影业公司就有了大片心态,即二级片得到一级片待遇,大力宣传,全面上映。赚取丰厚利润。
随着暑期档即将开始,又一个消夏电影季要到了,伴随而来的还有充满文艺范的观众关于续集、超级英雄和特效太多的抱怨,他们一面对影片满口怨言,一面排队买票观看。
在他们的嘴里,所有的商业片都是无脑的。
在追究漫长消夏电影季的罪责时,这些人对替罪羊的认定必然是一致的,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大白鲨》和两年后乔治?卢卡斯发行的《星球大战》。
《大白鲨》也并非第一部在北美全面上映的影片。
1971年,《比利杰克》在1200家影院上映,远远超过《大白鲨》的465家。
《星球大战》则只在43家影院上映,用今天的话来说是1977年的“大冷门”走红影片。不过,这两部影片的确最早突破了1亿美元票房,它们开创了“以观影为惊险之旅”的先河,吸引人们反复观看,这是《教父》望尘莫及的。
不管讨厌商业片的人怎么说,《大白鲨》和《星球大战》的成功毋庸置疑,后者的影响力直接秒杀所有的奥斯卡最佳影片,连名字都能被一个国家拿来当做战略忽悠另一个国家。
暑期档影片经过这么多年发展,自然而然出现了明显的模式。
比如说现在的个头很重要。
曾经杜克看过的《侏罗纪世界》里,霸王龙让位于更大更壮的暴虐霸王龙,因为正如片中一个角色所说:“没有人再对恐龙大惊小怪。”
而第一集《侏罗纪公园》明显不同,里面一炮打响的明星并非霸王龙,而是个头小得多的迅猛龙——聪明、跑得快、杀伤力强。
第一代大片都由诸如大卫和歌利亚之类的故事组成,以速度和计谋对抗个头,而胜出的是速度和计谋。
斯皮尔伯格在《大白鲨》里安排的全是体格上的弱者,而《星球大战》也堪称是小个子的赞歌。
就像《侏罗纪公园》和《侏罗纪世界》,**十年代的商业大作和新世纪之后有了明显的不同,可以说以前的商业大片如同苹果派一样富有美国特色。
1993年《侏罗纪公园》在法国上映时,法国文化部长宣称它是“对法国民族特性的威胁”,并表示每个法国人都有“爱国责任”,抵制这部电影而去看法国时代片《萌芽》。
但一年后,好莱坞的海外利润超过了国内利润。
现如今,像迈克尔?贝执导的《变形金刚2:卷土重来》和《变形金刚3:月黑之时》这类电影的一半以上利润都来自海外。
杜克得到的相关数据,世界上增长最快的电影市场中国有望在2020年超越北美,好莱坞正相应的调整和宣传其拍摄计划。
在《钢铁侠3》的剧本里面的中国官员不那么恶毒了,《变形金刚》系列里出现中国一些银行和其他品牌的植入广告,曾经《哥斯拉》和《环太平洋》里的怪兽游遍太平洋沿岸各大城市,这都是为什么呢?因为中国每天新开十家左右的影院。
好莱坞的商业策略都是在不断变化的,如果不能及时把握,就会栽跟头。
比如大卫?埃里森一直认为大片是给男孩子看的,却没有发现市场这几年的变化,直接导致《速度与激情5》后劲不足。
过往,好莱坞内部有一个专门形容核心消费客户的词汇——狂热粉丝(fanboy),从这个名字上面,也能看到这批人以什么性别为主。
这是些收集相关商品、把dvd按字母顺序排列整齐的科幻迷,脸色苍白,不爱跟人握手,据说他们能纷纷走出摆满任天堂游戏机的居所让漫威公司的新片一举登顶。
确实,自《星球大战》以来,各大电影公司瞄准十多岁的男孩,迈克尔?贝曾说过——“我为十几岁男孩拍电影。”
但那是在《暮光之城》上映之前,只有男孩能捧红大片的错误观念如今频频被击得粉碎。像《饥饿游戏》等影片,近三分之二的观众是女性。
然而,这些大片真的就代表无脑吗?
“开场全是无名小卒,最终个个皆为超级英雄。
今年的奥斯卡上,那个被杜克拒绝掉的一镜到底的导演,终于凭借提早出现的《鸟人》夺得奥斯卡最佳导演,他在影片中把漫画电影称作“文化大灭绝”。
这部影片无论从质量还是内容,可以说都很一般,观众乃至职业影评人的评语也不好。
它的胜出恰恰反映学院对票房大片的偏见是根深蒂固的。
奥斯卡或许总是错把自己当成诺贝尔和平奖而蔑视大片迎合最小公分母,但好莱坞流水线出产的东西从本质上又有多少区别?
说白了,都是流水线产品而已,唯一的不同商业是迎合大众,而奥斯卡片是逢迎小众。
今天不用脑子的消遣常会变成明天深受喜爱的经典。
《盗梦空间》犹如一个电影钟表匠般心灵手巧,《疯狂的麦克斯》令人振奋的电影制作丝毫不亚于过往其他任何一部影片,皮克斯拍片的艺术性、技巧性和用心程度不输给任何一部奥斯卡最佳影片奖获得者……(未完待续。)
ps:求月票和推荐票!
第八百六十一章机器萌神
“我被詹姆斯的表演深深的震撼了。”
走出华纳大楼的门口,杜克与詹姆斯?弗兰科站在一起,在记者围上来的时候,简单的说了几句,“的确,我们做过排练,但只有我第一次看到詹姆斯在电影的场景中时,我才意识到詹姆斯的表演了不起,前所未见。”
一切都是为了宣传,而且杜克也对诙谐幽默的詹姆斯?弗兰科印象很不错,“我和他在《盗梦空间》里合作过,我知道他的才华出众。所以当为《黑暗骑士崛起》选角时,我立即想到了他。”
当记者转向詹姆斯?弗兰科的时候,他非常配合的说道,“和杜克合作非常激发灵感,他能再找我合作我很高兴,更何况是让我参演《蝙蝠侠》啊,我一直都是蝙蝠侠的大粉,过去的蝙蝠侠作品我全都看过。”
“詹姆斯,听说你在拍摄新作品?”记者转向杜克,“据说还来自你的推荐。”
“是的。”詹姆斯?弗兰科首先说道,“我与塞斯?罗根合演的一部喜剧。”
杜克则略带公式化的说道,“詹姆斯不仅是个演员,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