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好莱坞制作 >

第59部分

好莱坞制作-第59部分

小说: 好莱坞制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游戏时间结束!”杜克故意看了看腕表,转身向着宴会厅走去,“好了,今天就到这里,你也该回去了。”

“嘿,杜克。”斯嘉丽一点也不认生,追上来就扯住了杜克的衣袖,“你是成年人哎,怎么可以跟一个孩子耍赖?”

“约翰逊小姐……”

“斯嘉!”女孩提醒。

“斯嘉……”杜克任她扯着衣袖,继续向前走,“说吧,你为什么会在洛杉矶?为什么来找我?”

小女孩确实很调皮很可爱,再加上这极其熟悉的名字和母亲的教女这层关系,极容易让人产生好感,但杜克不笨,她能跟着索菲亚来这种场合,肯定有其他的目的。

“我在洛杉矶上表演课呢。”斯嘉丽·约翰逊犹豫了一下,等杜克看过去的时候,轻轻抿着嘴唇,说道,“妈妈看了你的新电影剧本,认为里面总统女儿的角色很适合我。”

她忽然停下脚步,站在那里看着杜克,就像是犯了错的孩子在等待老师的裁决。

“我会让人向你发试镜邀请。”

玩闹归玩闹,工作是工作,就像对待其他演员一样,杜克不会轻易给任何承诺,如果斯嘉丽·约翰逊试镜效果不理想,他绝不会将一个戏份如此多的儿童角色交给她,如果试镜结果在水准线之上,哪怕是看在母亲的份上,他也会提议由她出演。

重新看到这个女孩之后,杜克自然而然响起了母亲在《勇闯夺命岛》首映式上,说过的适当照顾她的那些话。

“等派对结束了。”斯嘉丽·约翰逊立即跳了过来,“我请你去吃冰激凌好吗?”

“你有钱?”杜克又向着宴会厅走去。

“当然!”斯嘉丽又扯住了杜克的衣袖,自信满满的说道,“我在纽约的时候,就出演过舞台剧的很多角色,还演过你上一部电影,我挣了不少片酬呢!”

说话间,杜克拨开布帘,进入了宴会厅中,索菲亚·科波拉和另一个女人立即走了过来。

“这是我妈妈……”斯嘉丽熟稔的做着介绍,索菲亚·科波拉在旁边做着补充,“这是梅拉尼·斯隆女士。”

“你好,斯隆女士。”杜克与她握了握手,随便寒暄了几句。

走到索菲亚面前,见后边的那对母女似乎在低声说着什么,杜克同样压低声音,问道,“那个小家伙是怎么找到你的?”

“上次首映式,就恶魔岛那次。”索菲亚看了看那边,“斯嘉留了我的电话,她是莉亚阿姨的教女……”

说到这里,杜克已经大致明白了,这的确是个很聪明的女孩,好像还不到十岁吧?

“记得让人给她发一份试镜邀请。”杜克对索菲亚摆了摆手,向着走过来的汤森·罗斯曼迎去,开始了新一轮的应酬。

另一边,金发小女孩对母亲偷偷比划了个胜利的手势,又对着杜克的背影调皮的吐了吐舌头。

作为派对的主角,杜克离开宴会厅的时候已经很晚了,但走到酒店大堂,发现斯嘉丽·约翰逊和她的母亲还在这里,似乎在专门等他。

“我说过要请你吃冰激凌啊。”小女孩皱起鼻子对他说道,“说话就要算话,我才不会耍赖呢。”

“冰激凌还是留到你通过试镜之后再请吧。”

如果吃了冰激凌,她又没有通过试镜,杜克觉得,以这个小家伙现在的性格,说不准就会跑去她的教母,也就是自己的母亲那里告状……

影片的筹备才刚刚开始,演员什么的,都还需要时间去确定。

(求推荐!求收藏!求三江票!)

第九十二章五角大楼的建议

“走出加州,炸平全美!”

从第二天开始,华纳和福克斯旗下的媒体,对《独立日》展开了一轮声势浩大的先期宣传,其中福克斯电视台喊出的这句广告语,很快就成了北美的流行词汇之一。

“年轻的杜克·罗森伯格导演创造力和破坏欲十足,继《生死时速》摧毁圣塔莫尼卡和《勇闯夺命岛》炸掉旧金山与恶魔岛后,他终于决定走出加州,在新电影《独立日》中锁定了全美,或许整个北美大陆都会在他无尽的爆炸中沉没……”

坐在校园的长椅上,艾琳放下手中的报纸,问旁边的安娜,“这个疯子要炸哪里?白宫?自由女神像?还是说帝国大厦?”

“咦,为什么没有报纸提到影片的上映时间呢?”艾琳不满的将报纸收了起来。

“你可以变得聪明一点吗,兰黛小姐?”安娜挪了挪屁股,故意拉远了一点距离,“影片叫做《独立日》,肯定要在独立日假期上映。”

“也对。”艾琳点了点头,“明年七月份不缺电影看了。”

“你确认到时会有时间?”安娜用肩膀顶了顶她,“这个学期之后,我们就要实习了,你应该要回兰黛集团实习吧?”

“是啊,妈妈让我回家族公司上班。”艾琳叹了口气,问道,“你呢,安娜,你有什么打算?去百老汇还是进军好莱坞?”

“还没有想好。”安娜似乎在思考。

“不如这样。”艾琳胡乱提着建议,“你不是也很喜欢杜克·罗森伯格的电影吗?干脆去投奔他好了,最起码也能做个助理导演吧?”

“好莱坞没你想的那么简单。”

相比于出身优渥的艾琳,安娜目光更为现实,没有再提这方面,干脆转了话题,“艾琳,你有没有发现,杜克·罗森伯格似乎走进了一个误区。”

“误区?”艾琳不明白,摇了摇头。

“没错,他的前两部电影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特别是《勇闯夺命岛》,现在的3亿5560多万美元,已经超过了《生死时速》的全球票房。”

作为纽约大学电影制作研究所的高材生,安娜还是能分析出自己的一些心得,“他的爆炸、追车和富有视觉冲击力的镜头,确实很有吸引力,但是!这些都是很纯粹的感官刺激!很容易引发审美疲劳!现在杜克的想法,明显就是要用更大更多更刺激的爆炸场面吸引人,或许《独立日》依然会成功,这种成功却不可能长久的维持下去。”

本就出身奢侈品世家,艾琳自然明白审美疲劳的影响,想了想后,最终缓缓点了头。

“这么说,杜克必须要转型?”她问道。

“我认为确实是这样。”

这是好友间的私密谈话,安娜也不掩饰自己胡乱得来的想法,“如果《独立日》只是维持他前两部影片的上座率和影响力,那市场可能还会容纳他下一部同类型的作品,如果《独立日》超级大卖,那他下一部电影就必须转变思路,不能再单纯的以爆炸和视觉冲击力作为卖点,而要在故事本身和情感冲突方面多多着手,否则……”

她耸了耸肩。

“噢,安娜。”艾伦赞叹了一句,“你真应该去做一个职业影评人。”

“职业影评人?他们都是一群没有真正男性。功能的男人……”

即使只是一个还在学习电影制作的学生,安娜的话还是带着浓浓的不屑,“偏偏又想指导真正的男人怎么做。爱!”

听到好友的话有趣,艾琳不禁笑了起来,接着过去抱住了安娜,“与你一起真开心,我舍不得与你分开。”

“我也是。”安娜拍了拍她的后背,“我永远都记得我们一起看电影,一起笑过,一起哭过。”

远在洛杉矶的杜克,不会知道纽约的一对粉丝正在为他的前途担忧,《独立日》的筹备,比过往两部电影都要复杂。

“汉森,我看过了你绘制的草图。”

独立日工作室中,杜克拿着一摞画稿,刚刚将特效、美术和绘画等几个部门的负责人召集来,就快速简练的说道,“外星人的模样太过于简单友善!”

“听好我的描述!”

尽管剧本中也有同样的话,但杜克特意强调一遍,肯定能引起更多的重视,“它们来自25光年外的红矮星格雷斯星系,有机生命体,状如蝗虫,多触角,头盖骨扁平,身体脆弱,无声带结构。”

“武器方面,超大豪华母舰,大型激光柱发射器、绿色防护罩,小型太空飞船!”

“总之,我要观众看到外星人的第一眼,就觉得恶心、讨厌、反感,就会认为他们是一群蝗虫般的掠夺者!”

看到这些负责人都郑重的点头,杜克挥挥手,让他们离开,重新去绘制外星人和母舰的样本。

咄咄的敲门声响起,索菲亚·科波拉走了进来,没有任何废话,直接说道,“华纳和福克斯暂时为影片敲定了2500万美元的宣传预算,如果最后的制片成本你能控制在9000万美元以内,他们会视影片上映后的反响再投入1000万美元。”

杜克点头,说道,“继续。”

“道具组租赁到了白宫的内景,我们不用重新制作,可以节约一笔开支。”

这是个好消息,索菲亚没有停,“制片方已经决定在明年的超级碗期间打广告。还有,ibm、可口可乐和凯迪拉克三家公司确定赞助影片拍摄,你最好尽快考虑他们出现的场景,以便工作室向他们喊价。”

“我们去看看扎克他们的工作怎么样了。”

等索菲亚说完,杜克率先推门离开了办公室,直接去了带领助手制作场景脚本的扎克·施耐德的办公室。

商业电影要求情节结构清楚明了,不拖泥带水,《独立日》的故事梗概很简单——外星人要毁灭人类,人类奋起反击,最后取得胜利——电影的镜头脚本就围绕反击的人群联系设计。

首选,一个神秘飞船飞向地球。第二、政府发现,国防部和白宫并采取应对措施。第三、感情失意的科学天才与父亲下棋解闷,发现外星人信号。第四、曾被外星人俘虏去做试验的越战飞行员,整天借酒消愁,工作一塌糊涂。第五、优秀的空军飞行员不因自己的女友是一个带孩子的脱衣舞女而嫌弃她,最终走到一起。

这一系列事件在开始并没什么直接联系,每个事件看似无关,其实没有一个是浪费,而且到最后的时候,他们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外星人的进攻,这些事件终将交织在一起。

尽管这是一种典型的、交叉叙述的手法,在电影中经常使用,确实平淡无奇,但它足以把故事讲清楚了。

去叮嘱了扎克·施耐德寻找合适的广告插入场景,杜克又审阅了他们制定的一些脚本,重新回到办公室,继续思考电影制作的问题。

商业电影想要成功,仅仅把故事讲清楚是远远不够的,最为有效有力的武器就是煽情!所谓情当然是指情绪!

台词演讲也好,动作和爆炸场面也罢,终归是要激发观众的共鸣,能够让进入影院的大部分观众感觉到爽,感觉畅快,而不是像文艺电影那样,让观众看完了还觉得糊里糊涂,那样就是主动把大部分观众往外赶了。

爆炸和动作都是杜克如今擅长拍摄的镜头,除去这些外,影片还有最基本的一种煽情方式,就像《生死时速》和《勇闯夺命岛》一样,善最终必然会战胜恶!

要求“善”的力量最终取胜,这是可以说是最基本的商业电影法则!

或许很多人会问,为什么看了那么多的电影,很少甚至从来没有看到坏人取得了胜利?这不是因为电影制作人心地善良,怕观众学坏,而是他们基于商业收益考虑,无法把“坏人胜利”这样一个结局摆在观众眼前。

谁都无法否认,主流观众大多无法接受坏人胜利的结局。

尽管电影只是一个虚拟世界,但公众还是喜欢看到坏人的邪恶最终被正义所战胜,坏人得到应有的严惩,就像观众不会接受米老鼠成了无恶不作的杀人犯,唐老鸭成了抢劫犯一样。

而且,主流社会也需要这种实际上充满童话色彩的电影,从潜意识上提醒人们生活的不是一个充满危险的社会。

前期筹备细琐而反复,杜克虽然不用亲自动手,但作为掌控全局的导演,每一项工作最后都要由他和两位制片经理审核通过,一下午基本就没有闲过,好不容易到了下班的时间,又接到了五角大楼好莱坞联络办公室的电话。

“什么?对剧本不满意?”杜克眉心跳了一下,“要去除51区和更改最后大战的结局?”

“不不不,约瑟夫将军,毁掉外星飞船武器的必须是一个平民,而不是总统或军队的人!”杜克特意强调,“这是我精心考虑后设计的情节。”

“明天?五角大楼的代表明天就能抵达洛杉矶?”听到电话中提及的人名,杜克稍稍松了口气,“明天我会与伦霍中校详细谈谈。”

(求推荐!求收藏!求三江票!)

第九十三章征兵广告片

“中校,剧本结尾的地方……”

将伦霍中校递过来的剧本直接合上,杜克站起来,以高度加强自己的语气,“毁掉外星飞船武器的必须是一个平民,而不是总统或军队的人!”

“为什么?”

两人毕竟合作过一次,这位五角大楼方面的代表,在等杜克解释。

最大的原因是什么?当然是因为观众喜欢看到小人物拯救全世界,因为美国主流文化到了现在,依然带有鲜明的反智反精英的特点,因为电影这样做能迎合主流观众的心态,能让他们掏钱购票。

小人物拯救世界,高层总有蠢猪,这可以说是好莱坞电影中极力宣扬的观点,但好莱坞电影如此做,不是说他们赞同反智反精英,而是因为这样能让观众掏腰包,获取商业利润。

最为典型的,好莱坞所有青春校园影片中,有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足球队四分卫都是反派,影片总是把他们塑造成头脑简单而又四肢发达的蠢货,实际上呢?

四分卫是一只足球队的核心,通常是球队的领袖,不但在场上指挥进攻,还能临场改变教练的策略,这些人大多身体强壮、头脑清醒、思维敏捷,拥有极其敏锐的判断力和实施的决心,往往也是校园中最受女孩子欢迎的人,可谓是真正的精英。

所以,在反智反精英文化中,他们就像是国会的参议员和白宫的历任主人一样,成为电影中最经常被调侃的对象。

当无法将那些头脑简单的北美观众拉高到赞同自己观点的高度时,作为商业片导演,那就要主动放低身段,去迎合主流观众的口味。

这些道理杜克自己明白,却无法拿出来用作说服五角大楼的理由。

于是,他又开始了胡扯,“中校,美利坚是一个民主国家,每一个人都是这个自由国度重要的一份,当国家有难时民众必然会奋不顾身的拯救,剧本中我们的军队、五角大楼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