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激情辣文电子书 > 重生闻香之慈航静斋 >

第98部分

重生闻香之慈航静斋-第98部分

小说: 重生闻香之慈航静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文的话,大辽一点赢的把握都没有,倒是比武的方面,大宋虽然号称有四大宗师,可是他却知道大宋武林根本就不受朝廷管辖,也就是说朝廷根本及命令不了那四大宗师,而他们大辽则不同了,他们大辽的武道之人均受大辽朝廷控制,到时大辽武圣耶律秋上场,试问大宋何人可敌,加上有耶律明辉也就是说三场比试的话,他们已经稳稳的胜了两场。所以那特使心中小算盘盘算的哗哗响点了点头道:“杨元帅所言果然合情合理,在下同意,不知我们比几场?”

杨延昭道:“五场定输赢如何?”

那特使愣了一下,没有想到杨延昭竟然不是说出如他所想的三场而是五场,不过那特使心中电转,想到大辽可以借机邀请吐蕃、西夏诸国绝顶高手前来助阵,不仅可以稳保胜利,更可以借机向大宋施加压力,想来只要稍加游说那吐蕃、西夏一定想成为继大辽之后可以娶得大宋公主的国家,这样以来这两个国家一定会出全力的帮助大辽夺胜而开了大宋没有公主外嫁的先例,为他们的和亲打下基础。不能不说特使的计谋考虑的够全面够阴险的。想通了这些那特使忍住心中的激动道:“五场就五场正合我意,未免到时你们反悔我们还是立下字据的好。”

听了那特使的话,满朝文武心中大为光火,这不是在说大宋言而无信吗,不过杨延昭接道:“特使此言甚好,在下正不知怎么开口呢,想我大宋乃是礼仪之邦自然是说话算话,就是你们大辽吗、、、、、”

满朝文武听了杨延昭的话立刻笑了起来,杨延昭不着痕迹的反击了一把,让那特使脸上颜色变了几次,最后那特使重重的哼了一声道:“既如此我们就立下字据为证”

说着杨延昭选了一名文笔好的官员当场铺纸研墨,一张协议一挥而就,一式两份,盖上大宋的印玺,那特使也将象征着大辽皇帝的一个小印玺盖上。能够持有此王印,可见此特使身份绝对不凡,难怪可以为这么大的事情作主。

双方将协议收起,那大辽特使向真宗皇帝拱了拱手道:“一月之后,在这皇城之中比武定输赢,在下告辞”

杨延昭见其如此无礼,声音森冷聚气成音道:“恕不远送”

没有想到那特使也是一深藏不露的高手,杨延昭七成功力竟然被他接下,只是身形顿了一下,由此看来至少也是天道中品高手。

满朝文武看着那特使嚣张的离去,心中自然是有一股怨气,可是又能如何现在别人连皇帝都敢欺负,皇帝也是无话可说,更何况他们那点小小的怨气。

真宗皇帝对杨延昭道:“杨爱卿,这次可多亏了你啊,不然朕还真的不知道如何向母后交代呢!”

杨延昭道:“陛下,为皇上分忧乃是为臣子的本分,倒是这大辽根本就是欺人太甚,就算是躲过了今次,难保以后不会在寻其他借口前来生事,微臣还请陛下下令加强军队训练,微臣愿意长镇边疆保我大宋安宁。”

杨延昭知道大宋一向是重文轻武,所以才会在这个时候提出加强军备的事情,可以借助刚才辽人嚣张的气焰激起的满朝文武心中的怨气而不使那些文人反对。不过杨延昭还是有些小看了那些文人,杨延昭话音刚落下就见文臣之中走出一大臣道:“陛下,万万不可啊,如果此时我大宋加强军务的话,那一定会被大辽抓住此事为借口生事,更何况从太祖起就实行重文轻武之策,如果加强军备的话有违太祖遗训啊!还请陛下三思!”

本来真宗心中也有些火气,刚想同意杨延昭的话,可是听了那大臣的话,真宗心中不由的犹豫起来。

杨延昭大为光火指着那出来的官员道:“马大人,此时你倒是出来说话了,刚才为何不出来为陛下解围,一说起辽人你们就蒙着头不吭声,生怕得罪了辽人,竟然还敢赞同将公主外嫁,是啊,嫁的不是你们的女儿,你们只是动动嘴皮子而已,但是你们想过没有,如果开了这个先例那是何等的后果,接着就会有吐蕃、西夏诸国前来请求联姻,试问那时我们是不是还要再外嫁公主,就是你们这些人助长了辽人的嚣张气焰,我大宋将士在边关苦寒之地保卫大宋百姓安宁,而你们这些官员却在这繁华的京师花天酒地,寻欢作乐,试问没有那些军人,会有你们这么安宁的生活吗!”

“你、、、、、你、、、、你根本就是强词夺理”那官员被杨延昭一通话给说的脸涨的红红的,可是却想不出什么话来反驳,只能指着杨延昭道了一声强词夺理。

大殿之上一片寂静,只有那官员沉重的喘气声,一些官员似乎面有愧色,可是还有一些官员则是怒视着杨延昭准备和杨延昭分辨,这个时候在一旁看的分明的八贤王上前道:“陛下,杨元帅话也不无道理,大辽之所以如此的嚣张,甚至不将我大宋平等看待和我大宋的容忍有着一定的关系,虽然我大宋是礼仪之邦不与他们这些蛮人一般见识,不过一定的武力威慑还是需要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就是”

朝堂之上最有威望的八贤王既然开口,那些准备反驳杨延昭的大臣也自觉的闭上了嘴,真宗听了八贤王的话,想了想道:“就如两位爱卿所言吧,即日起着兵部加强军备,边关将士的生活条件一定要有所改善,再过一月就要在京师进行比武,无论结果如何,我们都要防备着辽人。”

“吾皇圣明”杨延昭听了立刻跪拜道,同时那些一向在朝堂之上被文官压着的武官也难得的兴奋了一次,向真宗跪拜。

正文 第一百六十章 比武定亲,皇家之。。。

“吾皇圣明”杨延昭听了立刻跪拜道,同时那些一向在朝堂之上被文官压着的武官也难得的兴奋了一次,向真宗跪拜。文官或许也想继续过好日子,听了杨延昭的话,也知道如果没有边关的那些士兵的话,他们的好日子也过不长久,既然当今天子都已经同意了,他们也就顺水推舟的违心的道了一声:“吾皇圣明”

真宗见文武大臣难得的这么统一,心中略微高兴一些道:“今天早朝就先到这里,贤王和杨元帅,寇大人留下,其他人等尽可散去”

真宗说完,边上的小太监就喊道:“退朝”

待那些文武官员离开大殿,偌大的一个宫殿之中只剩下几人,真宗皇帝从龙椅上下来对留下的三人道:“三位爱卿,我们去御书房详谈”说完真宗走在前面,三人紧紧的跟在真宗的后面。

走进御书房,真名宗坐下,看了看三人对边上的太监道:“赐坐”

“谢陛下”三人坐下。

真宗道:“三位爱卿,朕将你们留下就是为了比武之事,这次多亏了杨爱卿,朕屡次三番的对辽人忍让,没有想到他们竟然来打我公主的注意。”

“陛下,这不是挡过去了吗,只要我们在这次比试之中胜出,想那辽人定然无话可说,更可以打击辽人的气势,他们不是自称武力强大吗,如果连比武都输给被它们成为文弱大宋的话,我看他们还能如何嚣张。”寇准笑道。

“爱卿说的是,可是要进行五场比试,也就是说我们至少要胜上三场,可是你们也知道我大宋武人一向就游离于朝廷之外,根本就不受我朝廷差遣,如果仅凭我大宋朝廷的话,我们根本就没有把握获胜啊!”真宗道。

八贤王道:“陛下所言也正是微臣所担忧的,大辽不比我大宋,而且五场比赛,为保万一,那辽人难免会拉一些帮手,如果他们再请得吐蕃和西夏诸国高手的话,我大宋还真的一点胜利的希望都没有。”

真宗听了八贤王的话,脸上又黯淡了几分。八贤王看了看似乎一点也不着急的杨延昭,心中一动对真宗皇帝道:“陛下,既然是杨元帅提出来的比试,我们不妨问一下杨元帅,想来我们所想到的,杨元帅应该已经考虑到了,或许杨元帅都已经想好了解决的办法了”

真宗皇帝神情一震,看向杨延昭道:“杨爱卿,是不是如同贤王所言,你不妨说一下”

“陛下,你可知为什么微臣不为自己的孩儿,也不为其他京城俊彦向公主提亲而是偏偏为叶天齐一声明不显的人物提亲。”杨延昭道。

真宗也有些疑惑,按照真宗所想杨延昭应该为自己的儿子提亲才更为合理一些,可是他却并没有这么做,这时听杨延昭这么一说倒是有些不解道:“如果说你不为令郎提亲我还可以想到你是不想被人借机挤兑,至于为什么选虽然还不错的叶天齐,朕还真的有些不明白”

“陛下,请问叶天齐是不是一江湖人?”杨延昭道

“正是”真宗肯定道。

“长久以来,朝廷和江湖是两个世界,朝廷对江湖之事是能不管就不管,而江湖中人也自觉的不触犯官府,所以就形成了如今官府差不动江湖中人的局面。如果是以京城俊彦为代表的话,那就是我们朝廷一方对抗大辽的朝廷和江湖,我大宋必败无疑,但是如果是以叶天齐一个江湖人物为代表的话,那意味着什么想必陛下应该清楚”杨延昭解释道。

“好,爱卿果然考虑周详,不过有一点朕还不太明白,叶天齐就算是一江湖中人,可是他能请得动绝世高手出面为他比武吗?”真宗道。

杨延昭笑了笑道:“陛下也见过叶天齐夫妇,不知陛下对他们如何看?”

真宗想了一下道:“绝对是人中之龙,少年俊才,更兼气质不凡,有脱俗之色”

“正如陛下所言,那陛下您想如此优秀的人物会是凭空冒出的吗,他们身后就没有其他的人了吗,诸如师门。”杨延昭道。

“啊,朕明白了,想他们两人如此年少就有如此的成就,能培养出如此俊才的人定然是不世高人,这样以来,即便是叶天齐不行,那叶天齐背后之人也定然不会坐视叶天齐败给辽人的,这样以来我们的胜算就又高了许多”真宗兴奋的道。

“正是如此,陛下还忘了一点,叶天齐背后的师门定然不是一般的门派,那么这种门派一定会有交好的门派或者朋友,那时、、、、”杨延昭补充道。

“好、、、、好,听爱卿之言,朕真的放心了许多,不过这也只是我们的猜测而已,万一他们背后没有什么强有力的人存在的话,我们还要做一些准备,你们杨家也算是半个江湖中人,听闻江湖之上有四大宗师之说,其中剑圣陆青衣和辽人有嫌隙,甚至都有比试的约定,爱卿不妨前去相请其前来,我想应该有几成成功的可能。我皇宫大内也有一绝世高人,想来应该能派上用场。”几人都知道真宗所说的是清舞公主的师傅,事关徒弟的事情,想来师傅定然不会置身事外,可是他们想不到的是玉剑仙子已经留书一封飘然无踪了!

几人又商量了好久,可是算来算去,朝廷能拿出的力量实在是弱的可以,最后杨延昭道:“陛下,实在是不行的话,家母也可以算是一个的”

真宗一听忙道:“不行,老太君万金之躯,怎么可以轻易冒险,万一有什么闪失,你让朕于心何忍!”

最后八贤王道:“我等在这里干着急也不是办法,陛下还是下旨昭告天下,或许到时会有民间高人前来相助也未必可知,而且也要下旨告知当事人方可,本王一直就觉得叶天齐不简单,或许在我们看来十分麻烦的事情到了他的手中会变得简单起来也未尝不可”

真宗道:“就照八贤王所言,下旨昭告天下,一月之后在京城与辽邦进行比武定亲,凡我大宋武林人士只要不在京城滋事尽可入京,同时给叶天齐下旨告知其此事,着他为此事想办法,想要当朕的女婿,就要拿出来点实力来”

“臣等遵旨!”八贤王三人道。

杨延昭手上捧着圣旨,同八贤王与寇准退出御书房,三人一起向皇城外走去。

此时真宗皇帝刚回到后宫,皇后正伺候着真宗将龙袍换下,远远的就听到有太监喊道:“太后驾到!”

真宗听了忙整理衣衫,恭敬的站在门前,一慈善的老妇人在几名宫娥的环促下行来。

“孩儿(儿媳)见过母后,愿母后金安!”真宗和皇后忙向那老妇人行礼道。

“自家人,哪来这么多礼节,都起来吧”太后坐在椅子上道。

“谢母后!”

“恒儿,你还记得有我这么一个母后啊!”太后生气的道

“母后息怒,孩儿怎么会忘了母后呢,您老人家为什么生这么大的气呢?”真宗忙道

“是啊,母后,您老人家为何事而生气”皇后也安慰道。

太后看了看皇后道:“皇后还不知道吧,今天皇上差点就将清舞给外嫁番邦了,你说我能不生气吗!”

皇后听了惊道:“怎么可能,母后是听了谁的谣传吧!清舞可是陛下最心爱的小女儿怎么会、、、、、”

太后道:“怎么不会如果不是有贤王和杨爱卿劝阻而杨爱卿又想出比武定亲的方法的话,或许过不几天我那苦命的孙女就要远嫁外邦了!”

皇后听了。不由的信了几分望向真宗,真宗早就知道瞒不过太后,他也没准备隐瞒,只是没有想到太后竟然这么快就知道了这件事情,而且刚下朝没多久就来这里了!见到皇后疑惑与求证的眼神,点了点头,算是肯定了皇后的疑惑。

皇后听了,也是神情顿变,如果是将清舞公主嫁人她做母亲的无话可说,但是拿清舞公主去和亲外嫁番邦,皇后自然是心痛自己的女儿,只好哀怨的看着真宗。

真宗看着太后与皇后的表情,头大起来,不由的道:“你们也知道朕也是没有办法啊,难道朕对清舞的疼爱比你们少吗,朕可是她的父皇啊,如果有什么办法的话,朕会看着自己的女儿去嫁给一个声名狼藉的人吗?这不,杨爱卿一提出比武定亲的办法针灸立刻同意了,这不是为清舞着想又是为什么?”

“那,你如果不想将清舞嫁给番邦之人的话,不妨直接将清舞许配于人,何必再进行什么比武,这胜了还好,可是万一要是输了怎么办!”太后或许已经详细的了解了朝堂之上的事情,所以道。

“母后,你也知道,朕这个皇上也并不是什么都能完全作主的,朕要为天下黎民着想,不然这本来就是我们的家务事,我又何必如此麻烦”真宗无奈的道。

太后道:“母后也知道皇儿的难处,可是无论如何母后绝对不会同意将清舞嫁给番邦之人的,更不要说还是一个声名狼籍的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