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封天灭日 >

第238部分

封天灭日-第238部分

小说: 封天灭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美国人着急呀,没有日倭这个大买家,日子更不好过了,罗斯福迫切希望日倭继续购买美国人的产品,以便拉动美国经济并增加国内就业。

这个时期,美国的失业率高的吓人,社会动荡,随时都有可能造成难以预料的局面。

为了争取到这个大买主,美国国务卿科德尔。赫尔亲自指导与日倭的谈判。

美国谈判首席代表布鲁克压力很大,谈判前国务卿还一再催促,务必于日方达成协议。因此,在谈判的过程中显得非常主动,说:“美国政府非常珍视与贵国的友谊以及贸易往来,也希望日方继续采购美国的产品。贵国最近突然终止了对美贸易,这很不利于两国间的友好关系。”

日倭谈判代表中村心中冷笑,美国人有点着急啊,这当然非常好。

不过,中村的态度非常和蔼,站起身来鞠躬,而后才说道:“嗨,实在是抱歉!布鲁克先生,你知道我方的军备花费不菲,几乎抽空了国家的财政,没有钱在购买美国的产品。这也是不得已的事情,布鲁克先生请谅解。”

日倭一方的理由也算合理,日倭连年发动战争,去年的总兵力已经超过了百万,这对于一个几千万人口的国家,负担绝对不小。

但是,美国人吃惯了嘴,尤其是在一九三五年之后,白银法案失败几乎打断了美国人脊梁。

当年罗斯福刚刚上台,面对一个烂摊子铤而走险,欲振兴美国经济提出百日振兴计划,很不幸遭到了挫败,豪言壮语没有实现,失去了民心的罗斯福支持率一直在走低。

罗斯福对日倭一方的订单非常重视,甚至让国务卿科德尔赫尔亲自指导谈判,可想而知美国政府的迫切性。

本来布鲁克打算拿贷款当一张牌出,现在看来这个想法有点幼稚,日倭人没有一点主动性,布鲁克手里的这张牌也就失去了价值。

“中村先生,www。uuksh。om贵国的情况我方也知道一些,军费的开支的确已经超出了正常的范畴。但是,这并不影响双方的贸易。我建议贵国可以采取贷款的方式采购物资,你以为如何?”不得已之下,布鲁克把贷款这张牌当成了诱饵使用。

“贷款?布鲁克先生这不是在开玩笑嘛,现在世界各国的日子都不好过,帝国向谁贷款呀?”中村明知故问,他心里当然知道美国人的意图。

布鲁克得意滴笑了,看来这一招还很好用,说:“美利坚可以给日倭提供贷款,前提是这些贷款必须购买美国的产品,中村先生,你觉着这个方案如何?”

“布鲁克先生这个方案倒是不错,的确可以解决帝国的资金问题,但是,贵国这个贷款能提供几年呀?”中村继续挖坑,他不着急,坐等布鲁克跳进来。

一看日倭一方有点松动,布鲁克有点急不可耐,说:“中村先生,这不是问题,贷款的期限根据贵国的需求决定。只要贵国有这个意向,一些细节双方可以慢慢谈。”

日倭首席代表中村心中暗乐,美国人终于上钩了啊。



第399章纵林法则

日倭与美国双方经过数论谈判,最终达成了协议。

美国为日倭提供长期贷款,日倭使用这笔贷款购买美国的矿产资源。

当然,这不是说所有的贷款必须用于购买美国物资,协议规定,日倭一方获得年度十亿美元贷款中至少要保证百分之六十的贷款用于购买矿产资源。

毕竟,日倭经费紧张,这笔贷款中有一部分钱会用于扩军计划。

对于协议的达成,美国人非常高兴,一九三八年日倭将会购买美国的矿产资源的费用,最少花费六亿美元,这对于不景气的美国经济,将会产生推提振力。

至少,美国的矿产企业有生意可做,机器开动会带动就业,也会波及到其他行业。

这是一个连锁反应的过程,甚至美国人开始憧憬未来。

不可否认,由于长期处于大萧条,美国的许多企业已经荒废了,面对如此巨大的订单,美国的企业有没有机器开工都还是问题。

不过,这无关主题,没有机器可以采购,有必要担心吗。?

日倭人也在高兴,因为他们的阴谋得逞了,美元即将落入日倭人的腰包。

坑美国人的钱,让日倭人有种快感,嗯,那是一种类似于女人**的感觉。

钱到手一定要购买美国人的矿产资源吗?

这也要看具体情况,初期是一定要购买的,至少要做做姿态,让美国佬高兴几天。

如果日倭军队扩军成功,或者形势需要,日倭军队迅速占领东南亚地区,还需要美国人的矿产资源吗?

日倭人心里算计的很清楚,既然有不花钱的东西,何必要购买美国的矿产资源,拉倒吧。

因为有了美元的支撑,日倭新一轮扩军计划如期展开。

而美国人面对日倭如此巨大的订单,他们又开始犯愁了。

美国的经济状况实在太糟糕了,能开工的企业太少,无法满足订单的需求。

许多矿产开采企业因为长时间没有订单,或者转行或者卖掉了机器,

甚至有些机器锈迹斑斑,已经无法再使用了,总之,美国国内的状况非常糟糕。

当然,这不是问题,没有机器可以购买,总不能放着订单不做买卖吧?

美国人对外发布了采购计划,优先购买国内的机器,但是,经历了这么多年的大萧条,美国的工业体系早就崩溃,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满足供给。

美国政府也是无奈,只能把一些采购单进行招标,本来是肥水不流外人田的事情,现在只好让肥水流出去了。

这玩意儿不能等,难道要美国制造业恢复到以前的状态,采取购买机器开采矿藏吗?

这一次对外招标,却被约翰拉来了不少。

因为,玉龙集团的竞争力非常强大,而且,约翰许诺,如果能够使用黄金购买的话,玉龙集团可以优惠百分之十的价格。

百分之十的价格,这个幅度非常吸引人,美国人动心了。

美元是货币,黄金也是货币,当然,能够使用美元最好。

但是,美国人绝不会放弃这百分之十的优惠,这个幅度太大了。

于是,玉龙集团抢到了订单。

封天为什么如此大方,放弃百分之十的利润呢?

道理非常简单,第二次世界大战越来越近了,战争期间除了黄金,再坚挺的货币也会完蛋,尤其是一些发生战争的国家,他们的货币简直都是废纸,要来何用?

降低价格百分之十,乍一看幅度是不少,但是,战争来临时货币贬值,黄金的价格就会飞涨,几个百分之十都会赚回来的。

所以,这买卖眼前吃亏,长期来看,再划算不过了。

日倭与美国人之间的买卖,一转手之间,有一部分到了封天的口袋中来了。

玉龙集团有强大的工业制造能力,除了现有的存货之外,不足部分很快就能够生产出来。

两个月的时间,美国人的黄金到了封天的口袋里,而设备则通过海运抵达西海岸,完成了近亿美元的交易。

这也是封天的一种战略,是基于经济方面的战略。

玉龙集团不光是对美国人采取这种策略,对其他国家也采取这种策略,只要使用黄金做交易,产品的价格方面都会有所优惠。

试想,当各国的黄金使用完了之后,必然要在国际市场上购买黄金,填补自己的国库,或者用于购买产品。

大家都去购买黄金,价位必然上升,掌握更多黄金的封天,自然而然地水涨船高,财富增值。

在这个混乱的年代,封天才不会傻乎乎地用大批的货物换回来一堆废纸。

而且,封天有着长期的目标,那就是千方百计地囤积大量的黄金,这是一种金融战略,若干年之前封天已经开始做了,玉龙集团生产的紧俏产品换回来的钱,一直在国际市场上悄悄吸纳黄金。

这个世界的战争,不仅仅局限于军事上的战争,金融也是战场。

不同的是,金融战场看不见硝烟,却无时无刻都在上演疯狂的厮杀。

军事和经济从来都是相辅相成,无法割裂开来。

没有钱就没有强大的军事能力, ww.ukahu 而没有强大的军事能力,哪怕你再有钱,最终也要被别人掠夺。

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都无法摆脱这一事实。

西方人注重纵林法则,你弱小怨不得别人,只能成为别人的猎物。

这个世界经济萧条的时间太久,许多国家被经济困境折磨的难以忍受,出路就在于战争,发动战争抢夺财富。獠牙已经磨得够锋利,即将对他们认为的猎物张开血盆大口。

日倭人已经率先下手,下一个是谁,那是显而易见的。

任何一次世界大萧条,如果一个国家没有一点警觉的话,那一定是一个倒霉的国家。

道理很简单,和平时期大家的日子都很好过,没有人想到通过战争劫掠财富,因为,那样不划算,代价太高,重要的是大环境不允许。

但是,当无法挣到钱,或者国家陷入困境的时候,作为政治人物心中都很清楚,解开死结的唯一出路只有发动战争,劫掠别国的财富,养活自己。



第400章不同的战局

有了钱就有了底气,日倭人毫不犹豫地加强了西伯利亚的军事力量,这一年远东军发动了夏季攻势,将战线推进到了贝加尔斯克。

显然,老毛子经历过大清洗之后,军队的战斗力下降非常厉害。

尽管从武器装备上讲,确实要比日倭军队强大一些,但是,光凭武器装备并不能决定战争的胜负。

夏季战役的失败,最终让莫斯阔决定换帅,历史上著名的朱可夫登上了前台。

尽管朱可夫登上了历史舞台,但是,日倭军占据了这一个位置比较狭窄,北面是贝加尔湖,战略上没有回旋余地,除了双方军队硬碰硬地厮杀,没有多少招式可以施展。

毛子军队想要攻克日倭军队的防线,难度似乎相当大。

发生在极北之地的这场战争,相当残酷,是钢铁与火炮的较量,是尸体堆积起来的堡垒攻防战,哪一方都不想后退半步。

据说,红旗远东特别集团军司令布柳赫尔已经被处决,新上任的指挥官朱可夫亚历山大,他能担负起失败的结局吗?

显然,朱可夫必然会全力以赴,阻挡日倭远东军的前进步伐。

日倭远东军也不可能后退,他们必须顶住朱可夫的攻击。

这个狭窄的战场几乎没有回旋余地,前进和后退都是直线运动,战争的环境决定了,一旦被击败,必将被对方碾碎,除了强硬地抗击,似乎没有其他招数。

这种战争想要结束,除非双方的高层达成协议,否则,就必须这样僵持下去,等待对手率先倒下。

西伯利亚战争越加激烈,

甚至在南部的绿省都能够听到枪炮的爆炸声。

而在战争的后方,日倭人似乎已经开始勘探资源,寻找石油和矿藏,他们已经把这片土地当成自己所有。

与北方战场不同,日倭军队在中国的南方再也没有发动太大的军事行动。

显然,日倭的新战略已经开始实施。

而惊弓之鸟的老蒋所精心布置的武汉防线,却没有等来日倭军队的进攻。

老蒋搞不明白,为何攻势凌厉的日倭军队,突然停下了步伐,不再向西挺近。

这一世老蒋还是原来的德行,他的嫡系部队全都布置在武之汉外围,从南之京往西全是杂牌军顶在前面。如果日倭军队发动大规模的攻势,首当其中的当然是这些非嫡系部队的杂牌军。

可惜,蒋某人的算计没有鸟用,日倭人没有继续前进。

与另一世相比,这一次的战争烈度低多了,当然,死的人也大幅度减少。

尽管日倭军队几乎停下了脚步,但是,老蒋暂时还没有反攻的魄力,被动地等待日倭军队主动进攻,这样就造城了战场的僵持。

倒是北方战场看到了机会,十八集团军继续向南渗透,徐州以北地区尽在掌握之中。

而且,进入沂蒙山区的第四军也异常活跃,除了沿海地区之外,鲁地大部分区域均已收复。

有了地盘有了人口,十八集团军的扩张也在同步进行,估计一九三八年扩充到二十个师的兵力不在话下。

十八集团军的扩张能力令人咋舌,阎锡山都看在眼里,怪不得封天说,得天下另有其人,果然不可小视。

养军队需要钱,阎锡山倒也想扩充军队,问题是养得起吗?

但是,十八集团军穷的要死,凭什么大幅度扩充军队呀。

呵呵,阎锡山不明白,也在情理之中,穷人的军队与富人的军队不一样。

原本十八集团军与阎锡山掌控的地区有一些交错,免不了有一些摩擦,如果没有封天的警示,说不定阎锡山的军队与十八集团军会有战争爆发。

但是,现在阎锡山绝不会允许这种事情发生。

无疑,这种趋势的发展,更加坚定了阎锡山另觅出路的决心。

为此,阎锡山打算先在汉市购买一片房产,让家人年底的时候去汉省,并转移财产。

当然,这不会是一个人的行为,阎锡山的行动带动了一大批高层人士。

尽管没有人公开说过这件事情,阎锡山本身就是风向标。

再说了,傅作义的第三十五军为什么无缘无故地投奔到了北地义勇军,并被整编成了第十集团军呢?

傅作义这种华丽转身,除了令人羡慕之外,敏感的人或许会窥探出其中的门道。

阎锡山面对老蒋的质疑,推脱说,这是傅作义个人的行为,尽管阎锡山本人非常愤怒,毕竟事实已经这样了,没有能力改变,也不可能与封天交战。

对此,老蒋也没有辙,在老蒋看来,阎锡山也不想轻易放弃一个军的兵力。

但是,阎锡山有能力与封天开战吗?

大概换成老蒋也会掂量一下,自己有没有能力与封天较量。

封天的威名是打出来的,其影响力已经不亚于蒋委员长,尤其是最后一战,简直石破天惊。

没有那一支军队视关东军五个师的兵力如无物,仅用一天的时间彻底摧毁十多万军队,迅速掌控整个东北。

老蒋心中很清楚,凭借封天目前的实力,如果有野心的话,推翻他的统治地位易如反掌。

封天当初的承诺,已经是蒋委员长唯一的一根稻草,如果封天背弃诺言,蒋委员长可就要悲剧了。

所以,现在蒋委员长要保持低调,尽量避免国内爆发内战,免得给封天制造出兵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