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封天灭日 >

第76部分

封天灭日-第76部分

小说: 封天灭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报告,第二装甲旅苏炳文奉命来到。”

“哦,苏旅长和辛旅长来了,就等你们唱大戏了。”

“总指挥,是不是有任务呀?”

“不错,尽管装甲旅还没有成型,却并不妨碍参加战斗,给你们制造一次练兵的机会。这一次安排你们装甲旅一个实战任务,随张副指挥前去执行作战任务,这也算是装甲旅成立之后的处女之战吧。”

“是,装甲旅保证完成任务。”(未完待续。)

手机阅读本章:m。qishu。tw/book_24966/9962531。html

本书最新TXT下载和评论本书:qishu。tw/book_24966/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点击下方的《加入书签》记录本次(正文第一百三十五章欠揍)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

第136章老蒋的高招

感谢书友:老饕狂,谢谢支持!

今天的支持力度一下子弱了,不多说了,更新吧。【x。】

。。。。。。

北方抗日军的辖区,最西边就在包头以西,黄河大转弯处。

这里已经与银川的守军接壤,两军发生摩擦,也是早晚的事情。

而封天让宋未照的第四师,迫近银川,其实也有深意。

与北方抗日军发生摩擦的军队,正是西北四马之一,马鸿逵。

宁夏王马鸿逵,西北四马之一。

西北马军是指统治了西北地区数十年的马姓军阀,其中又以西北四马最为出名“马步青、马步芳、马鸿宾、马鸿逵,人称“西北四马”。

此时,盘踞在银川的四马还没有到极盛时期,马鸿逵手中的兵力相对不足。

1929年5月,马鸿逵随韩复榘、石友三在洛阳联合通电反冯拥蒋,老蒋迅即复电嘉奖,将马鸿逵部十七师扩编为讨逆军第十一军,马鸿逵任军长兼六十四师师长、郑州警备司令、河南省政府委员。拨给军饷30万银元,千余支新枪。

1930年蒋、冯、阎中原大战,马鸿逵攻占山东泰安市,升任讨逆军第十五路军总指挥兼徐州警备司令。

后唐生智、石友三、韩复榘密谋反蒋,韩复榘以徐州为交通枢纽、军事重镇,且与马鸿逵为倒冯投蒋时的契友,联络马鸿逵共同倒蒋,并委派孙桐萱协商,马鸿逵同意反蒋。

韩复榘派一个旅进驻徐州,以监视马鸿逵。马鸿逵思虑再三,深感老蒋势大,倒蒋难以成功,便向蒋告密。

老蒋得知密报,即采取措施,反蒋遂告失败。

马鸿逵得蒋信任,奉令参加围剿匪军。所部十一军被老蒋缩编为第三十一师,师部驻信阳。

宁夏马家军主力虽然在外征战,可并不代表银川没有军队,只是数量多寡而已。

宁马与北方抗日军的摩擦始于二月二日上午,宁马五名骑兵流窜到临近北方抗日军附近的协成乡,抢劫居民的财物,被第四师一些官兵发现,当场击毙二名骑兵,幸存下来的两名骑兵逃窜回去了。

第二天,驻扎在磴口县的马家军一个连的军队气势汹汹地开来,准备实施报复。

北方抗日军都是一些骄兵悍将,哪里会把这些马家军当盘菜呀,立刻给予迎头痛击,使之狼狈逃窜。

师长宋未照获知消息后,知道马家军不会善罢甘休,立刻请示指挥部。

获得封天的指示,宋未照跟随封天已久,甚解其义,立刻做出军事部署。

“命令第七旅前出协成乡,在与补龙淖乡之间构筑阵地。作战主要使用轻武器,步枪远距离射击,只有在敌军靠近阵地,才可使用轻机枪火力。

而且,任何时间不允许使用重机枪,以便制造我军活力不足的假象。

总之,以击退敌军为目的,守住阵地即可。听明白了吗?”

“是,长官,李威虎明白。”李威虎是从东北一路打出来的老部下,哪里会不明白这其中的鬼名堂啊?

东北军这些军官别的都没有学会,打仗耍心眼,玩阴招算是都学会了。

所谓跟着什么人学什么本事,跟着封天都学会了玩阴招。

马家军吃了大亏,肯定不算完的,果然,下午三点钟左右,一个营的兵力从南往北杀了过来。

第七旅第一团早已经严阵以待,就等敌军找上门来。

双方狭路相逢,双方军队二话不说就开打,马家军一个营的骑兵集团冲锋,向第七旅第一团的阵地扑过来。

“啪啪……啪……啪啪……”马家军骑兵气势汹汹杀奔而来,

第七旅也不含糊,对方的骑兵离着三百米远阵地上的步枪就已经开火了。

骑兵靠的就是速度快,迎着密集的子弹往前冲。

说实话,西北马军也算是凶悍的一支军队,全不管冲击过程,中弹摔下战马的士兵多少,奋勇前冲。

西北马军凶猛,也与谁对阵。

这种仅靠蛮力,武器装备落后的军队,碰上北方抗日军,那是找倒霉。

一个营的西北马军,在北方抗日军面前,连塞牙缝都不够。

更何况,北方抗日军武器装备极其优良。

若不是师长命令悠着点打,这一阵就会吃掉西北马军这一个营的兵力。

北方抗日军第七旅远距离射击,就是利用敌军冲锋的这段路程,不断地消耗对方兵力,三百米远的距离说远不远,你总得跑一会儿吧,等到你跑到我们眼前,其战斗力也就弱的差不多了。

再说了,经过前段时间大练兵期间的严格训练,子弹都是敞开射击,几乎所有的士兵枪法提高了不少。

随着马家军骑兵的不断冲锋,伤亡也在不断地增加,一个营三百多人跑出一百多米的距离,已经损失五十多人。

等到靠近第七旅阵地的时候,一小半兵力消耗掉了,冲进百米距离被阵地上的轻机枪一阵扫射,阵型已经很松散了。

这仗是没法子打了,剩下的骑兵掉头就跑,来得快去得快狼狈逃窜。

依靠蛮力打仗,那是要吃大亏的。

这一仗下来,马军吃亏不小,留守银川的马军吃不住劲了。

显然,对方的兵力不少,不是靠留守在银川的马军所能够应付的。

银川留守马军不敢再打下去了,赶紧上报吧。

当然,马军也不会说是自己一方理亏,而是说受到了北方抗日军的挑衅。

马鸿逵获知自己的军队吃了大亏,当然不会罢休。同时,从留守军队那里了解到一些情况,北方抗日军的装备并不太强大,主要是以轻武器为主,有少量的轻机枪。

北方抗日军崛起于去年的九一八,离现在不足半年的时间。

在如此短暂的时间段,马鸿逵推测,北方抗日军应该还很弱小,时间太短,就算让他们防守扩军,能扩充到哪里去?

虽说,封天叫嚣,说自己消灭了四个甲等师团的日军。

天下人有相信的,也有不相信的人,其中就包含马鸿逵。

不过,现在的马鸿逵也有难处,目前留守银川的兵力不多,马鸿逵的主力都在河南境内。

马鸿逵一边向民国政府告状,而后紧急从河南调动军队,准备回军银川,反攻北方抗日军。

除此之外,马鸿逵还向其他三家求援,发誓要报这一箭之仇。

马鸿逵,字少云。甘肃河州(今临夏)人,1910年毕业于兰州陆军学校。曾任宁夏新军统领、绥远第五混成旅旅长、宁夏第七师师长。

1929年后,任国。民政府第十五路军总指挥兼第十一路军军长、宁。夏省政府主席、第十七集团军总司令兼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

从1932年起,马鸿逵担任了宁。夏省主席、国。民省。党。部主任委员、第十五路军总指挥,集宁夏党政军大权于一身,开始了在宁。夏的17年割据统治。

在统治宁。夏期间,马鸿逵以“三抓”出名,即“抓兵”、“抓权”、“抓钱”。

马鸿逵刚愎自用,好大喜功,是一个典型的“土皇帝”。

眼下的这段时间,马鸿逵还没有与青海马步芳闹僵,虽说四马之间也有些小龌蹉,但并不妨碍西北马军一致对外的原则。

按理说,参与剿匪的马鸿逵,在没有接到命令之前,不可以调动军队离开。

奇怪的是,这边马鸿逵抽调部队回银川迎战北方抗日军,竟然相当顺利,没有任何阻碍。

而马鸿逵上报到,也石沉大海,没有收到任何信息。

马鸿逵的第六十四师先头部队开一率先开拔,但是,讨逆军第十一军的军长,马鸿逵在没有接到命令之前,是不敢擅自离开河南的。

马鸿逵心中很清楚,别说回银川,光是潼关一道卡,没有老蒋的命令,他的第六十四师绝对是过不去的。

焦躁万分的马鸿逵只能等待, w。uunshu。co 一连等待了两天的时间,没有等到老蒋那边任何一纸命令。

就在马鸿逵打算再一次发电文请示,结果,却收到了先头部队的电文,军队一路顺畅,毫无阻碍地通过了潼关。

马鸿逵有点糊涂了,这怎么可能啊?

虽说是先头部队,可也是擅离作战前线,竟然一路绿灯通行,没有人盘查,难道说,卡在潼关的国民政府军队都是摆设不成?

马鸿逵百思不得其解,苦苦思索,夜不能寐。

老蒋这是玩的那一出戏啊?

深夜,突然一个念头在脑海中闪过,一下子打开了马鸿逵的思路。

明白了,老蒋这是装不知道。

你马鸿逵尽管打,作为中央政府,因为某些原因,不方便开口,但是,我蒋某人只能在暗中支持马家军向北方抗日军开战滴。

马鸿逵顿时醍醐灌顶,脑洞大开。

一切都在不言是不可能有的,老蒋不可能给马鸿逵下达这样的命令。没有任何证据说明,中央政府希望对付北方抗日军。

毕竟,北方抗日军顽强抗战,大义在先,深得民心。

如果,消息泄露,必然会引发全国人民的反对,中央政府将会极其被动。

想到此,马鸿逵兴奋不已,这又是一个建功立业的好时机,消灭了北方抗日军,他马鸿逵一定会得到老蒋的赏识,自此平步青云。

想要消灭北方抗日军,单凭银川马军,力量稍显不足。

马鸿逵当机立断,电文联络西北马军,联合作战。

大西北乌云密布,西北四马与北方抗日军之间的战争,一触即发。

'君子堂手机版'

第137章撂狠话

一秒记住【奇♂书÷网。QiShu。Tw。】,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感谢书友:风无行随是行、迷途的羔羊G、大guoguo、宁三爷、林陈翔、狂暴之歌、顺其自然1231、爱上你我的世界不在…谢谢支持!

。。。。。。

马鸿逵在调兵遣将,北方抗日军也没有闲着,正在做着大战前的最后准备。

北方抗日军政府的所有工厂设备、材料,从东北搬运过来之后,大部分都还存放在露天,仅仅是用帐篷搭建一个简易的工作场地。

幸亏有足够的煤炭取暖,否则,这大冷的天,非冻死人不可。

现在还没有开春,气候依然寒冷,尽管各厂区规划已经制定完毕,厂区平整,开山放炮一直没有停歇,但是,建设房屋还是要等到三月开春之后才能动工。

就是这些简陋的工作环境,一辆辆卡车正在改装。

改装卡车也不是随便焊上钢板就行啊,技术人员根据封天的图示,先按图改装了一辆卡车做实验。

试验肯定是真枪实弹射击,而后找出不足之处,继续修改,如此反复试验,终于达到理想的状态之后,才全部批量改装卡车。

为了这一次战斗,一下子就改装了四十辆卡车,每个旅二十辆,再加上各旅的六辆坦克,勉强凑合装甲旅作战。

万事俱备,只等着西北马家军凑齐了,双方要在这西北高原上展开一场大战,

大战之前,封天为新组建的装甲部队军官授课,为新兵种第一次作战,奠定理论基础。

“装甲军是一只新型的作战军队,最适合大兵团平原作战,是大兵团作战中,实施前线突破最有效的兵种。

在这种钢铁洪流中,只要战法得当,任何军队都不能阻止它的前进步伐。突破、碾压、快速突进是装甲军的主要特征,我把它称之为闪电战。。。。。。”

不光是装甲军在这里听课,就连指挥部成员以及各部队长官都不愿意漏掉这一堂课程。

在场的各级指挥官听了封天的讲课,顿时感觉耳目一新,装甲军的确是一支不容忽视的新兵种。

同时,所有的人也在心中疑惑,自己这个当家人究竟懂得多少?

呵呵,连装甲兵这种新兵种也擅长。

神枪手这是大家最先发现的特长,而后,封天亲自培育特种兵。

步兵的作战大家都领教过了,现在轮到装甲兵种了。

哎吆哎,简直是太神奇了。

两个旅的装甲兵现学现卖,依据现有的简陋条件进行演戏、训练,所谓临阵磨枪不快也亮,反正西北马家军这等非正规军队不抗打击,灭掉他们绰绰有余。

二月中旬,马鸿逵的援兵陆续上来了。

马鸿逵从河南调集一个团的兵力,甘肃暂骑第一师师长马步青调集一个团的骑兵;在天水附近的新编第七师师长马鸿宾派遣骑兵旅支援马鸿逵,说是一个旅,其实也就一千多人而已。新编第九师师长马步芳派遣骑兵旅马朴前来增援,一时间,西北四马兵力骤增,云集银川,光是骑兵就有近四千人。

这是西北马军最大的一次联合行动,涉及到宁夏、青海和甘肃三省所有的军事力量。

双方的军事力量都在加紧部署,前线反倒安宁一些,这段时间里,双方只仅仅是发生一些小规模的战斗。

宋未照感觉此处的地形不太好,假装不敌西北马军,让军队后撤了七八里地,在一处缓坡地带重新构筑阵地。

封天过来视察前线作战部署,看到第四师新构筑的阵地,十分欣慰:“宋师长,

水平见长啊。这个阵地打阻击战很有利,最关键的是对敌军的骑兵非常不利,很容易消耗马力。

下一步我方的装甲军出击,更是借着下坡的惯性快速出击,好,很好,值得表扬。”

“那是,咱是你的学生,多少也跟着学了不少新战法,若是脑筋再不开窍,那可真该打。”

西北马军是主攻的一方,战场上也就一个连一个营的小规模战斗,双方激战十多场,北方抗日军阵地岿然不动。

此时,双方的军队集结已经进入尾声,大战一触即发。

这期间,国内的媒体炸开了锅,纷纷报道发生在西北的军事摩擦。

刚开始阶段,舆论一直指责西北马军,不应该为难流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