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贞观文宗系统 >

第47部分

贞观文宗系统-第47部分

小说: 贞观文宗系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算不算风头出大了。”另外一个士子接着说道。

“嘿,别说了。要我说,自打去年三月以后,罗彦就算是人不在府学,但是一直在出风头。”罗彦身边的那个士子笑说:“《留侯论》是咱们带回来的,结果就被夫子们逼着写了好几遍。再往后《心术》这些,只要是传到了庐州,我等就不得安生。哪怕近几个月罗彦什么东西都没写,我等的耳边每天也还要被夫子灌上几遍罗彦的名字。所以说吧,前几天的那事都不算事。”

这位士子说话相当促狭,所以引得桌上的人全都笑起来。

“看来,稍后我要好好向诸位赔罪了。”罗彦也凑着热闹。

“还别说,你还真得向我们几个赔罪。你不知道,每天夫子给我们灌你的名字也就罢了。偏生那些同窗和后辈,听说我等几个是跟你一起参加过科考的,每天都有人过来问东问西。简直就是不胜其烦啊。”陈琦感慨着。想来是问的人不少,这都给在场的几个人带来了相当大的困扰。

“行啦,诸位也别抱怨了,今日我做东,不醉不归,如何?”罗彦完全是一副请罪的表情。

“那可是太好了,哈哈哈。”

吃了点东西,罗彦开始询问几人的打算。毕竟距离科考时间不算长,这其中还要有府学的审核和推荐,一大堆事情基本上从年后就开始筹备了。

“我是准备今年去考明经科。说真的,经过去年的进士科,我是对它不抱希望了。反而是这些年熟读经义,想来明经科更加有把握一点。”陈琦说道。

和陈琦一样打算的还有两个,至于剩下的,有三个人是打算继续试试进士科。还有一个则想着继续读几年书之后再做打算。

想他们这些人,去年在进士科刚开始的时候就去参加了一场,其实是压力非常大的。这里边涉及到主考官的严格和以往缺乏经验需要探索,所以也不一定就是他们这些人真的就比别人差。而且,陈琦也说的不错,进士科毕竟还是有些主观因素在内,也设计到了主考的喜好。相对而言,反而是有着固定答案的明经科虽然考验人的记忆力,但是只要记住了,那么成绩就是实打实的。

不过这几个人也有个比较方便的地方就是,他们去年参加过一次科考,如果今年不犯太大的错误,基本上去长安的名额就能够锁定。所以不必为了名额的事情担心。

罗彦这会儿才告诉几个人自己辞官的事情。

“其实,诸位,我在十一月的时候已经辞官了。”

罗彦放出的消息让几个人都有些坐不住了?

“为什么?难道是上官太过苛刻?”大家能够想到辞官的理由也只有这个了。罗彦虽然说是校书郎,没有什么实权,工资也就那么一点,但是绝对要比其他的岗位好多了。一般人来说,有了官身就已经非常不错了,而这会儿罗彦居然辞官了。

“其实,我在秘书省呆的时间越久,越发现自己的学问太浅。虽然说自己依靠进士科有了官身,但是作为一个读书人,如果在经义上面没有成就,那么也不过就是个玩弄文字的伪文人。正好当初拜了陆德明先生为师,也和孔颖达助教有些交情,仔细思量之下,我就决定辞官,好好的读几年书,然后再出仕。”

罗彦把自己辞官的理由简单的说了一下,当然,更加复杂的原因也不便多说。

纵然如此,在座的几位也向罗彦投去敬佩的目光。又这样的大毅力,难怪人家会比自己早一步上榜呢。

。。。

第七十六章平民宴中劝学诗

和陈琦他们几个见过面,罗彦在庐州的熟人就算是见完了。

剩下的,就是安心在冯常家里住几天,然后就回去。罗彦的心里也很着急,回来的时候带的书不多,在路上虽然颠簸,但还是耐着性子看了不少。所以这些天下来,虽然做了很多事情,但是这读书的事儿没有放下,反而因为罗彦刻苦,手头能读的书不多了。

不过计划中也就那些书,所以罗彦也不打算再买一些去读。一方面自己确实需要好好放松一下,另一方面庐州的书店也不知道有没有合适的书供罗彦买,毕竟有些书目,价格实在是离谱,还不如回长安借孔颖达的书看。

很快冯常就搞了一次很大的热闹。

冯常家院子虽然不大,但是挤挤也能摆下好几张桌子,所以等罗彦休息了三两天,冯常就张罗着摆宴席。至于原因,冯常说是之前就已经答应了人家,所以不能当失信的小人。其实冯常就是想把罗彦拉出来,好显摆显摆。

当然了,这种显摆也是有代价的。

冯常预计了有二十桌。每桌十人,这还是冯常邀请了一遍街坊领居之后统计下来的数目。当然了,以防万一,冯常也预留了两桌。这种事情,谁也说不准到时候会发生什么。宴席当天,这街坊领居的如约而来,大早上的冯常家里就满当当的全是人。要不是桌子早就摆在了院子里,恐怕这个时候如果要布置,还得往外撵人。

其实说白了这些人都是奔着吃来的,也就有个别几个读过书的,过来跟罗彦说上几句,或是有要考功名的,跟罗彦探讨下经义。

罗彦这些天一直在冯勤兄弟俩的屋子里边。这过来搭讪的人比较少,所以罗彦也有耐心跟那些前来探讨学问的人一直聊下去。毕竟,外边的那些街坊邻居其实罗彦八成都不认识。而认识的那两成,也大多是脸熟,所以罗彦压根没打算凑这一门子热闹。

说是宴席,其实并没有太多的菜。蔬菜也就那几样,不过每桌上面有鸡有鱼,一些蔬菜也是掺着肉炒的。

这已经足够了,要知道,这年头每个月吃上一顿肉,那就算是不错了。虽说这条街上好些人在城里边都能够做点小买卖,不过也仅仅是有些富余,离顿顿大鱼大肉差距还远着呢。偶尔解解馋已经是很奢侈的事情了。

院子里的宴席很是热闹,好多人吃过之后还是不走,站在一边上,边看桌上的人吃东西,边笑话人家的吃相。

“吆,我说老王家的,再怎么说也是在外边,你那吃相能不能好看一些。”

“吆,是老孙家的啊,你自个儿刚才就差把嘴拉个口子吃东西了,还好意思说我。”

“唉,大李,你家今年过年办的年货也不差啊,怎么跟饿死鬼投胎似的。”

“你还说我,刚才你吃的时候也没见你不投胎啊。”

“陈老爷子,你慢点,没人跟你抢,一大把年纪了,给小辈做个榜样。”

“滚,连我你也调侃,小心我拿拐杖敲你。”

大家吃完喝完,等着正主出来说几句话。罗彦和一个二十出头的男子讨论《论语》。这位也是在家读书,还没有获得州府的推荐去考科举。不过罗彦和他谈论的过程中,发现这位确实是对于经义有很深的水平。

所以这种佩服之中罗彦就聊得久了一点,直到冯常进来叫罗彦,这才打断两人的谈论。而罗彦旁边的几个人,这会儿正用很愤怒的目光注视着冯常。

虽说这些人的老师平常也会仔细讲解经义,但是这会儿说的两个人来路可都不小。这位二十几岁的青年虽说没有入仕,但是庐州城里只要是多去打听一下,就知道这位虽然年龄但是学问绝对深。如果不是吃了乱世的亏,恐怕这位早就有大成就了。

之前不参加科举,也是在看时局。毕竟秀才科这位还没有把握,而进士科和明经科也只有罗彦这些初生牛犊在州府的推荐下才回去。其他诸科这位又看不上。

而罗彦是什么人?庐州城里可是早就传疯了,这位是大儒陆德明的弟子。陆德明又是什么人?在岑文本之前,江南文坛的代表性人物。从后陈的时候崭露头角,到现在多少年了,陆德明虽然一直都是以训诂家的身份出现在人面前,但正是这个身份,才更加让人感觉到陆德明的学识渊博。

算上后陈,陆德明已经是三朝职业教书了,每个朝代的国子学都少不了这位。无他,学识渊博,但是无心政治,不把这样的大神拉出来镇压国子学,放着岂不是浪费。

罗彦是这样一尊大神的关门弟子啊,这半年来学到的东西自然不少。这会儿大家正听得两个人说的津津有味着呢,结果就被冯常给进来搅和了,你说大家能不气么。

无奈,这外边的人也想见见这位进士,罗彦也不好不给面子。出去之后向在场的这些人问好之后,罗彦感觉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了。毕竟,自己跟这些人实在不熟。也不是他现在摆谱,就算是到长安,罗彦依然是这个性格,到现在为止,李世民手底下的一帮子文人罗彦都没有认全呢。要说起来,那些人比现在的这些人身家可显赫多了。

眼见着罗彦无话可说,刚才和他一起交谈的那个年轻文士张口了:“听说罗校书素来善诗,今日也算是衣锦还乡,虽说和四邻不太熟悉,但是这里头有些孩子,正是开始读书的年纪,不如就当一回长辈,作一首劝学诗,也好给孩子们一些鼓励。”

这个年轻文士的用心不可谓不良苦,思考的也不可谓不全面。

他看出来罗彦不是那种自来熟的人,这会儿要是就这么下去,虽然大家当面不说,但是后头肯定会嚼舌根子,说罗彦的不是。让罗彦作诗,自然给了罗彦用最简短的话表达心意的机会,同时还显得高大上,别人也无话可说了。

再一个,这一片地方,要是能罗彦能专门为后辈写一首劝学诗,那么以后这附近的人家送孩子读书也倍有面子。这算是有助教化。

反正不论怎么说,这事儿没有任何坏处。

罗彦明白了这位青年文士的意思,有些感激地看了他一眼。当下也不推辞,说道:“承蒙诸位青眼相加,罗彦要是拒绝,那就显得太过矫情。也罢,容我思考一二,还请诸位稍带。”

听到罗彦要给自家念书的孩子们作诗,喧闹的人群顿时安静下来了。能得到一位进士的劝学,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一种幸运,所以这些人自然不再多嘴。必须要把这位年轻的进士老爷念的诗给记下了,以后跟别人吹牛的时候,至少说出来能涨不少面子不是。

这会儿罗彦倒是有些作难。

自己这会儿面对的不是府学那些有着身后文学底子的学生,眼下罗彦能看到的,十之七八是不怎么识字的。说是作劝学诗,给罗彦的感觉比写篇骈文还要来的艰难。不论怎么说,要让这些人知道罗彦的诗说的是什么意思,这绝对是个有难度的事情。

想来想去,罗彦也只能拿出那首把读书说的就像是要什么有什么无所不能的诗来。

似乎罗彦考虑的时间有些长,刚才还安静着的院子这会儿有开始了喧闹。罗彦见状,只能挥挥手,示意这些人安静下来。当然,这个安静的过程也花了不少时间。等院子里一片寂静的时候,罗彦开始念出想到的那首诗。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这下子人群里爆发出一阵欢呼声,这些人可都听明白了罗彦说的是什么。虽说不会傻到以为书里边真有这样那样的好东西,但是也知道读书确实需要勤奋。

原本罗彦是准备念那首书中自有黄金屋的,这首诗绝对是平白易懂。但是念出来容易,要承受后果这很难。

罗彦可是没有忘记,这会儿距离魏晋也就是百十来年的事情,普天下的文人还崇尚着魏晋风骨。罗彦要是敢把这么俗的诗念出来,绝对能被天下文人给喷死。

罗彦可没有这个勇气在这时候背锅,这种高大上的诗,也就人家宋朝皇帝能玩得转。你敢说没有,好,你想要的我都敢送,你要不要?给罗彦这等文坛新秀,敢说大话直接能被弄得没有翻身的机会。

好在这首诗虽说不上对这些人有多大的吸引力,但是至少给小孩子们留下一个印象,就是读书必须要勤奋。这已经足够了,罗彦想说再多,也说不出来。

拉着先前的几位进了刚才的屋子,几个人继续开始讨论经义。罗彦可是记得,独学而无友这话是怎么警示读书人的。通过交谈,罗彦也得到了不少新的观点,这倒是让罗彦感觉此行大有收获。

。。。

第七十七章与李世民的会面

宴请过完,时间已经到了二月中旬,眼看着北方再过些时日就开始农忙了。罗彦也收拾东西准备北上。

临行前还是嘱咐冯常平日里尽量低调些,罗彦也不再多说什么。关乎性命的大事,冯常也不会那么糊涂。

等回到长安的时候,时间已经是二月底了。一路上舟车劳顿,罗彦到了陆府啥也没说倒头就睡。

这一睡就是一整天,等罗彦迷迷糊糊醒来的时候,发现肚子饿的直叫。还好醒来的时候是中午,这午饭算是赶上了,狼吞虎咽的吃了饭之后,罗彦开始向自己老师汇报这一趟的收获。谈到在那次宴会上和几个人探讨学问收获颇多的时候,陆德明也点着头,表示赞同。

“是啊,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你能有这番领悟,这次回庐州,真的是大有收获啊。”

“确实,看来苦读三年,再往后,还要多出去走走才行啊。”

简单的跟陆德明说了会话,罗彦就离开了。有一下午的时间,罗彦准备去找李世民。

年前罗彦要的东西,李世民是一口答应下来。这会儿就要用了,自然是需要见正主一面,不然一切东西的交割,罗彦还不知道找谁呢。

再见李世民,其人已经憔悴了很多。至于原因罗彦心知肚明,刘黑闼被李建成率领军队彻底打败,这下子李建成的军功也算是不小了。而李世民自己的期望,在李渊一次又一次对李建成的嘉奖中消磨殆尽。

所以李世民的压力比之前要大了很多。

不过,好在这位也是个善于用人的。虽说自己背负了很大的压力,但是在罗彦面前还勉强能装出一脸的轻松。这样一来,罗彦和李世民谈话的气氛也算是轻松了不少。

李世民知道罗彦此来的目的。等罗彦坐好,李世民就张口说道:“万年县的土地已经准备好了,佃户和护卫也已经派出去了。不知道进之你要种些什么,需要什么种子的话,尽管开口。”李世民这是故作大方,毕竟大头送出去了,种子之类的都是小事。

真正让李世民好奇的就是罗彦究竟要在地里种什么。他很清楚,要是种植一般的水稻小麦粟米之类的,也不需要专门派出去几十个护卫,而且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