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执宰大明 >

第208部分

执宰大明-第208部分

小说: 执宰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南直隶的复试人数和北直隶相同,都是两千余人,虽然人数看上去不少,但进入江南贡院后就显得微不足道,仅仅占据了江南贡院不到九分之一的号舍,看起来多少显得有些寒酸。'30815671执宰大明执宰大明308执宰大明311

李云天已经从被派往应天府的官员那里了解到,南京国子监参与此次武举考试的只有区区七人,而北京国子监则有五百多人,双方的反差甚大。

这也难怪,李云天提出文举取士“南六北四”,已经不折不扣地得罪了那些南方士子,南京国子监的监生更是对他深恶痛绝,岂会参加由他主持的武举考试。

在江南崇尚文风的大环境下,再加上李云天与南方士子的“恩怨”,以及南京国子监监生高傲的身份,有七个人参加考试已经非常难得。

而且,这七个人都顺利通过了初试,在应考中名列前茅,成绩非常优异。

李云天刚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感觉很欣慰,至少南京国子监有监生参加考试了,不过随后他的心里就感到有些不安。

因为这个现象实在是有些反常,完全不符合常理,难道这七个人就不怕被国子监的那些监生戳脊梁骨?而能够在文考中取得如此好的成绩,那么首先应该是文举举才对,为什么要来考武举?

不过李云天此时事务繁杂,根本没有时间去琢磨那七个监生的心思,况且复试已经开始了,那七个人到底有没有抱着什么目的,考试后即见分晓。

武举的文考只有短短的一天时间,可谓开创了江南贡院自成立起来的一个先河,而且采用分数制考卷也对江南贡院来说也是破了天荒。

文考后的第二天就是武考,南京兵部已经安排好了军营,两天内武考就结束。

与此同时,文考的考卷结果也已经出来,果不出其然,南京国子监的那七名监生占据了文考的前十名,其中第一名到第五名位子都被他们霸占,实力异常雄厚。

由于武考的分数是当场确定,故而不需要繁琐的复查,因此武考的排名被连夜统计了出来。

宣德元年三月初十,也就是武考结束的次日,江南贡院门外的告示栏上贴出了此次武举复试的文榜和武榜,排在名单前面的一些人通过了复试,获得了进入讲武堂的机会。

按照李云天的计划,四月十一他就要带着那些被录取的南直隶考生前往淮安,淮安的漕运衙门已经准备好了船只,届时将沿着大运河昼夜兼程赶回北京。

李云天将讲武堂开堂的日子定在了四月初一,届时宣德帝将亲临讲武堂的开堂仪式,宣德帝已经御笔题写了讲武堂的名匾,届时将由李云天亲自挂在讲武堂的议事堂的正前方。

因此李云天根本就没有时间再南京城逗留,虽说有二十来天的时间让他赶回北京,可是万一路上出什么事情给耽误了行程,那后果可就严重了。'30815671执宰大明执宰大明308执宰大明311

再者说了,这些南直隶的考生到达讲武堂后还要经过几天的简单训练,以崭新的面貌来迎接宣德帝和届时的嘉宾。

江南贡院。

院门右前方侧的告示栏前人头攒动,声音嘈杂,考生们纷纷查看着各自的排名,里面还夹杂着不少看热闹的百姓。

考生中欣喜者有之,懊恼者有之,失落者有之,不以为然者有之,痛哭流涕者有之……与往年一样,每次江南贡院放榜时告示栏前都会展现出一幅生动鲜明的人生百态图。

“张兄,你果然拔得了头筹!”

一群穿着南京国子监监生服饰的青年立在告示栏的文榜前,一名身材有些矮胖的监生瞅了一眼排在文榜首位、总分高达385分的考生名字,笑着向身旁的一个身形略显消瘦的监生说道。

“这下看他如何下台!”这时,一名立在矮胖监生另一侧的一个监生幸灾乐祸地说了一句。

“到时候看看他的面子往哪里放!”

“哼,竟然以权谋私,在取士上压制我南方士子,真是无耻至极!”

“不给他点儿厉害看看,他真的以为咱们南方士子是好欺负的!”

……

随即,周围那些监生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一个个显得义愤填膺。

这些监生不得不气愤,李云天在太和殿一番慷慨激扬的言语,使得南方士子考中进士的几率一下子降低了三分之一,从以前的九成到了现在的六成,着实可恨。

这意味着每届科举,将有三成原本会被录为进士的南方士子与金榜题名失之交臂,而始作俑者的李云天自然要被这些士子们愤恨。

尤其是南京国子监的那些年轻的监生,一个个年轻气盛,再加上心高气傲,更是对李云天深恶痛绝,认为他是在帮助那些北方士子牟利,实属朝廷中的奸贼。

这些监生们在平日里在国子监,自然不清楚世道的险恶,也不会顾忌事态的后果,因此头脑一热可什么事情都会做的出来,得知李云天这次竟然来南京督考南直隶武举复试后准备趁着这次机会给李云天一个难堪,扫落他的面子。

当然了,李云天是大明堂堂的御史,又是代表着讲武堂来的南京城,因此他们自然不可能对他动粗,因此决定就在这次武举考试上动脑筋。

既然那七名南京国子监的监生敢参加这次的武举考试,那么自然有着真才实学,否则被淘汰下来的话岂不是贻笑大方。

他们的计划很简单,那就是考上讲武堂后拒之不就,届时李云天的脸面肯定会被扫光。

由于此次参加武举的基本上都是南直隶那些文举无望的读书人,拥有秀才功名的人可谓凤毛麟角,文才实力只能算一般。

故而那七名南京国子监的监生在武举文考中一鸣惊人,占据了文考考榜的前十名,他们七个要是退出的话绝对会引发南京城轰动,也将使得李云天颜面扫地。

“走,跟着我去拜见咱们的李大人!”那名身材有些消瘦的监生就是此次南直隶武举文考第一名张恒,他看了看自己的名字,随即冷笑了一声,领着周围的监生大步离开,前往南京守备太监郑和的府邸。

永乐二十二年年底,洪熙帝任命郑和、王京弘为南京守备太监,协同南京守备、襄城伯李隆镇守南京。

郑和此时已经五十五岁,两鬓的头发斑白,他六下西洋,对通往西洋的水路和沿途的境况知之甚详。

因此,李云天趁着这次机会向他打探吕宋岛和占城国的事情,包括两地的势力格局和风土人情,尤其对位于交趾南边的占城国颇为上心,以便日后谋划。

郑和对李云天此举感到很是好奇,不知道他为何对吕宋岛和占城国这两个海外小国如此感兴趣,从李云天年龄、阅历以及职责来看,李云天不应该关注这两个国家才对。

不过,李云天对郑和甚是敬重,一来南京城就登门拜访,如今他有求于他,况且又是郑和熟知的海外之事,故而也乐于相告。

“大人,门外有一群国子监的监生,要求见李御史。”就在李云天聚精会神地听着郑和向他介绍吕宋岛和占城国的情形时,一名下人走进了大厅,向郑和禀告道。

“监生!”郑和闻言不由得感到有些诧异,忍不住望向了李云天,那些国子监的监生竟然追到了这里,看来一定有什么要紧的事情,可李云天第一次来南京城,他们又有什么事情能找李云天呢?

郑和可不认为那些国子监的监生想要通过李云天来进入讲武堂,南京国子监的那些监生不是朝廷重臣之后就是江南才华横溢之辈,岂会投笔从戎,看得上小小的讲武堂。

“大人稍待片刻,下官去去就来。”李云天也感到颇为惊讶,他来到南京城后可从没有见过南京国子监的监生,更别提有什么交情了,随后起身笑着向郑和拱了一下后,抬步前去查看。

很显然,那些南京国子监的监生此次来者不善,竟然在郑和的府邸前点名道姓地要来见李云天,摆明了是一副兴师问罪的架势,李云天倒要看看这些家伙要搞出什么名堂来。。。

第312章以柔克刚〔一更〕

郑和府邸大门外,一群穿着南京国子监监生服饰的年轻人傲然而立,领头的就是身形有些消瘦的张恒,双目紧盯着院子里,一脸的孤傲。

由于国子监的监生已经放出风声要给李云天一个下马威,因此周围已经围聚了不少看热闹的人,有从江南贡院赶过来的考生,也有城里的百姓,交头接耳,窃窃私语,指着那些监生们嗡嗡地议论着。

忽然,现场嘈杂的声音嘎然而止,身穿黑色军服的李云天大步从里面走了出来,后面跟着一名同样穿着黑色军装的讲武堂教官,立刻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你是张恒?”李云天已经注意到了门外黑压压的人群,目光很快就落在了立在那些监生最前面的张恒身上,打量了他一眼后不动声色地问道。

“正是学生。”张恒见李云天一眼就认出了他,心中未免微微错愕,冲着李云天一拱手,躬身行了一礼。

“江南果然文风荟萃,南北直隶的考卷虽说不同,但在本官看来难度相差无几,你是南北直隶第一个武举文考分数在三百八十分以上的,堪称此次武举文考的魁元,我大明能有尔等青年才俊守疆拓土,军力势必更上一层楼。”

李云天微微一笑,颇为欣赏地向张恒点了点头,对其赞赏有加。

“大人,学生经过再三思虑,认为学生不善武事,更偏向于文治,因此想参加今年南直隶的乡试,请大人成全。”

张恒闻言脸上闪过一丝傲然的身上,冲着李云天再度一拱手,朗声说道。'30915671执宰大明执宰大明309执宰大明312

轰的一声,周围看热闹的人顿时一阵骚动,谁也没有想到武举文考第一竟然要放弃进讲武堂的资格。

李云天不动声色地望着张恒,他原本就怀疑那七名南京国子监监生参加此次武举考试的动机,御史暗中留意,已经对他们七人的底细已经知之甚详,故而刚才一眼就认出了张恒。

刚才一听到有国子监的监生来郑和府上求见他,他就已经猜到了是张恒他们,同时也意识到了他们的意图。

如果南直隶武举文考第一名放弃进入讲武堂,或许另外六个排名前十的监生也会这样做,那么绝对是一个笑话,而且对讲武堂在南方的声誉造成恶劣的影响。

“大人,学生等人也觉得投身行伍有心无力,请大人成全!”果然,在李云天的注视下,张恒身后的那些监生中走出了六个人,与张恒并排站在了一起,冲着李云天一拱手,齐声说道。

这一下,现场的人们顿时炸了锅,脸上无不充满了诧异的神色,七嘴八舌地谈论着这件匪夷所思的事情。

自从江南贡院成立以来,还从没有在里面考试的考生考上功名后放弃的,更别说放弃者不仅在排名前十的人中占据了七席,而且还包括了武举文考的第一名,让人大跌眼镜。

立在张恒七人身后的监生们则纷纷得意了起来,幸灾乐祸地望着“挨了一记重重耳光”的李云天,想看看他如此应对眼前这突如其来的这一幕。

李云天扫了一眼神色傲然的张恒七人,嘴角闪过一丝不易觉察的笑意,看来他们以为这么一个小花招就能让自己颜面尽失?这也未免太小看他这个讲武堂的总教官了!

“无论文举武举,都是为我大明选才,既然尔等心意已决,那么本官也就不强留。”

沉吟了一下后,李云天冲着声音嘈杂的人群向下压了压手,现场逐渐安静了下来,他微微一笑,向张恒七人说道,“不过,尔等已经通过了南直隶的武举,已然是讲武堂的预备学员,自然而然拥有了讲武堂的军籍。”

“根据讲武堂的规章,除父母丁忧、意外致残和获得皇上恩旨外,只有无法通过讲武堂三个月测训的预备学员才能离开,否则的话,无故缺席者将按临阵脱逃治罪,本应处斩,但皇上法外开恩,杖责五十,终身禁考文举和武举。”

说着,李云天脸上的笑容越加浓厚,“讲武堂的测训四月初一开始,六月底结束,既然尔等无心武事,那么本官就特许你们测训期间在京师国子监就读,七月即可赶回南京。”

张恒七人听闻要去北京一趟,不由得愕然对视了一眼,他们原本以为李云天要想办法阻止他们放弃讲武堂,没想到李云天如此大方,一口就答应了下来,不过却要去一趟京师,这大大超出了他们的预料。

七人自然不想去京师,北京和南京相距两千余里,这一来一回的奔波劳苦不说,更为重要的是他们要是到了京师国子监,绝对会被那些京师国子监的监生孤立甚至挑衅。'30915671执宰大明执宰大明309执宰大明312

李云天在南京国子监的监生眼里是一名打压南方士子的恶贼,可在京师国子监监生看来却是一名给他们争取了远大前程的英雄。

张恒七人这次的举动不仅扫了李云天的面子,损毁了讲武堂的名声,而且还会被看成是为北直隶士子的蔑视。

如此一来,七人在京师国子监绝对会苦不堪言,哪里还有心思温习功课,备考南直隶的乡试?

况且李云天在南京国子监监生中的名声并不好,是一个诡计多端的狡诈之徒,万一届时他想出什么法子不让他们离开,那么他们可就欲哭无泪了。

因此,张恒七人绝对不想去京师,否则的话后果难料,将成为李云天砧板上的鱼肉,任由其宰割。

“大人,学生等人为何不知道讲武堂有这一条规章?”张恒皱了皱眉头,神情警惕地问向李云天,对李云天的说法表示了质疑,毕竟讲武堂的章程并没有向外界公布,是真是假都是李云天的一面之辞。

“讲武堂的章程面对的是那些预备学员,本官也没有想到,有人通过了武举复试后会放弃入堂!”

李云天闻言不慌不忙地回答,随后语峰一转,声音变得有些冷淡,盯着张恒说道,“这种情形可谓百年难遇,若非这是讲武堂成立后的第一次武举,有诸多之处需要完善,尔等此举无疑有着欺君之嫌!”

张恒的脸色顿时就是一变,李云天这番话无疑是对他们进行了警告,暗示着李云天先前已经放了他们一马,否则的话就会以破坏武举为由来定他们的欺君之罪。

能考得南直隶武举文考的第一名,张恒自然不是那种心机愚笨之人,只不过年轻气盛,性情有些偏激,以前只顾着让李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