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宰大明-第4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值得一提的是,正统帝在土木堡被俘后,蒙军假借正统帝还京之名从紫荆关入关进攻北京城。
雁门关,关城踞于雁门,吕梁山脉北支雁门之口,北通晋北重镇大同,远至蒙古高原,南通晋中重镇太原。
雁门关与其西面的宁武、偏头两关相连,总称“晋北三关”,亦称“外三关”,与北京城西面太行山上长城“内三关”相对而言。
北宋时期,雁门山至恒山一带是宋国与辽国的分界线,故而雁门关战事频繁,宋代名将杨继业及其后代多年与辽作战,主要战场就在雁门关内外。
据传,雁门关北面有一片方圆二十余里的平滩地,据说就是杨家将与辽血战的金沙滩。
偏头关,北接蒙古高原,西隔黄河与鄂尔多斯高原相对,内外长城在关东老营堡处相接。
偏头关是明代“外三关”中最西面一关,又有外关之称,建于黑驼山的山坳内,城周近六里,四面环山,形若覆盆。
关外有四道边墙:第一道称大边,在关外一百二十余里处,东起平鲁县崖头墩,西抵黄河,长三百余里,无墙而有藩篱。
第二道称二边,在关外六十余里,东起老营鸦角墩,西至黄河岸老牛湾,南至河曲县石梯隘口,这道边墙实际上是外长城的一部分。
第三道在关东北三十余里,东接老营堡,西抵白道坡,长九十余里。
第四道在关南二里处,东起长林鹰窝山,西达教场,全部砖砌,高耸于黄河河岸之上。
明代偏头关的防务异常繁重,比宁武、雁门二关有过之而无不及。
李云天所担心的自然是内长城的内三关,即北京城西面太行山上长城的居庸关、紫荆关和倒马关,尤其是居庸关和紫荆关,对大明京师来说至关重要,一旦被蒙古军攻破的话将直接威胁到京师。
这意味着,位于内长城和外长城之间的山西行都司和万全都司将担负起阻击蒙古军南下步伐的重任,倘若要是让蒙古军攻占了山西行都司和万全都司,那么大明将失去外长城这道屏障,仅仅依靠内长城这道防线来阻止蒙古军队,无疑将陷入巨大的被动中。
万一真的形成了这种局面,等到蒙古军在山西行都司和万全都司站稳了脚跟,那么大明十有八九会被迫像金国一样迁都,重返南京城。
第678章女真诸部
宣德帝北征失利的消息被李云天严密封锁,连顾礼裕和裴俊都不知道这件事情,毕竟现在是辽东战局的关键时期,一旦让辽东明军知道这件事情士气无疑深受打击,而且这也意味着朝廷将无法向辽东派来援兵,辽东要依靠他们孤军奋战。
很显然,山西行都司和万全都司的战事对大明更为重要,大明一定会集中兵力在山西行都司和万全都司与蒙古军队决战,以避免蒙古军队兵临居庸关和紫荆关。
毫无疑问,对于李云天来说宣德帝的北征失败是最糟糕的局面,由于朝廷忙着准备准备山西行都司和万全都司的战备,辽东明军从海路上获得的后勤补给将骤减,军事物资将首先供给给山西行都司和万全都司的明军。
军阁在这道军情公文中已经明确告诉李云天,年前运往朝鲜王国西京平壤府的军事物资将是辽东明军所获得的最后一批,朝廷将把原计划拨付给辽东明军的物资调拨给山西行都司和万全都司。
虽然心中感到有些失望,但李云天理解军阁的做法,由于阿鲁台率军压境,军阁的重要作战方向已经由关外转移到山西行都司和万全都司,自然要优先保障这两个都司的军事供给。
而且,辽东明军如果抵挡不住蒙古军队在辽东的进攻可以退到朝鲜王国境内,蒙军兵力有限没有能力在山西行都司和关外都采用凌厉的双线攻势,因此考虑到山西行都司才是蒙军进攻的重点,因此辽东的蒙军十有八九不会越过鸭绿江追击。
“是时候反击了。”看完了军阁的军情公文后,李云天在房间里来回踱了几趟,然后推开窗户神情凝重地望向了幽冷夜幕上挂着的一轮皓月,口中喃喃自语了一句。
在李云天看来,辽东明军在经历了一系列的败仗后士气低落,需要用一场胜仗来鼓舞士气,而且如此一来也能对阿鲁台所率领的蒙军进行牵制。
元宵节过后,辽东都司北部地区的女真诸部和奴儿干都司的女真诸部相继抵达了开原城,使得开原城的兵力直线上升。
猛哥帖木儿让人通知女真诸部宣德八年二月前赶往开原城商议共抗蒙军的事宜后,女真诸部的首领纷纷派兵前来,不仅女真三大部中的建州女真和海西女真悉数到齐,就连东海女真的几个大部族也赶来凑热闹。
由于开原城里已经安置不下如此多的军队,故而大部分女真人在城外的营地里驻扎,李云天负责提供军粮和帐篷等物资。
二月初一,李云天召集了明军将领和女真诸部首领在骁武军辽东朱雀大营的军务大堂中议事,重点是整编来自女真诸部的女真兵。
议事开始前,李云天兑现了他的诺言,让人抬来了一箱箱的金银珠宝,按照女真诸部派出的兵额当场发放半年的饷银,使得女真诸部的首领喜笑颜开,赚了一个盘满钵满。
不过,整编女真诸部并不容易,不仅女真三大部之间有着不少恩怨纠葛,即便是三大部里面的部族间也时常爆发冲突,因此要想让他们进行合作并不容易。
与海西女真和东海女真相比,建州女真内部的关系无疑是最好的,组成建州女真的火儿阿部、斡朵怜部和托温部相互间已经进行了很好的融合。
尤其是后来迁到建州的托温部,经过二三十年的发展已经完全融入到了火儿阿部和斡朵怜部,很难再以单独的一个部族出现。
因此,建州女真很快就托选建州卫指挥使李满住为主将统帅建州三卫的女真兵,建州左卫指挥使猛哥帖木儿为左副将,毛怜卫指挥使猛哥不花为右副将。
值得一提的是,猛哥不花是李满住的亲叔叔,也是火儿阿部的人。
海西女真和东海女真内部之间的关系则比较麻烦,海西女真因居地在东海之西而得名,分布在松花江下游的吉林扶余县至黑龙江阿城县一带。
东海女真是女真中比较落后的一部分,故冠又以“野人”之称,被称为“野人女真”,分布在黑龙江中下游两岸及乌苏里江以东。
换句话来说,海西女真和东海女真是以其所活动的区域来划分的,相互间并没有什么联系,可以说是不同的部族,并不是一个单纯的种族。
其中,海西女真有哈达、辉发、乌拉、叶赫四大部,四大部中又有山夷、江夷之分。
山夷依山作窟,即熟女真完颜种;江夷居黑龙江,即生女真。哈达、叶赫属山夷,而辉发、乌拉则属江夷。
东海女真也可分为萨哈连、火儿阿、瓦尔喀、库尔喀四大部,其中火儿阿部与建州女真火儿阿部同宗同族,一部分后来迁到了建州成为了建州火儿阿部。
明代的女真族是重新组合的民族,建州卫、毛怜卫的女真族多是渤海族遗民,受到汉人的影响从事农耕定居生活,种谷纺线,饮食服用,与汉族没有多大区别,因此相互间进行了很好的融合。
海西女真人多是金代完颜部后裔,同样也从事耕稼,他们倚山作寨,亲属聚居在一起。
东海女真,又称野人女真,是女真族同赫哲族、鄂伦春族融合而成的一支,风俗与海西女真相同,所不同的是“不事耕稼,惟以捕猎为生”。
针对海西女真和东海女真的这种特殊情形,李云天将他们与骁武军进行了混编,海西女真四大部和东海女真四大部分别编进骁武军的一个团里,形成了八个人员混编的加强团。
至于东海女真和海西女真中的那些中小部族,李云天把他们也编入那八个加强团里,进而解决了女真诸部的建制问题。
海西女真和东海女真诸部的首领对李云天这种混编的做法并无异议,其实他们最为担心的事情是李云天让他们当炮灰,如果能与骁武军的人同进共退的话就不会发生这种事情。
此次女真建州部、海西部和东海部共前来两万余人,皆是年轻壮硕之辈,这已经超过了李云天的预期,毕竟像这种出兵交战的事情女真诸部都会保存实力,能派来这么多人已经够给他面子了。
在那两万女真兵中,建州女真八千余人,海西女真七千余人,东海女真五千余人,虽说建州女真的人数在女真三大部中是最少的,但由于李云天答应帮他们收复被朝鲜王国夺去的失地,故而这次把几乎一半的兵力给派了过来。
对李云天来说,把女真诸部编入骁武军只是整编的第一步,要想使得骁武军与女真兵协同作战还需要进行战术操练,而且要想使得那些平日里无拘无束惯了的女真兵听从骁武军的指挥也是一件麻烦的事情。
因此,李云天准备给女真诸部一个下马威,让他们见识一下明军的厉害,对于崇尚武力的女真兵来说唯有亮出强壮的肌肉才能使得他们臣服。
二月初二,开原城南门外的山脚下人头攒动,三万辽东明军、两万骁武军和两万女真兵密密麻麻地遍布在山坡上,饶有兴致地望着山前的一大片空旷的草地。
李云天今天要在这里举行火枪营的操演,包括骁武军的将士们在内,众人都想见识一下火枪营火器的威力。
与辽东明军和骁武军的将领不同,女真诸部的首领们显得有些心不在焉,在那里交头接耳地谈笑着,好像并没有把即将到来的操演放在心上,眼神中甚至充满了一丝轻蔑。
在女真首领们看来,如果大明的火器真的厉害的话那么蒙古人也不会轻而易举地就占据了辽东都司大部分地区,迫使辽东明军不得不龟缩在几个重要城镇据守,李云天此时拉出火器部队无非是想鼓舞士气,同时想要震慑他们。
李云天扫了一眼在场的那些眼神轻蔑的女真首领们,眉头微微皱了皱,随后嘴角流露出了一丝冷笑,看来他让火枪营进行操演的决定无疑是正确的,如果不杀杀这些女真首领们的威风那么以后骁武军的武官们根本无法指挥他们,就更别提打仗了。
就在这时,山脚一侧的人群中忽然一阵骚动,只见火枪营与之相配合的步兵营列着整齐的纵队从山脚下走来,出现在了人们的视线中。
排在最前面的是步兵营的纵队,里面全部是手握长枪的军士,队列整齐,一排排耸立的长枪使得行进中的队列看起来犹如一个移动中的枪林。
步兵营后面是火枪营的纵队,火枪兵们将火绳枪扛在肩上,一个个昂首挺胸,士气高涨,与步兵营一样在行进中保持着整齐的队形。
见此情形,女真首领们不由得纷纷投去了好奇的目光,他们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整齐又有声势的队列。
如今在开原城内,不仅骁武军,辽东的明军也都在李云天的要求下进行了队列操练,确切的说李云天已经用骁武军的训练方式来操练那些辽东明军,以尽快提升那些辽东明军的战斗素质。
因此,骁武军的队列行进可谓是看家的本领,使得那些女真首领感到耳目一新。
随着火枪营和步兵营的出现,喧闹的现场逐渐安静了下来,不少立在人群后面的士兵踮着脚尖伸长了脖子看着热闹,先不说火枪营的威力如何单单如此有气势的队列就令人不由得敬畏三分。
李云天不动声色地望着行进中的火枪营和步兵营的那些军士,虽然火枪营成立不过才两个多月,但由于平常的时候火枪营的士兵就拿着模型枪与步兵营进行操练,因此双方的配合非常流畅,足以应对此次的操演。
第679章军阵操演
在现场众人兴致勃勃的注视下,行进中的火枪营队列和步兵营的队列不约而同地发生了变化,各自一分为五,分解成为了五支队列。
这样一来场中就出现了五支火枪营队列和五支步兵营队列,每支队列六百人。
就在人们为此感到疑惑的时候,火枪营的五支队列和步兵营的五支队列两两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五个由火枪兵和步兵组成的混合军阵。
每个混合军阵一千二百人,其中步兵营的六百长枪兵组成的方阵在中间,火枪营的火枪兵在长枪兵方阵的两侧各自形成一个三百人的火枪兵方阵。
其中,长枪兵方阵每排五十人,一共十二排。
火枪兵方阵每排也是五十人,但由于它分成了左右两部分位于长枪兵方阵的两侧,因此就只有六排,不过如此一来每排火枪兵就有一百人之多。
在火枪兵方阵中,六排火枪兵分为三组,每组两排,其中前排火枪兵采用跪式射姿,后排火枪兵采用站式射姿。
与敌军交战的时候,前面第一组火枪兵开火后退到最后面重新装弹,排在后面的第二组火枪兵上前继续开火,第二组开枪完后退到后面,由第三组火枪兵顶上。
这样一来,当第三组火枪兵射击完毕时第一组火枪兵已经完成了安装弹药,可以接替第三组火枪兵进行射击,如此三组反复,提供不间断的火力杀伤,这就是著名的轮射反向装弹战法。
李云天之所以采用这样的混合方式,是为了在确保火枪兵安全的情形下最大可能地发挥火枪兵的威力,进而遏制敌军,尤其是敌军骑兵的冲锋。
这种混合军阵不仅火力凶猛,而且阵营变换灵活,可以从容应对从正面冲锋或者两侧突袭的敌军。
虽然火枪兵方阵配属在长枪兵方阵的两侧,但它的位置并不是固定不动的,交战的时候可以前进或者后退至长枪兵的前方或者后方结成一个新的方阵,也可以在长枪兵的侧翼集结。
如此一来就增强了火枪兵方阵的正面攻击力,使得全部士兵都能够向着方阵正面集中火力攻击。
在方阵正面上,火枪兵可不受阻碍进行射击,而如果敌军冲到近前后长枪兵或前出防御,或原地坚守,而火枪兵则撤退至长枪兵方阵后方重新结为一个新方阵,进而继续输出火力。
虽然现在看起来李云天设计的这个混合军阵很简单,但在历史上却经历了一百多年战争的磨砺后才逐渐演变成这种阵型,期间经历了著名的西班牙大方阵和荷兰莫里斯方阵。
现场的人们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种怪异的阵型,因此立刻被其所吸引,目不转睛地望着场中的那五个混合军阵。
五个混合军阵快速地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