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科幻世界电子书 > 盗墓乙元 >

第42部分

盗墓乙元-第42部分

小说: 盗墓乙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令必行,行必果。

他们这两个政治强人,迅速完成地方政治体制改革,紧接着又进行中央政治体制改革,把地方和中央的大权都抓到自己手里,防止权力旁落。

皇帝的狠毒,在历史上连秦始皇也要让他三分。

狠毒,可以让很多事变得简单。

狠毒,可以提高办事效率。

皇帝在法律上以猛治国,刑用重典,手腕稳、准、狠,跟秦始皇的严刑峻法差不多,以吓唬官员、百姓不敢犯罪。

在皇帝看来,凡是对长治久安构成严重威胁的人,都要被无情地清洗。

尤其是,对其子孙构成威胁的人,必须除之而后快。

杀光是最简单的办法!

人都没有了,还做什么乱?

为了确保他以及嗣君能永远控制住军队,不丢宝座。

他寻找到了一个简单又实用的清洗模式。

谋反和连坐。

只要想杀人,肯定有人站出来揭发他谋反。因为没有什么罪名比这两条更毒辣、更方便,而且一查一个准。

谁敢让他不爽,他就会让谁更不爽!

红线已经划好,铁券的神奇力量就变得暧昧起来。

铁券是他发的,铁券的最终解释权也归他所有。

谁敢逾越他心中的红线一步,那无异于找死,铁券当然就会失灵。

他一杀就是一家。

杀人手段,十分残忍。

这样的杀戮一波接一波。

皇帝先后肃清胡党、处理空印案、郭桓案,逮捕为害百姓的官吏,几场大案,杀戮官吏接近十万人。

他试图用别人的鲜血,浇灭自己心头恐惧。

他靠功臣取得天下,天下既定后,尽取天下之人杀之,其残忍千古未有。

“雄猜好杀”是他的天性。

他也真是伟得太大了。

当然,这一切都不是他一个人在做,还有一个神人在他身边,为他出谋划策。

做这些事的时候,他和皇帝的心情不一样。

皇帝做这件事的时候,怀的是兴奋畅快的心情。

耿王爷出谋划策的时候,除了想起天下百姓时心头能有稍许安慰,余下的全是对兄弟们的内疚和不安。

最后,所有该杀的人都被杀了。

皇帝已经杀上了瘾,决定斩草除根,杀掉最后一个人。

皇帝没有动手,这个人,自己都已经猜出来了!

这个人就是被皇帝暗中封为耿王爷的刘伯温。

他能看出他忠心耿耿,也能看出他没有任何野心。

但他却是一个最危险的人物。因为,他的能力太强大了。

他自己没有野心,但他却可以帮助任何人实现野心。

这真是一种恐怖的力量,恐怖到让他寝食难安。

人,都有弱点。

刘伯温,当然有弱点。

他害怕,他的弱点被别人利用。

然后,站在敌人的阵营里和自己作对。

可能这种东西,说不清,道不明。

但,在各种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可能就会顺利的变成事实。

刘伯温身上存在的这种可能,让完美型性格和力量型性格组成的皇帝,一次一次在梦中被吓醒。

所有的威胁都已经消除了,最大的威胁却仍然留在身边。

最终,他决定彻底消除这种可能。

皇帝没有动手,这个人自己已经猜出来了。

他赶紧告老还乡,但还是晚了。

天下都是皇帝的,他能逃到哪里去?

他知道自己只有等死的命运。

但神机妙算的他,却没有想到皇帝在他死后,会砍掉他的头。

更没有想到,皇帝还会赏赐他一个世上独一无二的黄金头颅!

第100章 神秘黄金头颅 耿王之死 上

朱元璋皇帝杀耿王刘伯温,并非赵构皇帝杀忠王岳飞时的“莫须有”。

朱元璋杀刘伯温那是“必须有”。

一个嫉恶如仇,刚正不阿,敢于直言的人,肯定是个不讨人喜欢的人。

尽管大家心中都承认,这种人是好人,但是大家的内心里却都不喜欢这种人。

因此,这种人在社会上,很难有生存下去的机会。

悲剧的是刘伯温偏偏就是这种人!

他不久便得罪了丞相李善长、胡惟庸等人,并逐渐失去朱元璋皇帝的信任。

还好,他是个绝顶聪明的人,知道别人都不太喜欢自己。

于是,便在政治年龄的黄金期,请求告老还乡,退出政治舞台,彻底隐退江湖!

退休了,钱又那么多。喝喝酒,玩玩女人,打打麻将,钓钓鱼,写写诗,多美呀!

可他不是一个俗人而是一个圣人。

圣人的眼光不会只落在女人活色生香的身体上,更不会在吃喝玩乐中沉沦,亦不会在酒色财气中迷失自我。

圣人关心的问题很大。

我们从哪里来?

我们终将到何处去?

这么大的哲学问题,不是我们这些俗人能关心得了的。

因为,我们想关心,却没有这种能力。而刘伯温这个圣人,既想关心,又有能力关心。

他隐退后闲着没事儿,竟写了一本儿预测未来之事的奇书《烧饼歌》。

《烧饼歌》全文共计一千九百一十二字,用四十余首隐语歌谣组成。

是用隐语,写成的“预言”歌谣。

在民间流传很广,影响极深,难于理解,视为神撰。

《烧饼歌》既解决了我们从哪里来的问题,又解决了我们将到何处去的问题。

生长在明朝的他,还预测了:

土木堡之变、

郑和下西洋、

满清的兴起、

第一次鸦片战争、

第一次中日战争、

辛亥革命、

新中国成立、

台湾回归、

美国像罗马帝国一样衰落、

中国管理世界、

世界大同、

人类移居火星、

宇宙被无限开发等未来事件。

《烧饼歌》的每句答话都像一首谜语,和诺查丹玛斯的“预言”一样,写得十分隐讳,可以用不同的角度去诠释这些隐语的意思。许多研究者称《烧饼歌》非常灵验,缺点是无法斩钉截铁地推断出未来将发生什么事件,必须等事后来反证其准确。称其最大的不足之处,就是没有预测到作者自己是怎么死的。

看来,圣人的眼中从来都没有自己,只有这个我们共同生存的世界。

圣人不为个人安危着想,只关心世界的未来。因此,他们从来不避祸,永远都是任性而为。

耶稣基督是这样的人,因此被钉在十字架上。

佛祖是这样的人,当年被一刀刀的割肉剔骨。

孔子也是这样的人,因此才有沦落为丧家之犬的经历。

只有,老子不是这样的人,他无心做圣人,也不想为真理和愚昧无知的世人较真。

因此,才扔下五千字儿的《道德经》,让世人自己给自己较真。他则骑着青牛溜到天上做逍遥快活的神仙去了。

惹得一大群羡慕他的世人,几千年来学他当隐士,炼丹修仙,至今不绝。

刘伯温写下了一千九百一十二字的《烧饼歌》却没有像祖师爷老子那样溜走,而是准备像圣人一样承担责任。

这,就是圣人和神仙的区别。

希望江山万年永固的朱元璋,大概是看到了《烧饼歌》,心头被刘伯温狠狠地扎了一刀。

万岁,根本就活不了一万岁,连一百岁也活不了。

万岁,自己也不相信自己能活一万岁。

但,你就是不能当着万岁的面,明说万岁不能活一万岁。

刘伯温偏偏不识时务地说了。

圣人懂得,该来的终究要来,逃也逃不掉。

因为,皇帝已经想杀他了。

杀人总要有个借口,特别是像刘伯温这种人,皇帝也是不敢随便杀的。

命运对刘伯温已经很宽容,很照顾。

大臣们讨厌他,皇帝不信任他,而他却依然还活着,那绝对是一个奇迹。

他本来是应该珍惜这个奇迹的!

但,他向这个奇迹摇了摇头。

向命运说了一声:“no”!

他活着不是为了苟且偷生,他活着是为了完成,上天赋予的保国安民的神圣使命。

天作孽,尚可违。

自作孽,不可活。

圣人也不能违背这个规律。

一个忧国忧民的圣人。总会,为国为民作一些“孽”。这是一个圣人的道义准则,“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不是傻,而是圣。

无论刘伯温是圣人还是俗人,在政治面前都一律平等:隐而不退,必遭其祸。

当时瓯、闽间有一条狭长的地域叫谈洋,该地区是盐贩、盗贼聚集的地方。

让朱元璋彻底下了杀刘伯温决心的方国珍,便是从这里起兵反叛的。

方国珍这个人很不简单,和陈胜吴广有得一拼,在历史上也有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和朱元璋为同一时期的起义领袖。

但,他却是个胸无大志的人。

元末最早先降元,后降明。

朱元璋讨厌他的为人,怜惜他的雄才。

因为,朱元璋起兵的时候,就是以方国珍为榜样的!

他是第一个带头起兵反对元朝的人!他造反的时候,朱元璋还没有混出名堂。

第101章 神秘黄金头颅 耿王之死 下

那时,他被称为元惠宗,元顺帝为其谥号。淫无道的元惠宗对百姓的压迫和管制十分恶劣。

元惠宗的名字叫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蒙古语意为“铁锅”。他这个铁锅还真不是盖的!

他统治下的天下。当时,不管哪一家人结婚,新婚之夜新娘子必须由元人占有,名曰“领主权”。这是一种对其他民族的明显压迫。享用新郎拥有的权利,最终变成了元人占有其它民族的一切和玩弄女子的一种手段。法国把它称为“张开大腿权”。

连游戏规则的制定者,荒淫无度的元惠宗也参与了这个,疯狂刺激的游戏。

他制定这样荒唐的不平等规则,本来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

有了这样的规则,他就更能为所欲为地玩弄良家女子。

一次,元惠宗御驾亲征。结果,刚刚走到通州,路上遇见一美色新娘子,当即拥之于马上,浑然忘了打仗一事,勒军回京,直上逍遥床快活去也。

不但,霸占了新娘子的初夜,连着把新郎的蜜月也霸占去了。一直把新娘子玩弄够了才放回去。

皇帝这么做,下边人也跟着这么做。

这样一搞,吓得没人敢光明正大的结婚了。但结婚这样的事,是两口子天天在一块过日子,总不能天天偷偷的弄。因此,搞的民怨沸腾。

元惠宗怕汉人反抗,每十户人家才准许用一把菜刀,而且还用铁链锁在屋柱或井岸上。

加之,当时灾害多,民不聊生。

时势造英雄,方国珍乘时夺势揭竿而起。

养成英雄气势后,元廷对方国珍不断拉拢。胸无大志的方国珍,像宋江一样接受了招安。又像宋江一样,替朝廷剿匪。

最著名的一战,就是攻张士诚。

方国珍率军进长江,战于昆山,方国珍身先士卒,用五万兵战胜张士诚的七万军队。明日又战,七战七捷。

在中国战争史上书写了辉煌的一笔。

朱元璋养成皇帝气势时,终于到了方国珍这个英雄选择出路的时候。

他真心不愿受降,主要是害怕受制于朱元璋。

可是不受降吧!天下大势已经明朗,很多同时期起义的义军领袖,已经归顺了朱元璋。

如果不早做打算,等朱元璋的王朝建立起来后,恐怕就没有了他这位英雄的立足之地。

他,心持两端,窥伺成败。

先是派遣儿子为人质,入侍朱元璋。

朱元璋知道他没有诚意,当即就放他的儿子回去了。

后来,方国珍害怕朱元璋派军来攻,伪装惶惧谢罪,并且以金宝饰鞍马进献。

朱元璋是个明白人,见其拥兵坐视,屡次假装贡献,反反复复玩阴的,知道他心神不定,正在权衡叛变或顺服的利弊。

朱元璋也不客气,先以书信数落他十二种罪过,给他来了个下马威。然后,拍了拍他马屁,表扬了一下,他敢为天下先的英雄事迹。最后,还许以高官厚禄。

这是标准的胡萝卜加大棒,朱元璋玩这一套的时候,所有美国人都还没有出生。

方国珍也算一代枭雄,非常了解朱元璋的残忍本性。害怕他,嘴上一套背后一套。

因此,不听劝告,只是日夜运送珍宝,修造船只,为避走海上做准备。

这些准备没有白做。他果然被朱元璋打的跑到了海上。

被打成这样,方国珍还是不服。

继续逃。

继续打!

朱元璋一直把方国珍打得无路可逃。

英雄末路,乞降!!

到底,都是揭竿而起的英雄豪杰。

英雄惜英雄,那不是假的。因为,英雄本来就没有几个!

朱元璋原谅了方国珍。并在他死后,亲自设祭。足见对其敬重。

皇帝对人的敬重分两种。一种是敬畏,重视。一种是尊敬,看重。

朱元璋对方国珍,分明是第二种。

能让朱元璋这种雄才大略的帝王,对自己有这种感觉,可以说是非常荣幸的事。

不幸的是,朱元璋对刘伯温也有这种感觉,而且是更强烈的第一种感觉!

把他当成了比方国珍更可怕的人。

因为,他本来就比方国珍本事大!

这虽然很荣幸,但绝对不是什么好事儿。

刘伯温却没想那么多。他只想着为国尽忠,为民谋福。

委托儿子刘琏上奏:应在方国珍起兵反叛之地设立巡检司,以控制管辖该地。

胡惟庸眼睛很尖,看透了皇帝内心的恐惧,知道博取皇帝欢心的绝妙时机来了。便指使刑部尚书吴云弹劾刘伯温。

反指方国珍的起兵反叛之地,踞山临海,有君王之气。栽赃刘伯温深晓风水玄机,想要谋取作为自己的墓地。实际上,是暗指刘伯温,有了反叛称帝之心。准备借此地的君王之气,将来像方国珍一样起兵造反。

洞悉玄机的朱元璋。

不置可否!

只是命令下传弹劾文书让刘伯温知晓。

这,是什么意思?

所有人都看懂了,朱元璋是想借机杀掉刘伯温。皇帝传递的信号相当明确。

刘伯温如果没有合适的反应,谋反的罪名就会临头。

皇帝的心机真的好深呀!

刘伯温当然能看得懂。知道皇帝准备向自己下手了。为了不祸及儿孙,赶紧进京面见朱元璋。

朱元璋终于遇到了这么好的除掉刘伯温的机会,当然不会失掉良机。

他玩起了太极手法,全然不过问此事。

刘伯温进退两难,既不能辨白,又不敢离京。他是个喜欢用脑的人,身体本来就不好,寄居在京城生活条件也很差,深受煎熬之苦,迅速病倒。

这正是朱元璋想看到的结果,也是他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