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科幻世界电子书 > 诡墓谜情 >

第206部分

诡墓谜情-第206部分

小说: 诡墓谜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另一件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军和日军在蒙古湖内的诺 门汉展开了激战,其中一次大规模的空战就发生在贝尔湖上空,大量的战机在天上展开了搏斗。

如今的贝尔湖上空,见不到飞机,倒是有许多鸟类在空中飞翔,最多的是灰鹤。湖中的鱼很多,站在湖边的高堤上望去,湖面坦荡,有许多鱼箱,直径一、两米的圆形箔专用来诱鱼深入,还有一些方形箱是〃转运站〃。几长串箔和箱组成了一个捕鱼点。不少的鹤也喜欢来凑热闹,姿态优美地站立在箱上,守株待〃鱼〃。

而今天我们倒是没有见到这附近有捕鱼的,不过船长却笑着说:“这湖水下面说不定还有当年掉下来的飞机呢。”

“船长,您干这个多少年了。?”我满怀好奇的问道。

“嗯,有个二十多年了吧。”船长想了一下说道。

“那您这个不危险吗?”

“嗨,违法。偶尔也会被执法的抓住,罚钱就好了,不过总体算下来勉强养家糊口。”船长笑着说,好像这偷渡的事情在他的眼前是一件在稀松平常不过的事情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靠近我们国家这边的湖畔渐渐的模糊了起来,而对岸的雪山变得越发的清晰起来,船长熟练地操作着船,幕修闭着眼睛好像睡着了一般,安翔飞和我怎欣赏着这美景。

而这贝尔湖的银海岸与蒙古国隔湖相望,因湖内盛产鲤鱼、鲇鱼、白鱼等丰富鱼类,以〃贝尔全鱼宴〃响誉国内外。这里有美丽的沙滩、一望无际的莫能塔拉草原、碧绿的森林,有古老的乌尔逊河连接呼伦和贝尔姐妹湖的传奇风景,有多彩的民族风情,是一处绝佳的避暑旅游胜地。

贝尔湖银海岸旅游景区是为全面实现〃兴边富民强旗〃,培育壮大旅游业的特色精品重点建设项目。景区设有三百米长游泳浴场,可供会议、娱乐、住宿的木刻楞多功能厅,俄式木制别墅、民族特色蒙古包多功能厅等接待设施。可供500余人就餐娱乐。可开展民族特色的骑马、摔跤、射箭、乘勒勒车等活动项目,使前来旅游观光的游客感受巴尔虎民俗文化,品尝贝尔全鱼宴,体验巴尔虎牧民生活的最佳场所。

所以这次回来后一定要去这银海岸去玩,在湖中行驶了大概俩个小时左右的样子,就看到了蒙古国的湖畔。船长熟练的把握方向,这小船就像泥鳅一样左转右转滑进了一处芦苇丛。

“船长,这里安全不,别我们一下船就被抓了。” 安翔飞问道。

“放心吧 几位,这里距离关口有几十公里呢,再说这边今天不是巡逻日,所以您方向吧。”说着船长就把船靠岸熄火了。

这时候幕修早已经醒了,起身上岸,然后伸手扶我,我感动的差点就稀里哗啦了。安翔飞把钱给船长后,又和船长约定,几日后我们还会搭船,顺便流了联系方式。而后我们三人便在幕修的带领下,朝着远处雪山的方向走了过去。

走到一处比较隐蔽的丘陵后,幕修建议我们先休息一下,而后研究一下地图。于是我们就在一处比较隐蔽的草地上坐了下来。

刚一坐下,浑身都舒服了,折腾了一上午已经累得我快散架了。

“诶呀,我们已经到了蒙古的地盘了。哈哈”安翔飞乐道。

“这以前也是我们的。”幕修淡淡的回了一句。

“呵呵,你们俩别吵了。快看看地图。”我打断道。

幕修铺开地图,只见上面密密麻麻的,我当时就没了兴趣,反正我也看懂,有他们带路就行了。幕修和安翔飞研究了半天,二人达成共识,决定我们沿着我们现在这片草甸直直往前走,一直走到雪山下面。是距离路程最短的。

再决定了路线后,三人便在这草地上躺下休息一会儿,蓝天白云,草甸一望无际,在这树下微风吹来舒服到让人很快就睡了过去。

“起来了,起来了。”安翔飞拍打着我的肩头,我迷迷糊糊的睁开了眼睛,坐起身来,发现幕修和安翔飞已经全副武装的收拾完毕了。

“怎么不叫我啊。”

“看你睡得香,幕修就让你多睡了一会儿。”安翔飞说道。

第四百八十三章 起步

我没有说话,起身伸展了一下身体,望着这美丽的景色,看着二人我笑道:“出发……”

“诶你们说这蒙古国以前也是咱们自己的地盘,这么美丽的一个地方,可惜了了。”我惋惜的说道。

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北、俄罗斯联邦以南,是一个地处亚洲的内陆国家。首都及最大城市为乌兰巴托,其zhengzhi制度是议会制共和国。历史上,蒙古国的领土曾长期属于我国。

蒙古,历史上曾被匈奴、鲜卑、柔然、突厥等游牧民族统治。一二零六年,成吉思汗建立了蒙古帝国;一二七一年,忽必烈建立元朝;17世纪末,被纳入清朝统治范围。一九二六年,取得事实duli。一九二四年,成立受前苏联控制的蒙古人民共和国。一九九二年二月改国名为“蒙古国” 。

而蒙古国基本国民都是蒙古族人,约在公元7世纪前,蒙古族先民居住在额尔古纳河一带,后来西迁到了鄂嫩河上游不尔罕山(大肯特山)和克鲁伦河一带。到公元十二世纪,蒙古族已经散布在今鄂嫩河、克鲁伦河、土拉河等三河的上游和肯特山以东一带,并分衍出乞颜、札答兰、泰赤乌等部落。此外,在蒙古草原和贝加尔湖周围的森林地带,还有塔塔尔、翁吉剌、蔑儿乞、斡变剌、克烈、乃蛮、汪古诸部。游牧在草原上的被称作“有毡帐的百姓”,主要从事畜牧业;居住在森林地带的被称作“林木中的百姓”,主要从事渔猎业。公元11世纪,结成了以塔塔尔为首的联盟,因此,“塔塔尔”或“鞑靼”曾一度成为蒙古草原各部的通称。宋、辽、金时代,把漠北的蒙古部称为黑鞑靼,漠南的蒙古部称为白鞑靼。公元13世纪初,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诸部后,逐渐融合为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蒙古”也就由原来一个部落的名称变成为民族名称 。

而在一二七一年,忽必烈建立元朝,一二七九年灭南宋统一我国。一三六八年,明军攻克元大都,元朝灭亡,元惠宗北逃继续使用“大元”国号,史称北元,一四零二年北元灭亡。元朝灭亡后,蒙古fenglie为许多部,后来,按照所居地域逐渐形成为三大部分,即: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和东北三省的蒙古人称为漠南蒙古,亦即科尔沁部;分布在今蒙古国境内的蒙古称为漠北蒙古,亦即喀尔喀部,分布在xinjiang、青海和甘肃一带的蒙古称为漠西蒙古,亦即卫拉特部,也称为厄鲁特(额鲁特)蒙古。

明朝自建国初始,就把对蒙古的战争作为首要考虑的问题,通过朱元璋、朱棣的努力,明朝虽把蒙古势力赶到了大漠边上,巩固了对中原的统治,但却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蒙古对其北方边境的威胁。明朝中期以后,蒙古的不同部属先后对明朝的西北边境发动了持续的入侵和袭扰,并在嘉靖年间达到了最gaochao。到了隆庆年间,明朝政府迫于对己不利的严峻形势,与漠南蒙古右翼达成了颇具历史意义的“隆庆和议”。蒙古方面接受封,对明朝俯首称臣,双方之间开始了正常的zhengzhi交往和经济贸易,使得明朝的西北边境得到了较长时间的安宁。与此同时,明朝政府在“隆庆和议”之后,根据漠南蒙古势力左、右翼格局的形成,从战略上考虑对蒙古左翼实行了“拒贡”政策。这一政策措施,使得蒙古左翼对明朝辽东(今东北辽宁一带)边境地区的入侵袭扰加剧,明朝政府于万历年间开始逐步改变对蒙古左翼的“拒贡”政策,并以变通的方式与之实现了互市贸易,同时对蒙古右翼的政策进行战略性微调,以期进一步巩固与蒙古右翼的贸易关系。

一六二四年,蒙古科尔沁部首先成为后金的藩属。至1771年,渥巴锡率土尔扈特部内附,蒙古除布里雅特、卡尔梅克等由俄罗斯统治外,其余各部均纳入清朝版图。其中,一六六零年库伦活佛作出的归附清朝,不归附沙皇俄国的政策,影响蒙古zhengzhi格局数百年。一七三三年,漠北蒙古(今蒙古国)由乌里雅苏台将军管辖,为省级行政区。一七六一年,置库伦办事大臣,土谢图汗部与车臣汗部民政事务改由库伦办事大臣管理;同年,置科布多参赞大臣管理科布多地方。此后乌里雅苏台将军仍监管赛音诺颜部、札萨克图汗部二部民事与唐努乌梁海事务,并统辖喀尔喀四部、唐努乌梁海与科布多各路蒙古兵。

到了 一九一一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外蒙古宣布“duli”,沙俄以蒙古保护者自居。清帝退位后,北洋政府继续与沙俄谈判,于一九一五年6月7日签订《中俄蒙协约》,勉强保住了在法律意义上对外蒙古的主权。一九一九年夏,蒙古以哲布尊丹巴为首的封建上层,与我国北洋政府开始关于取消“自治”的谈判。十一月,外蒙古“自治”政府撤销并呈请恢复旧制,我国政府同意这一请求,宣布中俄之间关于外蒙古自治的文件无效,册封哲布尊丹巴为博格多汗,并派西北守边使徐树铮率军进入外蒙古,恢复了领土主权。直皖战争发生后,徐军主力从蒙古调回关内参加军阀混战,只在库伦及其以北蒙俄边境上的买卖城(今阿勒坦布拉格)留驻少量兵力。一九二一年2月3日,温甘伦的部队击溃了我国驻军,占领了库伦,扶植第八世哲布尊丹巴重新登上了“蒙古皇帝”的宝座,成立了所谓的“自治政府”。七月十日,在库伦以哲布尊丹巴为皇帝的蒙古君主立宪政府正式成立并宣布duli。第二天,后来被定为蒙古国庆日,而解放买卖城的日子,则定为蒙古人民军的建军日。一九二四年,我国政府与苏俄政府签订《解决悬案大纲协定》,仍规定外蒙古为我国领土的一部分,我国享有领土主权。一九二四年五月,第八世哲布尊丹巴病死。一个月后蒙古取消君主立宪政体,建立共和制,成立蒙古人民共和国。

第四百八十四章 安翔飞的回答

“那有什么用,人家都duli快一百年了。 ”安翔飞听我这么一说,笑着回道。

“再把它收回来,不就行了,哈哈。”我半开玩笑,虽然是开玩笑但是或许在国人的潜意识里真有这种想法吧。

那知道我话音刚落,安翔飞想了想就说道:“回归我国那只是一个传说里的神话”

“噗,……”我白了他一眼,他也不理会我,而是自顾自的说道。

“ 我国人对蒙古特殊的情感,全因我们的〃海棠叶〃情节。而蒙古人对我国人的种种不友好,也起源于这片〃海棠叶〃。不同的是,我国人对这片海棠叶充满向往,蒙古则充满厌恶。二者的根本分歧在于我国将蒙古建国看作国家fenl与领土缺失,蒙古则看作是民族解放与国家duli,看成自己在苏联红军的帮助下,彻底摆脱了我国将近三百年的〃殖民统治〃。

我的蒙古朋友孟和在跟我聊历史的过程中,曾反复用到〃征服朝〃这一概念。〃蒙古在元代也曾征服过我国,为什么不说现在我国是蒙古的一部分呢?〃

蒙古人这种史观的叙事范本,全部躺在它的国家博物馆里。位于首都乌兰巴托市中心苏赫巴托广场西北的国家博物馆共由十个分馆组成,记录了从匈奴朝到蒙古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历史。通过展品的内容、陈列样式与展馆大小等细节,我们可以了解蒙古人对自己的历史究竟是持怎样一种态度。

与我国民族大一统史观不同,蒙古国人并不认为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在蒙古国家博物馆的墙上,这一点被特别强调出来。蒙古国家博物馆在不同展厅里是这样叙述自己国家历史的:匈奴帝国,鲜卑帝国,柔然帝国,突厥人建立的突厥帝国、蓝突厥帝国、维吾尔帝国及最后的蒙古帝国、满族统治之下的蒙古、革命前夜的蒙古、gongchan主义时期的蒙古与minzhu化后的蒙古。

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博物馆,在看似千奇百怪种类繁多的展品背后,实际上都有一个相同的目的,即向参观者证明自己国家民族的正统性与唯一性,蒙古国家博物馆也不例外。蒙古国家博物馆展厅的历史排序,无疑是想告诉参观者,蒙古国是自古以来中亚各个帝国的合法继承者,历史上各个帝国的统治者或是蒙古人的直接祖先,或与蒙古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两千多年来,中亚的居住者、建国者与统治者的后代,便是现在的蒙古人。蒙古国家博物馆告诉人们的,并不只是蒙古人对国家正统的申述,还有他们对外来统治者的态度。满族或者我国,在这里被当成一个侵略者的角色,用来批判。

突厥朝的展厅,是蒙古与代表土耳其政府的土耳其国际合作机构共建的,因为突厥帝国创立者的后裔就是现在的土耳其人。蒙古人能坦然面对古代突厥人的统治,却无法坦然面对满族或者我国人的统治。

照理说,从一六三六年清军入关前征服内蒙开始算起,到一九一一年清朝灭亡,有清一代对外蒙古统治将近三百年,比起后来苏联七十年的间接〃统治〃要长出很多。但如果你到蒙古国家博物馆就会发现,三百年历史的第五展厅〃满族统治下的蒙古〃,不及〃gongchan主义时期蒙古〃展厅的三分之一,是十个个展厅中空间最小的。

第五展厅展品的内容只突出两个主题:军事与刑具。前者强调清朝对蒙古的军事征服;后者用图片加实物刑具的方式,刻意突出满族统治的残酷、黑暗。实际上稍对蒙古历史了解的人,只要做一个简单的对比,就可以看出蒙古国家博物馆陈述立场的偏颇。

一九二一年苏联控制蒙古以后,没收佛教寺院的财产,摧毁庙宇,逮捕喇嘛,基本上毁灭了藏传佛教。在一九三二年蒙古出现反抗苏联的行动后,苏联当局开始在蒙古进行清洗迫害。二十年,有三万六千人死亡或失踪,而当时的蒙古只有七十三万人。短短二十年间,这个国家将近5%的人非正常死亡。在文化上,蒙古遭受了与越南同样的命运,传统蒙文被改为俄罗斯式的斯拉夫文字,隔断了他们自身文化的传承。

以上数据都来自蒙古国家博物馆,对比便知,第五展厅描述清朝对蒙古的残暴统治,只是大而空的宏观论述,缺少历史证据的支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