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战五千年-第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悠刚刚在自己的考位上坐好,将笔墨纸砚、食盒饮水依次放好,考官就捧着卷子进来了,先是声明了一番考场纪律,然后依此将考卷发放,
李悠深呼吸数次待心情平复,才缓缓打开考卷,这份试卷比起会试来说要简单不少,第一部分是默写几句圣人经义,这些有原主人的记忆在前,李悠轻松地就完成了;第二部分是策论,考卷给出了一个眼下朝廷上极为关心的问题,让诸考生作答,李悠对此也早有准备,不慌不忙的在草稿纸上打起了草稿,写下了一篇四平八稳的文章,最后又检查了几遍,确定没有什么违讳犯忌的地方才用馆阁体整整齐齐的抄在了试卷之上。
最后一道诗词题更是轻松搞定,从记忆里翻出一首歌功颂德的诗词写了上去,至此考试的时间连一半都没有到。李悠又详细检查了一边,发现没什么问题之后干脆起身交卷走人,施施然的出了国子监。
第二天的兵法考试同样轻松,经历了陈庆之这样名将的教导,以及同李广、卫青、程不识、公孙敖等人的切磋,再加上三国和大汉两次任务的锻炼,李悠在兵法的掌握上已经不是一般人可以比拟的。
而国子监的兵法考试难度并不大,只要按照往日所学兵书上的记载,将那些原话填充到考卷之上就可以过关,李悠再一次提前交卷。
最后是弓马的考试,分为骑射和步射两科,在提前画好的白线外开弓,只要十中五以上就能过关,传承自飞将军李广的精妙射术在此刻震慑住了全场的考官,无论是步射还是骑射,李悠接连十射十中,上好的雕翎羽箭将箭靶的红心扎得满满当当。
“我大魏又添一员猛将!”主持考试的某位勋贵爵爷双眼放光,忍不住击掌赞道。
而第二天揭晓的成绩也并未出乎众人的意料,李悠经义策论、兵法及弓马三科都是甲上,毫无争议的通过了这次考试,按照大魏的规矩,他现在可以顺利袭爵了。
早已盼望多时的许光顾不上庆贺,连忙带着李悠来到了吏部,找到司封司郎中丘尚俭办理袭爵事宜。
“恭喜李贤弟了,既然国子监的考试已经通过,愚兄这就按照祖制上书陛下,等陛下用玺以后,礼部会主持袭爵大典,再有光禄寺、太常寺等衙门配合,举行个册封仪式,自此以后愚兄就要称呼贤弟为伯爵大人了。”丘尚俭的脸上也洋溢着喜色,李悠和英国公府的关系不错,他能袭爵意味着英国公府在朝堂上又添一名奥援。
嗯,继承爵位之后就和周南举办婚礼,然后回嘉州去,从此以后不理会朝廷的纷争,悠哉游哉的过小日子,这生活也不错啊。李悠谢过丘尚俭,喜滋滋的回去了。
谁料想三日后圣旨传来,李悠不仅继承了嘉州伯的爵位,还被征召加入禁军,成了禁军之中的一名指挥使。
第132章 任务三开启(700均加更)
根据大魏祖制,像李悠这样的勋贵之后,身上不仅有爵位可以继承,同时还能继承祖先在军中的世职,李悠的祖上有大功于大魏,除了给子孙留下一个嘉州伯的爵位之外,还有世袭指挥使的军职。
指挥使在大魏军中属于高级军官,秩正三品。下辖指挥同知2人(副长官,从三品),指挥佥事4人(正四品)等属员,统领五个千户共五千六百余名士兵。而这些自从大魏开国、天下太平之后渐渐地就成了朝廷给这些勋贵发俸禄的借口,除非有意于军功主动申请,否则朝廷不会将他们编入军中,而如今李悠却得了个实职差遣,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莫非是英国公看中了自己的才华想让自己参与到朝廷纷争之中去?带着这样的疑问,李悠拜访了英国公府。
“老夫虽然的确欣赏贤侄的才华,但是想到贤侄袭爵后就将大婚,因此打算等贤侄婚后过个一两年再来商谈为国效力之事,只是没想到尚俭的奏折送上去之后,陛下却特意下旨让贤侄加入禁军,这其中的原因老夫也不甚清楚啊?”丘元德摸着胡须,一连迷茫的说道。
“丘伯父,这给出一名指挥使的实职并非小事,而且又是京营的指挥使,朝中能做到这一点的屈指可数。”李悠闻言也有些纳闷了,这要不是丘元德,还能是谁。
“除了老夫之外,尚有兵部尚书袁汝夔、宰相杨介夫能决定一位指挥使的去留。”袁汝夔身为兵部尚书,在军队事务上很有发言权,而宰相杨介夫长官朝政多年,同样拥有达成此事的能力,只是他们和勋贵一系素来不和,丘元德实在是找不到他们这样做的理由。
“不过贤侄勿用着急,自从好水川大败之后,京营禁军之中都是我们的人手,汝父当年在军中也经营多年,留下无数恩泽;待你上任之时我会从你父亲的老部下中抽调精干人手填充其中,有老爵爷和声望和许先生的照料,出不了什么问题。”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了,那么就该想好应对的策略,“另外,就同你所说的一般,朝中能有如此手笔的人不多,老夫下去后再行打听,相信用不了几日就能将此人打探出来。”
“如此小侄谢过丘伯父照顾了。”见对方为自己想得如此妥帖,李悠不禁心生感激,连忙起身深深一礼。
“呵呵,贤侄勿用见外,我等勋贵一系本来就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贤侄若是出了问题,我等也不会有好日子过。你若是想谢老夫,不如等大婚的时候多敬几杯酒吧!”既然李悠已经顺利袭爵,那么他的婚礼也该搬上日程了,而有了这一层关系,日后掌握制诰大权的翰林学士周寿周季老岂不就要偏向他们勋贵一系了?因此丘元德对他的婚礼格外关心。
“到时候小侄必然会亲手将请柬送到丘伯父及几位世兄手中,还请丘伯父赏光。”李悠连忙答应下来。
国子监选定了良辰吉日,礼部翻出典籍中所记载的袭爵大典,光禄寺、太常寺等衙门也过来帮衬;一个月后,李悠的袭爵大典顺利举行,李圭更是亲自到场,这也是他继位以来第一次遇到勋贵袭爵。
郑亮和陈景隆等人虽然也在他们家人的运作之下通过了考试,但是他们的长辈如今尚在,所以本次袭爵的只有李悠一人。
“****深杯酒满,朝朝小圃花开的句子朕在宫中也曾听过,而且听说李爱卿还是国子监近十年来第一个步射和骑射都十发十中的考生?”李圭此时也显得十分亲切,“朕记得嘉州伯当年以文武双全闻名于朝野,如今李爱卿颇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势,还望李爱卿再接再厉,不要堕了嘉州伯的盛名。”
“臣多谢陛下教诲。”李悠不情不愿的跪下谢恩,尽管知道身处于这个时代,跪拜是少不了的,但是他还是觉得别扭。
哎,要是回到嘉州关起门来做土霸王就好喽,整个嘉州也没有一个人可以让自己跪拜,但是在京城,以后恐怕还要时不时的见到皇帝,跪上几回,这实在是让人不舒服啊。
李圭待了一会儿就走了,之后群臣依此上前道贺,丘元德刚走杨介夫就走了过来,“恭喜嘉州伯今日袭爵。”之后又是御史大夫贾澄、兵部尚书袁汝夔以及顺昌伯陈光等人,李悠一一回礼致谢。
“十八岁不到就封了伯爵,想想我等十年寒窗之后又为国效力十余年也没有这般待遇啊。”道贺完毕退到一边的兵部尚书袁汝夔羡慕的说道,他如今身上虽然也有爵位,可那却不是世袭罔替的,他的子孙只能逐代减次继承,如果两三代之中出不了人才,他们袁家就会渐渐地回归平民。
“未来的路还长着呢,究竟将来能成什么样还不好说。”杨介夫淡淡的说道,至今还没有多少人知道李悠的指挥使其实是他给安排的,至于目的么。。。。。。暂且不宜为外人道也。
“贤侄,如今爵位已定,趁着你如今还在京城,咱们就把婚事办了吧?”新上前的翰林学士周寿笑呵呵的说道,如今他越看这个女婿越发的喜欢。
“谨遵岳父大人之命,小婿回去后就去请钱伯父入京主持婚礼。”他如今家中没有长辈,只好找和他们两家关系都不错的昌华伯钱飒来为他做这些,这也是去年入京前在钱塘和钱飒夫妇说好了的。
“嗯,如此甚好。”周寿对李悠的安排也非常满意。
大典过后李悠又在伯爵府之中招待各路宾客,钱骅、王机、郑亮、陈景隆等诸多好友前来道贺,一直忙到半夜才醉醺醺的睡去。
万籁寂静之中,李悠胸口的虎符沉寂多时后又一次放射出淡淡的光芒,久违了的声音再次响起,“任务时间到,请宿主做好进入任务世界的准备,本次进入的世界为大唐至德二年。。。。。。”(未完待续。)
第133章 援军何在(800均加更)
“接战春来苦,孤城日渐危。
合围侔月晕,分守若鱼丽。
屡厌黄尘起,时将白羽挥。
裹疮犹出阵,饮血更登陴。
忠信应难敌,坚贞谅不移。
无人报天子,心计欲何施。”
被火焰灼烧的黝黑的城墙之上,到处可以看到鲜血的痕迹,再向远处望去,被投石机抛出的巨石砸碎的城垛旁边,一群面黄肌瘦的民夫正在从城中房屋拆下来的砖石飞快的修复着;一名五十岁左右的披甲男子缓缓吟诵着自己新作的诗句,在他唇齿张合的时候,人们可以看到他的嘴里已经不剩下几颗牙齿了。
“中丞,今日贼子大抵是不会来攻城了,您还是先下去歇息一会儿吧?”他身旁一名年龄相仿的官员关切的问道。
被称为中丞的那名男子缓缓摇头,“城墙尚未修复完毕,本官即使下去了也睡不好觉。”说到这里他话锋一转,“令威,你觉得我方才那首诗如何?”
与叛军的交战从春天一直持续到现在,战斗十分艰苦,四顾无援,睢阳已成为一作空城,日渐艰危。叛军重重围困睢阳的态势,就像月亮周围的晕圈一样,围了一层又一层,守军则根据敌强我弱的形势布成像鱼丽阵那样的阵法,抵御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守城军民同仇敌忾,多次击退了敌人的进攻,指挥官站在城头亲冒矢石,不时地挥动旗帜指挥军民作战。受伤的将士包扎好伤口,又重新回到了战场上,守城官兵浴血奋战,愈战愈勇。将领忠心报国,又能取信于士兵,应该是不可战胜的,坚贞不屈与敌战斗到底的意志决不会改变。我和将士们苦战守城,战况危急,却无人上报天子,虽有破敌的谋略,却无法得以实现。
睢阳太守许远将张巡的这首诗在脑海中又过了一遍,此诗道尽了从开春至今睢阳将士困守孤城的艰辛,城外有安庆绪所派来的大将尹子奇率领的十五万精锐大军,而城中守军仅有六千八百人。
尹子奇为安禄山麾下名将,曾官封河南节度使,麾下统帅的都是来自边关的百战精兵,除了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昔日征讨四方的亲信镇兵之外,还有来自同罗、奚、契丹、室韦诸蛮夷部落的精骑八千余,这些人身经百战、凶残异常,在此前接连攻破大唐无数城池,但凡他们所至,百姓无不被屠戮一空。
河南节度副使、御史中丞张巡和睢阳太守许远能凭借区区六千八百人的兵力和一座破败不堪的睢阳城,将尹子奇的大军挡住着实不易。
想起这半年时间里的艰苦奋战,许远不仅心生感慨,“中丞这首诗真是道尽了此战的艰辛,此诗慷慨壮烈,让人读之豪气顿生,中丞大人生平诗作不多,但这一首却丝毫不输给李太白的那些诗作。”
“令威过誉了。”张巡亲切的称呼着许远的字,“张某本无多少诗才,这一首不过是有感而发而已。”
他轻轻拍打着城墙,感慨得说道,“睢阳虽小,却也扼住了叛军攻入江淮的咽喉,如今洛阳、长安皆落入叛军之手,天下财赋主要依靠江淮供给;只要我等守住了睢阳,让叛军无法攻入江淮,有了江淮源源不断的财赋,安贼的叛乱迟早会为我大唐所平;故而即使张某粉身碎骨,也不能让尹子奇东去一步!”
“听闻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朔方节度使郭子仪已经被晋为司空、关内河东副元帅,正在长安附近与贼军大战,若是我等能拖住尹子奇,使其不能回援长安,则长安迟早会为副元帅大人收复。”许远点头赞道,睢阳城池虽小,却也关系到整个天下的局势,若是没了这座城池的阻拦,尹子奇无论是东进攻入江淮还是西归支援新即位的安庆绪,都会让整个天下的局势无可挽回的糜烂下去。
“出入城时我军还有六千八百余名好男儿,如今只剩不到半数,且粮草箭矢皆无,可恨那驻军临淮的御史大夫贺兰进明和彭城许叔冀、尚衡都作壁上观,迟迟不敢前来援救!”说到此处,张巡睚眦欲裂,眼中都快要滴出血来,若不是他们和之前任河南节度使的虢王李巨不敢援救,局势又何至于落到如此境地?
对面有凶恶异常的叛贼大军,身后是踟蹰不前的猪队友,张巡和许远的处境可谓是艰难异常,如果不是张巡深得睢阳民心,全程军民都竭力抵抗,再加上许远当初拒绝了李巨让他们抽调城中粮食支援濮阳、济阳两地的命令,睢阳城恐怕早就陷落了。
只是如今城中粮草已尽、箭矢全无,即使他们还有杀敌的勇气,这城池却又如何能继续守下去?许远同样双目含泪,“城中百姓如今已经开始掘鼠罗雀,四处寻找老鼠、鸟雀为食,甚至还有人易子而食,身为睢阳太守,我不能让百姓生活安稳,还将他们拖入绝境,许某真是愧对睢阳百姓啊!”
“然城中百姓依旧民心不改!”张巡忽然提高了声音,“五胡乱华之事殷鉴不远,若是任由这些贼军攻入睢阳,又不知道有多少汉人要沦为这些蛮夷口中的两脚羊、饶把火。。。。。。”
“若非两位大人,睢阳城破我等又岂能幸免?与其在家中被乱军杀死,还不如和他们拼个你死我活。”身后搬运砖石的民夫忽然插话道,闻得此言城墙上的军民无不出声应从。
“民心依旧在我一方,只是没有粮食和援军又如何应战?”看着这些骨瘦如柴、但眼神依旧坚定的百姓,许远心中激荡万千,他和张巡以及诸将士早已做好了殉国的准备,只是可怜了这些百姓。
“如今唯有等南八回来了。”张巡遥遥的看向临淮的方向,数日前他手下的大将南霁云率领三十精骑突破重围,前往临淮向贺兰进明求援,若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