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新列强时代 >

第136部分

新列强时代-第136部分

小说: 新列强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连吴天明也忍不住开口插了进来。

议事大堂一下子热闹起来,在座乡勇队留守核心成员纷纷你一言我一语说了起来,只有吴老汉右手手掌轻轻摩挲光洁溜溜的下巴若有所思。

“你们几个家伙,说什么胡话呢?”

吴可被这几个家伙的无知话语给逗乐了,忍不住开口直翻白眼。

“这怎么能说是胡话呢?”

那几位小队长不敢多言,吴天明却是没这个顾忌,瞪圆了双眼不客气道:“难道我哪儿说得不对吗?”

“文武有别啊老哥!”

吴可真心无奈了,对于堂哥这样的官盲还能说什么呢?

“文武有别?”

这下不仅吴天明,其他核心小队长无不露出茫然神色。

吴可除了苦笑还是苦笑,摇了摇头沉声解释道:“别看堂哥你现在也是七品官身了,可在同级别文官眼里屁都不是!”

“不会吧,咱怎么说也是用真本事拼出来的七品官身?”

吴天明一脸不信,只当吴可危言耸听。

“堂哥你可真要注意了,千万不要抱着这样的想法,不然以后铁定吃亏!”

摆了摆手阻止堂哥吴天明表示心中不满,吴可无奈苦笑道:“那些文官寒窗苦读多少年,才有机会一朝高中风光无限?”

他轻笑着扫视一眼面面相觑的核心弟兄,继续道:“除了状元,榜眼跟探花让人关注,仕途可能比较顺畅之外,那些进士老爷哪一个不需苦熬资历,还得走门路上下打点。才有可能成为一县七品父母官!”

“呵呵……”

看着满脸茫然不明所以的堂哥和几位核心弟兄,吴可轻笑着反问:“咱们从草根到眼下这种程度又花费了多少时间,你们以为那帮苦熬出来的文官会对咱们有啥好脸色?”

这个,道理确实如此!

“可咱为了这身七品顶戴,可是真真切切出了力拼了命的,那些文官总不能装做看不见吧?”

尽管已经接受吴可说辞,但吴天明依旧忍不住辩解道。

“呵呵,文人呐……”

吴可轻笑着摇了摇头,没解释什么脑中想起护送总督行辕那段日子,他还少受了那帮随行行辕文官们的冷眼跟奚落么?

“别看咱现在也是四品‘大员’了,可人家知县真不一定会看在眼里,最多见面之时恭称一声‘吴大人’,事后该怎样还是怎样,现官不如现管嘛!”

“所以说,以后你们小心点,行事不要太过嚣张,特别是在新任知县跟前!”

他笑着奉劝道:“除非那家伙不知好歹触碰了咱的底线,不然能忍就忍……”

“这样做,是不是太过窝囊了?”有小队长不服气问道。

“窝囊不窝囊的另说,在这乱世能保住性命就不错了!”

吴可先是叹了口气,而后话题一转说道:“你们要怎么跟新来知县相处我不管,只要别闹得太过就成,咱乡勇队也不是好惹的!”

挥了挥手示意小弟们不要说话,他接着说道:“我最担心的是长毛某部主力再次从通城过路,然后顺手把你们给剿了……”

“不会吧。长毛不是定都江宁了么?”

“是啊,中间还隔着不少距离呢,怎么可能再来?”

“大人太过小心吧,这个可能不说没有也是很小吧?”

“……”

议事大堂坐着的乡勇队留守核心成员顿时炸开了锅,议论纷纷满脸怀疑。

弟兄们不理解也算正常,不过吴可没打算跟他们解释这么多,只是摆了摆手叮嘱道:“至于长毛会不会来另说,我就是事先提醒你们一下,到时候别被人当了枪使还不自知!”

“不能吧,咱可不傻!”吴天明代表一干留守弟兄说道。

“你们有这份心气就成,记住遇到了解决不了的麻烦不要硬来,实在不行放弃沙堆营地退回山里都成,一切以保存自身为首要!”

吴可轻笑着点了点头,将心中想法完全道出。

“可子你放心就是,有大伯看着呢出不了事儿的!”

这时候一直微笑不语的吴老汉突然开口,声音虽然平淡但语气却是坚定不移:“咱不主动惹事外人也休想占咱们便宜,遇到了真麻烦自然有你帮衬着,只有乡勇队不倒咱以后的日子就差不了……”

第261章最后安排

交代好了乡勇队留守核心弟兄,吴可又回到吴村待了几天,好好享受了一番衣锦还乡的风光待遇……

族里一下子出了一位四品大员,五六位七品官员,七品以下官员更是数以十人计,自从消息传到村里以后整个村子都处于喜气洋洋的状态。

吴可的‘衣锦还乡’自然更是火上添油,村里连摆三日流水席,要不是吴可阻止只怕还得鞭炮齐鸣锣鼓喧天一番。

眼下的吴村已大变摸样,几乎家家青砖黑瓦彰显吴村的经济势力今非昔比。

出村的道路也经过整修,变得硬实平整了许多,起码下雨天过牛车不成问题。

因为有乡勇队的常年采购,村子自建的简陋坊市也逐渐步入正规,每日里人来人往热闹不凡,不单单只是供应乡勇队后勤所需。

村人们兜里有了钱,自然不想再委屈自家孩子,由村长吴老根牵头,各家筹集资金建立的正规私塾于前些日子也正式开课,吴可当时还过来观礼来着。

不仅如此,依托乡勇队巨大后勤定单的福,村里还建起了不少各类小作坊。有粮食粗加工作坊,有木工作坊铁匠作坊,裁缝铺啥的一应不缺,俨然一座山间小集镇新鲜出炉。

吴村的发展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其间也不是没眼红的强人想来分上一杯羹,可惜全都一头撞在铁板上,在乡勇队的绝对实力面前不是灰飞烟灭就是当了俘虏做了苦逼的苦力。

而且由于吴可的一再告戒,甚至不惜动用私刑,好不容易压制下村人们诧然暴富后迅速膨胀的心态,没有出现嚣张跋扈目中无人的讨厌情况。

有了吴村集市这个平台,其实村人们不用多做什么,只需摆正心态迎接周边山民即可,这也是一种变相的助人方式。周围山民因此受益自然对吴村好感大增,这让乡勇队绝大部分出自吴村附近的战士更有凝聚力。

而且在吴可的协调下,吴村私塾可以接纳附近山村的适龄幼童入学,村里的作坊还请了不少周围山民充当学徒和长工,如此几相叠加吴村几乎与周围村子利益相连,形成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局面。

因为自家儿子就在乡勇队做事,是吴可手下绝对心腹之一,所以吴老根虽然贵为吴村村长跟族长,但对吴可的要求不管理不理解全都奉行不误。

之前心中确实带着不少疑惑,吴可交代下来的很多做法都是主动让利于人,这让吴老根很是不解也承受了一定压力。可是现在效果显现之后他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吴可的用意竟然再此,心中不住升起‘难怪难怪’的钦佩感慨。

如今吴可挟四品官身的闪耀容光回村,村里就差没举村欢庆了,周围山村也跟着与有荣焉。不论吴可走到哪都是前呼后拥好不热闹,根本就不给他私下接触当地实权人物的机会。

“老根叔,我实在没时间跟那几个村子头面人物多做协商,还得你老多多费心了!”

饭桌上,吴可敬了村长吴老汉一杯,放下杯子诚恳说道。

“可子你放心就是,这事包在老根叔身上!”

吴老根拍着胸膛应承下来,吴可此时的态度让他欣慰,同时吴可的要求也并不过分,只是将之前帮乡勇队筹集后勤物资的工作有明转暗而已,这对他来说只不过是小菜一碟。

自从吴可创立乡勇队以来,吴村作为乡勇队老巢,一直肩负帮助乡勇队解决后勤的重任,吴村也是因此而迅速发展起来。

吴老根全权负责此事,不仅明面上大加采购周围各村的出产,暗地里还在周围山上隐蔽处修建了几处大地窖,并由暗道沟通连成一个整体,作为乡勇队最重要的后勤保障基础存在。

要不是有这个后勤保障基地存在,只怕去年乡勇队的日子就混不下去了。

当时太平军张帆部主力过境,将库房里的粮食物资搜刮一空,等乡勇队联合马三东的乡勇营,还有李青山的沙堆民团重夺县城,便面临着无米下锅的困境。

不说李青山独自供养的民团青壮,起码乡勇队跟乡勇营好几百人,可都是衙门供应米粮养着的。

当时库房这么一空,顿时乡勇队跟乡勇营两波人马就得断炊,就算马三东自己贴钱买粮也赶不上趟。

那时太平军肆虐湘鄂两省,凡是被太平军光顾过的地方和其周围都被闹腾得鸡飞狗跳,地主乡绅一个个死的死逃的逃,家里的粮食也大都‘贡献’给了过路就粮的太平军人马,致使很多地方的粮食供应十分紧张。

很不幸的是,鄂南地区跟周围的湖南岳州正是太平军肆虐的重灾区,当时粮价飞涨物价腾贵,可苦了自掏腰包重新筹建乡勇营的马三东,短短时间散出白花花的银两无数。

要不是吴可临时启用几个大地窖里储存的粮食物资救急,只怕现在乡勇队还窝在通城恢复元气呢,哪能气势汹汹横扫鄂南风光无限?

虽然现在他的身份地位不同了,可以调动的资源也不可同日而语,但沙堆总归是乡勇队的老巢,这里的民众基础实在太好,吴可没有放弃的想法,甚至还动了将整个通城打造成替乡勇队输送新丁的后方基地。

当然想要做到这些,除了拥有稳固的后方基地之外,还得有足够的钱粮钱粮物资供应。不然的话要是吴可在前线率兵与太平军厮杀,沙堆大后方确实突然断了粮维持不下去,那乐子可就闹到了。

将事情都交代清楚之后,吴可便告辞了乡亲父老,直接从沙堆赶到临近的崇阳沙坪,然后一路沿着沿途城镇北上,不断接见沿途乡镇地主乡绅,跟他们大谈特谈生意经,用利益的方式捆绑在一起。

说起来也真是好笑,乡勇队拿下崇阳不到三个月时光,可是在此地却建立起了庞大的关系网,算得上除了通城之外最牢固的后方。

无论是人员物资还是前粮方面,对乡勇队的帮助崇阳都不甘人后。

不为别的,就因为大家有共同的利益……

崇阳境内的资源实在丰富,丰富到每一座乡镇都能供养起好几家实力不差的地主乡绅,而且还有很大发展潜力。

乡勇队自从拿下崇阳后,便大力参与各地乡绅地主们的生意,共同经营庞大的红茶产业,同时还有让人心情激动的掏金行业,至于最主要的粮行还有各种特产行业都没放过。

各乡镇地主乡绅负责提供人工货物,而乡勇队则负责保护沿途商路畅通,双方配合时间不长但效果却是极佳,短短一个来月的初布尝试,也就是吴可正陷入修水太平军制造出的无休止骚扰中不可自拔时,已经产生了极其惊人的利润。

这些生意吴可自然不想放弃,所谓手头有钱心中不慌,就算到了武昌后有总督衙门负责他们的一切用度,但他可不想将自家的财政命脉轻易拱手让人。

吴可一路从南到北,几乎天天泡在酒席当中,明显看得出来此时的四品官身已经足够唬人,崇阳各地那些乡绅地主一个个巴结讨好诚惶诚恐的态度便是明证。

待到他从崇阳直接赶到咸宁,正好碰上新任咸宁知县到任,接下来在酒桌上自然又是好一番热闹。

可惜得是,看得出来这位新任咸宁知县表面客客气气内里却是冷淡之极,好象很不情愿跟他吴大官人有所交流一般,显得有些孤高绝傲。

吴可没有拿热脸贴别人冷屁股的嗜好,见对方如此也就失了喝酒的兴致,没多久便找个借口告辞带着手下上千人马浩浩荡荡直奔两百里开外的武昌而去……

第262章抵达

“吴老弟你可终于来了,老哥可是盼望得紧!”

武昌城外,左宗棠一把抓住吴可的手臂,满脸激动道。

“我说左老哥你不至于吧,咱不就分开没半月么?”

吴可心生警惕,满心疑惑问道。

“哎,说来话长说来话长啊……”

左宗海嘴唇蠕动了一下,但最终啥也没说只是拍着吴可的肩膀一脸感叹:“走走走,我先帮你安置好手下弟兄再说!”

“那就多谢老哥了!”

吴可自是求之不得,初来武昌人生地不熟的,要是遇上个不认识的接待官员,就是被阴了还得傻乎乎感谢人家帮忙呢。

“哈哈,你我兄弟哪用得着这般客气?”左宗棠摆了摆手一脸豪气。

……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武昌可是个好地方……

武昌最早有城,始于三国时期东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是年吴主孙权在江夏山(今蛇山)东北筑土石城,取名夏口城。该城方圆仅二、三里,实为地形险要的军事堡垒。

武昌自古而今都是县、州、府、郡和省治所在地。历史上的古夏口城亦几经变迁。汉代设有沙羡(音夷)县,治涂口(今江夏区金口)。

至晋武帝以后,沙羡县治移至夏口城,故武昌一度称为沙羡县。后来因辖区扩大又改称汝南县。南朝宋孝建元年(公元454年),孝武帝在夏口设置郢州,并在夏口城的基础上进行城垣的修葺和扩建,这就是古郢州城。至今古城遗址尚存。武昌在那时又称为郢城。

齐梁时期,梁将曹景宗(后任郢州刺史)攻打郢城,在紫金山与小龟山北筑土石城堡,此堡北临沙湖,南距郢城约二里,后世称为“曹公城”。

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隋文帝改郢州称鄂州,改汝南县为江夏县。州、县治所均设于城内。自此武昌又有鄂州、江夏县之称。

唐敬宗宝历元年(公元825年),牛僧孺为武昌军节度使,改建鄂州城,原来的夯土结构改甓砖结构。

武昌城第二次大规模的改建并基本定型是在明洪武四年(1371年)。时任江夏侯的周德兴增拓武昌府城,周围二十余里,墙体为陶砖砌就,墙高二至三丈余不等。

据《湖广图经志书》载,明代的武昌城,里巷阡陌,衙署丛集,府学、贡院、文庙等文化建筑遍布,文人学士荟聚,俨然是一座政治中心的城市景观,为当时南方的重要城垣。

在清代武昌城又有不小发展,无论经济政治还是军事地位在华中地区都是首屈一指的。

当然这些吴可都是听左宗棠白话的,看着老左上下嘴皮子不住开合,当时他心中就一个想法:真乃牛人也!

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