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新列强时代 >

第409部分

新列强时代-第409部分

小说: 新列强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陕甘总督左宗棠,七年一剑平定西北。到了1873年,左宗棠终于腾出手来,一边派军进驻河西走廊,一边向朝廷报告,准备进军新疆收复失地。

同时东海硝烟弥漫,1874年新兴日本为转移因改革维新所引起的矛盾,以琉球船民被台湾土著杀害为由入侵。钦差大臣沈葆桢带领中国军舰“安澜”和“伏波”等前往台湾,李鸿章也紧急调集淮军唐定奎部6500,人入台,并运去洋炮20门。

清军到来,给予日军强大震慑。日本内务卿大久保利通亲到北京谈判,清廷因西北阿古柏叛乱,中法关系日趋紧张,两广总督吴可指挥手下亲自参与安南内战抽不得身,加上英美法三国调停,决定妥协。

经谈判,中国付给日本白银50万两,日本从台湾撤军。日本的突然举动,震动清廷,朝野哗然,再次引发了举世瞩目的海防、塞防之争。

1874年11月5日,总理衙门递上《海防亟宜切筹武备必求实际疏》,强调海防,提出“练兵、简器、造船、筹饷、用人、持久”等六项具体措施,请求饬令有关大臣讨论。

11月19日,前江苏巡抚丁日昌请人代递上《海洋水师章程》六条,提出海军分区设防并统一指挥,要设立北洋、东洋、南洋三支舰队,分辖北海、东海、南海三面海域。

清廷将总理衙门和丁日昌条陈交滨江沿海各省督抚及将军讨论,限一月内复奏。时任陕甘总督左宗棠本不在饬议大员之列,但总理衙门因其“留心洋务,熟谙中外交涉事宜”,所以特别咨请其参加筹议。

此次争论,海塞防三种观点,以左宗棠和李鸿章两个实权派之争最为引人注目,两方派系各逞手段在朝堂展开激烈争论。

海防与塞防之争“复奏”期矛盾焦点在于防俄还是防日。军机大臣兼总理衙门大臣文祥、直隶总督李鸿章、原江苏巡抚丁日昌、浙江巡抚杨昌睿、两江总督李宗羲等共同认定日本“阴柔而有远志”,甚于沙俄,沙俄“志在蚕食,不在鲸吞”,日本却是“志在鲸吞,不在蚕食”。

而醇亲王奕环、盛京将军都兴阿、漕运总督署山东巡抚文彬等认为“各国之患,四股之病,患远而轻,俄人之患,心腹之疾,患近而重”,沙俄是最大敌手,当务之急是“严备俄夷”。

海防与塞防之争焦点在于传统与现实交锋。传统派和洋务派,争论如何救国,是固守封建礼教典章制度,还是学习西方现代文明。以大理寺少卿王家壁、通政使于凌辰为代表的传统派,寄希望“天朝上国”文物制度抗衡西方工业文明,以“天朝礼治文化”应对西方强权政治,指责李鸿章“以夷变夏”是卖国。

而以李鸿章、沈葆桢为代表的洋务派直面惨淡,主张“舍变法用人”。传统与现实之争,是海防与塞防争论的深化,是对政权顶层设计的新思维和新主张。

海防与塞防之争,反映清廷已成“亲贤夹相辅助,主国三公,事权无不下移”的行政体制,军国军政大事,集思广益,广泛咨询,由疆臣复奏,海防之议参与者涉及淮系、楚系、南方三督系,守旧派、清流派等不同利益集团。

左宗棠感叹:“臣曾督海疆,重参枢密,窃见内外政事,每因事权不一,办理辄行棘手。盖内臣之权,重在承旨会议,事无大小,多借疆臣所请,以为设施。外臣之权,各有疆界,虽南北洋大臣于隔省事,究难越俎。”

反映出中央与地方关系微妙,集权衰落,权力下移,决策迟缓,处处受制,诸强时常“空言搪塞”,大员不能“内外一心”,谋私利轻国利之风甚重,清廷只能折中“海塞并重”。

晚清边疆危机是海权和陆权地缘政治争夺结果,从阿基里德到亚里士多德都从海军强弱中看到国家兴衰。原本历史上的1890年,美国海军军官马汉提出了系统的“海权论”,指出海权即是利用和控制海洋视为世界历史中至关重要的因素,海上军事力量和和平商贸航行,前者是海权基础,后者是海权目的,二者相辅相成。海权是国家获得世界霸权的基本途径,是国家竞争、敌对和战争暴力的记录,控制世界必须控制海权。

英国地理学家麦金德提出了系统的“陆权论”,倡导联系地理、历史与政治的新地理学,指出“谁统治东欧,谁便控制‘心脏地带’;谁统治‘心脏地带’,谁便控制‘世界岛’;谁统治‘世界岛’,谁便控制世界”。

心脏地带指欧亚大陆的中心和北部,大约900万平方英里的范围,包括东欧和中亚一带。心脏地带没有可通往海洋的水路,是一块联成一体的陆地,除了一些亚北极区的森林,适合陆地力量的机动。

而世界岛指亚欧大陆,是世界政治的地理枢纽地区。海权论和陆权论是西方地缘政治学中最基本的两个理论流派,它们各自强调单一地缘因素的重要性。

不论海权论与陆权论是否客观地解释了世界政治的基本形态,但至少在主观上影响了国家的对外行为。海权论和陆权论都强调强对抗,国家间把海权与陆权的争夺和战争看作是世界政治的核心内容和基本主线。

……

中华民族是大陆性的民族,民族的发展是由西到东,却从未进一步向海洋作大规模或有计划开拓。明代以前中国外患集中在东西北,海疆除小股骚扰外较为太平。

清廷晚期被西欧海权和沙俄陆权攻击得毫无还手之力,产生千古未有之巨变,过去的故事现在依旧演绎。

传统中国塞防是西北边防,左宗棠在‘海防’与‘塞防’之争中竭力反对牺牲“塞防”保全“海防”,那时“塞防”主要是新疆,现今又多西藏。新疆,地处欧亚大陆腹地,地理位置重要,既是中国石油蕴量较大之地,又是中亚方向陆路进口油气之主道,聚集了“三股恶势力”。

作为历来是民族迁移交融和多民族杂居以及多种宗教广泛传播的地区,新疆从不是一块太平之地,历史上没完没了的分离、分立和分化现象重复上演,隐患重生。

西藏,作为一块天然屏障,地势险要环境恶劣,有极其重要的地缘政治价值,朝廷重臣魏源曾曰“卫藏安,而西北之境安”。

第721章风云激荡

清末中国国防威胁海上居多,迫使中国由背对海洋转为面向海洋。中国之败,非兵员疲船体破,而是观念、技术和体制的全面落后。

黄海、东海、南海以及台湾海峡,连接西太平洋,链接八个国家,是中国走向世界的重要通道和生存发展的重要空间。

中国疆土之大,邻国之多,面临的艰难困苦可想而知。海防塞防之争,曾经有,现在有,以后还会有。需要的是力量,依靠的是团结,凭借的是果敢。

光绪元年(1875)4月,朝廷采纳左宗棠“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并重”的原则,一面命左宗棠督办新疆军务,收复失地;一面派李鸿章督办北洋、吴可与沈葆桢督办南洋与东洋海防事宜。

至此,“塞防”与“海防”之争大体说得上尘埃落定。

……

一场突如其来的‘海防’与‘塞防’之争,不仅在朝堂上引起轩然大波,同时也将大半个中国的政治力量牵涉其中。

吴可和两广清军也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在‘海防’与‘塞防’之争刚起之时,便有风声传出朝廷准备调换两广总督人选。

他没有跟朝廷直接反目,而是策动发起两广清军大部,从陆地以及海洋两方面,借口安南国求援之请向安南境内杀去。

无论是朝廷还是安南方面的安南军以及法军都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安南国一直都有向朝廷和两广方面求援,没想到两广清军不声不响的答应了并还出兵数万!

与此同时,一直被安南军和法国联军压着打的黄鼎凤突然奋起,近四万大军倾巢而出,在游击队的帮助下将跟前法军击败,一连追杀近百里才收住攻势。

随后两广清军主力从谅山杀到,黄部不敌连连丢城失地,清军一鼓作气拿下战火连绵的安南中部大半地区,会通黄部溃军一前一后冲入安南南部地带,一场延绵近半年的混战过去,将好不容易保有最后一点地盘的安南军队,以及士气低落无心作战的法国人赶出了安南。

等朝廷得到消息,慌慌张张下令两广清军停手之时,一切都晚了两广清军一般主力涌入安南参战,不是想撤就能撤退回来的。

朝廷好不慌乱,甚至一度传出要治两广总督吴可的罪,结果都被朝堂上的部分中立大臣,以及大半洋务派重臣阻止。

期间法国驻中国公使向朝廷发出严重抗议,要求两广清军立刻撤出安南国境,与身处安南地区的法军脱离接触,否则后果自负云云。

英国佬也跟着凑了个热闹,英国驻中国公使也跟着喊了一嗓子,当然只是口头威胁并没有其它动作。

可就是如此,朝廷也被吓得不轻,所幸安南战事不过小半年便有了结果,战斗力低下的安南军队以及士气低落的法国部队,在混战中根本就不是黄部以及两广清军主力对手。

特别是两广清军主力一部,清一色后膛步枪以及便于携带火炮助阵,火力猛烈之极无论安南部队还是法军部队都吃不太消,根本就顶不住清军将士的凶猛攻势,不是一触即溃也差不了多少。

法军被赶出安南地界后自然不甘失败,法国驻远东海军悍然出动,不顾朝廷警告对两广沿海进行骚扰破坏。同时法国公使还恶狠狠扬言要清廷好看,一副列强跋扈嘴脸嚣张之极。

谁料两广水师甲乙丙三支舰队清朝而出,于北部湾海域与法国远东舰队相遇,双方当即展开激烈炮战。一时间北部湾海域炮声隆隆硝烟弥漫,商船渔船绝迹喊杀声惊天动地。

海战持续了足足小半天时间,数十艘以风帆蒸汽动力为主的战舰在海面上往来追击,数百炮口不顾危险直直对轰损失惨重,最后以法国远东舰队最先承受不住,率先撤出战斗才告终止。

两广水师损失惨重舰队伤亡近半,无力追击只能眼睁睁看着法国舰队跑路,旁边还有观战的英国舰队虎视耽耽,两广水师将领可不敢冒险。

此次北部湾海战震惊中外,两广水师依靠优势兵力取得最后胜利,可惜伤亡年太大战船损毁或者重创者达到半数以上,几乎失去战斗力。

而法国远东舰队情况更惨,在海战中直接损失了三份之二的兵力,只有区区三艘遭遇重创受伤不轻的战舰见机得快,在英国远东舰队的帮助下成果逃脱,不过它们已彻底失去战斗力几乎没了威胁。

两广清军在水陆两面同时大胜法国部队,一时风头大盛国内官民无不振奋,这是自两次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首次在正面战场上完胜列强军队的战斗。

接下来两广清军上下自然获赏无数,两广总督吴可更是破天荒的受封三等公爵之位,可谓有清一代汉臣之魁首。

朝廷高兴之余自然又想收权,京师再一次传出朝廷欲调两广总督风声,而且这次传得有鼻子有眼说趟在病榻上的慈禧太后已经下定决心。

可惜的是法国人不甘失败,被赶出安南地域后剩余五千残兵柏将盘踞老挝以及柬埔寨等地,不时发动越境偷袭杀入安南境内。

与此同时,法国公使也气急败坏一再与朝廷交涉,各种威胁之语给兴奋不已的朝廷狠狠泼了几盆冷水,让朝中上下知晓事情绝对没完。

这时某些想摘桃子的朝中重臣以及八旗勋贵打了推堂鼓,别看两广的桃子诱惑之极,但有本事并有胆量去摘的却连一位都无。谁都知晓一旦接任两广总督之职,首先要面对的就是法国部队的挑衅。

此时整个大清国内,除了李鸿章的淮军以及左宗棠的楚军之外,没哪位封疆大吏有底气承受法国部队的怒火。

可李鸿章与左宗棠根本抽不得身,于是吴可担任两广总督十来年后,因法国人的不断挑衅,竟奇迹般继续担任两广总督一职。

战后两广清军占据了安南中部精华地带,将势力范围扩张到安南南部边缘地带。而黄鼎凤部则占据安南南部地区,还有部分老挝和柬埔寨地域,势力范围与法国人犬牙交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这一手当然是吴可与黄鼎凤暗中分配好的,为了这一天两广清军可是足足做了近十年准备!

待到安南战事逐渐稳定下来,两广总督衙门立刻开启对安南控制区的开发行动。无数物资与人员第一时间调派过来,镇南关至谅山铁路延伸而出,迅速向安南中部精华地带蔓延而去。

与此同时,大皮隶属于乡勇队后勤产业以及外围势力,有组织的纷纷向安南中北部地区转移,短短大半年时间便轻松转移了五十来万百姓定居于安南控制区。

等到移民安置事务步入正轨,时间也到了同治十二年1873年,朝廷又一次风传两广总督吴可即将调任之时,小日本突然对台湾动手并引发朝廷‘海防’与‘塞防’之争。

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后,资本主义和封建残余相结合,日本逐渐走上对外侵略的军国主义道路,直接将侵略矛头指向了琉球、朝,鲜和中国。

日本向外扩张,将主要目标指向了中国,其第一步便是想仿照西方列强同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1870年10月,日本派使臣柳原前光前来中国要求订约,中国最初的态度是可以通商而不必订约,既而在柳原前光的劝诱和恫吓之下,竟答应订约。1871年7月,日本派议约专使大藏卿伊达宗城和副使柳原前光来中国,清政府派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为全权大臣,双方在天津进行谈判。

1871年9月13日,中日签订《修好条规》和《通商章程:海关税则》。条约没有列入“一体均沾”的最惠国条款,也没有给予日本内地通商、长江航行的特权,而且规定各项权利是相互的。

日本政府对条约不满意,1872年5月再度派柳原前光来华要求改约,被李鸿章拒绝。日本当时正积极准备对台湾、琉球、朝,鲜进行侵略,急于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便决定批准条约。

1873年4月日本派外交大臣副岛种臣来华换约,另外一个目的就是借此窥探清政府对台湾、琉球和朝,鲜的态度,寻找借口,以便实施侵略活动。

而日本对台湾进行侵略活动,借口便是所谓的琉球漂民事件。

1871年11月30日,琉球宫古岛民的两艘进贡船,离开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