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大明-第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明未在这黑水明国的商船队中做任何猫腻手段,就算这二十余艘舰只都是战舰组成,又难道能一鼓作气攻陷南京?很明显是不可能的,还不如老老实实经商,为自己争取一份利益。
这商船上满载了五颜六色的花布,还有五花八门的糖制品,一些方便生活的小型机械,这些大部分都属于快速消费品,以目前大明经济恢复,天下富庶的情形来看,这大批的货物卖出个好价格是不成问题的。
一路上这庞大的舰队简直是所向披靡,不管是商船还是海盗,都远远的避让开来。而郑和这次抓了头大鱼,一路上也不再三心二意的到处停留,这个叫做朱明的人,不管他是什么来路,一切都交由圣上自己来判断吧。
(出差时间出现了偏差,本来预计上周六回来,稿子也只存到了周六;结果拖延到今天的凌晨一点才到家,白天还要上班,所以大家见谅,今天来个短章意思下吧。)
第二卷南北帝国第一百三十七章再入广州
这一路上顺风顺水,虽然也有狂风巨浪,但也是有惊无险的过来了,这时已经是十月开外,正是中原一年的晚秋时节。
舰队渐渐的驶近了广东,在南国海上温差虽然不那么大,但也明显的感觉到了深秋的凉意。
对于朱明来说,这是第二次返回自己这故国了,但对于随船而行的许多黑水明国人来说,这是第一次来到这么北方的地界。
微凉的海风让他们十分的不适应,原本每天都热得恨不得把皮扒下来,现在却冷的让他们恨不得缩,缩成一团,缩回娘胎里去。
也好在这一路衣物倒还不缺,布匹有的是,就算临时现做也不过是样子难看了点,御寒是绝对没问题的。
于是不管是满刺加使团还是朱明大队的人马,都不顾形象的将自己裹的严严实实,倒有点像是正宗的天方人一般,这样才让他们感觉到了温度仍存在于他们的身上。
这一路的颠簸倒也不是完全没有价值,至少当船队靠近广州港时,这些没见过大世面的土著们一齐瞪大了他们的“氪金眼”,贪婪的望着眼前这繁华的港口。
就算是从南阳一等一繁华的所在——自由城中出来的黑水明国商人们也被这船来船往的热闹景象给镇住了。
只要想想,就算是郑和舰队这样一等一庞大的船队需要泊入港中,也就只是平静的湖面投入了一颗石子一般,港口中只是略作了一点调整,很快港口这个巨无霸就把整支舰队给吞噬了进入,还不吐核的。
大明旗帜和郑字帅旗早已引起了市舶司的注意,连广州府也已经被惊动了。郑和是谁,那是当今圣上面前的红人啊,就算不愿意巴结他,也是万万不可得罪的对象啊。
于是就在船只全部泊入了广州港中,那些已经闻讯而来的官员开始按照官阶大小排队等待起郑和的召见来。
朱明使团中的商人们也是大大的沾了一脸的光,那些随舰队而来的商船也在官面人物的指引下泊入了港口中,从头到尾别说上来揩点油的小税吏地头蛇,连个正当收税的人都没有来叨扰一下。
似乎这一批次入港的船只都贴上了标签——“闲人勿近”一般。
既然已经是大明的地界了,而且听说广东布政使司也被惊动了,布政使大人正在赶来的路上,郑和也不矫情,既然在此地补给停靠了,也就大大方方的下了船,与前来拜访的众多官员和颜悦色的交谈了一番。
这也让聚集在码头的大小官员们感激莫名,本来嘛,以他们本都是些六七品的小官,郑和光是品级就是四品,还是皇帝身边的人,更兼现在还挂着一个“钦差总兵官”这样吓死人的头衔,如何不让这些得到了“亲切接见”的小官员们诚惶诚恐。
最后匆忙赶到的广东布政使汪大人拍板,啥都别说了,今晚在广州城内最大的粤满楼内大宴宾客,为郑公公一行接风洗尘。
占城王子、满刺加使团,后来才上船的吕宋使团,以及朱明带领的使团被一并隆重推出。
听到这次郑和出使西洋,带回来大小使团十数个,而且有名望的南洋大国就有四支使团前来朝贡时,广州城内的这些大小官员又是一齐赞叹:皇上威武!大明威武!郑公公威武啊!天下四海之内无不臣服。
吃吃喝喝无非是老一套,但是不少官员对于皮肤白嫩的朱明都表露出了极大的兴趣,当得知这是一个在南洋建立起幅员辽阔的部落酋长时,这些官员个个都好生赞叹,纷纷表示朱明这一表人才,不愧是中原优秀的人种流到外洋支援当地建设去了。
朱明也不与这些官僚客气,既然你们主动招惹到我了,我堂堂一国之主就被你们降格到部落的酋长,那也怨不得我来占你们便宜了。
当下朱明大大方方的表示:此次使团中有不少仰慕中华文明的当地土著商人,带来了二十几艘大船的货物,想要在此地进行贸易,并将中原富饶的物产也带到南洋去,让那些个苦哈哈们也见识一下中原的富饶。
郑和饶有兴趣的看着这大声忽悠的人,想不到他已经算是身陷虎穴了还是如此淡定,当下也不再管他,仍他去扯着自己这张虎皮抖威风吧,反正这大厅中肯定有锦衣卫的各色探子将见到的一切报给南京城中的那人,自己还是多吃菜,少说话,正当的应酬往来是必须的,但万一做了什么不该做的触动了某人的神经,这后果就不是自己能承受的了。
“杨提举,在下这些商船队应该也按照占城、暹罗的成例来算,但大家同为炎黄子孙,在下部落中又多有华人后裔衣食无着,你看……”朱明此刻正在忽悠的这人乃广州市舶司的提举大人,虽然只是从五品的小官儿,但权利着实不小,据自己商会的回报这人软硬不吃,倒还沿袭了洪武年间不敢收钱,铁面办事的作风,不知道这趟自己能不能搞定。
这名叫做杨提举的也知道兹事体大,不敢随意应承,跑到一旁与几名官员交头接耳一番后,又过了半晌,才过来告诉朱明只要不发现夹带和违禁物资,此次朱明的商船队一律按正常税制折半收取,算是友情价了。
天朝上国的面子又一次战胜了实际的利益,至少今天杨提举的行为肯定会被无孔不入的锦衣卫探子上报到朱棣那儿,不知道朱棣将褒扬此人还是直接将他赶回老家去种田呢。
而酒宴上其他的那些使团都是只带着几十上百号人不等来中原吃吃白食,最后准备磕上几个响头换回成车的礼物带回家去的,此刻看到朱明借着正式访问使团的官方身份上蹿下跳的为自家的商人们争取利益时,他们这才恍然大悟,可惜这时再通知商船队往这赶也迟了啊,一个个只能埋下头来,大吃海喝,好歹多吃点回来。
一席饭吃的宾主尽欢,郑和与这些官僚秉承着只谈风月,莫谈国事,对于这些风月场上的事情,郑和这个无能为力的人也表现出了极大的耐性,倒是让朱明对他这么深的城府也赞叹不已。
在大厅中用餐的朱明使团成员也知道了税收减半的天大好处,一高兴这些人都换了海碗开始勇猛的拼起酒来。
他们带来的这些货物其实在中原并不是特别能卖的上价钱,但此次这些商人们过来除了带货物外,还带来了购买中原商品的钱。
没错,这些钱就是白银,而且不是纯白银,而是朱明的自由钱庄所发行的银币。
这些银币在黑水明国已经确定了就是当一两的价值,也在市面得到了流通,但是用到大明来说却不知道是否足够好用,自由钱庄在度过发行银币初期的不信任时期后,现在已经不轻易提供银币与白银的兑换业务了,那么这银币在大明的市场前景如何,真还需要考验。
而且这些银币都是此次北上前官方特别提供的,与正在流通的银币明显不同就是在银币下并没有黑水明国的字样,一是为了避免惹出什么麻烦,二是为了区分,避免扰乱黑水明国自己的货币市场。
说白了,这些银币就是作为出口而专门铸造出来的银币,这些银币一块能当成八钱使用都是赚了。
在酒宴结束后,郑和船队略作休整就需要继续北上了,而朱明的商队则在特许下滞留了下来,开始在广州港中开始了贸易的过程。
第二卷南北帝国第一百三十八章入贡南京城
朱明的商船队留在广州港中开始贸易之事暂且按下不表,那些商船的主人却还得跟着朱明一同继续北上朝贡,因为他们都在朝贡使者的名册之中,中途郑和是不会允许他带回来的使团就这样少掉二十来人的。
但是这些商人倒也十分乐意跟着一同前往南京,石头城的虎踞龙盘他们之前可能没听说过,但这两天在广州城中所有人一提起南京都是一脸向往迷醉的表情,那是天下一等一的去处啊。
秦淮河上无数香艳的传说对这些南洋来客一样有杀伤力,这次可不是泥腿子进城,这是土财主暴发户要来扫荡啦,这些商人别的没有,臭钱确实还有几个。
此刻这些商人以朱明马首是瞻,正在犹如应声虫一般听着朱明的训导,进城后不得恣意妄为啦、低调处事啦,这些个商人自然是满口答应,这个时候还轮不到有外国户口的人放肆,犯了事一样得牢底坐穿。
出使船队一路沿着海岸线,经过了大明帝国的东南沿海,溯江而上,返回了大明此时的政治中心,帝国的心脏——南京。
早在郑和船队刚抵达广州港时,几匹缇骑就策马奔往南京城,一路换马不换人,郑和船队返航的消息第一时间就到达了朱棣的龙案之上,包括使团的人员也已经被了解了个大概。
所以在郑和一行返回南京时,南京城已经做好了隆重的迎接准备。
说不上黄沙铺地,净水泼街的程度,但确实也有大小官员出城迎接,领头一人身着杏黄色的服饰,朱明在浩浩荡荡的入城队伍中间,距离甚远也看不确切,而且也没人跟他讲解太多,只是知道今天得老老实实亦步亦趋的跟着大队行动。
但郑和已经提前得到了通知,今天由帝国未来的继承人,皇太子殿下朱高炽亲自带领文武百官出城迎接。
要说起这皇太子殿下,那尊容其实并不适合搞对外接待工作,尤其是这次入城的队伍中外宾没有一千也有八百,而朱高炽同志的外貌确实有点对不住观众,如果只是在家中恶心爹娘也就算了,这大庭广众的到光天化日之下迎接外宾,确实……连郑和也在心中微微摇头叹息,这太子殿下宅心仁厚是没得说的,只是长得确实寒颤。
朱棣英武不凡,偏偏自己这个大儿子长得肥头大耳,而且还是个瘸子,颇为经历了一番风波才坐上了太子这个位置,此次郑和归航,又带回了众多使节,这么大的事情,派出这个太子从级别上来说倒是足够,只是内中的居心,就不为外人所知了。
在两名内侍的搀扶下,朱高炽上前迎上郑和,郑和对这位素有儒雅仁爱名声的太子还是颇为尊敬的,当下带着自己手下主要的助手们,齐齐上前一步跪拜在地,见过了代表皇帝出城迎接的皇太子殿下。
朱高炽虽然样子不太入得人眼,但声音却还洪亮,大声说道:“郑公公辛苦,将士们辛苦,巡游西洋乃不世之功业,吾受圣上所命,专责此次使团觐见一事,为诸位接风!”
当下所有人都齐刷刷的一片跪倒在地,朱明左右瞄了一圈,也只得跟着一同跪倒在地,高呼:“谢陛下恩典!谢太子殿下恩典!”
接下来经过例行的祭祀天地大典后,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入了城,之后就是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明代的礼仪有一套繁琐的规矩在约束着,这是最不讲礼仪的朱重八当上了皇帝后一步步弄出来的东西,他要恢复昔日华夏的礼仪之邦风范。
郑和与王景弘自然得回宫中交旨谢恩,而他们带回来的这些各国使节自然不能急吼吼的直接跟着到宫中去拜见一番朱棣,然后哥两好的大喝个半斤八两白酒,醉醺醺的扛着朱棣给的礼物就回国去吧,这还有一整套繁琐的程序将要履行。
进入南京城后,礼部的官员十分客气的找上了朱明这些入贡的使团成员,他们太好辨认了,除了朱明这边汉人多点,穿的还算正常,其他的这些南洋诸国使者穿什么的都有,五花八门,大街上远远的可以看到一堆似穿着烂布头胡乱裹挟而成的人,那就是到天朝来入贡的南洋诸国使者了,不明就里的人还会误以为是守门的兵丁大发慈悲把流民给放入城了呢。
负责此次入贡使团管理的是礼部主客清吏司的一名郎中,吴郎中主管西洋各国事务,此次郑和下次西洋,为他带来了这么多生意,让他脸上也颇有光彩,看着眼前这密密麻麻一堆使者的脸,吴郎中心中乐开了花:这哪是脸啊,这一张张乌漆麻黑的明显就是一张张考评绩优的通知单啊!
吴郎中越看越爱,当下嗓门也更大起来:“各位尊敬的来使,请先与下官去会同馆中小憩一二!”
当然了,他嗓门再大也传不了那么远,只是表明他心情激荡的一种手段而已,自有下面的小吏将消息传达到每个使团中去。
早在洪武年间就设置了会同馆这一机构,主要是为往来使者提供饮食起居。凡外国贡使或归顺大明的少数民族到北京以后,会同馆主客部官员要立刻“点其正从,定其高下铺隐”。如果有外国使者或其随从生病,会同馆还要马上给予治疗,所用药材由太医院供给。
同时会同馆也就等于是将各国来使圈养起来,一入馆中,虽然不是实行军事化管理,你也不能由着自己作为海外蛮族的性子,到处跑跑跳跳的了,大明可是严禁各国使者与民间私自接触的。
若有什么贡物,这些贡物也由会同馆清点以后呈报朝廷,在此期间,“几进金银器皿,珍宝段匹之类,须同贡献之入验视明白,具写奏本,仍以器具装盛,或黄袱封表,分拨管之,一同贡献之人收之入馆。”要是进贡的是珍禽异兽,会同馆还要尽心照料、喂养。
朱明与主客清吏司的一名主事一路交谈,倒也弄明白了这会同馆的职能,也是,大明国力强盛,来朝贡的使者这么多,不弄个专门机构来管理光靠礼部那几杆枪确实忙不过来。
进入会同馆后,确实也像之前那名主事告知朱明的,按级别大小安排住宿,这会同馆占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