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替明 >

第269部分

替明-第269部分

小说: 替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眼下又是大冬天,叫天军将士身上都是穿得厚厚的衣服,虽然不是铁甲,防御这强弩之末的轻箭却是没有任何问题。

加上叫天军将士每人都有配备铁盔,使得建虏看似铺天盖地的箭雨,更多的是对叫天军心理上的考验。

但是,叫天军的这支骑马步军可是精锐的野战编制,根据地内的人都是挣破脑袋进野战军。每个将士为了不被淘汰出局,都是非常严格的要求自己,军纪和素质上就连最精锐的建虏,估计也是比不上。

因此,当对岸泼来箭雨时,叫天军将士们在班长的喝斥鼓舞下几乎没有任何骚动,这让后面指挥的胡汉三相当的满意。

炮兵们随即校准射击参数,开始照顾岸边射箭建虏中比较密集的区域。而那些嗷嗷叫着冲上冰面的建虏,在一番倒地葫芦出现后,很快便慢了下来。在进入燧发枪有效射程之后,伤亡立马就出现了。

比较而言,火器的射速没有弓箭快,但单发的威力却比弓箭要大。这次对射中,叫天军还是等建虏进入有效射程才开火,虽然建虏也同样穿着厚衣服,但防御的效果和叫天军却根本是一个地上,一个天上,无法相比。

叫天军将士在射击的只有两排,一排站着,一排蹲着。当他们听着班排长的号令动作一致的射出手中的铅弹后,马上把手中的燧发枪往后一递,手中一轻枪被拿走,紧接着手又一沉,一把装填好的燧发枪便到了手中继续开始下一轮射击。

在连绵的枪声中,建虏甚至连大凌河的一半都没冲过来就倒下了。加上有炮兵的辅助,建虏的第一波攻势很快便瓦解了。

胡广依旧在山上用望远镜观察着整个战场的情况,无须侦察兵的禀告,战场的形势一目了然。

此时此刻,冬日已经西落,只有西边的天空还有一点余晖。天空中挂着的那轮圆月,越发的明显,应该是个月明星稀的夜晚。

山下,密密麻麻的人影填满了河边官道附近,已经有点模糊看不清建虏的面孔。不过能看到建虏又在组织第二次冲锋,黑压压的一片又压向大凌河。

胡广注意到,建虏的注意力,大部分都集中在大凌河这边。对于身后缓慢靠近的炮声最多只是干着急,偶尔转头看看而已。山下的建虏,从分布上可以看出来,已是一盘散沙,没有任何建制可言。

和胡广一言不发,冷眼旁观战场局势不同,在山下的多铎已是心急如焚,他明白血肉之躯是无法抵挡身后那轰天神炮的。盯着前面大凌河的战场看了一会,忽然灵光一闪,马上大喊着下令道:“快,用尸体当盾牌,给本贝勒冲!”

他的命令无法有效下达,唯有身边的亲卫跟着齐声大喊,把命令尽量传到河岸边去。

这支建虏骑军也不是没带盾牌,但能护住全身的大盾牌不多,一个不小心脚一滑跌倒的话,命就差不多交代了。

有盾牌的建虏最多冲过大凌河心,基本上就没有站着的了。而盾牌损失一个就少一个,没有盾牌的建虏在冰面上就是个活靶子,眨眼就成了尸体。

当多铎的命令传过来时,如梦初醒的建虏大喜过望,马上抓住同伙的尸体,垒起一定的高度躲在后面。

这个情况马上被胡广观察到,对于铅弹来说,尸体确实是块好盾牌。不过这种情况,早已讨论过应对之策。

胡广稍微抬头看了下天色,而后又看看大凌河上,越来越多的建虏躲在垒起的尸体后面向对岸推进,便没有再又有,当即下令道:“命令,发起第二阶段攻击!”

“轰”

“嘭”

又是一个灿烂的烟花在空中绽放,耀眼夺目。多铎一见,大吃一惊。他知道,叫天军打出这信号,肯定是又有手段要出。眼下的情况已经够糟糕了,再来什么手段,自己这边还能承受得住么?

他不顾危险,连忙在马背上站了起来,转首四顾。

天色已经暗了不少,多铎瞧瞧前面,大凌河的对战好像没有什么变化,身后的轰鸣声依旧,听声音还是在缓缓推进,似乎也没什么变化;南北两侧,在靠近大凌河这边,地势开阔,山上不多的火器基本上已没什么影响。

这情况让多铎有点愣神,而后就是越加的慌乱。他可以肯定,那个烟花很可能是催命的,越晚发现叫天军的手段,就越难以应对。

正当他心急如焚时,忽然身后的炮声停了,替而代之的是隆隆的铁蹄声。熟悉战场的他,一下便听出来,有大量骑军正高速冲过来。看着自己这边不成建制散成一地的手下,多铎的身子在马背上摇了摇,随即便跌下马去。

之前的火炮轰鸣声掩盖了骑军起步提速的声音,一直到骑军冲出炮兵的身后,开始加速冲击时,炮声一停,马蹄声才震耳欲聋。

这是刘大能的骑军旅,是南方面军的主力骑兵部队。铁甲重骑作为箭矢阵的箭头,冲在最前面。他们的手中,都平举着燧发三眼铳,沉稳的让人吃惊。就仿佛他们面对的不是穷凶极恶,让明军闻风丧胆的建虏,而只是一些待宰的羔羊。

在山上观察着的胡广放下了望远镜,后面的战况已经没有看得必要了。他转身吩咐侦察团团长程老鼠道:“战役的第一阶段马上结束,第二阶段顺利与否就看你的了!”

“请首长放心,保证完成任务!”程老鼠来辽东后,就带着他的一营跟随在胡广的身边,一直憋着没动,早就等不及了,听到胡广的话,马上便大声保证道。

大凌河西岸,胡汉三看着对岸溃败的建虏,嘴角一撇,无趣地自语道:“还以为会来场刺杀战呢,这么快就败了,扫兴!”

他不知道,这场战事向世界证明了热兵器的巨大优势。只要运用得好,就算敌人再强悍,一样会一败涂地。因为热兵器不是靠悍勇,不是靠血肉之躯能挡的。

胡汉三在嘟哝完后,转身下令道:“传令,巡视河岸,不得放一名建虏过河!”

640废话少说

天色将近正午,高挂空中的太阳在这严冬带不来多少暖意。寒风呼啸声中,有一支军队出现在京师北门方向。

旗杆歪斜,人无精神,就连战马也是打着响鼻,无精打采的样子。但在队伍的最前头,有一老人却挺直着上身,穿着大红官袍骑在马上遥看京师,看不出一点精神不振的样子。他就是拒不交军权,一定要领兵回京面圣的内阁辅臣、蓟辽督师孙承宗。

其实,他的内心远不如表面这样镇定。这一路行来,越是靠近京师,他看到城头换成建虏龙旗的城池就越多。心中知道大势已去,就算崇祯皇帝没有降,怕也没有多大用处。

并不是每一个地方的封疆大吏都能和自己一样,一生就忠于大明。来京师见陛下最后一面,也算是有个交代吧!

孙承宗早已下定决心,他扫视了在自己边上的高起潜,见他离京师越近,脸上的喜气就越浓,不由得心中厌恶之极。

他正想转过头不再看时,高起潜反而注意到了他的目光,脸上露出得意地笑容道:“孙阁老,你其实不要那么犟,对你有好处。就算你心有前朝,但这天下注定是大清的了。”

说到这里,他拨马凑近一点,用商量的语气提议道:“要不,现在就把军权交出来,陛下说不定龙颜大悦,还会重用于你,毕竟你在辽东这么多年,陛下也知道你的能耐……”

说到这里,高起潜忽然说不下去了。因为孙承宗那双眼睛盯着他,就仿佛是一把冰冷的匕首,直刺他的内心,让他感觉到胆寒。

“老顽固!”高起潜心中大骂一声,也转头不再去看孙承宗。

没有拿到军权,让他有点遗憾。皇太极肯定不会让这支军队进京,甚至会做出很多限制,逼这支军队被大清掌握为止。

如果是一般的军队,都不用这么麻烦,自己鼓动下底下的将领,基本上有把握掌握这支军队。但眼下是孙承宗这个四朝元老,很多将领都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军中威望太高,就没有办法了。

他正想着,忽然孙承宗转首大声对跟他后面的将领喝道:“都给老夫打起精神来,别让建虏把你们看扁了!就算要降也要让你们的主子看到你们的精气神,看到你们能当大用!”

他这话一说完,不管心中是什么想法的将领们,全都一下振作起精神,大声回应一声而后把军令传下去。

没多久,这支犹如病怏怏的明军,就如同打了兴奋剂一般,全都振作了起来。这让一直领兵跟在后面的多尔衮暗暗吃惊,他马上下令手下三千人马暗中戒备。毕竟这支明军好歹有三万多人,在明军中也算是有战力的一支强军了。

离京师越来越近,城头上的建虏自然也第一时间便发现了,很快派人过来,自有高起潜去说明情况。

很快建虏便把这边的情况飞报回京师,皇太极一听,当即放下手中所有事物,匆忙赶往北门城头。

孙承宗的威望够高,这支军队的数量又多,如果能劝降这支明军,那在京畿之地就真正成为大清的势力范围。不管那些还没有投降的城池中,到底是在看局势发展当墙头草,还是铁了心不想加入大清,就都无足轻重了。

和孙承宗打了这么多年交道,皇太极相信自己比那朱由检更了解他。这孙承宗一心为明国,要他降了大清的难度有点大。但幸好朱由检在自己手中,要是自己劝说无果地话,再让朱由检来劝他,说不定能劝降他。就算不行,交出军权肯定是可以的。

到了城头后,皇太极瞭望远处的明军,竟然看到这支明军比他想象的还要精锐一些,使得他的决心又大了一分。

“如果这支明军不肯投降,我们想消灭他们,估计会损失不少大清勇士。”济尔哈朗就站在皇太极的身后低声点评,从侧面给了皇太极一点建议。

皇太极点点头,随后叫过一名亲卫,吩咐了几句。

明军在离城门炮程之外停住,不管是将领还是士卒,当他们清清楚楚看到京师的城头,飘扬着建虏的旗帜,站着一排排的建虏时,一个个又都黯然失神。

眼前这座城池毕竟是京师,是天下中心,大明几百年来最高贵的地方,是天子所在,掌控着整个大明。

虽然建虏强大,打起仗来己方胜少败多。可在这些武夫的骨子里,还是一样看不起这些蛮夷,战场上厮杀的经历,让他们对这些蛮夷有着不同程度的仇恨。

可如今,这些蛮夷竟然占据了大明最为高贵的地方,还要成为这里的主人,而自己也将要成为他们的奴仆。这样的结局,让这些刀口添血的汉子一时都有点失神。

不过如果事态正常往前发展的话,形势比人强,那些大官都匍匐在建虏的脚下,这些武夫就算心有不甘,那又能怎么样?

日子还是要过,生活仍将继续,最终大部分人在建虏的利益诱惑下,必然成为他们手中的一把屠刀。

在高起潜的带领下,孙承宗带着手下副将以上级别的将领驱马缓缓向前,离城头一箭之地的距离站住。

皇太极就站在城头,满面笑容地大声说道:“孙阁老的本事,朕是知道的。如今天下已为我大清所有,只要阁老能帮朕做事,朕为阁老准备了次辅的位置,其他有什么条件,也尽管开口便是,可好?”

眼下之意,只要孙承宗能降了建虏,不但能马上升到次辅,其他有什么条件,估计皇太极也能答应下来。

在如此多人面前承诺这些,皇太极自然是很有诚意的。否则想反悔的话,怕是丢不起这个脸。

孙承宗身后不少将领听到这番话,不由得都把目光投向他,不管能不能看到侧脸,都注视着看他怎么答复。

皇太极看着城下,忽然又大声许诺道:“其他将领一律官升一级,仍领旧部,只要为大清立下功劳,朕封其为王亦在所不惜!”

他的话音一落,别人还没来及有什么反应,就听孙承宗冷着脸,中气十足地大喝道:“废话少说,老夫要见陛下!”

641东山再起

皇太极知道孙承宗口中的“陛下”绝不会是他,同时他也知道有此要求,便点头同意道:“没问题,不过朕希望你能好好考虑下朕刚才所说!”

说完之后,他便一挥手,自有人去照办了。

皇太极原本还想再说点笼络的话,却发现孙承宗冷着张脸,直视城墙,压根就没看他,又见祖大寿冷眼扫视着其他将领,使得那些将领没一个敢抬头面对自己。心中便无奈地叹了口气,只好打消了念头,自去箭楼里坐了,喝茶取暖等着朱由检到来。

说句实话,在皇太极的心里,这支明军中他最看重孙承宗和祖大寿。一如在原本的历史上,建虏在抓获孙承宗时用尽手段劝降不成才杀了他;而建虏对于祖大寿,更是容忍其几次假降,由此可见一斑。

紫禁城外的午门广场上,崇祯皇帝失魂落魄地回头注视着宫城,见那城头上飘扬着建虏的龙旗,站着一个个面目狰狞的建虏士卒,不由得心如刀割。

大明朝竟然亡于自己手里,一心中兴大明却最终断送了江山社稷,边荒之地的蛮夷窃据了华夏之鼎,以后九泉之下,如何面对历代先帝?

皇后以死谏之,是让朕忍辱负重学越王勾践,可那皇太极却不是吴王夫差啊!

崇祯皇帝正想着,忽然被人一推,一名建虏大声喝骂了起来。一边站着的曹化淳也在帮着说道:“你都已经是阶下囚了还恋恋不舍干嘛?走快点,不要耽搁了!”

“呜呜呜……”边上的两位贵妃和崇祯皇帝的几名子女见此,不由得都哭出了声。

崇祯皇帝怒视着翌日的心腹,正待破口大骂时,先前那建虏又上前推了他一把,嘴中厉声喝斥着,脸上露出一种病态的满足。

崇祯皇帝一个趔趄,后退几步眼看着要跌倒。这时,一双手伸出,一下扶住了他,同时向前一步把崇祯皇帝护到后面,怒声对那建虏大喝道:“不得无礼,你们主子可是交代过要礼待我大明皇帝的。”

紧接着,他又转过身,尖声怒责道:“曹公公,就算你想讨好新主子,也犯不着如此冷漠无情吧?没有一个主子是喜欢背主求荣、翻脸无情的奴才的!”

曹化淳被训得脸上青一阵白一阵,他看着这个昔日的心腹手下,很想发怒让边上的建虏收拾他。可不知为何,心中感到发虚,又觉得他说得未尝没有道理。皇太极还要用到朱由检,利用完之前应该不会怎么他。自己要是太为难昔日的主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