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明国公-第12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时着呢也是听到,说是又给朕找了个教书的。说实在的,朕这心里面,并不怎么欢喜。平rì里朕虽然也是玩耍,但是却也并没有那么无法无天。实际上那天朕是故意如此,为的就是要让来人知难而退的。最起码的,也是不要太过管束朕了。
“而且,以往教导朕的那些个人,各个都是死板的要死,一句话说的不对,一件事做得不对,那可都是要闹上好半天才肯罢休的。所以,当时听闻老师前来,不熟悉的时候,有听闻是个解元、会元、状元连中之人,恐怕即便是年纪不大,行事起来也是如同朝中的那些老家伙一般死板。所以朕当时,心中一直很是讨厌。”
“那后来呢?陛下在见了老臣之后,还是如此。还是说见到了老臣之后就改了想法了呢?”
“刚刚见到老师的时候,朕还没改变想法。老师还请不要怪朕,毕竟朕当时虽然年纪小,可是也见过不少人了,这表里不一的人,实在是太多了。若是仅仅因此而断定一个人到底如何的话,实在是太过武断了。诚然,当时朕是一律把人都往坏处想,这倒也是朕的不是了。
“但是,从老师一开口之后,朕就被老师所说的话给吸引了。老师并未如同那些人一般,只是死说书上的东西,反倒是给朕讲起来了一些其他的事情。那些事情朕不仅仅只是喜欢听,却是每次听完,都能明白一些道理。从那以后,朕就喜欢听老师的教导了。”
“如此还要多谢陛下夸奖了。”
“说来,如今想想看,老师的这个法子,恐怕也不是对谁都有用吧。洛儿倒是不错,不过想来,不管老师用什么办法,他都会学的很好。反倒是洵儿,想来不管老师用什么办法,他也未必能学得好。
“如今看看,洛儿已经是有了一国之君的样子了;倒是洵儿那里,不管是对他再怎么好,似乎这种好反倒是成了坏事。如今他就藩在外,这才多少年,就弄出来了这么多的事情。”
“倒是不说福王,不过太子殿下的事情,陛下已经想清楚了吗?”张凡突然更改了话题,“说起来如今陛下的年纪也并不大,而太子殿下虽然年纪不小了,可是却也不用如此着急。更何况,陛下就连皇太孙也都已经封了。”
“但是如今想想看,朕还这么坐着这龙椅,却也是没什么意思了。而且这都这么多年了,朕该做的也都做了。如今想想看,是应该退位让贤了。”
没错,今天是万历四十八年的九月初九,是重阳节,同时也是一个很重要的rì子。早在三个月前,万历皇帝朱翊钧就下了一道圣旨,打算退位,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当今的太子朱常洛了。而今天,就是这么个rì子了。
皇位的禅让,这当真是一件重大无比的事情。毕竟在这个封建皇权时代,皇帝就是整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更何况是在这片大地上,这更是非同一般的事情。因此,今天也可以说是最为隆重的一天。
说起来,皇帝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有此来延续皇室的血脉,这本来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也绝对没有人能够对此而提出任何的异议。更何况,如今朱翊钧所要传位的人,那可是他的长子,而且又是太子,并且是朝中所有的人都认定的太子。因此,这件事情更是名正言顺了。
不光只是如此,朱翊钧这么做,还有一个不同的地方。要知道,纵观整个中国历史上的皇帝,当真是在活着的时候就将皇位传给自己儿子的人是少之又少的。绝大多数都是在他死了之后,皇位才自动由太子继承。这种皇帝退位让贤的事情,不是没有,实在是太少了。
但是同时,这么做也是有个好处的。换一位皇帝,改换一下治国的方式,也当真是能够让国家和朝廷保持活力的办法。只不过很多的皇dìdū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而朱翊钧能够这么做,这当真是引得朝中所有人的一致称赞的。
“说起来,朕这个时候让老师进宫,还有件事情。”朱翊钧说道,“若是朕没有记错的话,老师的儿子,张言益,如今也已经是吏部侍郎了吧。”
“陛下说的没错,言益他如今也已经不小了。”
“前天,洛儿跟朕提起来过,打算让他入阁。”
“这……”张凡一时之间有些惊讶,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朕倒是觉得这样也好。”朱翊钧却是一副很平静的模样,说道,“新皇登基,这朝中势力总是要有所更改才是好事。”
“如此,就但凭陛下的意思了。”
“还有件事,是关于老师的。”朱翊钧接着说道,“如今我大明可算是一片欣欣向荣之貌。与北疆的事情,虽然自从开国以来就未曾断过纷争,但是最起码的,这边军也从未输过。而即便是面对海外,也是游刃有余。如今,不仅百姓们有吃有穿,这良田之下也多有收成。若是说到朝中,虽然党派之争犹在,但是也不会扰乱朝政。这些事情,那可都有老师的功劳啊!”
“陛下此言谬赞了。所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这些都是身为臣子所应当做的。况且,老臣在这些事情当中也并非功劳最大之人。”
“老师如今就不必过谦了。只是奈何,这几十年以来,老师的官职却是从未变过。因此,朕今rì也是做了个打算,就在大典之上。”
“这……”张凡立刻想要说些什么。
“这时辰也差不多了,老师,同朕一同去吧。”说罢,也不再让张凡开口便起身行去。
万历四十八年,五十八岁的万历皇帝朱翊钧将皇位传让给了自己的儿子朱常洛,自己则是作为太上皇隐退之后了。
而就在明光宗的继位大典上,第一件宣布的事情,就是当朝太傅张凡,封为兴国公,世袭。
想来如若不是当年有祖训,大明不再有异姓王的话,恐怕这封号还能再上一层。
不过对于张凡来说,这也已经足够了。在这一世几十载,总算是没有平白走一遭。而历史,也正是因为他的缘故,从这一时刻开始,一切都已经不一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