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唐朝名侦探 >

第14部分

唐朝名侦探-第14部分

小说: 唐朝名侦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难道就由他们盗掘先祖坟墓不成?以后本小姐还有何脸面在江湖行走?”狄晴嘟着嘴,颇为不悦地道。

李沧海思考了片刻,他拿起笔,将三道圣旨上的地图临摹了下来,说道:“眼下最重要的是查明地鼠门的目的,他们既然暴露了身份,就肯定会留下线索。”

“那要从哪里查起?”狄晴秀眉微蹙,嘟着嘴道。

李沧海心中早已有了打算,他眯着眼睛道:“就从那批衙役查起!”

其实,李沧海打算从那批衙役查起,还有一个私心,那就是想顺藤摸瓜,查出自己这具身体原本的死因。

毕竟,他才是真正的正阳县令。

现在居然出现个冒牌县令,这里面的事情可就耐人寻味了。

当时他醒来之时,财物都被劫掠一空,就连官文也被人搜走,原本他以为是遇到了山贼劫道。

可当他听到正阳县令也叫李沧海时,他立刻意识到,他的遇害绝对不是山贼劫道那么简单。

李沧海和狄晴两人走出闺房时,一直在外面等待的狄英给愣住了。

他好似发现了新大陆一般,暗自惊叹:果然是一物降一物啊,晴儿这丫头竟然也有被人给降服的时候,看来狄家要不了多久就该办喜事了。

狄英嘴巴都咧到耳朵根去了,他看着两人的背影,遂决定让管家抓紧去买红布,以备随时成婚之用。

第二十九章 冒牌县令

洛阳驿馆,李沧海蒙着面纱,带着狄晴走了进去。

正阳县一众衙役正在懒散的喝酒,打发时间。

李沧海对驿丞说明了来意,让驿丞请正阳县令前来一叙,他手中有洛阳府尹之令,驿丞不敢怠慢,急忙去到后堂找人。

片刻之后;一名身着官服的年轻男子走了进来。

“梁大人;下官此番前来是为了上交税银;大人为何要将我等软禁于此?”那男子走到堂前;不卑不亢的说道。

李沧海转过身;上下打量了一番眼前之人。

此人长身玉立;相貌堂堂;颇有一番正气。

“阁下就是正阳县令?”李沧海问道。

那人也打量起了他;忽然皱眉道:〃你不是梁修梁大人;你是何人?”

李沧海淡淡一笑;拍了拍手:〃阁下好眼力;我的确不是梁大人。而是梁大人的师爷;只因大人陷入一桩谋杀案;所以我受梁大人所托;前来向大人询问一些事情。”

那人皱了皱眉;冷笑道:〃你既是梁大人的师爷;为何不敢以真面目示人?”

李沧海没有说话;他拿出腰牌递给那人;那人拿在手里翻来覆去的看了看;这的确是洛阳府的腰牌;确认过之后;他才拱手道:”下官失礼了。”

李沧海收回腰牌;坐到椅子上道:〃我想问大人几件事;希望大人能够诚实回答。”

那人点了点头:〃师爷但问无妨。”

李沧海稍作沉思;问道:〃不知大人是何时考上进士;又是何时上任的?”

那人诧异的看了他一眼;说道:”下官所有履历都已上呈吏部;洛阳府应该也有备案;师爷何必多次一问?”

李沧海的眉毛轻轻皱了下;对方看来对他颇有戒心。

“大人卷入凶杀案;我自然要按程序办事;洛阳府卷宗非府尹不得调取;望大人能够体谅在下的难处。”李沧海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所有官员履历皆属机密;就算是洛阳府尹;想要调取也要经过刺史同意。

那人沉默了会;点头道:”下官乃并州人氏;开元十八年中秀才;二十一年中进士;次年被授予正阳县令之职;下官上任至今不足满月。”

这番履历和李沧海所知道的记忆完全相同;此人上任之时应该就是他苏醒之时。

这更加确定;他本体之死绝非山贼所为;很明显眼前之人对他的经历极为清楚;这让李沧海不禁猜测;对方难道对他有过调查不成。

“沧海;你问他这些干吗?快些询问他从族堂拿走了什么才是!”狄晴认出此人就是当晚那人;小声对他说道。

李沧海让她稍安勿躁;点头道:”大人;请问前夜子时;你在何处?”

“前夜子时下官正与众衙役带着税银;刚进入洛阳城。”

“胡说!前夜子时;你和衙役分明去了狄府;并借着查案之名;从狄府族堂拿走了玉龟带!”狄晴杏目圆睁的娇咤道。

“下官所说句句属实;此事众衙役皆可为证;何况我并不知道有人被杀;又怎会借查案之名前去狄府?”那人蹭的一下从椅子上坐起;反驳道。

李沧海让两人都静下来;他盯着那人;认真地道:〃大人;昨夜确实有人看到你们进入狄府族堂;此事狄府众人也可作证;这又如何讲?”

那人愣了片刻;叹道:〃此事;下官听驿丞提过;下官也是不得其解。”

李沧海目光如炬的盯着他;想要从他的眼中找出破绽;但是此人与他对视竟毫无所惧。

“凶手李二曾说;他有一群同伙在外面接应他;而他的同伙;就是当夜进入狄府的大人;这点有李二的证词可以作证。”李沧海目不转睛的看着他;顿了顿道:〃大人所说与李二证词完全相反;大人又作何解释?”

李沧海原本以为他会矢口否认;没想到他竟然一脸正色的道:〃下官身为朝廷命官;岂会去联合凶手杀人?何况;下官初到洛阳城;与凶犯并不认识;如何会是他的同伙!”

“李大人;你当真不认识李二?”李沧海冷声问道。

“下官一身清正;绝不做苟且之事;下官不识得李二!”那人挺起胸膛;一脸正色的道。

李沧海摸了摸鼻子;他心中冷笑不已;倘若换作别人还真被他唬住了;可惜这是‘假李鬼遇到了真李逵’。

气氛一时有些古怪,最后还是狄晴打破了沉默,她冷笑道:“地鼠门也算是江湖上响当当的门派,没想到敢做却不敢当,简直笑煞人了。”

“什么地鼠门?”那人皱着眉头,衣袖一甩道:“本官乃正阳县令,朝廷命官,江湖宵小岂能与本官相提并论!”

“哼,你休要再装,李二已将你们全部供了出来,你们地鼠门想要盗我狄晴先祖之墓,没那么简单!”想到地鼠门想盗狄仁杰的墓,她就气不打一处来,掐腰怒哼道。

李沧海用手指敲击着扶手,说道:“李大人,咱们明人不说暗话,我怀疑你与地鼠门有所关连,希望大人能够实言相告。”

“本官不知道什么地鼠门,本官也不知道他们的目的,你要我怎么告诉你?”那人似乎有些不耐,但表情确始终保持着凛然正色。

李沧海眉头皱了起来,他想了一会儿后,起身说道:“在下会将今日之事回禀梁大人,不过李大人牵扯命案,如今尚有嫌疑,在此案未明朗之前,希望大人不要离开。”

那人诧异的看了他一眼,点头道:“下官会在此证明清白,有劳师爷了。”

狄晴还想说什么,被李沧海拦了下来,他对着那人告辞之后,拉着狄晴离开了驿馆。

出了驿馆,狄晴使劲弹了下他的手背,气鼓鼓的道:“李沧海,你干嘛拦我?他想要盗我们家的墓,你干嘛不要我教训他!”

李沧海被他弹的手背发麻,他疼的咧了咧嘴,说道:“此人神色平静,说话滴水不漏,绝非普通之辈,在没有查明他们真正目的之前,不可轻举妄动。”

“哼,难道要眼睁睁的看他们盗先祖的坟墓不成?李沧海,这事你要负责!”狄晴哼了一声,气鼓鼓的道。

“放心,我一定会查出真相,让地鼠门无所遁形。”李沧海回头看了眼驿馆,稍一思索,他对看管的衙役嘱托几句,这才带着狄晴离去。

第三十章 陈年府志

ps:之前使用的自动上传出现了错误,导致错更了两章,今天补全~~~~~~

一路上,李沧海越发觉得奇怪,这冒牌县令让他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可细细想来却没有任何印象。

李沧海一路沉默,快要回到狄家时,他脚下一停,对狄晴说道:“晴姑娘,我想要你去帮我查一件事。”

“什么事?”狄晴眨巴着眼睛,似乎有些迫不及待。

李沧海凑到她耳边嘀咕了几句,狄晴听完之后,秀眉一挑,得意的道:“此事包在我身上!”

说完,狄晴就蹦蹦跳跳的离开了李沧海。

李沧海看着狄晴的身影,心中莞尔一笑,这丫头的性格还是这么风风火火的。

狄晴离开之后,李沧海转身往洛阳府尹衙门而去。

这个冒牌的正阳县令,虽说有害他的嫌疑,但却给人一种深不可测的感觉。

倘若他不是真正如表面那般正大光明,那么此人很有可能是个极有城府,心机深沉之人。

李沧海忽然有种直觉,此人与他之间必然有着某些联系,而联系就是他被害的原因。

府尹衙门,梁修正在准备李二杀人的结案陈词,以备入库。

见他进来,梁修急忙放下手中卷宗,上前招呼道:“沧海,你来了,快坐下说。”

梁修之前对他还有些怀疑,虽然狄怀在信中对他大加赞赏,但他依旧不相信眼前这个年轻人。

直到他见识到了李沧海智破奇案之后,他才彻底拜服。此时,他才觉得狄怀所言非虚,这年轻人简直可以称为断案如神了!

两人寒暄了几句,李沧海看了下条案上的卷宗,道:“大人这是在准备结案?”

梁修喝了口茶水,点头道:“所有案件都要结案入库,这是吏部考核官吏的标准,本官虽为洛阳府尹,但下辖五县,自当要行以表率。”

“这么说来,这些年发生的案件全部都有记录了?”李沧海也喝了口茶水,问道。

“这是自然,各州府皆设有存馆,用以保存历年案件。”梁修放下茶盏,好奇的问道:“有关正阳县令一事,你调查的如何?”

李沧海不知在想些什么,想的有些出神,直到梁修又叫了他几声,他才反应过来。

“我此番过来,就是为了向大人禀报此事。”

李沧海停顿了一下,说道:“正阳县令与当晚我们所见之人甚为相似,不过,他并不承认自己去过狄家。”

梁修哦了一声,他皱着眉头道:“那依你之见,正阳县令与此案是否真有关联?”

李沧海摇了摇头,他沉吟道:“他所说言辞凿凿,但并没有任何证据能够证明,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一切绝非偶然。”

梁修皱了皱眉,他用手指敲打着扶椅,叹道:“正阳县属本官所管辖,本官也曾看过他的履历,此人一生清贫,为人正直,绝非奸恶之人,他怎么会和凶案牵连在一起?”

李沧海心道,你说的那个人早就被人冒名顶替了,你当然会看走眼。

不过此事他也只能在心中说说,关于他重生之事,就是他说出来也没人会信,说不定还会被人当成疯子。

“大人,看人不能只看表面,这恶人脸上也没写着‘恶’字不是?”李沧海淡淡一笑,半开玩笑的道。

“你说的是啊,画虎画皮难画骨,倘若他真是与凶案有所牵连,本官绝不会轻饶他!”梁修一拳拍在扶椅上,瞪着眼睛厉声说道。

沉默了一会后,李沧海才想起此番前来的目的。他对梁修问道:“大人,听说当年武皇在世时对狄公大为赞赏,曾赏赐狄公紫袍、龟带,这些东西当时都是洛阳府所准备的,不知是也不是?”

梁修点头道:“不错,这些东西确实是洛阳府所准备,由当年洛阳府尹寻遍能工巧匠,用了三年时间方才准备完成。”

“三年?”李沧海暗暗咋舌,他不解的问道:“仅仅这两件东西,就用了三年时间?”

李沧海越发觉得不可思议,通常来说,皇帝赏赐臣子,即便是个普通的酒杯,也会被臣子当作圣物供着。

更何况,皇帝所赏赐之物大多已是奇珍异宝。

但从来没听过,哪个皇帝赏赐大臣,会精心准备三年时间!这,太不可思议了。

震惊归震惊,不过想想武则天对狄仁杰仙逝时‘朝堂空也’的恸哭,李沧海也就释然了,毕竟狄仁杰对武周天下可谓是居功甚伟。

“这些也是本官从历任府志上得知,据说狄公出任魏州刺史时,武皇就已经命洛阳府准备这些。”梁修喝了口茶水,有些奇怪的道:“你问这些陈年旧事做甚?”

李沧海心思飞速转动,用三年的时间做出的东西,必然有着极大的价值,或许这就是地鼠门的目的。

想到这里,他抬头问道:“大人,关于紫袍、龟带,洛阳府可留有记录?”

梁修想了会,说道:“本府现在还留有这两件东西的样品图纸,你稍带片刻,我去给你取来。”

李沧海欣喜若狂,他原本以为能够找到相关文字记录就已经不错了,没想到洛阳府竟然还保留着这两件东西的图纸。

过了片刻,梁修拿着一本布满灰尘的卷轴以及府志走来。

“这就是府志和图纸,这些东西存放的有些久了,你不提的话,本官都险些忘记了。”

李沧海急忙接过府志和卷轴,他放下卷轴,先拿起府志看了起来。

府志上所记载的和梁修所说大致相同,不过,府志上的一句话引起了他的注意。

上面是这样记载的:帝赐狄公紫袍、龟带,赏十二金字于其上,以旌其忠。

意思就是说,武则天赏赐狄仁杰紫袍、龟带时,还亲自写了十二个金字,用来表彰狄仁杰的忠诚。

这句话并没有什么不妥,但偏偏李沧海是个好奇心很重之人,上面没有说明十二金字究竟是些什么,这就让他更加想知道十二字的内容。

“大人,你可知十二金字所写为何?”李沧海放下府志,转而向梁修问道。

梁修愕然,他摇头道:“此事过去太久,本官也从未听过有人说过十二金字的内容。”

李沧海有些可惜地叹了口气,他揉了揉太阳穴,干脆不再去想,接着拿起了卷轴。

第三十一章 第二名死者

这卷轴以绢丝为底,上覆上等宣纸,纸上画着两幅图案。

一者是衣袍,一者是龟带。

两幅图纸上的图案,皆是复杂繁琐,美轮美奂。

李沧海盯着两幅图案看的简直入了神,不说别的,单是两幅图案上复杂的花纹,就让人大开眼界。

如此繁复的纹路,简直不是人间能够织就。如果那紫袍真的是按照这图纸织成,他只能感慨,大唐的刺绣水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李沧海深吸了口气,平复了下狂跳的心情,他这才认真的朝卷轴看去。

紫袍花纹繁复精美,上绣凤池,较之普通宰相朝服,简直华丽到无法比拟。

至于龟带,则是以蓝田古玉制成,虽说只是图案,但透过图案依然能够感受到,玉龟带温润儒雅的盎然古意。

李沧海盯着玉龟带,越看越觉得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