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临战国-第4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日子,楚国派出间谍,已经联系到了巴国旧国主后裔,还有一些王室子嗣,说出了楚国要夺回巴蜀的打算,并许以重酬,一旦巴国复辟,扔扶持他们王室掌控巴地。
巴国王室后裔动心了,就策反一些原住酋长,要里应外合,借助楚军力量,打击驻守的秦军。
如果换在以前,楚国即使有心也没胆,自知不是秦国的对手,不敢贸然进攻,但是现在有了燕国这个盟友,牵制了西秦猛虎,使得楚王大起胆子,敢跟西秦叫板了。
巴国的人听楚国的间谍一阵忽悠,说西秦已经要被燕国攻克,自身难保,现在是复国的大好机会。
楚国大将昭阳亲自带领三万精锐登陆巴国河滩,然后向秦军驻守的大营、要塞以及城郭奔袭而去,有了当地巴人的引领和内应,很快就捣毁了几处秦军的塞口和军营。
秦军当年攻占巴蜀之后,在巴地留下的驻军并不多,只有两万多人,蜀地五万人,但是当地百姓一盘散沙,虽然有个别暴动反抗,但是无法与正规军抗衡。
“秦国一位裨将,叫车彦奇,驻守巴中,只要攻克了巴中,巴地就能复国了。”一位巴国的王子激动地说道。
昭阳点头,让他回去组织人手,至少也要调来几千人配合,因为他不想自己这三万精锐都战死在这,毕竟这只是头阵,还有去攻击蜀国的秦军,收复巴蜀,所以他想利用这些土著族的勇士,与秦军厮杀,既可以削弱当地的力量,也能对秦造成打击。
彼此达成协议后,定在三日之后,里应外合,进攻巴中。
当秦国的一位将领得知消息时,巴中已经被围困住了,兵临城下。
“怎么回事?巴人又起义了?”车彦奇站在城楼上,看着城下冲杀过来的服饰各异的皮甲勇士,冷峻了一下面孔。
一位都尉道:“禀将军,好像不知一个部族,足足上千人,规模超前,以往几年,巴人只是个别部落抵抗,把守山寨不交赋税,绝不像现在这样,胆敢集合在一起攻打巴中城。”
“将军快看,远处有楚军的旗帜!”一位校尉呼喊。
“难道传言是真的,楚国出兵巴蜀了?”车彦奇心中一凛,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立即召集兵力,进行抵抗,死守城池,后面有楚国的精锐!”
他的命令刚刚下达,就看到城内靠近城内的一排房舍燃起大火,阻断了援军抵达城门的道路,紧接着一批手持刀棍的巴族男子,杀到城楼内侧下方,要里应外合,打开城门。
“快阻止他们,杀了这群暴徒!”
“嗖嗖嗖——”
弓箭乱飞,相互射击,不断有人中箭身亡,被射杀击毙,洞穿身体和脑袋。
血花在飞溅,死尸倒地,刀剑矛戟在激烈拼杀,城门已经大战起来。
城外的勇士与守军秦兵攻坚战,云梯、冲车、箭矢,混杂在一起。
杀杀杀!
一阵砍杀声,整个城池充满了血腥气,兵器击打的声音,穿石裂金,直冲云霄,到处都是。
一座城门被里应外合强行攻破,仿佛把洪堤撕裂了一条豁口,顿时铁甲洪流涌入进去。
强悍的秦军虽然战力威猛,但是巴人占了优势,外面有源源不断的援军杀入,越战越勇,反而不畏死了,秦兵被人海包围,已经不知局势如何,四座城门是否被迫,心里和意志一分散,也影响了他们的实力。
此消彼长,一块块分散的秦兵被围剿,就地格杀,逐步蚕食。
这场攻城战,从下午打到了黄昏,巴人义军和楚军精锐已经掌控了城池,正在围杀参与的秦兵。
最后,秦将车彦奇走投无路,被迫自刎身亡,巴地被重新夺回了。
※※※
巴川这边的消息,刚传回寿春,苏秦就提出巴蜀不足为患了,收复指日可待,应该尽快北上结盟了。
屈原听到怀王要离开寿春,北上与燕结盟的消息后,感觉不大对劲,立即入宫求见怀王,劝谏他不要北上。
“君上,燕国狼子野心,先后吞并赵、齐,现在又攻打魏国,几乎就要灭亡它了,这是不义之举,有违当年周天子分封天下的宗旨,天下诸侯应该团结起来,讨伐这等大逆不道的侯伯之国,而不是去与他联盟,那无疑等于与虎谋皮……”
屈原的一番言论,慷慨其词,大义凛然,很有远见和爱国情操,可惜楚怀王已经听不进去了,毕竟与燕结盟之后,就可以分到旧宋之地,楚国的疆土可向北延伸,这是历代楚王入驻中原的梦想,叫他如何不动心!
整个朝堂,大部分臣子都没有那么高的觉悟,不敢与燕抗衡,觉得与之结盟,等若保存自身。
还有一些宠臣,如靳尚、昭滑之流,早就被重金贿赂收买了,肯定会攻击屈原的观点。
楚怀王听完屈原的谏言,胡子都气得翘起来,觉得这个儒大夫也太迂腐了,这个时候,巨大的利益即将到手,他还来破坏,简直是榆木嘎达!
他下诏贬了屈原的官职,流放湘西一带,然后吩咐相国、少府令、宫廷尉官,准备北上的车马、行装等,五日后,楚怀王要带领一些近臣、宠妃、禁军侍卫,北上济水之地,与燕昭王会盟。
第0992章编户齐民
燕国改名华夏数个月过去,生机一片,虽然四处也有一些顽固的赵人、齐人暴动,但是并不影响大局。
绝大部分百姓,还是不受动乱影响,赋税减轻了,各种苛捐杂税,不合理的条例也都废除,轻徭薄赋,与民生息,还提拔一些赵、齐的俊彦任地方官,这种安抚政策,使得百姓们投入华夏一国的大环境中,以华夏国人自豪。
华夏国在把燕、赵、齐划分了郡、州、县三级制,各设官学的学校,停用赵文、齐文,统一学习新文体,是由燕篆,改为的小楷书,简化了一些文字,更容易学习和传播。
辰凌继续下令,在统治区内,推行‘编户齐民’的政策。
所谓的编户齐民,在秦国曾类似推行过,商鞅变法时,实行“为户籍相伍”的措施,打散了国野制的区分,把个体小农按五家为一伍的编制,编入国家的户籍,使所有的人都成了国家的“民”,称为“编户”。
编入国家的户籍,加强了封建国家对百姓的控制,“齐民”即所有的百姓,在法律面前都是地位平等。
辰凌新推行的法令,要比商鞅变法还有详细,规定凡政府控制的户口,都必须按姓名、年龄、籍贯、身份、相貌、财富情况等项目一一载入户籍,被正式编入政府户籍的平民百姓,称为“编户齐民”。
规定编户齐民具有独立的身份,依据资产多少承担国家的赋税和徭役、兵役。
这么做的目的,就是要彻底清查一次户口,避免一些流民没有户籍,还有地方豪族、贵胄,收养许多奴隶,隐藏真实的人口,即将发动对秦、楚、韩等统一战争了,人数的准确统计,有利于朝廷做决策。
比如招募军人,需要知道各地区的准确人口数目,不能全都去打仗,还有留下一部分劳力,用来耕作土地,向国家交税,在后方执行劳役,修水渠、通河道,筑城修墙,大型建筑的劳力等等。
燕国在未发生动乱之前,登记在册的户口是五十万户,按战国时期每户五口人,也就是两百五十多万人,燕国在战国七雄中,相对落后,像齐、楚两大疆域辽阔的诸侯国,人口都在四百万左右。
秦国经过商鞅变法治理,三十年间成效明显,也有四百万人口,魏、赵有三百多万,韩国地盘小,人口只有两百万人。
人口基数,也就决定了这个诸侯国征兵役的数量,以及倾国之力的劳役规模、税收情况等!
如今华夏吞并整合燕、赵、齐,统编人口,达到了八百万人口,一些流民被划地安置,亡国遗民都被统一整编,使得华夏国的实力猛增,成为此战国时期第一强国!
辰凌一叹,好在华夏国的文化丰富,有教育学校、科举选拔制度,还有各种新颖的物品冲击赵人、齐人的视野,使他们心中对燕有向往感,就好像后世许多华人,都愿意移民欧美国家一样,不是简单的崇洋媚外,而是外国的一些先进事物和优越环境、教育事业,对国人造成了冲击,引发一种向往。
乐毅对这次编户齐民的政策,高度拥护,并亲自带领政事堂的官员推行令法,短短几个月,就即便统计完了。
燕京,乾清殿。
“君上,原燕、赵、齐三地相连,彼此打通之后,上下政令通行,派往各地的官员,大部分都能结合当地实际,推行好朝廷的公文,维护地方与朝廷的从属关系,人口统计到八百多万,可以再次征兵了。”乐毅拱手道。
辰凌沉思着说:“还是以燕人为精锐主力,赵、齐新兵,毕竟思想不稳,还不能完全有归属感!”
剧辛在一旁道:“君上,秦开将军已经攻占了魏国黄河北岸所有领土,以及魏国襄陵以下的南部城郡和土地,现在把剩余魏军压缩在大梁城周围百里,眼下秦将军还在不断用兵合围,要困住大梁城,估计魏国灭亡挺不住半年了。”
辰凌对此消息一点都不意外,首先秦开是名将,率领了二十万精锐大军,武器先进,兵甲精良,锐气正盛,另外,魏军的驻扎军营、要塞、粮草、河道等等,这些消息早被斥候打探清清楚楚,所以才会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横扫不少魏国城池和关塞。
他点头道:“策略不变,还是先魏楚,后韩秦,魏国灭亡已成定局,新兵继续招募,准备远征楚国,地大物博,兵马少了不够用,以赵、齐人,攻打楚人,把原燕人的精锐军抽调出来,往西挪移,封锁秦国出关之路,堵住咽喉,那才是我们真正的对手!”
范雎拱手道:“君上,楚怀王已经与苏秦大人一同北上了,随行的有楚国近三分之一的朝臣,如果这些人都被扣拿,对楚国的打击,无疑是巨大的!”
辰凌微微一笑,并不多说,毕竟他身为君王,对于骗局手段,不方便多做评价和赞赏的,故作不知,违约的罪名,自然由苏秦来担负了,这也是历史书,张仪骗怀王,诈骗、违背盟约等罪名安插给张仪,却没有秦昭王的事,道理相通。
他瞅了剧辛一样,含糊其辞地问道:“怀王北上结盟,定在沧城,都安排好了吗?”
剧辛会意,恭敬答道:“请君上放心,都准备妥当,万无一失。”
辰凌又道:“怀王北上,从寿春到沧城,按照目前的行程速度,需要二十日至一个月,这次结盟会,就有剧辛、范雎两位爱卿负责了,派人通知荆燕的海军,一个月后,在楚国登岸行动!”
“臣领命!”剧辛和范雎拱手行礼,接受旨意。
“秦国有什么动静没?”
“回君上,秦国也在招募新军,不断在河西洛川一带集结练兵,扩建了河西大营,剧最新情报,河西驻军已经达三十万人了,每日都在加紧训练,统帅正是消失多年的白起!”
“白起?”辰凌念着名字,心中笼罩了一层阴影,有此人在,与秦国的一战,将充满变数,堪为生死之战,谁若输了,丧失掉了精锐主力,背后的国家也会随之崩塌,好在,放在河东镇守的,就是白起的宿命对手,廉颇!
第0993章秋考
华夏的秋季国考开始了,这是灭掉赵、齐之后,推行新政,设立官学,编户齐民后,又一次跨区域的大事件。
各地士子都听闻了燕国的新法,关于科举考试,任官选能,都很兴奋,尤其是赵地、齐地的才子们,这几年也相继进入郡县官学的学校学习,或是购买了书籍回家钻研,自信满满,觉得可以考个好功名。
战国时期,根本没有科举考试,也没有学校,都是私学、家学,或者门派之学。
入仕途也是依靠人推荐,朦胧的察举制,以贤明和口才、谋计被使用,没有一个标准,绝大多数的士子是没有用武之地的,坦白说,就是没有入仕途的门径。
这次燕京举行两年一次大考,选拔各地人才入京考试,一旦成绩优异者,选拔出来,在燕京学府被系统培养半年,学习新律法、条令等,然后派往各地做官,除政治为官外,还有其他方面,比如科研、算术、造船、经济类等,吸纳各种人才。
有了晋升之路,燕、赵、齐三地的知识分子,被拧成了一股,利益相辅相成,都在一个圈子内,相互同化。
辰凌通过这样的方式,选拔人杰,清除官场录用体制,笼络知识分子,把有思想的士子们,都争取到朝廷一方,可以很好控制社会舆论。
一时间,各地士子们纷纷入燕京,络绎不绝。
“燕京秋考,两年一次,选拔人才,这回是第一次燕、赵、齐三地同时选拔,意义重大啊!”
“是啊,燕京作为华夏国的京城,听说很繁华,这次我们齐地士子们,要与燕京学府一些士子,斗一斗学问,看他们官学培养的人才,是否有真才实学!”
“燕王曾下旨,一视同仁,以后我们都是华夏的人了,不分远近。”
这一路上,士子们议论纷纷,谈天说地,经史子集,引经据典,都在向燕京聚集。
如果这件事能顺利完成,对黄河以北的半壁江山统治,无疑更加牢固了。
洛语嫣、楚非烟两大才女亲自出题一部分,翰林院、教育司也出题,最后由辰凌亲自挑选,适合当世使用,能起到稳定大局,比较务实的题目,涵盖算术、国学、经学、自然物理、治国方略等。
※※※
楚怀王率领一些宠臣,以及后妃之主郑袖等人,一路北上,五千宫廷禁卫军护行,到了淮水以北,驻防北方的楚军又出动了三万,浩浩荡荡,赶往会盟地点,齐燕接壤之地。
秋风卷地,如风刀一般,不断割掉旷野上的草木,越往北走,景物越是萧索,不像江南之地那样四季常青。
楚怀王熊槐坐在一辆镶嵌黄金的大型辕车上,与其说是车厢,不如说一座活动的行宫,木质建造的小型宫殿,只有八十平方,但是内置卧室、外殿。
满屋琳琅玉器,装饰高雅贵气,落地的青铜灯柱,吐着檀香的铜鹤,入门幔帘卷起,外殿有背倚屏风的书案和黄金雕刻的榻椅。
楚怀王如此兴师动众,是想向燕昭王展示一番,楚国的富有和国力,不想矮人一头。
内室罗帐里,绣着碧水鸳鸯的红缎被面上,流畅的溪水般俯着一具曼妙动人的娇躯,一头乌黑青丝如云般披于背上,下边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