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坑你没商量-第19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现在是晋王了,国家大吏,不是流寇,“打土豪、分浮财”那一套流寇作风是不好再拿出来用了,吃了哑巴亏还不好发作。
他没找着人家钱尚书的毛病啊,人家学问大,说古论今弄一大套理论来证明自己没错,还是你晋王投入不够,您想好,还得往里投!
特么我还往里投?美死你!再投多少也填不满你这个无底洞!
李定国这个郁闷啊,照这么搞下去,穷百姓没得着好,反倒让这帮土豪劣绅发了。
农业没搞好,商业也不咋地。他在六部之外,专门成立一个商部,任命大才子冒僻疆为尚书,试图恢复自己管辖地盘内的商业贸易。
冒僻疆填词作诗凑合,如何发展商贸就外行了,结果还没人家钱老爷子弄的好呢,笑话百出,越弄越乱。
关键是李定国在南京成立一个部门,各地也得增加这些部门的相应官吏,光支付这些新增官吏的俸禄,他就得多拿出不少银子来。
银子拿出去不少,效果没见多少,甚至连增加官吏的费用成本都没收回来,净瞎折腾了。
李定国施行什么政策,当然郑成功也有份了。但郑家好赖的做过海盗,见识多一些。
郑成功后来一看,这么折腾还不如不折腾呢,他就跟李定国商量,咱还是赶紧叫停,原来怎么样还怎么样吧。
人家王烁搞的好,是因为人家有先进的思想理念啊,你什么也不明白,包括你任命的这班才子们也是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那你还不瞎折腾吗?
北宋王安石的土地改革为什么行不通?不是他的办法不好,而是在于北宋的上层建筑,在于它的行政体制,根本就没法有效执行王安石的法令。
好好的法令下来,让下面落后的官吏体制执行了个似是而非,而法令就变成了官吏“扰民,滋事”的工具了。
这就是咱们常说的,不是经不好,而是让念经的和尚给念歪了。
想把这好经念好,你得先改变旧朝廷体制,换念经的和尚才行啊。
没办法,李定国只得废除所有新法,还是沿用前明旧法。
恢复前明旧法,虽然不那么乱了,可还是无法让百姓富裕,国家富强,将来你还是整不过王烁。
李定国不甘心又没有好办法。郑成功就给他出主意,听说王烁那边的制度、法令都是王烁自己首先提出来,然后施行的。从这一点看来,王烁不光会打仗,还是个治国的人才。
要不,咱还是跟王烁学得了。
李定国一拨楞脑袋,跟他学,那多难为情啊?那不等于咱们认输了,承认他比咱们厉害了吗?不成!
郑成功说,你别那么死心眼儿呀?你非得明面上说跟他学呀?
你不号称小王烁吗?说明你们有缘分,你可以找他切磋武艺,顺便打听他治国的办法。
等你慢慢从他那里偷师成功,咱们回来依样画葫芦,不就成了吗?
谁号称小王烁啊?那是四川百姓这么叫的,我没承认过!
你承认不承认的吧,反正这是个和他交往的理由。你们混熟了,他也好接受咱们。将来咱们实现你那三家共同主政的愿望,也容易不是?
将来他接受了咱们,他可以专管政务治国,咱们管军事,东征西讨,省得让这政务缠的焦头烂额,那多好?
郑成功这个主意,李定国当时碍于面子,没有答应。
但他确实不是个治理国家的材料,在政体上没有自己的见识,用人上也稀里糊涂。
钱谦益、冒僻疆这些人还算是好的,其他官吏更是没法提。
刑部尚书金维新是个大贪官,还是个小人。
他看出李定国不懂治国,胆子一天比一天大,在刑部拉帮结派,排挤异己,收受贿赂。
整个国家律法和审判系统让他弄了个乌烟瘴气。最后到了穷人无论有多大冤枉都告状无门,富人只要有钱,可以随便杀人,草菅人命的地步。
你只要有钱,杀人也没事,银子递上去,自然会有人替你疏通,连牢房都不用坐。
您想,这刑部是掌管国家律法,主持公道正义的地方,连刑部都好坏不分,只认银子不认人了,这国家的基本道德,还能存在下去吗?
第488章 东施效颦全乱套 王烁闲着大家愁
李定国的官吏,不止刑部如此啊。
吏部尚书马吉祥,人送外号马屁精,专事溜须拍马,在这方面,那是顶级高手。
李定国被孙可望压着,做了多年千年老二,如今成了老大,根本抵抗不了马吉祥之流的溜须拍马功。
这便如我们的好多大企业的管理者,当了半辈子听人家招呼的马仔,有一天突然爬上一人独大的高位,他不用马屁精才怪!
甚或,他就是靠拍马屁上去的,也是马屁精之一,而且是战胜了其他马屁精的拍马屁高手!
这种拍马屁精神一代传一代,代代相传,如长江之水,源源没有尽头!
那个什么改革,不彻底施行股份制,分化权力,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杜绝大权独揽,一人说了算,真正的人才和栋梁,是无法走到领导者岗位上的,只能年年亏损,月月伸手问国家,现在是问银行要钱,永远是个无底洞,制约国家发展的毒瘤。
马吉祥主政吏部,吏部能好的了吗?
您想当官,无非就两条道。要么,把马吉祥拍顺了,拍高兴了;要么,您就去准备银子吧,多大的官得花多少银子,马吉祥都明码标价了。
您有本事没银子,那您就一边凉快去吧,再大的本事我不用您。
有本事的多着呢,顶多我用个即有本事有有银子的,成吗?这您没脾气吧?
因此,国家吏治也很快败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说实话,郑成功也不是块治国的材料。从他对待施琅的态度上,也可以看出来。
施琅是郑芝龙的老部下,能耐不小,但贪财。正史上,他虽然打下台湾,上书清廷,保留了台湾府治,但他治理台湾期间,基本把台湾当做他自家的后院了。
台湾人种地,除了交国家的税,还要交他施家的税,渔民打鱼同样如此。他死后,台湾人还要年年把给他的税交到他北京的后代们手里,延续了好多年。
施琅这个人,碰上明主,用其才而避其短,完全可以做一番大事业,可到郑成功手里就不行了。
郑成功烦他自矜其才又贪小便宜的毛病,就是看不惯他,为一个小兵杀他全家,逼他投靠了满清,可谓自断臂膀,自掘坟墓。
要不是他死的早,估计早晚也会变成施琅的俘虏。
郑成功治理台湾,缺点毛病太多了,就不在这里浪费大家金钱啰嗦了,只看他后人那么不禁打,您就明白他在台湾都干什么了,根本就没搞出一样像样的,足以自保的玩艺儿来。
李定国治国不行,郑成功也基本属于糊涂蛋一个,这南明就好不到哪里去了。
眼看着国家要乱套,李定国实在沉不住气了,给王烁写信,那意思是说,在蜀中的时候,百姓都叫我小王烁。我不服,想跟你比试一下,看咱俩到底谁能耐大,你敢来吗?
国家都到这样了,他还不认输,也真有意思。
李定国本身就是个骄傲的性格,谁也不服,要不他怎么和老大孙可望处不好关系呢。
打下广州,赶跑李成栋和孙可望,与郑成功会师,他曾于广州题字“一匡天下”,自比管仲、乐毅,说自己有恢复明室,安定天下的才能,和管仲、乐毅也没区别,可见其骄傲至此。
王烁的情报系统,经过这许多年的不断完善,已经遍布全国了。
李定国和郑成功在江南鼓捣什么,他一清二楚,就连李定国和郑成功的性格爱好,都有详细的分析送到他这里来。
李定国找他干什么,有什么目的,他是十分明白的。
但李定国很骄傲,如果不在武艺上镇住他,这人将来即便投效过来,也很难使用。
李定国是个出色的军事将领,王烁不想就此浪费掉他的才能,就只能先考虑在武艺上让他服输了。
得亏他这段时间,在四位夫人的轮流监督之下戒了酒,而且,在鲁小钰整天的踢门、週被窝的督促下,体力渐渐恢复。
也不知道是他武艺完全恢复了,还是鲁小钰让着他,反正他现在和鲁小钰对练,他能逮着她了,逮着她之后,当然就有好事可想。
鲁小钰还上瘾了,一天不落的来週被窝,也不知是喜欢练武还是喜欢让他逮着以后的事,那就只有她自己知道了。反正你说是后者,她肯定坚决不认帐。
1652年秋后,在王烁不断拿出全新的管控体制之后,西北政府的运作有了长足发展,一切都在步入正轨。
农业、工业、商业欣欣向荣,产出成倍提高,人民生活日益稳定富裕。
好多部门都有了懂专业,有现代知识的合格的领导者,新的金融理论也进入学校,成为专门的学问。
王烁再用不着各部门到处指导,到处费嘴皮子讲解了。再去,不了解实际情况瞎说一气,基本就属于捣乱了。
渐渐的,他又闲下来没了事做。
大将军没事做,第一个害怕的是吴朗西,他很可能跑到国家科学院来,想出什么匪夷所思的东西,逼着吴朗西找人去试制。
他布置的电报机、扩音器、发电机,等等一堆的新玩艺儿他还没做出来呢。现在才找到钨矿,电子管还在试验,还不稳定。
发电机需要磁石,这个刚刚解决,铜线需要均匀拉拔出来,这个也刚刚解决,用来绝缘的绝缘漆还没达到要求。
这一堆事儿就够外国洋老头忙活的了。
听说大将军最近很清闲,吴朗西就是一哆嗦,他离倒霉又不远了。
吴朗西害怕,李天俞也害怕。大将军只要闲了,肯定就会想出什么大型玩艺儿,让他组织人力物力去鼓捣,他上哪儿找那么多人去?
后勤部长李道中更害怕,造东西得有人有设备,这些人吃马嚼,所有供应就都得找他,他上哪儿给他淘换去?
司法部长,财政部长,等等这些官员心里也打鼓,连安全部长胡琏器都头疼。
可别让大将军再想出什么“战犯罪行录”一类的东西了,要命啊!
王烁四位夫人也头疼,这家伙要是没事干,再去找部下喝酒怎么办?这给他戒酒可费老劲了,这要是再喝开可就要命了!
合着王烁不能闲着,要不然大家就都哆嗦。
第489章 修旧如旧防骂名 王烁定国会沙洲
就在大家都担心王烁闲着,整出什么稀奇古怪的幺蛾子的时候,李定国来信了。
想让李定国彻底服气,就得在他自认为最强的地方镇住他,然后才能说别的。
李定国除了有个外号叫“小王烁”,还有个外号叫“小尉迟”,武艺非凡,鲜有敌手,完全有能力和王烁一搏。
王烁已经一年多不亲自上阵打仗了,前期又爱上了喝酒,体力恐怕已经不如以前,能不能是李定国的对手,连他自己都没有底。
为确保战胜李定国,他只能天天锻炼,骑马舞枪,跑步练拳。
这下他又有事干了,大家也就不用哆嗦了,都暗自感谢李定国吧。但愿这位晋王殿下月月找大将军比武,省的让他闲着。
王烁要是知道大家都这么想,内心的心理阴影面积,估计得无穷大。
一个月之后,王烁自我感觉恢复了最佳状态,骑上他的白云踏雪兽,提着他的亮银枪,穿上那一身好久都懒得穿的亮银甲,戴上亮银帅字盔,带着他的一千警卫大队,向扬州出发了。
这次会面,还是在扬州南面的那个梭子形沙洲上。这沙洲因为前期的议和谈判,已经得了个名字,叫太平岛了。
太平岛方圆十几里,足够两个人上马征战。
有了两年的经济恢复,扬州比以前更繁华了,特别是有了钢筋水泥,成立了房地产公司,可以盖高楼,又有了许多工厂机器生产出来的生活生产日用品,扬州已经成为江南江北的贸易枢纽,变成了一个无所不包的大市场,城市逐渐向外围扩展,几乎一天一个样。
但王烁不许拆除市中心的旧建筑,特别是二十四桥周围建筑。他专门成立了国家文物保护局,这些人挨个名城去转悠,划定保护区。
保护区之内,动一草一木都必须经过文物局批准,修过后要经文物局鉴定。
保护区,包括过去的旧城墙,只许修旧如旧,不得随意更改任何一处建筑。
许多人不理解他为什么要这么干?古人看自己整天看到的旧建筑,当然看不出有什么好来。
王烁也知道现在和这帮人解释不明白,他懒得解释,但也不敢随便让大家把这老古董给拆了。
这要到了后世,子孙们见不着老古董了,还不得把他骂死?
在这方面他是较真的,不仅扬州,其他老城,开封、西安、济南、曲阜,等等,也是如此办理。
这不是影响国家大计的大事,常委会几个人也懒得和他吵,既然大将军非要坚持,总得给他留个面子,他怎么说就怎么办吧。
因此,扬州只能以扬州古城为中心,向城墙以外发展,城墙以里,嘿嘿,谁要不怕大将军急眼,您尽管去动下试试!
在城墙外搞新城区,那不还得另建城墙?这多麻烦!
王烁眼一瞪,你特么脑子有毛病是吧?老子有火枪大炮,有人民支持,谁还能再打到老子的地盘上来?除非老子脑子也有毛病,自己拿火枪大炮打自己玩!
大家一琢磨,还真是这么个理儿。有大将军在,别说敌人能打来,你就是让他来,他也得敢来啊?还建什么城墙啊。
大家不由又得赞颂一遍大将军文治武功,前无来者,后无古人。
别特么闲的没事唱赞歌,老子不爱听这个。总之,明、宋以前的旧建筑,凡文物局认为有保留价值的,谁也不许给老子动一砖一瓦!
王烁到达扬州,命警卫大队在离扬州十里的江边扎营,并不进城。
扬州城已经快扩展到这江边了,这个地方也不安静了,到处都是过往的货船和堆放物资的仓库。
好在他们是军队,一般百姓不允许接近,也不知道这些军队好好的在这里扎营干什么?
王烁严令当地政府,不许公开他到来的消息,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命人过江通知李定国,他来了,约定见面时间。
第二天早上,太阳刚出来,李定国带着郑成功,也带一千人的卫队,全副盔甲打扮,过江来到太平岛,王烁几乎也同时到达了。
其实,王烁和李定国两人身高差不多,都生的英俊魁伟,彼此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