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坑你没商量-第2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在张溥、张彩、侯方域、方以智、冒襄之流眼中,那“众正盈朝”的过往云烟,却正是值得他们用生命去奋斗的光辉岁月!
所以哪怕老东林被灭,这些东林二代与土豪二代,小东林们,仍然一拍即合,从此以改变世界改变未来自居,组成这个新团体,并为此不计血本的奉献。
真特么臭不要脸!
后世学者一直在争论,说这复社的政治宗旨到底是啥?
乍一看,他们说东道西,百家争鸣,各种言论都五花八门,而且好多还自相矛盾,根本就没啥统一主张嘛。
那是您没看明白。在他们那里,学术就是幌子。
他们只是靠学术来提高知名度,争取更大的朝堂发言权。
也就是说,在言论上可以百家争鸣,但在目的上必须同气连枝,攫取权力,恢复那个“众正盈朝”的光辉岁月!
所谓的科举研究,就是官场盘根错节的黑箱操作;所谓的雅集诗会,就是拉小团体的手段;所谓的千人大会,就是造势涨声望。
一群精英吃着玩着闹着嫖着,屁股对着的,始终没有离开政治权力的方向。
而在这整个过程里,他们从头到尾始终在干的,也只有一件事:骂祖国,也就是大明王朝。
具体说来,就是自从有了复社后,大明王朝干点啥,就全入不了他们的法眼。
不但私下里骂,更要抓住一切公开场合,伟大光明正确的骂,比如诗会雅集,本用来娱乐的场所,就变成了大明王朝的批判会。
各类名流人物花样百出,纵酒嫖妓写诗唱词,五花八门的编排大明的不是,由此衍生出一批“名家经典”。
所谓复社四公子的名号,就是这么骂出来的。
侯方域、冒襄、方以智、陈贞慧合称复社四公子,为世人推崇。
其实,复社人数近万,繁杂如过江之鲫,文章做得比四人好的不乏其人,何以就他们成了“四公子”呢?
就因为他们最狂妄,最能骂大明,自恃才高,经常在桃叶渡置酒狂欢,干别人不敢干的最不着调的事!
他们还把“六君子”遗孤请来,以示对大明的不满。
关于“六君子”,老余称他们“六地痞”,具体情况各位自己电脑补吧,要不然啰嗦不完了。
这遗孤的大旗一扯起,必是名士咸集,酒酣耳热之后,便指点江山,抨击朝政,动辄发狂悲歌,引人侧目。
他们为什么要这么起劲的骂大明呀?就是因为大明还不完全是他们的,什么时候大明从上到下都是复社弟子了,估计他们就不骂了。
那大明真成了你们的,你们就能把大明搞好了?
咱就看满清打过来,这帮活宝们的表现吧。他们大部分人都跑到满清那里做奴才去了!您说,这都一帮神马玩艺儿?
当然,也有少部分人拿起武器抗清了,这些抗清的活宝们勇气可嘉,精神也值得弘扬。
可惜的是,他们真才实学实在差劲,所有的反抗几乎是见光死,没有一个能组织起象样的抵抗来的。
这和他们当日意气风发指点江山,舍我其谁,粪土当年万户侯的威风样子,根本不成正比。
您就自己琢磨吧,这到底都是些有用之才呢,还是一群废物,害群之马?
第545章 道貌岸然实无赖 复社坑死社稷臣
复社通过前文咱说的这些手段,加上他们里面也确实有些文化功底高深之徒。
比如咱们说的复社四公子,也确实写得几篇不错的文章,这名气自然是象吃了大粪的狗尾草,蹭蹭往上长。
而这名气,又给四公子傍名妓提供了便利,而傍名妓,又反过来给了他们更大的声望。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许多名妓也被他们的所谓声望所迷惑,争送秋波。譬如冒襄与陈圆圆、董小宛。
幸亏陈圆圆被田弘遇给弄北京去了,后来让王烁抢了去,要不然死的会很惨,就跟董小宛一般,非死冒襄手里不可!
那个秦淮八艳之一的李香君,爱上了另一位“公子”侯方域,二人如冒襄、陈圆圆一般,确立了恋爱关系。
李香君亦如陈圆圆一般,一直等着那位侯公子帮她赎身,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白白搭上了性命!
而这位侯大公子,凭着文人的三寸不烂之舌,凭着复社强大的舆论系统,竟然把这事生生赖在了阮大钺身上,自己摆脱了个一干二净!
真是无赖中的极品,地痞中的地痞啊!
正义满满的面孔下面,是一肚子不讲诚信,连妓女都不如的下三滥道行!
而到了各类集会上,这些个人却是精神抖擞,把自己的祖国,大明,骂了个狗血喷头。
他们最主要的活动,就是“社集”,也就是全体成员的大型集会。
这时候就彰显出人数多的优势来了,有金主给砸钱,摆开盛大豪华的阵仗,然后邀请名号响亮的精英,外加好几千普通会员到场捧场,精英在上面卖命骂,热心观众齐心协力鼓掌捧场。
从崇祯二年到南明初年,一共二十三次社集,每次都闹得天下震动。
这高超的运作水平,足可以技压老谋子好几头,轻松导演奥运开幕式!
崇祯正是看透了这帮家伙,才宁可死在北京,也绝不去江南!
其实,明朝中后期,政治风气是相当宽松的,颇有要民主立宪的意思。这样的政治团体,原本也不稀奇,骂朝廷的方式,也很没新意。
但复社却有两条,远远超过前辈。
第一就是严密的组织,从创办第一天起,就有了详细的家规。
凡是入了社的,既不能乱说话,更不能目无尊长,一切行动听指挥,复社让干啥就干啥。
犯错了不但有惩罚,还有规模化管理,每个地区都有负责人,谁犯了错就要连负责人一起罚。
而就内部关系说,复社的成员关系,更鱼龙混杂,既有名门子弟,也有寒门子弟,前者基本是领导,后者大多是走狗。
而且相互之间的关系,还有父子师生等各种情况。
当然这师徒关系,是其中最注水的。最早收的还是实打实的师徒,后来陆续收进的,基本都有个师徒的名分。
以同时期文学家归庄的说法,后来复社新收的徒弟,求的就是一个师徒名分,以拿出去撑门面炫耀。
至于说到学问,基本是狗屁不通,一问三不知了。
发展到后来,《复社纪略》里自己都说,阿猫阿狗,只要能给够赞助,装够孙子,就能顺利加入。
有了复社的招牌,就能在地方上胡作非为,抢男霸女,干什么官府都不敢过问。
复社的核心成员,则借着复社壮大了的势力和遍布每一个角落的关系网大搞腐败。
每到科举的时候,却暗地里暗箱操作谋私利。“嗜名躁进,逐臭慕膻之徒,亦多蹿于其中矣。”
张溥这些家伙,最终要达到的效果,正是这个!
他们苦心经营,一步步在朝堂上渗透亲信,在党争中不断的蹚浑水,逐步掌握了大明朝廷的发言权。
崇祯登基,在经过了早期一次次失败的瞎折腾后,终于选定了能干的温体仁作为首辅。
而这位温体仁大人,被后世史书,普遍划为奸臣。因为他不仅勤奋,而且清廉,最要命的,是这人足智多谋,坏主意多的不亚于张溥,甚至为达目的,比他更加不择手段。
他容不得东林党人祸乱国家,坑惨了政敌钱谦益,捎带手还把周延儒这蠢货也打发回家了。
这就彻底得罪了东林党和复社。您想,在东林党和复社掌握着发言权的情势之下,他能落好名声吗?
强大的复社让温体仁蜇这下子,岂肯善罢甘休?那是上窜下跳啊。复社首领张溥愤而辞职回家,其实也是要耍计谋,以退为进。
接着就是大规模的虎丘大会召开,数千会员云集,义正词严声讨温体仁,场面绝不亚于伟人发动的那场大革命!
然后各路有复社背景的官员,特别是在言路里占有分量的言官们,立刻抖擞精神,放大镜似的找错,鸡蛋里挑骨头渣,非把温体仁参倒不可!
于是奇葩的场景上演了,崇祯皇帝惊奇的发现,大明王朝内忧外患,外面后金一个劲闹,内部农民起义可劲的造,可是广大号称爱国的青年精英才俊们,拿不出建设性意见倒也罢了,骂人反而精神抖擞。
朝廷遇到啥困难事,哪怕前方十万火急,几十万军民生死悬于一线,这群人统统不管,只是在扯直了嗓子,破口大骂朝廷昏庸,大臣无能!
朝廷和大臣不行,您行您倒是上啊,把满清给赶出去,把李自成给灭喽,您有那本事吗?
您骂也不要紧,您恩怨分明,秉公而骂倒也成啊。
前线作战的武将,和复社没关系的,不分好坏,不管打胜还是打败,都往死里骂,而投靠了复社的,就天花乱坠的找理由吹,打了败仗就拼命保。
明末混蛋侯爷左良玉,打仗不是落荒而逃,就是处纵兵抢掠百姓,坐视不救,看热闹,坑领导放水农民军,标准祸害一个。
这个人家复社不骂,没看见。左侯爷是东林大佬侯珣选定的人才,复社骨干侯方域又是侯大佬的亲儿。
因此每次左混蛋侯爷一犯浑,立刻就会有官员积极开脱,拼命力保,最终还被封侯!
而晚明最可圈可点,忠心耿耿的一代名将,最后的大明顶梁柱卢象升,为此愤愤不平。
他暗中议论道,那些骂人的既不懂军事,更不知前线军情,而且从来不顾前线军民的生死辛劳,只是凭着自己的妄自猜度,就胡乱的推测谩骂,最后延误的,还是国家大事。
这议论不知怎么就被这帮人知道了,想尽一切办法谩骂排挤。最后,在抗击清军南下的关键战役中,卢象升被杨嗣昌这东林小人抽走了精锐,只剩下老弱残兵。
可怜的卢督师,只能用自己坚定的身躯,面对压境的清军啊,无奈之下心怀绝望,冲入清军战阵,和清军同归于尽!
而就在这个时候,言官们还在以各种理由,编排各种罪名谩骂他,几个谩骂的主力,都是复社走狗!
卢象升慨然出战,在巨鹿血战中以弱敌强,已经壮烈殉国了,你们怎么忍心还在骂他啊?
噩耗没有传来之前,这帮混蛋,竟然妄自揣测,说他已经投敌叛国,小道消息传的满天飞……
悲哉,卢象升卢大人!
第546章 土豪东林相勾结 如何应对真头疼
卢象升只是说了一句不该说的话,就给复社报复的这么惨。
温体仁公开跳出来和复社做对,不死都难!
对复社这群人骂人参人的本事,无论是崇祯皇帝还是权臣温体仁,都特别的头疼。
行事急躁,随意乱杀大臣的崇祯,这时候却没有了触众怒的胆子,对复社的无法无天不闻不问,感情也怕被骂成昏君。
温体仁手段毒辣,计谋诡异,多次罗织罪名,整治复社,组织多位骨干的黑材料,暗中指使亲信参他们。
温体仁打击复社最狠的时候,跑回家躲猫猫的复社领袖张溥,成天担惊受怕,甚至到了“一日数惊”的地步。
可惜呀,功败垂成。复社太庞大了,人才云集呀,一个温体仁,浑身是铁也碾不了几颗钉。
在复社强大的舆论压力和众名士积极参与运作下,温体仁终于失宠下课。
这个复社最恐惧的杀神的离职,好似给复社党徒们搬开了大石头,也彻底毁掉了大明唯一的和最后的希望!
而后经过东林大佬钱谦益与复社大佬张溥的虎丘密会,成功操作了前首辅周延儒的复出。
周延儒是个什么东西,咱前边讲过,就不在这里重复了。
随后复社又在南京大搞集会活动,揭批前阉党大员阮大铖的罪恶,成功阻止了这位对头东山再起。
复出的周延儒,“知恩图报”,在崇祯面前卖力说复社的好话,解除了温体仁当政时代对复社的诸多打压。
这群“心比天高”的青年才俊,这回终于一飞冲天。
从此开始,一直到明朝灭亡,复社进入了其最嚣张自由的时代。
这回所有绊脚石都没了,你们倒是拿出本事来,把大明给整好啊?
嘿嘿,各地的集会讲学活动仍旧不断,声威熏天。但对国家大事实际的建树,老余翻了不少资料,愣是一件像样的没找着。
但要说这群人只是摆姿态不办事,却也不完全对。
至少有一件事,他们从头到尾都在卖命的干,那就是抗税。
朝廷要抗清,要平定农民军,所需的白银军费,但凡朝廷打算让江南地区买单,立刻就会招来复社的强硬反抗,相关官员的奏折,激烈得能把主事官员淹死!
然后就是复社的千人示威,接着就是复社诸公子慷慨激昂的叫骂批判。
他们为什么在“抗税”这事上这么上瘾呢?
那当然了,复社的经费来源,主要来自江南这些土地拥有者啊。
收了人家的钱,就得给人家办事啊。复社在这条上,还是很讲诚信地。
哪怕后来明朝灭亡了,清军打下了江南,一些复社的头面人物也主动找清军请愿,请求减免明朝时期的江南赋税。
可惜大清是野蛮人,没大明那么文明。对抗税,只有一个字:杀!
这回你们的本事呢?噢,就知道欺软怕硬,欺负老实的文明人啊?一群吃硬不吃软,欠揍的混蛋,杀的好!
于是,代表文明和先进的大明,就在复社这些个精英们的无耻和无赖死作之下,终于给闹亡了。
军舰航行的前半个月的航程,王烁没干别的,就是在给李定国和郑成功讲这些东林党和复社的情况。
他有在现代看到的历史资料,又有在这时刻意让胡琏器的密探收集的江南复社闹事的事实,说来自然是声情并茂,事实与论据充分。
关键还是李、郑二人,他们在前期推行新政改革的时候,遭遇的情况,几乎和王烁所言的大明的遭遇,如出一辙。
当时两个人绝没想到,这些道貌岸然的书生学子们开开会,私下里说些反对的话语,竟然可以产生如此强大的恶果。
尤其是占据了他们政府的东林党们,真正的目的,不是简单反对他们改革,而是已经联合起来,在暗中破坏他们的改革。
改革失败自然是一定的了,幸亏两个人都是军人出身,没有崇祯皇帝的软弱和对舆论的顾忌,不然也会让这帮东林党把权给夺了去。
在江北这段时间,他们都接到了自己部下们的来信,复社多次组织集会,骂王烁,骂李定国和郑成功,甚至到朝门以外请愿,要求还皇帝权力,反对被江北吞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