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清坑你没商量 >

第41部分

大清坑你没商量-第41部分

小说: 大清坑你没商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条件的,炉面会用铁板来做,结实一些,不易损坏。没有这条件的,就用石灰或者水泥抹平,再将整个炉子用白灰抹一遍,以增加美观。

炉膛还要用黄泥加沙套上一层内胆,形成一个底大口小的葫芦状,才好上火,煤也着的旺。

然后就是烟道了。

有直接通到里屋炕上,然后再从房顶出去的。还有的,家里是木床,没有炕,就于里屋再垒个空心方形或长方形的土暖气包,让从炉子里出来的烟通过这个土暖气包,再传到屋外,充分利用炉子发出的热能。

待各营的泥水匠人和一些机灵的士卒都来到大帐里,王烁就按照自己的记忆,指挥他们造炉子了。

几经反复,炉子终于按照他的记忆造了出来,还做了土暖气包,然后用青砖垒了烟道,直接从大帐顶上捅个窟窿上到帐外,看得梁敏直咧嘴。

这是唯一缴获的,象个样子的帅帐,好好的就让这位爷给捅上个大窟窿!

这边炉子造出来,那边鲁胤昌也带着大家弄来了煤。

先用木柴引火,结果刚垒好的炉子太湿,一个劲倒烟,大帐里全是烟,看不见人了。

大家被从大帐里鼻涕眼泪的熏了出来。

鲁胤昌一边咳嗽一边问王烁:“我说,你搞得这是什么玩意儿啊?这,就算大帐里暖和了,你敢在里面呆着?呛也呛死了!”

王烁也纳闷,怎么就不出烟呢?看看伸到大帐外面的烟囱,果真一点烟也不冒。

鲁胤昌在一边又道:“我说,你赶紧把这玩意儿拆了吧,你看你媳妇不高兴走了。听梁安国说,你媳妇为收拾这中军帅帐,昨晚一宿没睡呢,这让你祸祸的,都成什么了,还害的我们累一天,给你弄这么多煤来!”

王烁道:“你别捣乱,我说能成,他肯定能成!”

鲁胤昌不服气道:“你用过这玩意儿,还是你是神仙,能掐会算?要是这煤能派这么大用场,那挖煤的都发了。能代替木炭,那还得了,得多少钱一斤?!”

王烁分辨道:“我没用过,可我看见别人用过,真的好用。”

鲁胤昌刨根问底道:“谁用过?陇中还有这能人,我封地离陇中那么近,我怎么没听说过?”

王烁差点就说他爹娘,爷爷奶奶都用过,可一想不对,好悬让他把老底给诈出来!

两个人正吵的不可开交,一个来学盘炉子的士卒忽然指着烟囱叫道:“出烟了,出烟了!”

王烁和鲁胤昌急忙看去,但见那青砖垒起烟囱冒出缕缕白眼,渐渐的,烟色开始变成灰色,大帐里的烟雾也变的小了一些。

王烁赶紧跑进大帐,看看炉膛内的柴火烧的差不多,便把弄来的块煤投进去。

炉火越来越旺,烧的盖住炉口的青砖都微微泛红,大帐里没了烟雾,暖和起来。

鲁胤昌看着炉子,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感叹道:“哎呀大将军,你简直就是神仙啊!打仗谁也不敢和你比,这个你也懂得!”

王烁得意起来,笑道:“如何,服不服?”

鲁胤昌也笑,说道:“服,真心服了!”然后突然叫道,“赶紧找士卒把大通那边的煤洞看起来!”

王烁奇怪道:“看煤洞干嘛?”

鲁胤昌指着炉子道:“你这个玩意儿这么神奇,又这么容易造,我敢担保,不出十天,整个西宁卫就都用它取暖了。到那时候,这不值钱的煤可就值老钱了!”

古代军队野战,冬天最大的困难,就是士卒的取暖问题,特别是在这温差大,气候多变的西北地区,赶上寒潮,好多士卒就会冻伤甚至冻死。

野战的士卒不能穿的太多,穿臃肿了跑都跑不动,别说和敌军拼杀了。

但穿少了,一旦行军停下来或者不打仗休整,漫漫长夜里,不知有多少士卒挺不到第二天出太阳,受伤的士卒就更惨了。

有了王烁这发明,哦不,应该说是从现代偷来的炉子,这些问题迎刃而解,许多受伤应该死掉的士卒,也大大增加了存活的几率。

第126章 整编军队

解决了取暖问题,王烁开始准备部队的整编问题。

因为下一步还要面对更大规模,更加残酷的战斗,他必须扩充自己的军队,不解决混乱的军队称呼和编制,扩军之后,部队就会更混乱。

他事先已经把自己的大致思路写出来,让梁敏先明白,然后就是哈克什,施大柱,梁安国,鲁胤昌一般高级将领。

军队最基本单位还是什和伍,只是稍作了改动。六人一伍,设伍长一人。

之所以规定六人一伍,是为了便于他当初创立的三人小阵在战场上充分发挥作用。

两伍一什,作战兵加伍长十二人,设正副什长两人,正什长主要管军事、训练,副什长管士卒思想,军纪。

十个什为一连,连长官称统领,设正副统领各一人,主管军事。军政指导员一人,主管军纪思想,与统领平级。

连设辎重队一什,用于搬运连所需物资,战时往战场外输送伤员。设战场救护两人,用于战斗时对连内受伤士卒临时救治。炊事兵两人,主管全连做饭。连部警卫、传令一伍。

十连为一团,团长官称都统,设正都统一人,副都统两人,主管军事。设团军政督导一人,与都统平级。设团级参谋一伍,伍长与副都统平级,属员副统领级,主管哨探,情报分析,为团长官作战提供参考意见和精确敌情。设骑哨游击一什,负责哨探敌情。团部设警卫、传令一什,炊事兵两人。

五团称师,师长官称都督,设正都督一人,副都督两人,师级军政都督一人,副都督一人,下设军政部,副都统级军政官四人,负责整个师属军政人员管理考核和任用调换。

设师级参谋部,副都督级部长一人,都统级副部长两人,统领级部员十人,向师军事主官提供军情咨询,作战意见,向下属单位提供军事情报,协调各单位情报共享,管理考核师属参谋人员和任用调遣。

师设警卫、传令一连,骑哨游击一连,辎重一连。另设师级战场救护所一处,所长都统级,医护十五人,担架队一连,警卫队一连,炊事一什。

三师为一军,军长称主将,设副将三人,军政主将一人,副将三人。军级军政部一处,警卫、传令两连,骑哨游击两连。设军级医院一处,警卫队两连,炊事三人。

再往上,就是以王烁为首的总部了,王烁称大将军,副手称将军,军政亦由王烁代理。

总部设军政部,军情部,参谋部,宣传部,医疗部,考功部,后勤部,凡王烁能想起来的部门,他都设上了,然后再根据各部门职能,抽调合适人员充实。

他知道,军队能不能打胜仗,能不能从这里走向中原,走向更远,不在于他拥有多少军队,更重要的,是在于他对军队的管理能力。

他不能学李自成,鼓捣一群乌合之众,他要建立一支有思想,有精神,有毅力,有文化的,真正的精锐。

然后,总部再设直属部队,警卫团,骑兵团,辎重团,教导团,传令队,随军修械所等一系列的附属单位,在西宁城里还要建一座大的军医院,以治疗战场上运转下来的伤兵。如此,他的军队就算初具雏形了。

之所以不直接按照现代军队编制,一是他的军队还没有装备现代武器,还需要用冷兵器作战,编制也必须考虑适合冷兵器作战时排兵布阵。二是要让大家有一个渐渐熟悉现代编制,慢慢改变的过程。

接着,整个军营开始大整编。

骑兵先成立了骑兵第一军,哈克什任主将军长。

步军则按古代战场规则,成立前后左右中五军,将梁安国一般过去统带过千余人的将领们提上来做主将,其余依次提拔筛选任用。

王烁现在加上俘虏的顺军,总共也不到三万人,连两个军都凑不齐,他却编制了六个军,满员至少要十万人。成立的这些军队单位,基本就是一个空架子。

一伍也就有伍长和一两个兵,甚至有光杆伍长一个人的。军官也凑不齐,象梁安国的前军,就他一个军长,剩下的军官得他自己踅摸。

倒是各单位军政主官,王烁费了许多心思,都给配齐了。

在他心里,这是牵扯到军队能否打胜仗,能否健康发展下去的基础,所以别的不管,先把部队的军政官员配齐。

至于军队招募,他和鲁胤昌商量过,青海现在的人口,加上陇中,山西,陕西躲避兵祸逃过来的,应该超过二百余万,如果能够象在漳县一样,获得百姓支持,招募十万士卒是不成问题的。

至于如何招募,关键还是看他有什么政策,可以即压制住各地土司,又能将各地百姓发动起来。

显然,漳县的办法无法照搬到青海来施行,这也是他最大的难题。

第127章 后门进虎

军队编制基本定型,就要接手青海的政权,民政编制也必须跟上。

王烁前世是机关职员,对民事编制这一块再熟悉不过了。

临接管政权之前,他先对以梁敏为首的,做民事管理的所有人都召集起来,给他们讲解如何管理城市和乡村,各新成立机构的职能,如何运作。

当然,这些得让梁敏这个将来的民事主官先理解透彻,以便于她将来执行权利和任用各部门官员。

之所以让梁敏主管民事,还是他离开漳县时的那个想法,一是梁敏有这个能力,二是交给别人他也不放心。

在他熟悉的政府机构基础上,稍做改动,政法分开,监察独立,一套简捷了许多的青海政府机构就诞生了,称大明青海临时执政府,执政府执政梁敏。

之所以还沿用大明的旗号,一是王烁不想在自己实力不足的时候,过于招摇。“广积粮,缓称王”,不让别人将自己做为争斗的主要目标。

二是因为,戍边的戍卒,吐蕃藏人,蒙古的固始汗这些人,心理上还是认可大明,如果擅自改了称号,难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半月之后,一切都有了架子,王烁才正式将总部移驻西宁城内。在此之前,只有施大柱率领的三千骑军在城内维持治安。

祁廷谏自那日从平戎驿王烁帅帐中出来,回到城内的家,就再没出过门。

他和各土司残余的土兵,都被施大柱赶出了城,编入了王烁的军队。

住宅门前有军队把守,出门得请示施大柱,得到同意之后方可。城门口也有士卒把守,不许出城。

他让家人出门打探了一下,其他土司跟他一样。

碰上王烁这么一个不讲理的主,他还真没脾气。人家有军队呀,而且是个不怕死,万马军中取上将首级的主。

王烁于西宁城下的杀神形象已经传播开来,西宁恐怕无人不知了,他哪里敢去王烁那里申辩,保住脑袋就不错了。

关键是这脑袋是不是保住了,现在还难说,人家还没决定要拿他怎样呢。

接着就传来了外围不服从王烁命令的土司的消息。

对三天之内没有到西宁城下待命的土司,王烁是说到做到,直接命军队抬了红夷大炮攻打土司营寨,打的跑的跑,死的死。

那些不服气的土司,侥幸保住了性命,躲到深山里或者蒙古人那里去了。

现在王烁势大,只好暂时避过,待他有隙可乘的时候,再杀回来,恢复自己的地盘吧。

祁廷谏心里也这么想。现在,对他来说,只有先保住性命,以图将来了。

你王烁总不能老待在这里不走吧?就算你待在这里不走,顺军也会来找你,那时候,你顾前顾不了后,看你还如何猖狂。

接着,王烁进城了。

宣传队到城里的大街小巷宣传新法令,号召居民参加里,甲、保长选举,墙上到处贴着大明新法,还有大字的宣传口号,还配上专门的宣传人员讲解。

街中心有军队唱歌,喊口号,还搭戏台唱秦腔,不唱杨家将,包龙图,唱新戏,都是号召老百姓起来造自己主人反的戏。

这下热闹了。

开始老百姓不敢掺和,后来总有胆大的跟着凑热闹,再后来,跟着掺和的就越来越多。

很快,那些欺行霸市,地方恶霸,朝廷任命,没来得及逃跑的贪官污吏就被煽动起来的平民给供出来,被军队抓起来。

接着,就是斗争大会,诉苦大会,杀恶霸,除贪官,一天比一天热闹。然后,民选的官员就开始上任了。

王烁的所谓民主选举,也是只搞到县、乡一级,更高层的领导当然还是由梁敏直接任命。

战争时期,完全的民主化是不合适的,这一点他十分清楚。

即便这样,平民百姓也对此爆发出了极大的热情,差点就把个西宁卫闹翻了天,周边乡村热情就更加高涨。

老百姓要自己当家做主,自己选择自己的父母官,这是开天辟地以来没有过的事情。

大家只是听着,不参与的时候,感觉不出来,真正参与进来,一下就会被这制度吸引,迸发出所有的热情。

这也是当年伟人能够迅速取得民心,击败强大自己几十倍的敌人的致胜法宝。

百姓高兴,祁廷谏就不高兴了。

官不官,民不民,简直一塌糊涂!

祁廷谏躺在家里的炕上哀叹,这王烁搞得这是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这哪里是大明的天下,分明就是和李自成一样,造反嘛。而且,比李自成还乱!

真是前门拒狼,后门进虎啊,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啊!

第128章 左右为难

王烁一边整军整民,一边考虑如何打开青海的局面。

开始,还是考虑如何利用土司稳定住局面,以利于尽快招募新兵。毕竟,贺锦在北面的战事顺利,不会给他太多的时间来搞他的改革。

想不到,梁敏和鲁胤昌都不同意他的这个想法。

鲁胤昌就是土司出身,对各地土司的情况自是十分了解。

他做土司当然要从土司的出发点考虑问题,不同意彻底的土改。他如今不做土司了,成了王烁的副手,号称将军,出发点就不一样了。

土司不是漳县的地主,他和农奴之间不是雇农与地主的关系。

领地里的农奴,在土司看来,就是他可以任意处置的财产,不可能让王烁去他的领地招募他的农奴当兵,这等于是王烁把属于他的财产拿走了。

他指望着这些农奴供养他,把人给了王烁,他的实力就会受到损害,这等于与虎谋皮。所以,有土司在,你去他领地里招兵,根本就行不通。

梁敏同意鲁胤昌的见解。

从她在漳县发动农民的经验里,她体会到,只有军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