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靖康雪 >

第75部分

靖康雪-第75部分

小说: 靖康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秀的年轻人,很值得塑造,很值得培养,把他丢到最残酷的地方,说不定真的是一件好事。

这就让徽宗皇帝下定了决心。

按照宋制,考取了进士之后,就可以直接被授予官位,而不惜要走前唐的那一套,可以直接把吏部踹到一边,由皇帝亲自授官,成为天子门生,一朝中进士,衣食自无忧,连官位都没有忧虑了,进士发榜之后,照理来说是有一个庆祝仪式的,这点徽宗皇帝也不打算违背,让他们去欢欣鼓舞,让他们去歌唱,让他们去享受鲜花和掌声,等到第二天,就是皇帝亲自主持宴会,宴请新科进士,然后当场授官。

当然了,按照大宋朝官职差三者分离的制度来看,新科进士们一般只能得到官和职,来见习,学习,熬资历,到了一定的程度以后,才能得到真正做事情的“差”,这也是一个惯例,毕竟没有多少人敢于把重要的事情交给一个毛头小子,当然这仅限于注定成为待遇最高的京城官员的一甲进士和二甲进士的一部分,二甲进士的后半段和三甲进士没有这样的待遇。

他们会被安排为地方官员,基本上都是差,什么知县通判之类的,而且肯定是没什么人愿意去的地方,那些地方缺乏官员,就不考虑什么官职差分离了,去那里都是去做事情吃苦受罪的,而且升迁的可能性不太大,不像一甲进士们可以留在京城享福,接触到最高权力核心,享受权力的滋润,然后慢慢被提拔为京城高官,享受最高待遇,甚至成为宰相。

所以才会有官职差分离,先积累资历,增长见识,然后再给真正的职位和权力,尤其是最高等级的状元们,甚至可以得到天子近臣的职位,虽然没什么权力,但是天天和皇帝呆在一起,只要不犯太大的错误,很有可能很快得到进入馆阁之地历练的机会,在历练几年,就可以登堂入室了,寇准可是三十岁就当了宰相了!

这就是一甲进士们的特权,进士也分三六九等的,三甲进士和一甲进士之间的差距就不是一点点的大,岳翻可以选择在皇帝身边做事,而三甲进士就只能选择去外地做官,虽然得到的是实际的差遣,但是注意,中央的差遣和地方的差遣也是有天壤之别的。

更别说宋代地方官员根本捞不到什么油水,每年除了少部分税收可以留作自用,大部分都要上交给转运司转运到中央,一没兵二没钱三没粮食,动不动还来个通判就能把知州知县管得死死的,宋代地方官的日子过得比唐代地方官的日子差得太多了,所以一般来说宋代官员出任地方官都是“贬斥”“左迁”之类的。

所以二甲进士里面靠后的和三甲进士们就没有太大的想法,只是想要走走门路,找找京城里的高官,看看能不能去一个风景优美富庶之地去做官,好歹享受一下在东京城里面享受不到的感觉,这对于他们而言也是最低的要求了,没人会反对,这个时候,也就是文人各大派别势力拉拢进士扩充实力的关键时刻。

而最让人瞩目的自然是一甲进士们,他们可以留在京城做皇帝的近臣,尤其是连中三元的状元郎岳翻,据小道消息称,官家对岳翻非常上心,本来就喜欢他的才华,现在他还有真本领,那就更喜欢了,所以这个时候结交岳翻肯定是很好的战略,哪怕凭着岳翻的聪明不能把他拉入己方阵营里面,说说好话结个善缘也是可以的。

但是他们好像有些失望,因为在庆祝进士们考取进士走上人生康庄大道的大聚会上,从一甲第二名到三甲最后一名,六百二十九个人都齐了,就是没有那最重要的一个,第一名岳翻,人们发现没有第一名的时候还有些惊讶,不过很快他们就得知,名次公布完结之后,岳翻就被官家召入宫中了,大家心里面也就只有羡慕嫉妒,然后忍着满肚子的酸水继续庆祝活动,整个东京城人声鼎沸。

其实和一个连中三元的家伙混在同一时代是挺惨的经历,因为你无法超越他,无论如何都无法超越他,这是一种悲哀。

想要拉拢岳翻的各方势力也扑了个空,心情郁闷,没想到官家居然对岳翻如此上心,直接把他叫进了皇宫,不过转念一想也对,毕竟是连中三元的状元,古今罕有,皇帝高兴一些也难免,大不了等今后他被授予官职了,再去结交也不迟。

不过他们注定是没有这个机会了。

岳翻已经提前得知了徽宗皇帝想要给他的官职,虽然他之前已经做好了相关的心理准备,但是得知了这个职位的时候,他还是忍不住的有些惊讶,毕竟,安抚使这样的官职,不是一个小职位,也不是一个没有实权的荣誉职位,那是一个有实权的真正的差遣……

一百四十三如此,岳翻向未来急驰而去

太中大夫、集贤院学士、权知吉军州事、江南南路安抚司安抚使岳翻。

这是岳翻在科举考试最终名次公布之后第二天得到的官职差。

太中大夫是官,文散官第八阶,从四品;集贤院学士是职,其实原本徽宗皇帝想把岳翻任命为昭文馆学士的,甚至成为大学士,不过岳翻年纪太轻,而且注定不在京城任职,只能给个学士算作给文人的荣耀,权知吉州军政事、江南南路安抚使是差遣,也就是实际职位,有实权的职位。

权知吉军州事好理解,就是吉州知州,但是江南南路就让不少人觉得费解,大宋什么时候有江南南路这个路了?经人一解释,哦!原来是这样!把原来隶属于江南西路的吉虔二州和南安军划分出来,成为一个新的路,就是江南南路……

等等,好像有什么不太对劲的地方……

吉州知州?江南南路?安抚使?安抚司?这……岳翻不在京城任职?他不在东京城里面过日子?要去江南任职?吉州?卧槽!那个鬼地方?!吉虔二州?地狱级副本?把那个三不管百余年的鬼地方交给岳翻来做安抚使?官家是要做什么?

把岳翻所得到的差遣换作其他的地点,或许给人们的感觉都不太一样,但是现在的差遣职位,瞬间让那些想要拉拢岳翻的人寒了心,这不是荣耀,这不是高官厚禄,看起来很荣耀,刚刚考中状元就能得到四品职位,这是要送命啊!

吉虔二州是什么地方大家心照不宣,这些年来都没什么人愿意往那里去,除非是犯了错没地方去了才被赶到这些地方送死,岳翻得罪了官家?还是得罪了谁?难得的一个连中三元的魁首居然被派到那个人间地狱?为什么?告诉我为什么!

大家的心情都非常复杂。

朝会上,枢密使、大学士张英提出异议,认为岳翻年轻,刚刚考中状元,立刻授予四品职位有所不妥,而且岳翻是文人,不通军略,让他贸贸然的成为一路之安抚使实在是不妥,而且吉虔二州不服教化百余年,难以处理,岳翻乃国之大才,万一在未成长起来之前有个三长两短,并非大宋之福。

枢密副使张叔夜也提出异议,岳翻年纪太小,资历太浅,没有威望,贸贸然身居高位,恐非其之福,应该按照惯例授予馆阁闲职,让其历练一段时间,等年岁稍长,见识稍强,再授予实际职位。

其余官员也多有异议者,但是不知出于何种心里,这种异议的强度并不大,尤其是在张英和张叔夜相继出马之后,这种异议的力度就更小了,而徽宗皇帝的态度则前所未有的强硬,认为岳翻是个有军略的人才,也是个忠肝义胆的臣子,值得托付这样的职位和事业,皇帝很信任他,决定把吉虔二州这些不服教化的地方交给他狠狠地收拾一下。

官员们的态度越来越诡异,代表着不同利益派别的官员们在这场莫名其妙的博弈中纷纷闭嘴了,似乎原本像是一坨金灿灿的黄金的岳翻瞬间变成了一坨便便,人人都不愿意接近,以至于徽宗皇帝让大家商讨通判人选的时候,大家纷纷默不作声。

知州是中央外放的官员,通判则是必须要符合皇帝利益的臣子,因为通判名义上是知府知州的副手,实际上也是监视知州知府的人,所以对皇帝一定要忠心,一般而言,通判是个很吃香的职位,有在外地任职通判经历的官员就有很大的机会入东西二府,执掌最高政权和军权。

但是这一次,大家都沉默了,给一个十七岁的小毛孩子做通判,还是去吉虔二州那种鸟不生蛋随时都有性命之危的地方,谁愿意?不说小毛孩子随心所欲的做事情,随时都有死掉的可能,作为通判,也随时都有送命的可能,还别说吉虔二州那种民风凶悍的地方,更兼贫穷,过习惯了锦衣玉食日子的大官们,谁愿意?

尽管这个毛孩子是个三十年难得一遇的连中三元的大才,但是即使是如此,也没有大家的性命重要,为岳翻说话的就是西府的两位老大,靠着平叛军功的张英和张叔夜,倒是听说岳翻曾经随着他们一起去平叛,他的兄长现在已经在西军效力,而他没有丝毫消息,再看看张英和张叔夜的面色,就知道这小子性命难保了。

自认为聪明的官员们纷纷作出了一幅叹息的神情,叹息一位不世出的文人才子即将陨落,还是在前无古人的时代里,皇帝为何如此心狠,他不是很喜欢岳翻的字画吗?

张英和张叔夜都很想帮助岳翻,但是他们身居枢密院高位,枢密院又是国家重要职能部门,相当于国防部,他们就是国防部的正副部长,无论如何于情于理都无法请求外放吉虔二州为通判,他们已经达到了这个位置,不需要这块垫脚石,除非是被贬斥。

张英和张叔夜痛苦的思索着方法和理由,一直没能开口,却不曾想徽宗皇帝看到眼前这一幕,心里反而轻松了不少,要是真给岳翻弄去一个老家伙做通判,他还真怕岳翻施展不开手脚,异心?一个十七岁的小娃娃要造反?你信吗?我不信!

于是吉州暂且不派通判,让岳翻自己监管,等有了合适的人选再派过去,岳翻麾下的人马和官员就在当地招募或者在京城选择,官家特别开恩,允许岳翻选择一些在京官员或者他们的子弟随岳翻一同前往。

吉虔二州正是需要这股烈火介入的时候,弄个老儒去,有个毛用?该让年轻人去做的事情,就必须要让年轻人去做,让一个老家伙去做没有任何效果,就吉虔二州那种穷山恶水之地,岳翻又能如何?等他把那里平定了,治理好了,再让他回到京城,出任一个馆阁职位,然后再等几年,直接升到参知政事啊之类的职位,还是很可行的。

吉虔二州军事民政早已糜烂,这一点徽宗皇帝心里有数,国家主要精锐兵马不是在北方就是在西北之地,江南有个屁的精锐兵马,那些平叛之后变得精锐的禁军被徽宗皇帝北调至北京大名府,随时准备伐辽,岳翻这个名义上的江南南路安抚司安抚使什么兵马都没有,而且江南南路刚刚设立,什么转运司和监司都没有,监司还好说,转运司要是没有,岳翻想打仗都没有钱粮。

于是徽宗皇帝给了岳翻便宜行事之权,允许岳翻在必要条件下自己调动兵马打击吉虔二州悍匪,并且允许岳翻使用吉虔二州和南安军的赋税和钱粮三年,自己想办法对付吉虔二州的悍匪。

这本身就是个考验岳翻的事情,吉虔二州的军事和民政都已经烂了,根本不成体系,每年的赋税就是平安钱,给朝廷死掉的官员做抚恤的,不多,粮食也不多,兵马基本没有,户政完全瘫痪,行政机构就是个门面,里头乱成一团,虽然只有二州一军之地,但是若要将其整理一番,其难度不亚于一次微缩版的建国大业。

没有监司,没有转运司,只有安抚司,安抚司还只有一个安抚使,原先的吉州州府、虔州州府和南安军知军府的官员系统都是乱七八糟的,岳翻又如何能从京城里这些家族子弟里面选出他需要的人才?估计没人愿意和他一起去,而且明天,京城里就会多出一大批病倒的年轻官员或者他们的孩子。

此去千头万绪,岳翻究竟该怎么做,谁也不知道,谁也不想知道,他们只是在暗地里计算着,什么时候会从吉虔二州传来岳翻身死的消息,然后给他写挽联。

诡异的沉寂之下,岳翻马不停蹄,如同逃离灾厄一般,迅速逃离了繁花似锦的东京开封府,奔赴了早已确定的未来,临走之前,留下了三封信,其中两封拜托暂时停留在开封的宋江立刻转交给张英和张叔夜,另外一封,则交给一个在开封做小官的二十五岁年轻官员,他的名字,叫做刘子羽。

一百四十四你只有在我这里才能发光

当刘子羽接到宋江送来的信件,并且展开阅读之时,宋江看着这个年轻的官员,是有些不屑的,毕竟自家六郎已经成为了连中三元的魁首,计划也在稳步实施,而在京城里一个人都没找,就找了这个刘子羽,到底是什么意思,宋江也不太理解,不过六郎做事一向都有自己的考虑,只是这个刘子羽看起来实在是没什么特别的,还是个官二代。乐…文…

对的,说起这个刘子羽,还真是有些难以启齿,这家伙不是正规科班出身,没参加过科举,不是进士,而是靠着父亲的知州官职荫补获取职位,然后在镇压方腊起事的战斗中打了一场胜仗,立下了一些战功,靠着父亲的活动,给刘子羽从江南小镇调职到了东京城过日子来了。

这年头你要不是个进士出身或者是权贵子弟,还真不好意思在开封城抬着头走路,刘子羽的老爸倒是个科班出身的,混到了知州的职位,刘子羽一开始是跟着老爸混资历的,所以一开始就接触到了很多的实际政务,他的能耐不是从书本中学来的,而是从实际工作中体验的。

跟着老爸混资历,自己跑到江南趁着岳翻带去的一股春风打了胜仗,获取了资本,这才让他抵达了京城做了京官,到了京城才发现自己的身份和经历实在是难以启齿,大家都在讨论进士和科举,他不是进士,也没参加过科举,而是靠着父亲的身份才得到了官职,他有什么可说的。

七品小官做得很不舒服,进士出身的老大根本瞧不起他,也不甩他那个进士的老爸,这年头你要是做个文官而不是进士,就等于是花钱买官的,刘子羽一直过得很压抑,一直到他见到了名为时雨的黑黢黢的男人的时候,接过他手上的信件,听着他说这是他的主人,那个新科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