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春秋我为王 >

第611部分

春秋我为王-第611部分

小说: 春秋我为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无恤要派人入魏氏赈灾?”

魏驹一愣,在他看来,这简直是黄鼠狼给鸡拜年,不安好心,想都不想就决定拒绝。

“让叔祖父严守赵魏交界,不许放赵氏一兵一卒入魏。”

“但是……”河东来的信使面露难色,对魏驹说道:“但赵氏此番行动,是打着国君旗号进行的,有晋侯诏令在,若是强行拒绝,就是首祸者,而且……”

魏驹头疼不已:“而且什么?”

“而且河东百姓已经缺粮许久,听闻赵氏赈灾,靠近边境的已迫不及待地迎过去了……”

第949章 树挪死人挪活

赵魏领地在换地后,以霍太山为分界,山北为赵氏太原,山南为魏氏河东。在去年的蝗灾里,魏氏的北部领地吕县、霍县、杨县、垂棘等地离大卤泽最近,是蝗虫南下的必经之地,所以是受灾最为严重的,比起安邑附近的盐池,有过之而无不及。

杨县位于汾水中流,在西周时是赵城所在,赵氏肇兴之地,后来在下宫之难后,赵氏失去了这里,便划给了羊舌氏,羊舌灭亡后,又辗转到了魏氏手里。此地在后世有一个更著名的名字:洪洞。

杨县最著名的,就是枝繁叶茂如同车马华盖的大槐树了,几乎每个乡,每个里都长着一棵,他们的乡社就设在树下。

这里原本土地肥沃,能养活许多人,是一处重要的产粮地。但天灾无情,蝗虫也啃尽了地里的庄稼,于是杨县便落到了饥荒的窘境,当地人的腰带,在一天一天地勒紧。

杨县的百姓半饥不饱地过了几个月后,极度缺乏营养,脸上皮包肉骨头,显得眼睛很大,闪着饥饿的亮光,他们现在除了饥饿外一无所有。

冬天到来后,整个杨县都有点儿萎靡不振,除了去到处寻觅山上和水里的食物外,平时就一动不动地呆在他们引以为傲的大槐树下,省省力气,实际上就是省省粮食。

所有人说话时声音有点儿病后的样子,走路也东倒西歪,飘飘忽忽,因为他们瘦巴巴的肚子使不上劲,夜里还经常出虚汗,饿到最厉害时,眼睛绿得想啃石头,嚼树皮。

但槐树皮是不能啃的,也不知为何,当地对四处都有的大槐树有一种崇拜,相信祖宗的魂魄是寄居在上面的,啃了树皮,不单光溜溜的树不体面,若是树死了,让祖先的鬼魂上哪去?

他们就这么苟延残喘,也没指望魏氏会来救济,自从统治这里的羊舌氏灭亡后,官方救济在晋国早已是很久远的历史了。

谁料在晋侯二十二年冬十一月,就在杨县即将山穷水尽,百姓不得不抛弃他们祖辈所居的大槐树,去外面寻出路时,却有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传了回来。

“晋国的执政要赈灾,汾水北面有粮船往南来!”

一时间,整个杨县都沸腾了。

……

“众所周知,飞蝗是从北面飞来的,听闻赵氏太原郡的瓜衍、千亩等地也遭了蝗灾,但他们与这边不同,非但不立神蝗庙,反倒各种捕杀,甚至还把蝗烤了吃……”

换了大灾前,可能会有人要皱眉或者面露惊恐,可现在杨县人都饿坏了,只差易子而食,听到油淋蝗虫、烤蝗虫等多种吃法,撒上一点盐和花椒,他们仿佛已经闻到了那诱人的香味,不由垂涎三尺。

可他们醒悟得太晚,魏氏官方到处求神拜鬼,竖立的神蝗庙没起到任何作用,蝗虫饱餐一顿飞走了,只留下光秃秃的原野,杨县人现在就是想吃蝗虫都吃不着了。只是有觉得自己上当了的百姓在北边赵氏领地事迹的激励下,去砸了神蝗庙,将那些供品洗劫一空,不过闹市的人很快就被魏氏斩首于市,一时间民间又缄默了。

但各种小道消息是止不住的,比如这次赵氏要赈灾的说法。

“赵氏的两个县都在秋天就赈济过了,那里的人至少不用像吾等一样挨饿,现在终于来救济轮到吾等了。”杨县人唉声叹气,不过,有粮船来赈灾的消息给杨县人打了一剂强心针,他们每日都充满期盼地站在汾水边眺望,希望能提前看到粮船的影子。

至于他们是魏氏之民而非赵氏之民,理论上赈济与他们没什么关系这点,已经被选择性遗忘了。

反正要往之前一百年推,他们也的确是赵氏之民呢!

然而粮船是从几百里外的太原等地驶来的,因今年长久干旱,汾水中缺水,水道很浅,船行驶得很慢。等了几日后,一个消息如晴天霹雳,传到了杨县。

赵氏的赈灾部队,被汾水上游的吕县给截住了!

这个消息,给整日翘首期盼的杨县人一个沉重的打击。

吕县是魏氏的北大门,也是他们统治了一百多年的重要据点,驻扎一师军队,自然不能坐视赵氏轻易南下了。当然打是不敢打的,吕县的魏军借口要通报家主,想要拖延时间。可魏氏新家主在河西,一来一回就要十多天,对于吃饱喝足的魏武卒而言可能不算什么,可对于汾水沿岸的饥民而言,每多一天,就有数百人死去!

天气越来越冷,野外的食物搜寻越来越困难,杨县人走路,腰有点儿弯了,一个个懒得说话,即使说话,也是蚊子哼哼一般。

他们已经山穷水尽,就快要坚持不住了,已经有许多人饿倒,许多人开始没完没了地睡觉,仿佛要一口气睡上百年、千年。

甚至连杨县的狗都瘪着肚皮,在村巷里走动时,东摇西晃。

绝望之下,杨县的百姓都各自聚集在他们乡里的大槐树下,向祖宗哭诉祈求,终于,有人忍不住了,站起来振臂一呼:

“树挪死,人挪活,既然赵氏的粮船进不来,那吾等便去北面就食何如!”

……

树挪死,人挪活,说得轻巧,可实则却并不容易。

晋国诸县,杨县人最为恋乡,而且对故乡的眷恋总是与大槐树联系到一起。

他们每个人出生后,会被父母带到这里向槐树感谢,让槐树看看新的生命,给他们赐福,无病无灾。若是病了,最好的药,就是槐树枝煮的药汤。而每到节庆,杨县人都会给大槐树披挂上帛布彩缎,夜晚点上篝火,在槐树下摆上筵席,用简单到不能再简单,浑浊到不能再浑浊的酒彻夜欢庆。等到死的时候,棺椁更是要从槐树下经过,再埋到看得见槐树的地方。

因为大槐树,就是他们的根。

死了的人尚且离不开大槐树,更别说生者了。

这一天,已经下定决定离开这片失去生机土地,北上就食的杨县人不约而同,聚集在各自的大槐树下,仰望养育他们的祖灵化身。

春夏时枝繁叶茂的大槐树,只剩下了几片叶子,显得瘦削而寂寥,衬托着众人不舍的哭泣,气氛十分凄凉。

在离别的时刻到来时,不少人纷纷去抚摸大槐树,就像要离开家乡的游子想要抚摸拥抱父母一般。腹中的饥饿,求生的欲望,让他们背井离乡,但每个乡、里带头的人手里,都举着槐树枝,指引同乡北上。

故乡的大槐树渐渐望不见了,唯有手中的槐枝,“杨县大槐树下”,不管他们到了何方,还能不能回来,也不管过了几代人,都会对后人口口相传,自己的根系所在。

风吹过杨县空旷的土地,大槐树的最后一片叶子被风吹拂,飞向了北方……

冬十一月中旬,在雪落之前,一场因为赵船南下赈灾的传闻,而引发的魏氏数县数万流民,开始向北进发。魏氏的边境堡垒吕城,在面临赵氏太原数千军队逼门的情况下,也必须应对这些饥肠辘辘的流民。

这一日,杨、霍、彘等几处流民潮开始出现在地平线上,嚎哭着希望吕城守将开关,让赵氏的粮队粮船南下,或者他们自个北去。

然而吕城守将是魏氏的死忠,他依旧按照魏氏那边的命令,闭门不开。

看着在寒风中饥寒交加的流民,刚刚从太原南下抵达此处的赵无恤眼中也露出了一丝不忍。

“看啊!”

他纵马于汾水之上,对众将吏下令道。

“君弃其民,民亦弃其君,说的就是眼前的情形。立刻对吕城宣告最后通牒,余乃晋国执政,持国君之命前来赈济河东,若他再不开门,则我便要宣布魏氏抗命谋反,石砲就要砸到他头上去了!”

第950章 武装赈灾

吕县,也就后来的灵石县,城邑建立在一条狭窄的谷口外,现在叫做“灵石口”,后世称之为“鼠雀谷”。

“鼠雀谷”西倚太行,东望易水,附近最有名的地点乃是狼牙山,幽深逡巡,幻化莫测,隋末时李渊李世民父子都在这里苦战过,可见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若是强攻,赵无恤也占不到太大便宜。

好在虽然吕城的守将对魏氏极其忠诚,奈何城外有打着国君名义的赵氏军队逼境,内有聚集到数万的饥民冲击,在被弩砲轰了一波城门后,他被迫打开了城门,让赵氏入内“赈灾”。

但赵氏比他想象的更过分,他们不顾魏吏的抗议,很快就收缴了守卒的武器,将他们监禁起来。

同时粮车和粮船停靠,开始在城内外设置粥棚,进行第一轮赈灾——或许是因为北风吹拂的缘故,秋天的蝗灾对太原郡大部分地区没有造成损害,五年前的大量故绛移民,在地广人稀的太原郡开辟了大量土地,这里的肥力充足,连连丰收,保证了蝗灾期间的粮食供应,加上常平仓里的存货,这才能南下赈灾。

一时间,吕城的空气中,再度飘散起久违的粟麦香味,这是蕴含着阳光和秋天的味道,光是看着大车大车的粮食堆积成山,就让人感到世界一片明亮。

当天晚上,久饿的人们终于吃上了一顿好饭。

虽然用来赈灾的多是去年的陈米,但无论是熬好的小米粥,还是蒸熟的麦饭,饥民们都吃得香喷喷的。他们在月亮下,一个个端着木碗或者一片瓦,吃着赈济的粥,想着已经过去的艰难日子,竟一时舍不得吃。他们用鼻子嗅着这醉人的香味,有几个瘦巴巴的老人,眼泪止不住地往碗里掉。

“不想竟还能再吃上热汤饭。”

虽然对魏氏官吏用的是国君的命令施压,但对于这些民众,赈灾则是以赵氏名义进行的,他们欠赵无恤一条命。一时间这些人都开始对赵氏感恩戴德起来,赵无恤骑马经过,对他们嘘寒问暖时,纷纷为赵上卿祝寿,魏氏主君早就被忘到脑后了,若是告诉他们以后就归赵氏统治,估计就山呼万岁了。

这正应了赵无恤说的那句话:“君弃其民,则民亦弃其君”。

绕了一圈后,一直主张直接吞并魏氏,甚至曾请赵无恤自立一国的石乞绕过来问道:“此番以后,主君打算如何,一路赈济到绛、曲沃,然后再秋毫无犯地退出来,让魏氏感恩戴德?恕臣直言,若是将粮食用在兵卒上,从太原、长子、上郡集结三军直入河东,如今早就打到安邑,灭亡魏氏了!”

赵无恤笑道:“你这番见解,和秦穆公将救晋饥时,邳豹的想法一样。”

石乞对秦晋的这段恩怨并不熟悉,有些不解,子夏便在旁解释道:“那是晋惠公四年,晋国饥荒,乞籴于秦国。秦穆公召见百里奚和邳豹,百里奚说,‘天灾流行,国家代有,救灾恤邻,国之道也。与之。’邳豹则说‘不如伐之’。”

接下来的事情石乞也清楚,他当即说道:“结果证明百里奚错了,邳豹对了,晋惠公不记秦国的恩情,却图谋进攻秦国,结果还不是打了一场韩原之战,秦穆公的这番作为白费苦心,反倒为天下人所耻笑。”

子夏反唇相讥:“不然,其君是恶,其民何罪?比起调兵攻魏引发内战,主君赈济汾水中流的魏氏各县,实乃大仁大义,君不见百姓已经归心了么?”

还不等石乞说“百姓归心又有何用”,赵无恤便制止了他们的争论。

“汝二人的意见我都清楚了,如今吕城已接受赈灾,南方各县也不能拉下,立刻让兵卒准备南行,一边带着饥民归乡,一边继续向南推进,一直到平阳为止。”

石乞眼前一亮:“倘若有人阻挡如何是好?”

“谁阻挡,谁就是首祸者,尽可以剿灭之,以赵军的数量和势实力,对付区区守卒应该不在话下,何况,还有如此多的饥民带路。”

吕、彘、杨这数县之地,与魏氏的河东本部隔着韩氏的平阳,在地理上是分离的,纵然发生什么也很难得到照应,赵无恤这是打算先撷取这片土地的实际控制权。

对于饥肠辘辘的底层百姓而言,对国,对君的忠臣是遥远到天边的东西,他们的准则是,有粮便是主君!若能先得数万百姓的拥戴,那他们所在的土地,自然也能在事实上纳入囊中。

无恤可不是白白帮魏氏赈济百姓的,这数县之地紧邻太原,是南下河东的必经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他必须控制此地,才能将主动权抓在手里。

所以他没有选子夏建议的慢慢赈灾以收民心,也没有完全按照石乞等人想速攻魏氏的计划,而是两相结合,挟晋侯以令诸卿,如此一来,既不大动刀兵,也能高效率地不战而屈人之兵。

这时候恰逢魏氏内部一片混乱,所以赵军在没遭到任何抵抗的情况下,就轻取汾水中游的各县,派人往平阳送去粮食的同时,却没有再轻举妄动,而是准备安定这数县后就绕道南行。

虽说主动权完全在他手里,可赵无恤也不想太逼迫韩氏,无论从哪方面看,他们都是比魏氏靠谱太多的盟友。

“现在就看魏驹作何反应了……”赵无恤登上了自己老家赵城的废墟,等来年,他打算在这里重新修一座城邑,还是叫赵城,让这片地区的百姓重新认为自己是赵人,而非魏人。

“就这样从太原、长子慢慢向河东腹地推进,魏氏若反,则大军长驱直入,魏氏若无反应,就会被我慢慢蚕食,哪里有饥荒,吾等的赈灾就会到达哪里,好消息是,魏氏每个县都有饥民。”

而坏消息则是,魏氏能让出汾水各县,却不能再退,赵氏已经逼近新绛、故绛,再退的话,魏氏在内战里获得的利益便荡然无存……

十一月中旬,在第一场雪下起来的时候,第一场流血冲突在赵魏交界的黄父城爆发!

赵氏长子军入河东“赈灾”,因黄父魏军闭门不开,遂悍然破城,魏氏败,死伤甚重……

至此,绛地的大门便向赵氏敞开了。

……

“赵氏那边对黄父发生的事可有解释?”

“赵上卿说这是场误会。”

“什么误会能让赵军攻击魏氏的城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