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忽悠盛唐 >

第107部分

忽悠盛唐-第107部分

小说: 忽悠盛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陛下!我能说话吗?”

“废话,不能说话让你们过来干嘛啊!嗯!这是谁在说话!咋听着耳生啊?刚才谁说的话,给我站出来。”李治这会急的要死,一听这里还有个说废话的,那气是不打一处来。

“是臣说的!”随着一声回话,一个圆不隆冬的大肉球滚了出来。

“你说的?你谁啊!你抬起头来!”李治搭眼一看,嗬!这可不是个一般的人物,说句不好听的,别人说分量都按斤,这位他娘的得按吨,光看人家那个胖样,就知道家里不是一般的富,太能体现大唐百姓的优越性了这个,胖的别说脖子了,连脸都给埋到肩膀里面去了,真不知道这货吃饭怎么个吃法,整个脸也就两眼珠子字外面呆着,偏偏还不耽误人家喘气。

“臣吴德吴莲池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万岁!”吴德一听李治的口气不对,吓的往地上一趴就开始磕头。

“吴德!奥!朕想起来了,卖假酒的是吧!你们卖了这么长时间的假酒了,咋吐蕃那些个二货还越活越精神了啊?以前他们多消停,现在怎么喝了假酒却成了精了,竟然敢到朕的地盘上撒野,莫非他们是喝敌敌畏喝高了不成?”李治一看这货卖了几年的假酒,没见吐蕃那边出现什么严重的后果,这货倒是肥了好几圈,登时恨的是咬牙切齿,有心上去踢他一脚,可看看这货在个地上趴着,胳膊腿的都分不出来,跟个大王八一样,还真不知道从哪下脚。

“臣死罪,陛下恕罪啊!!”吴德越听李治的话,越觉得不是个正劲,一个劲的后悔自己不该多嘴,吓的是趴在地上浑身的发抖一个劲的谢罪求饶。

“陛下,您等等,吴德,你刚才说你有话要说?”张成才一看吴德再这么废话要遭殃,赶紧过来帮了个场。

“嗯,我有个办法,不知道成不成,又没在朝堂上议论过什么事,所以不敢说话。”

“有办法!啥办法,快说!”李治一听这货有办法,眼珠子登时就圆了。

“臣在吐蕃行商多年,深知吐蕃现状,那吐蕃现在是主少国疑,而且穷的要死,全靠倒卖咱们的敌敌畏撑着才没有垮台,只要我们商会给吐蕃下个通知,如果吐蕃不退兵,咱们就断了他们敌敌畏的供应,就算禄东赞想打,手底下的部落头子也不会答应,一个不巧,连吐蕃的幼主都会跟那个老头翻脸,也不知道这个想法对不对,一直没敢说出来。”

“嘶!行啊老吴,可以啊!连禁运你都琢磨出来了啊!”张成才听完了吴德的话,当时就笑了起来,连连夸奖吴德有能耐,感觉这货不光会执行,而且会创新,锻炼几年,绝对是个大祸害。

“嗯,吴德你起来吧!师兄,这办法虽好,可是效果也太慢了啊!咱们从长安跑到吐蕃,等那边闹起事来,还不得晚了三秋啊!”李治这会也不生气了,有用没用,他也是主意,不是废话就好。

“陛下可以派人给援军送信,让他们救了程处亮扔了南诏赶紧回来,这边老吴把个吐蕃的敌敌畏一断,那吐蕃就没了什么底气了,战场上拿不到没关系,咱们从谈判桌上给他要回来。”

“唉!也只好如此了。”李治叹了一口气,显然是没指望这些个商人能要挟吐蕃把个南诏给退回来,可现在是十万火急的时候,又没别的好办法,只好放弃南诏了,至于谈判桌上能拿到多少的利益,就当是给自己画了饼找了个下台的理由吧。

“陛下圣明!”一伙子人渣一看有了顶缸的,马屁马上就过来了,在薛仁贵王玄策的带领下,一起给李治行了个礼,看这架势,就在那等李治逐客了。

“行了,你们都回去吧!朕也乏了,想静一静,吴德,你回去照刚才的办法直接办理就是了。”李治无可奈何的看了眼手下的大臣,知道大家也拿不出更好的办法,干脆把手一挥,大伙图个肃静算了。

“臣等告退!”

张成才领着一帮子大臣退了出来,大家一出宫门,那是一个个的各回各家各找各妈,薛仁贵、王玄策还有吴德因为心里有事,没回自己家,却跟着张成才到了公爷府,准备继续探讨修理吐蕃的办法。

对于吐蕃,张成才是无时无刻的不想把他灭国,自己来到大唐就没几个仇家,偏偏这吐蕃他就算一个,为了跟松赞干布抢李敬,自己把个吐蕃祸害的可真不轻,要不是自己接二连三的打击,凭松赞干布和禄东赞的本事,吐蕃现在绝对是个强国,起码大唐是欺负不了人家。

由于自己的穿越,吐蕃现在已经成了穷乡僻壤,人丁稀少,好好的草原差点给弄成了荒漠,勾兑酒更是在那里卖的风生水起,弄的吐蕃跟一栋破旧不堪的房子一样,只要再找个机会跺上几脚,那它离崩塌也就真不远了,要不是那破地方海拔太高,自己说啥也带兵灭了这个后患了。

对于吐蕃,大唐本来就没有什么脾气,人家能来,你去不了,张成才心里是恨的直痒痒,每次跟吐蕃开兵见仗,自己都是以消灭吐蕃的有生力量为主,只要你敢来,老子就敢杀,可就这么天天杀而不灭,什么时候是个头啊,今天吴德倒是给他提了个醒,如果各部落要求退兵,禄东赞坚持己见,那吐蕃离内乱也就不远了,没办法,谁让他们的国主对禄东赞的意见也很大呢。

禄东赞的情况,在大唐跟长孙无忌有一比,在吐蕃的朝堂上,那也是说一不二,把握朝纲,关键是这货手里还掌握着兵权,比个长孙无忌还有势力,就这么个东西放在哪家的朝堂上,不遭嫉恨都不可能,更何况吐蕃是由一个个的部落组成,说好听了是个国家,说不好听就是个部落联盟,吴德要是真有本事在里面插一杠子,估计这个国家还真有土崩瓦解的可能。

薛仁贵他们三个看张成才在那发愣不吱声,知道这是张大公爷想事时的习惯,也没人去在意他,反正大家都是熟人,就在那喝茶聊天吹牛打屁,等着张大公爷自己还魂。

“吴德,你说你能挑起部落和禄东赞的矛盾,是真的吗?”张成才想了半天,觉得有必要听听吴德的意见,见他们三个不说正事,心里那是十分的不爽,赶紧把个话头往里面一插,把探讨的主题给拉了回来。

“回公爷的话,他们那矛盾就不用挑拨,禄东赞这老头确实不错,对吐蕃忠心耿耿,也算是勤政爱民,可这老东西脾气是越来越坏,经常跟底下的部落发生冲突,说实话,这货也算是为了吐蕃好,时不时的就想加点税,可底下的部落首领现在都靠卖酒挣钱,他加税别人肯定不乐意,我约莫着他这次出兵,就是想把各个部落的兵马精壮都弄到自己手底下,省的那些部落的首领有恃无恐,再跟他叫板。”

“吐蕃现在有多少兵马,都在谁的手里?”张成才听吴德一说完,立马发现了禄东赞最致命的漏洞,或者说权臣最遭嫉恨的事情。

“吐蕃现在也就有个十来万的兵马,大部分都在禄东赞的手里,那吐蕃的国主芒松芒赞手底下就有点亲兵卫队,没啥势力。”薛仁贵主管军机处,自然对这些事情了如指掌,一听张成才发问,急忙给张成才介绍了下吐蕃兵马的掌控情况。

“唉!!禄东赞也算是个英杰了,可惜啊!!!他这次要是赶紧回去,没准还能多活几年,要是在个南诏稍微犹豫犹豫,只怕这老东西就活不过今年了。”

“师兄何以如此肯定那禄东赞这次会倒霉?”王玄策疑惑的看着张成才,对他的判断很难理解。

“再凶猛的狗,他也是狗,他想效忠,主人却不想要他,最后的结果,当然是狗被煮了吃呗!这禄东赞要是曹操那种货色,我们反而要小心一点,现在他要做诸葛亮,可人家吐蕃的国主却不想当刘禅,他不死,谁死啊!”

第45节:程处亮大理呈威,禄东赞含恨离世

第十章 开疆扩土 第四十五节程处亮大理呈威,禄东赞含恨离世

禄东赞看着撤兵的命令,心里悲愤万分,眼看大理城墙都已经被打的破破烂烂,只要再加把劲,那是肯定能够攻破,可就在这个时候,赞普却让自己撤兵,摆明了是不信任自己,心里的悲凉可想而知。想想自己为了给松赞干布找老婆,跑到长安和这个张大公爷结了仇,倒霉事就在自己的身上没断过,按说自己的本事也算可以了,咋一碰到张成才就麻爪呢?

第一次被这小子一首歌弄的狼狈不堪也就算了,毕竟是在大唐的境内,自己没有翻脸的资本,第二次却是在两军阵前,被个张成才逼的辞官回家,眼看着十数万吐蕃大军折戟吐谷浑,数千里的草原变成了灰烬,第三次明明自己兵多将广,只要再加把劲就能把个张大公爷弄死,偏偏被房遗爱这个缺心眼的给骗了个正着,那么简单的疑兵之计,自己居然没有识破。

这次就更别提了,两家六万多人,楞拿城里这三千人没办法,围城围的这么紧,偏偏还让人家冲进去了七八千人,还是从自己的防区过去的,这脸丢的,那可真不是一般的大,天天让帮子秃驴在那冷嘲热讽不说,眼看城池就要到手,自己的赞普却下令撤兵,这不是有病是什么啊!

虽然禄东赞不满意,可忠臣就忠臣,一贯的喜欢执行命令,为了不让国主再起疑心,这老头稍一犹豫,就下达了撤军的命令,虽然手下的将来哭鼻子抹泪的不想走,虽然天竺的将军也对他进行了挽留,可禄东赞知道,自己这次不撤不行,再犹豫上几天,恐怕下道命令,就是要自己的人头了。

禄东赞悲愤的走了,天竺的军马也感觉到了压力,说实话,这帮子和尚念经行,说道理行,忽悠人行,动手打架是真不行,虽然这次得到了胜利,可是心里还是一个劲的打鼓,想想前两年王玄策借了七千兵马都差点把自己的国家给灭了,心里是一个劲的后悔,老觉得自己是被吐蕃给卖了,哪有打仗打了一半,自己撤走的道理,眼看士气是越来越低,破城却是遥遥无期,这帮子二货也明白了,这次交恶,也就这样了,要吗自己赶紧撤,要吗就等着唐军把自己打跑,这帮子和尚商量了半天,最后得出结论,早走早利索,在吐蕃撤军三天以后,众大师宣了声佛号,喊了几句阿弥陀佛,就想撒丫子赶紧跑。

吐蕃一走,首先感觉到的自然是程处亮,以前两头忙活,现在看住一边就够了,再加上中间还来了七八千的援兵,对付天竺这三万来人,虽然不敢出城交战,可守住城池还是卓卓有余的。这货也是战场上的老兵痞了,一看天竺要跑,带了五千人马就追了出去,把个天竺的辎重部队给抢了个空,为了让李治放心,这货派了快马给长安送信,要求增派援兵,讨伐天竺。

李治接到战报,赶紧把个张成才喊到了宫中,把情况一说,张成才听的是目瞪口呆,实在没想到那吴德竟然真有这么大的用处,竟然能把吐蕃的君臣玩弄于股掌之中,再看看程处亮那也是咸鱼翻身,一个劲的欺负天竺,也是天竺自己作死,本来揍南诏就是为了有条揍他的路,正愁找不到借口,他们自己却蹦了出来,这要是不好好利用一下,还真对不起自己科学家的名头。

“陛下,吐蕃虽退,可禄东赞仍存,我们打南诏他们都敢干预,若是打天竺,吐蕃肯定不会罢休,倒不如趁着吐蕃君臣相疑,多派兵马,威逼吐蕃,做出一付灭了吐蕃的架势,要求他们交出这次交兵的罪魁祸首。”

“师兄的意思,是逼芒松芒赞把禄东赞给杀了,这好象不大可能吧?他手里才有几个人啊?禄东赞不拿他顶罪就是好事了。”

“臣这是在逼禄东赞自杀,那吐蕃遭到我们大唐接二连三的打击,这次南诏灭国,他们以后就要受到我们的两面夹击,已经失去了和我们抗衡的能力,那禄东赞为了保住吐蕃,肯定会自杀谢罪,到了那个时候,我们直接让南诏的军马拐个弯,把个天竺纳入掌中,等天竺亡了国,这吐蕃也就到了头了。”

“逼禄东赞自杀??他手握重兵,谋朝篡位都不是难事,怎么可能自杀?”李治疑惑的看着张成才,有些不大相信张大公爷的话。

“因为他是忠臣啊!唉!!”张成才长叹了口气,禄东赞纵有千般不是,在这个忠字上,做的还是很到位的,起码不比长孙无忌差。

“这个!!师兄不必过于伤感,禄东赞再忠,也是忠于敌国,咱们算计算计他,那是一点错都没有。”李治安慰了一句张成才,好象也从禄东赞的身上看到了长孙无忌的身影,不由得心头一动,语句也慢慢的沉重了起来。

“哎!我是看那禄东赞对吐蕃忠心,又觉得自己用小人对付君子,心里过意不去,陛下和这事又没啥关系,您把脸拉的跟长白山一样的干嘛呀!对了陛下,刚才臣说的,您觉得可行吗?”

“可行倒是可行,不过咱们这么做要是记进史书,你说后人会不会骂我们啊?”李治这会忧心重重,生怕被后世说成个奸佞小人无道昏君。

“这个!!祸害禄东赞应该没人骂吧!”张成才犹豫了一下,似是而非的回答着李治。

“那舅舅呢?”

“哎呀陛下啊,这事你可不能牵扯我啊,我可没参与你们祸害长孙大人,想来都是许敬宗搞的鬼,肯定是他对长孙国舅有意见,所以搜罗证据,打击异己,陷害国舅!”

“对对对,就是许敬宗干的,可别人未必会相信啊?”李治那脑袋瓜子是绝对的不傻,一听张成才的话,马上明白了过来,这么好的壮丁不拉来背黑锅,那可是太浪费了。

“让人相信还不好弄啊,您直接发道圣旨,好好的褒奖许敬宗一下,再给他提提俸禄长长官职,你看看大家信不信!”

“对啊!官长的越快,说明他参与的越多,咱们参与的越少,好主意,要不让韩媛进位左仆射,顶了舅舅的缺,这右仆射扔改许敬宗可好?”

“那是你的事,我可不想管,我说陛下啊,以后您说话,别老带的问号行不行啊!就不能自己把事定下来吗?”

“有道理,那就按朕刚才说的办!”

“发兵的事您还没说行不行呢?”

”发兵,让松州和南诏的兵马一起出动,压迫吐蕃,要求他们给个说法。“

”陛下圣明!松州您看谁为主帅比较合适啊?“

”薛师兄得在军机处当值,刘仁轨去了海外,苏定方得守卫京城,要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