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忽悠盛唐 >

第167部分

忽悠盛唐-第167部分

小说: 忽悠盛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道长说的极是,道长说的极是啊!”

对袁天罡的话,张成才自然提不出什么反驳意见,不过他心里却明白的很,李治这娃也就还能撑上两年,两年以后,李治这个可怜的娃就会因为脑袋瓜子疼把大权彻底的交给武妹妹,在以后的日子里,李唐的宗室就没一个能落出好来。

话不能说明白,不过应付一下还是必须的,他苦笑着冲袁天罡点了点头,表示自己对他的见解极为赞同,以防这个老头跟自己探讨起来没完。

“道兄真这么认为?”

袁天罡见张成才一脸苦涩的冲自己点头,好象有什么难言之隐,登时起了八卦的心思,逮住张成才磨叨了起来。

“道长难道有不同的见解?”

见袁天罡跟自己纠缠,张成才只好把皮球给踢了回去。

“某夜观天象!”

袁天罡见张成才问自己,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一捋胡子,就准备从天文到地里的给张大公爷说上一说,想好好显摆一下自己的能耐。

“滚,说人话,一块混了这么久,谁特么的不知道谁啊!”

一看袁天罡要拿这些神棍的本事忽悠自己,张成才厌恶的瞪了袁老头一眼,十分不满的把他的话给噎了回去。

“嗯!我觉得挺好!”

袁天罡一看张大公爷没兴趣听自己摆和,才想起来自己面前这位比自己可能摆和多了,只好低溜着头,十分不甘的把自己的看法,用最简洁的语言给说了出来。

“奥!我也觉得挺好!道长,我心里有些问题,想请教请教你,不知道您有没有兴趣帮我解惑啊?”

虽然自己来了大唐三十年,虽然自己已经很象一个唐人,可是张成才觉得,自己和唐人还是有很大的差距滴!

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自己跟他们一比,显得是那么的无耻,那么的卑鄙,以至于自己对自己在后世的一些想法和作为,都有一种极度痛恨的感觉,大环境的不同,让他一直都对大唐感到不太不太适应,这么多人都在讲礼义廉耻,忠孝节义,他们怎么还能活着捏?

就这帮东西放到后世,多少家产败坏不光啊!莫非老祖宗留下的东西,真不能扔了不成。想想自己刚到大唐时的情景,放到后世,不让人当骗子打了都是好事,咋在大唐,大家伙就能这么热心的给自己关怀和帮助捏!

魏征那么倔的一个老头,那么高的官职,进他的府邸貌似也不怎么费劲啊!若是放到后世,恐怕走不到跟前,就被直接击毙了!这是万恶的旧社会?

扭头看看自己的两个老婆,张成才心里这叫一个欣慰,别的不说,大唐对婚姻礼法的规定,那是后世绝对没法比的,记得后世自己的一个哥们抓住了他老婆跟别的男人滚床单,上去把那男的一顿暴揍,换来的结果竟然是入狱一年。

警察同志说的是理直气壮,老婆跟别人滚床单不犯法,也不归他们管,不过你哥们动手打人,那就是故意伤害,绝对是触犯了法律,必须得蹲大牢!对比一下,张成才真的真的感到,在这个世界,自己更有安全感!

“道兄,您想问何事啊?”

见张成才说完话又在那发起了呆,袁天罡赶紧又捅了他一下,对这娃如此心不在焉的跟自己说话,表达出了深深的不满。

“奥!你看看我这脑子!唉!”

被袁老头一捅,张成才才反应了过来,自己面前还有人呢!在大唐,不尊敬老人,那可是要犯法的,这该死的旧社会,咋把这东西也给弄成了律法了,道德上谴责一下不就完了呗!

“无妨无妨,道兄有话请讲!”

袁天罡知道张成才的臭毛病,也不想跟他探讨什么敬老不敬老的问题,反正在大唐,敢拿七十多岁老头开涮的,也就他张成才一个人。要是换了别人,就这娃对自己办的那些缺德事,这会光行刑的板子,都得打断好几根了。

“若是一个男子体弱多病,把家里的事情交给老婆搭理,这算个事吗?”

“应该不算吧!”

“若是这男子挂了,可儿子却拿不到处置财产的权利,啥事都得他娘管着,这算个事吗?”

“这个,好象也说的过去,虽说是夫死从子,可还有孝与不孝的说法,儿子尊重母亲,母亲帮助孩子照顾家业,这也在情理之中。”

“若是家奴们不愿意,觉得老太太管家太严,非要求儿子自己管咋办啊?”

“剁碎了喂狗呗!这种事是家奴能管的吗?”

“若是老太太用自己的姓氏命名了府名呢,比如公主把张府给改成了李府呢?”

“嗯,这事儿子还得忍,要是老太太不挂,他告母亲就是不肖,老太太若是挂了还不归还家产,那个时候才能报官,否则,即使打赢了官司,当儿子的也是不肖之罪,要杀头的!”

第38节:时光荏苒似水过,何必垂首恋华年

第十二卷 回到大唐 第三十八节 时光荏苒似水过,何必垂首恋华年

“还要忍?若是老太太重用娘家人,把本家人都给赶了出去,儿子总该说句话了吧!”

张成才一听大唐讲究孝道讲到了这个地步,心里是一阵阵的恶寒,为了证实袁天罡听懂了自己的话,把把事情又说的严重了很多,指望着这个老头能给自己一个明确的答案。

“这个,老太太往外赶本家人干嘛啊?道兄,你想想,要是你跟护国公主有儿子,你挂了以后,护国公主不当家谁当家啊!若是你有兄弟非要插手,不把他赶出去干嘛啊?有他们什么事啊?但凡想管这种事的,十个里有八个是不怀好意。”

袁天罡想看白痴一样的看了一眼张成才,对这娃的理解能力提出了很大的质疑,自从自己认识了他,还是特么的第一次觉得自己比他有学问。

“若是一个国家呢?儿子当皇帝母亲当家,母亲闲儿子干的不好,把儿子赶一边去自己当家,当着当着觉得不过瘾,干脆把国号给换了,自己当了皇帝,还把夫家的人给杀了个干净,满朝堂都用了上自己的娘家人,这种事该怎么断定对错啊?”

“道兄说笑了,哪有女子当皇帝的道理啊!”

袁天罡见张成才越说越离谱,心里不禁不耐烦了起来,

“若是一国就另当别论了,毕竟忠孝两全,忠还是排在首位的,若是真出了这种事,儿子反娘也是有道理的,不过若是能劝阻其母不行此事,才是真正的化解之道啊?道兄今天怎么老问这个啊?”

袁天罡说着说着忽然觉得有些奇怪,你特么的连孩子都没有,打听这些破事干嘛啊?

“我只是想起了师尊给我讲的一个故事,一直没想通,想通过道长的回答验证一下自己的想法。”

“那道兄何不把故事讲出来,让贫道听听啊!你这么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老道我也听不明白啊!”

袁天罡一听是张成才师尊讲的故事,眼珠子登时又放出了光来,对张成才这个从来没见过面的师尊,袁天罡打心里都佩服的紧,常恨自己福薄没能见上一次,好好探讨一下道家的学问,如今有他讲的故事,自己自然是要好好的听听了。

“相传西方有一古国,国君因为体弱多病,将政务交给了自己的皇后,他死了以后,皇后废黜了自己的孩子,自己当了皇帝,还改了国号,大肆屠戮宗室。”

“女皇死的时候,把皇位又还给了自己的儿子,执政期间上层动荡的很是厉害,可百姓却是安居乐业,没受什么损害,师尊当是问我,如果我是该国的大臣,该怎么办?”

张成才见袁天罡这么有兴趣,自己也想知道这货到底对武妹妹篡国有啥想法,干脆把事情换了换地方,当成个题目给说了出来。

“这!这倒是真把贫道给难住了,若只是大臣,自然可以不管,毕竟这是天子家事,反正最后还是把江山交给儿子,若是宗室,却只有反抗或者逃亡,毕竟女皇上位,最碍眼的,就是原来的宗室亲王,只是这些人估计在女皇登基之前,就会被杀个精光啊!”

袁天罡闭目沉思了一会,看的出来,他心里也很矛盾,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好半响,他才睁开了双眼,试探着回答起了张成才的问题。

“若是此事发生在大唐呢?”

张成才见袁老头一个劲的含糊其辞,说的事情也是不明不白,当下更近一步,想听听袁天罡到底是啥意见。

“哎呀道兄,此事不可乱讲!”

一听张成才把事情扯到了大唐的身上,袁天罡当时就慌了,若不是风大浪急两手要扶着栏杆,他毫不怀疑自己会窜过去捂住张成才那张臭嘴。

“学术讨论而已,我只是让你想想,若是这种事情发生在身边,跟自己息息相关,应该怎样抉择。”

“道兄,此事如何抉择都有道理,服服帖帖乃是尽孝道,举兵讨逆乃是护社稷,你让老道我如何评论啊!”

“怎么评论没有关系,关键是,如何自处。”

见袁天罡答非所问,张成才狠狠的白了这货一样,

“打个比方吧!现在皇后把握朝纲,你我就是看不过去又能咋地啊?揍她?还是让陛下废了她啊?咱们有这个想法,陛下有吗?你觉得现在,我们应该如何自处啊?是出去游玩,还是在家里看着生气啊?”

“这个!道兄所言倒是实情,陛下和娘娘伉俪情深,相互之间信任无比,若是臣子从中作梗,只怕吃亏的肯定不是娘娘!倒真不如象道兄一样,架船远航,待太子登基娘娘辞世以后,再回大唐效力。”

听了张成才的话,袁天罡突然明白了起来,感情张成才是出来避难的啊!再想想李治和武妹妹的做法,还真有一丝丝交权的味道,心里不由的一紧,

“莫非道兄算出了什么?”

“没有,我又不会算卦!你会算,咋不给他们算算啊!”

“道兄说笑了,贫道那点三脚猫的功夫,您又不是不知道,我那哪里是算卦啊,用你的话说,我那就是忽悠。”

袁天罡见张成才让自己算卦,老脸一红,把实话给说了出来。

“啊!袁道长,你这可是第一次承认自己是忽悠啊!以前哪次说你是神棍你都着急上火,咋这次就这么不以为意啊?”

“道兄啊!以前老道虽然也算富足,可道观里上上下下都指望那点香火钱,你天天说我是神棍,那是要影响道观的收入滴,现如今就咱们这几个人,道观也交给了淳风打理,我是不是神棍,已经没啥关系了。”

袁天罡爽朗的一笑,摆出一副你奈我何的模样,嘴里仅有的几颗牙也不甘寂寞的露了出来,拼命的在那刷着存在感。

“切,不算拉倒!”

张成才见袁老头得意的都没个样了,干脆也不再搭理他,把脖子一扭,露出了一副不屑一顾的表情。

“道兄啊!咱们好不容易出门游玩,老想这些东西干嘛啊!陛下春秋鼎盛,皇后娘娘温柔柔和,不会出现你说的那种情况的。”

“希望吧!”

张成才悠悠的叹了一口气,武妹妹改过立号已经是大势所趋,自己既没有办法忽悠着李治揍老婆,也没有办法点划着儿子反老妈,难啊!

张大公爷的运气不错,一路上虽然有风有浪,可是却没什么大的影响,一帮人顺利的赶到了台湾,没有任何抵抗的就登上了陆地,在前进了很远一段路程之后,他们终于选好了建造城池的地方。

土人也曾经派人过来接洽过,在张大公爷许诺了粮食的救济以后,很痛快的答应了他们领地的要求,并表示自己可以出工出力,帮助张大公爷建造一座城池。

张成才也没想到事情会这么顺利,他让袁天罡指挥着土人建造城池,边让刘仁轨带着金银回大唐换取粮食,自己却带着人找了几块肥沃的土地,播种上了希望的种子。

美洲的高产作物和占城稻在大唐已经是很普及的东西,可这些东西由于在大唐被管的特别严格,一直没有传到台湾,台湾的土著年年粮食都不够吃,还要进山打猎来弥补食物的不足,如今张成才把这些东西带到了这里,相信不出三年,这里的粮食也能做到自足自给。

看看这个祖国的宝岛,想想自己穿越的一生,张成才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相信,在自己的努力下,台湾将会变得十分的美丽富饶,而这个岛屿,也将会因为自己的到来,提前几百年就划进祖国的疆域里。

没有了张成才的大唐,沿着历史的轨道继续飞速的前进,历史以它强大的修复能力,修补着被张成才改变的乱七八糟的历史。

显庆五年(660年),高宗患上头风之疾,头晕目眩,不能处理国家大事,遂命武皇后代理朝政。

麟德元年(664年)与宰相上官仪商议,打算废掉武氏皇后之位。但上官仪的废后诏书还未草拟好,武皇后即已接到消息。她直接来到高宗面前,追问此事,唐高宗不得已,便把责任推到上官仪身上。十二月,上官仪被逮捕入狱,不久,即被满门抄斩。

弘道元年(683年)十二月,唐高宗病逝,临终遗诏:太子李显于柩前即位,军国大事有不能裁决者,由武则天决定。四天以后,李显即位,是为唐中宗。武后被尊为皇太后。

光宅元年(684年)二月,武后废唐中宗为庐陵王,并迁于房州。立第四子豫王李旦为帝,是为唐睿宗,武后临朝称制,自专朝政。

同年九月,徐敬业、徐敬猷兄弟联合唐之奇、杜求仁等以扶支持庐陵王为号召,在扬州举兵反武,十多天内就聚合了十万部众,护国公主李敬拖着年迈之躯,给张成才留下一封书信,与陈硕贞一起赶赴扬州,共赴国难。。

武后当即以左玉钤大将军李孝逸为扬州道大总管,率兵三十万,前往征讨。十一月,李敬、陈硕贞、徐敬业兵败自杀。

看到李敬留下的信时,张成才彻底的绝望了,袁天罡死了,孙思邈也死了,刘仁轨已经走不动路了,菲儿也成了一个老太太,他已经没办法为李敬报仇了。

当年为了保护李敬,自己毅然决然的放弃了国公的位子,带着全家来到了台湾,本以为可以躲过这个节数,没想到李敬竟然为了大唐的社稷,在花甲之年去赴国难,自己忽悠了一辈子,转了这么一个大圈,没想到,最后陪着自己的,竟然是菲儿!

看看老态龙钟的菲儿,瞧瞧仍如壮年的自己,张成才不禁一阵哀叹,时光荏苒似水过,何必垂首恋华年,活着,有时候也是一种折磨啊!

大结局

“叭叭叭叭!”

汽车的喇叭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