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穿越1879 >

第124部分

穿越1879-第124部分

小说: 穿越1879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拯救出来。”

赫伯特·亨利·阿斯奎斯想了一会,表示同意,便出去和上千民众对话。英国经过数百年的民主训练,民众的民主素质还是比较高的,见到首相后,大家都坐在地上,等候首相的演讲。

赫伯特·亨利·阿斯奎斯整理了一下西装上黑色的燕尾领结,大声对着人群说:“如果是平常时期,我们随时可以派遣欧洲战舰去歼灭中国的海军,但是现在,欧洲大陆的局势越来越紧张,一旦把帝国的舰队派去远东,那么本土的防御,会降到一个极其危险的地步,想一想你们的家人。你们的孩子,你们不会愿意看到他们在德军的铁蹄下生活吧?中华帝国现在不比六十年前了,现在中华帝国已经是一个崛起的大国,军队超过150万人。他们拥有的先进大炮和战舰,而且,你们要知道,中国的人口超过五万万人,这时如果中英发生全面战争,我相信战争的时间将会非常长,一年,二年,十年都有可能。而且中国在亚洲本土和我们作战,帝国的损失会非常大。我们现在的策略。就是扶持日本,总有一天,两国会有一次大战,等他们两败俱伤的时候,帝国就会强势介入。到时候。就是中国乞求我们的时候。”

听了首相的话,人群中的骚动渐渐平息了下来。那天下午,首相赫伯特·亨利·阿斯奎斯召来英国国会的议员,进行投票,就对中国的外交政策进行投票,很多议员都是大资本家,他们的产业在中国受到了打击,同意英国当局对中国做出必要的妥协,但是要求政府必须保住印度。

因为此时,不仅中国在南亚次大陆设立了大**区,德国也开始插手南亚事务了,德皇威廉二世早就想怎么能够从中国和英国战争中谋取利益,他召集了德国的陆军大臣还有海军大臣等人,商量和中国合作,把印度强行占领下来,这样一来,印度洋的一些港口德国可以使用,可以驻军。

德皇威廉二世的思绪,早就飞到了孟加拉湾,他仿佛看到了德国的军队从孟加拉湾直接横扫印度的情景,没有了印度这个“后花园”支持,英国和德国大战,鹿死谁手就不可知了。他觉得应该和大臣们商讨一下德意志帝国的未来,所以就派人去召集德国的一干高级军官。

德国将军元帅也不知道威廉二世为什召集他们,但是马上放下手上的工作赶来无忧宫,德皇威廉二世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大臣们听。德意志帝国陆军元帅、德国总参谋部参谋长施利芬首先发言,他揣摩着威廉二世已经下定决心和中国联合,于是迎合威廉二世说:“殿下,我觉得这个计划可以实行,可以联合中国在亚洲开辟第二战场。如果我们帮助中国人拿下孟加拉,孟加拉湾就会有我们德国的战舰,那么印度这个英国的后花园就会受到我们的威胁,英国必然会大量派遣军队去印度,这样,我们就可以趁机攻下伦敦。”

德意志帝国陆军大将小毛奇反驳道:“陛下,帝国现在还没有做好和英国直接开展的准备,印度对于英国来说太重要了,我们一旦驻军那里的话,就有可能引发全面战争。其中的风险很大,中国即使能够打下孟加拉地区,也不一定能够逃过英国和法国的夹击。”

德国陆军上将兴登堡看了一眼施利芬,对威廉二世说道:“我也不赞成现在就和英国人全面开战。亚洲的情况复杂,陛下是知道,我们能够派遣多少军队去亚洲,而英国在亚洲发展了上百年了。不是帝国一时间可以抗衡的。”

但是德皇威廉二世一向很自负,他听了两位陆军上将都不是很有信心,脸色很难看,说道:“我们德意志的军人,应该放眼全球,没有什么合适不合适的。机会如果没有,可以创造。而且现在中英两国剑拔弩张,正是我们争取阳光下的领土的好时机。”说完,威廉二世转头问海军大臣的意见,“你说呢?提尔皮茨将军。”

德意志帝国海军元帅阿尔弗雷德·冯·提尔皮茨听了德皇威廉二世的话,不得不发言。以1898年第一舰队的组建为标志,海军大臣提尔皮茨公布了他所组织完成的新的《海军法》,总耗资4亿马克,1905年完成重新组建海军。第一舰队包括两个分舰队,17艘战列舰、9艘大型及26艘小型巡洋舰和其他小型舰只,这个规模的建设计划将使德国舰队与法国比肩,初步具有挑战英国的能力。他原本也想推迟和英国人的战争,但他也了解威廉二世的脾气,他不想辜负德皇对海军的重视,于是改变了立场,说:“陛下,我觉得现在未必不是一个机会,毕竟孟加拉湾离帝国的航程更近,甚至可以用那里的资源来帮助我们的盟友奥匈帝国解决资源问题,更好对付塞尔维亚人。”

最终,威廉二世下决心和中国结盟,派人发电报给李经述,商谈中德再次结盟的事情,准备让德军帮助中国,攻下印度,当然,最先要攻下的是整个孟加拉地区。

孟加拉位于孟加拉湾之北,东南山区一小部份与缅甸为邻,其他部份都与印度接壤,并在北方边境尚有大量飞地。1909年,孟加拉还是英属印度的一个省,孟加拉大部分位于南亚次大陆东北部的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下游冲击而成的三角洲上,战略地位重要。

李经述接到德皇威廉二世的亲笔信,对德国提出的合作瓜分印度也有点心动,不过,他没有马上答复,要不要和德国再次结盟进攻印度,这个决策太重要了,将决定中国的未来。

在18世纪,在印度追求利益的欧洲强国主要是英国和法国。经过一番斗争,英国人取得了优势,把法国的存在削弱到只剩下几个小殖民点,经营英国在印度事务的主要实体是不列颠东印度公司。因为1857年印度爆发了著名的民族大起义,英国镇压之后便成立以印度总督为首的印度政府,英国人也正式结束了已无存在意义的莫卧儿王朝,将巴哈杜尔沙阿二世流放到缅甸,此后印度进入由英政府直接统治的时代。1909年,英国直接统治下的印度分为13个省,其中包括缅甸。另外约有700个由印度王公统治的土邦在英国严密监督下存在着,这种土邦占整个印度面积的一小半。

英国人在印度的早期统治目标,仅仅是避免出现饥荒,但在19世纪中叶,印度逐渐出现近代工业,铁路的大量兴建,使印度资本主义工业有了较快的发展,除了纺织工业,英国资本家还在印度投资银行、钢铁、水电、水泥等部门,并且拥有印刷、造纸、榨油等小型企业,相对锡金、尼泊尔等地,印度还是比较富裕的,所以,英国议员们设立了无论如何都要确保印度属于英国的谈判底线。

首相赫伯特·亨利·阿斯奎斯于是把英国议会表决结果电报发给英国驻华大使朱尔典,敦促他在保证帝国利益的情况下尽快完成谈判。朱尔典去找李经述时,德国驻华公使也已经转交了德皇威廉二世的亲笔信。

李经述觉得德国提出与中国合作攻下印度,这是德国人的阴谋,必然会触及英国的底线,引发中德与英国的全面战争,这样一来中国就不可能在接下来的世界大战中保持中立,中国的军工业就无法快速壮大了,所以他最终拒绝了德皇威廉二世的提议,并将这个决定告知了朱尔典,让他转告英国政府。英国得知德国侵占印度的计划,赶紧让朱尔典和中国签下了和约,暂时搁置了英国在南亚次大陆的利益,并让远东舰队撤离了中国的海域。

德皇威廉二世接到中国拒绝了共同出兵印度的提议,很不爽,他依然坚定地要发动战争。因为此时的德国,生产过剩,经济急需扩大海外市场,德皇威廉二世太需要一场战争来证明自己的实力和远见,他下令德国陆军和海军做好攻击法国、英国本土的准备!

当然,更重要的是,德国必须用战争,来打破“黄金十字架”的陷阱,德国政府很快公开表态支持奥匈帝国出兵塞尔维亚,挑起了欧洲的大战!

第206章黄金十字架

富丽堂皇、极尽奢侈的德国无忧宫,德皇威廉二世在瑰丽的首相厅接见了德意志帝国总理伯恩哈特·冯·比洛。

伯恩哈特·冯·比洛总理看了一眼四壁镶金的首相厅,天花板上装潢富有想象力,室内多用壁画和明镜装饰,光彩夺目,他对德皇威廉二世说:“中华帝国的总统李经述拒绝了我们的建议,中国人不敢进攻印度,因为这样会彻底激怒英国人!中国选择将在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中立。”

德皇威廉二世整理了一下头上的王冠,眯着眼睛问比洛总理道:“总理阁下,那我们呢?我们德意志帝国难道也怕英国佬?”

伯恩哈特·冯·比洛笑道:“让别的民族去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的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

德皇威廉二世说:“你说得对,德国将向全世界要求阳光下的地盘!去准备吧,向法国宣战,向英国宣战,向一切敢于不服从德意志帝国的国家宣战!”

李经述很快召开了中华帝国的军事动员会,中国团级以上的高级军官都参加此次动员会。在动员会上,李经述预言,虽然中国拒绝了德皇威廉二世结盟去攻击印度的建议,但是德国还是会选择发动战争,悍然派兵入侵比利时,并且对法国宣战,这也等同于对英国和协约国开展,世界大战将爆发,整个欧洲首先成为了可怕的战场。

陆军总长段祺瑞问道:“难道德国人疯了吗?德意志民族为什么要不惜一切代价疯狂地发动世界大战?日耳曼人天生好战?德皇威廉二世太过狂妄自大?”

李经述摇摇头,回答说:“德国之所以如此不惜一切代价疯狂地发动世界大战,表面上是因为德皇威廉二世个人性格上的狂妄自大,还有德国要和英国争夺殖民地和海权,实际上,德国还是为了摆脱‘黄金十字架’的诅咒。经济决定一切的时代,现在世界处于金本位的时代,经济问题就是黄金问题!”

会场上悄然无声,底下很多人搞不清楚什么是黄金十字架,李经述便让列席会议的财政总长席家栋给大家通俗解释一下什么是“黄金十字架”的诅咒。

“金子!黄黄的,发光的,宝贵的金子!它可以使黑的变成白的,丑的变成美的,卑贱变成尊贵,老人变成少年,懦夫变成勇士。”财政总长席家栋果然是个留过洋的复合型人才,一上讲台就声情并茂朗诵了几句英国大戏剧家莎士比亚在他著名的悲剧《雅典的泰门》第四幕第三场中的台词,他说:“莎士比亚借沦落荒郊的泰门之口,对黄金发出猛烈的抨击,但也道出了黄金巨大的魔力!”

接着,席家栋对“黄金十字架”的由来和原理深入浅出地解释了一番:十五世纪到十九世纪,在欧洲的重商主义者们看来,财富就是货币,货币就是黄金,而且只有黄金是唯一真实的货币。因此,一个国家要想富有,就必须尽可能多的向别的国家,出售商品,换取黄金;同时尽可能的少从别的国家买东西,以使黄金不外流。而“黄金十字架”起源于1896年,美国人威廉·詹宁斯·布赖恩在芝加哥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喊出了响彻世界的“黄金十字架”演说:“你们不能把荆棘的王冠压在劳工的眉毛上,你们也不能把人类钉死在黄金的十字架上!”

布赖恩这位极度精通经济理论、见识远远领先时代的民主党总统候选人说出了这个时代所有资本主义国家,不管老牌的还是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都无法不面对的秘密。德国对“阳光下的土地的渴望”,对奥斯曼土耳其这种腐朽不堪的国家充满热情,归根结底,还是因为那被诅咒的“黄金十字架”。因为一切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货币,而德意志铁血宰相俾斯麦虽然在军事上强大了德国,却并没有给德国带来点金术。与黄金不同,纸币并不是真正的货币。

李经述点点头,说:“这个我也略懂一些。马克也好,美元也罢,只不过是国家信用和银行信用担保的,在法律规定下所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一旦国家和银行的信用不在存在,那么它作为货币符号的意义就消失了。这也正是为什么在经济危机中,纸马克也会被德国人拿来烧炉子,因为此时,一张百元马克的价值还不如一张纸。”

席家栋说:“大总统说得对,纸币无意义。但黄金不同,天然就是世界货币,所以黄金作为价值尺度。能够保证价值的稳定,而金本位时代,当纸币和黄金挂钩之后,纸币本身就拥有了自己的含金量,因此也保证了汇率的变化波动微小。从1816年英国进入金本位制度开始,法国、德国、俄国等西方主要国家相继将本国货币与黄金挂钩。只有美国是个例外,美元实行的是金银复本位制。也就是说,美元的准备金即包括黄金,也包括白银。而黄金和白银之间又维持一个相对固定的比价。美国这样做一方面是因为其国内经济规模的发展需要更多的贵金属作为美元的发行保证;另一方面时在美国南方存在着势力强大的银矿主利益集团,他们声称如果美国放弃白银作为货币准备,那么银价的暴跌甚至将对南部的经济构成毁灭性的打击。”

李经述说:“你的意思也就是说,现在大多数国家,包括德国,都是实行金本位的?我们中华帝国也是!那为什么我们中国不用发动战争,而德国却需要战争呢?”

“中国现在确实也是实行金本位。德国此时正是使用的马克可黄金挂钩的金本位制度。我接下来会解释为什么德国需要世界战争!”财政总长席家栋点点头,继续说:“纸币和黄金挂钩后,就导致了国家能发型的纸币的数量和黄金的数量挂上了钩,有多少黄金才能发型多少纸币。一旦超过了这个比例,缺少黄金支持的纸币就会导致货币体系的不稳定,而货币的贬值则代表着国家信用的丧失和政府的垮台。普法战争后,法国给了德国50亿法郎,约合14亿两白银的赔款,这笔巨款在4年中流入了新生的德意志帝国,而稳定的马克不仅促进了德国工业的飞速发展,也让德国迅速进入金本位时代。而在普法战争后20年,这笔“红利”基本消耗殆尽,此时的德国的经济发展终于基本接近德国银行体系拥有的黄金储量所能支撑的货币总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