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游龙戏唐 >

第314部分

游龙戏唐-第314部分

小说: 游龙戏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新欣商号”强大归强大,却是把不折不扣的双刃剑,伤敌容易,伤己也同样容易,对此,李恪显然是有着清醒之认识的,也自不放心让陈子明在插手“新欣商号”的整顿工作,虽是同意了陈子明的意见,却硬是跳过了陈子明,打算将差使交给柳如涛去办理。

“陛下圣明,微臣以为此事宜早不宜晚,晚则恐遭来物议。”

以陈子明之睿智,又怎可能听不出李恪这么道旨意背后所隐藏之寓意,然则他却并不甚在意,左右此本就在陈子明的预料之中,于他而论,只要李恪肯按着早年谈好的规划一步步行了去,那也就够了,至于猜忌不猜忌的么,陈子明根本就不放在心中,只因他去意已定,待得一切走上了正轨之后,也就是他功成身退之日了的。

“善,朕知晓了。”

见得陈子明并未对自己的处置意见有所质疑,李恪紧绷着的心弦当即便是一松,没旁的,尽管陈子明早早便将“新欣商号”的五成半股权交到了他李恪手中,就连情报体系也自不例外,可毕竟陈子明才是“新欣商号”的创始人,在商号高层中有着绝对的威望,若是陈子明执意在其中做手脚,闹不好“新欣商号”这把利刃就会再次被陈子明给掌握了过去,而这,对于帝王来说,那是断然不能容忍之事。

“陛下圣明,微臣告退。”

见得李恪已微露逐客之意,陈子明也自不愿再多逗留,这便紧着一躬身,称颂了一声之后,便就此退出了御书房,自行回转尚书省去了……

“禀老爷,柳爷来了。”

戌时三刻,用过了晚膳的陈子明照例去了内院书房,这才刚坐定不多会,就见贴身书童墨雨已是疾步从外头行了进来,几个大步抢到了文案前,一躬身,紧着出言禀报了一句道。

“嗯,请罢。”

柳如涛之所以会前来,本就是陈子明着人密令之结果,对于墨雨的禀报,陈子明自是不会感到有甚意外,随口便道了请。

“诺!”

陈子明既是有所吩咐,墨雨自不敢稍有耽搁,紧着应了一声,急匆匆地便退出了书房,不多会,便见一身青袍的柳如涛匆匆从屏风后头转了出来。

“属下参见大人。”

一见到陈子明的视线望了过来,柳如涛自是不敢稍有迁延,几个大步便抢到了文案前,恭谨万分地便行了个礼。

“小六来啦,坐下说罢。”

对于柳如涛这么位总角之交的手下,陈子明素来少在其面前摆甚架子,尤其是如今柳如涛即将单飞之际,待其自是更宽厚了许多。

“谢大人赐坐。”

柳如涛负责提调“新欣商号”情报系统至今已有十数年之久,尽管年岁不过三十而立,可早已历练得沉稳如山一般,这当口上虽是满腹的心思,却并未急着言事,仅仅只是恭谨地谢了一声,便即一撩衣袍的下摆,端坐在了陈子明的斜对面。

“小六今日去见了陛下,应是已得了旨意了罢?”

尽管柳如涛沉稳地端坐着,可以陈子明之能,又怎会看不出其眼底深处的疑惑与迷茫,也自懒得绕甚弯子,直截了当地便切入了主题。

“大人明鉴,陛下确是给了属下一道旨意,说是要拆分‘新欣商号’,午后,属下与奎山老哥计议了一番,都觉得可惜了些,老九他们几个都不愿进御史台,也不想再在商号里厮混,打算在家好生享享清福,却又怕……”

对于李恪的这么道旨意,柳如涛本人倒是无所谓,能进御史台当官,也算是光宗耀祖了的,然则奎山等一众老弟兄的意见却是大相径庭,大部分人都担心会有鸟尽弓藏之事发生,也就都起了解甲归田之心思,这就导致了拆分尚未开始,整个组织上层已是人心惶惶不已,对此,柳如涛心中不安自是难免。

“嗯……,看个人意愿罢,愿走愿留皆莫强求,可有一条却是须得牢记,那便是不管作何选择,拆分一事都断不可延误了去,某不方便出面,此事便由尔代为转告弟兄们好了。”

尽管柳如涛并未将话说完整,可陈子明又如何会猜不出他话里的未尽之言,问题是陈子明也没法在此事上给众弟兄们一个万全的保证,毕竟他自己眼下与李恪的关系也正自在调整中,究竟何时才能磨合到位尚在未定之天。

“大人放心,属下知道该如何做了。”

柳如涛今日前来,原就有着从陈子明处探个虚实之心思,此际见陈子明似乎有难言之隐,也自不好强问个不休,只能是恭谨地应了一声了事。

“小六且转告弟兄们,有陈某在一日,就没人能辱了弟兄们!”

尽管柳如涛掩饰得很好,可陈子明还是一眼便看破了其眼神里那隐约的失落之神色,心中也自有些不忍,这便慎重其事地表态了一句道。

“大人……”

彼此相处如此多年,柳如涛自是清楚陈子明乃重然诺之人,话要么不说,说了便一定会做到,与此同时,他也知晓要做到这么个保证的难度有多大,心情不免便激荡了起来,一时间都不知该说啥才是了的。

“罢了,不说此事了,某今日叫尔前来,乃是有一事要拜托尔去做的,唔,此事风险不小,稍有闪失,不单是你,便是陈某怕也难得善了,只是此事干系到社稷之永续,陈某虽惴惴,却也不得不行了去,不知小六可愿助某一臂之力否?”

陈子明将柳如涛叫了来,并不单单只是要问询一下商号那些老弟兄们的意愿,更为紧要的是他有一桩大事须得着柳如涛紧着办了去。

“请大人明言,纵使刀山火海,属下也自不惧!”

柳如涛乃是知恩图报之人,他能从一贫贱之人混到如今这等高位,全都是陈子明不遗余力的提携之故,而今,见得陈子明如此慎重相托,自是不会推辞,紧着便表明了全力以赴之态度。

“很简单,某要尔除掉这个人,安排其自尽,务必确保万无一失!”

陈子明对柳如涛自是有着绝对的信任,这一见其已是表了态,也自无甚犹豫,抬手蘸了下茶水,在几子面上写下了“武媚娘”三个大字。

“她?好,大人放心,属下自会妥善安排了去!”

柳如涛身为情报系统的负责人,自是知晓武媚娘是何许人,更清楚其与李恪之间的关系,尽管不明白陈子明为何一定要除掉其,可柳如涛却并不打算去追问,毫不犹豫地便应承了下来……

第512章 力排众议(一)

贞观二十三年六月十一日(李恪的年号虽定,却尚未改元,年号依旧沿用贞观),帝连下三道诏令,其一,着大理寺卿张玄素对李泰与长孙无忌集团谋反一事进行审理,限时十五日;其二,为观风天下,增阔御史台之权限与职责,并着即将监察御史之品阶提为从五品下,殿中侍御史为正五品下、侍御史为正五品上,御史中丞以及御史大夫官阶不变,另,大量增补御史台在各州之人手,增设分支机构,以确保对各州绥靖之督察;其三,诏令将“新欣商号”收归国有,原有之股东股份由朝廷出资购买,并将各级架构并入朝廷机制,除各工坊并入工部之外,各地分号大多并入御史台,不愿入朝者,给遣散费,准其归养。

三道诏书一下,朝野顿时为之震动不已,因此上本言事者众,尤其是对李恪突然下诏扩大御史台之权责范围一事,不少官员皆有所顾虑,言称此举有疑下之嫌,不利地方治理云云,对此,陈子明以尚书省之名义专门下了文,对御史台之权责范围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并驳斥了那些反对之论调,理由就一个——身正何惧影子歪?

身正确实不怕影子歪,然则真正敢拍着熊说自己身正的又能有几个?问题是也没人敢当众说自己身不正来着,再加上陈子明在朝中之威望无人能及,诸般朝臣们纵使还是不满在心,也自不敢再在御史台扩权一事上做文章,事情自也就这么定了下来。

贞观二十三年六月二十五日,太宗过世已满一个月,李恪的登基大典在太极殿隆重上演,并于大典上宣布改元永隆,自是日起,为永隆元年,加陈子明为太子太师(从一品),殷元为太子少师(从二品),崔敦礼为太子少保(从二品),其余从龙官员各有封赏不等。

永隆元年六月二十七日,陈子明于早朝时上本言称各州田亩普查已然完成,如今之繁华各州的土地储备已不敷均田制之用,尤以关中各州形势最为严峻,长此以往,府兵制之根基必将动摇,建议逐步取消均田制,改为摊丁入亩,官绅一体那粮,并对府兵制加以改革,恢复因征高句丽而暂停之诸般革新事宜,因着此事早在贞观十六年便已曾大议过了,诸般臣工对革新之必要性也都有着清醒的认识,纵使有不满者,也碍于陈子明的威望,不敢轻易提出反对的意见,再者,永隆帝也明确表示了支持之态度,事情自然也就顺顺当当地定了盘。

“禀大人,兵部刚转来了份急报,请您过目。”

新君登基之后的政务本就繁杂得很,再加上陈子明自讨苦吃地提出了要恢复中断了数年之久的军制变革事宜,每日里的公文量几乎翻了整整一倍,如此一来,身为首辅大臣的陈子明自是片刻都难得消停,这不,午时都已过了,陈子明却连膳都顾不上用,兀自埋首公文堆中,正自挥笔速书不已间,却听一阵沉稳的脚步声响起中,一身红色官袍的左司郎中(从五品上)裴行俭已从屏风处转了出来,几个大步便抢到了文案前,一躬身,紧着便禀报了一句道。

“哦?”

因着军事革新重启之故,这段时日以来,兵部涌来的各种文书不少,可真能称为急报的,却是罕有,正因为此,一听裴行俭这般说法,陈子明自是不敢耽搁了去,这便紧着将公文接到了手中,只扫了一眼,眉头不由地便皱紧了起来,此无他,休养生息多年之后,吐蕃终于开始准备亮出獠牙了——永隆元年七月初三,吐蕃大相禄东赞率五万大军对白兰部突然发起攻击,白兰部抵挡不住吐蕃军的强大攻势,紧急向松州都督张士贵求援,因事涉两国之战,张士贵不敢擅自做主,将此事以五百里加急转呈兵部。

对于吐蕃这个恶邻,陈子明从来就不曾放松过警惕,哪怕这十年来,吐蕃一直很老实,似乎真与大唐成了友好邻邦,然则在陈子明看来,那不过是吐蕃人在暗中蓄力罢了,终归有一日会踏上与大唐争霸天下之道路——在其前世那个时空里,吐蕃绝对是唯一能跟大唐抗衡的强国,两国间的缠斗几乎贯穿了整部唐史,似这等强敌,自是必须扼杀在萌芽状态之下,正因为此,当初在茂州时,陈子明才会不顾危险地主动出击,为的便是尽可能多地打掉吐蕃的有生力量,只可惜因着时任松州都督的韩威之消极怠战,以致于错过了毕其功于一役的大好机会,如今,大唐正处在政权交接的纷杂时期,吐蕃突然发动对大唐属国的攻击,挑衅之意味可谓是毕露无疑了的。

“守约(裴行俭的字)怎么看此事?”

陈子明只略一沉吟,便已确定了对此急报的处置方略,不过么,他却并未急着去面圣,而是不动声色地将问题丢给了裴行俭,内里满是考较之意味,这也不奇怪,概因裴行俭乃是陈子明最看好的干才之一,其之所以能在短短十年不到,便由区区从八品的小官员晋升到眼下的尚书省左司郎中之位,可以说都是陈子明一力提拔之故,如今更是顶替了已调任黄门侍郎的原尚书左丞来济,成了陈子明身边的实际大秘。

“回大人的话,下官以为吐蕃人选在此际出兵,用心应是在试探我大唐之底限。”

裴行俭能得诸多朝廷宿老的看重,靠的可不是其名门望族之出身,而是真正有着大本事的,这不,尽管他也只是在前来转呈急报的路上匆匆瞄了两眼公文而已,却能一语中的地说出了吐蕃人此番突袭白兰部的用心之所在。

“何以见得?”

陈子明对裴行俭将来有着很高的期望,提携起其来,也自不遗余力,可与此同时么,对裴行俭的考核要求也就高得很,哪怕裴行俭都已说出了准确的答案,可陈子明却并未就此作罢,而是紧着又往下追问了一句道。

“大人明鉴,依下官估算,十年之休养生息后,吐蕃国中兵力应已不在四十万之下,扣除各地驻防之需要,所能调动之兵当不少于三十万之数,反观白兰部,全部族人口不过十六万上下,可战之兵约一万左右,虽不算多,然,战力却是不弱,目下虽暂处下风,依下官看来,以吐蕃五万之军力,并不足以灭其部,故,下官以为吐蕃此番出兵应是试探我大唐之态度居多,若我大唐对此殊无反应,则恐吐蕃会就此大肆增兵,以求趁机吞并白兰部壮大己身,此实不得不防也。”

裴行俭正式调到陈子明身边虽方才一个月不到,可却是已然习惯了陈子明这等严苛之考较,无他,概因相同的情形几乎每天都会上演上几次,无论是答对答错,都断然不会惹来陈子明的不快,反倒会得陈子明的详细指点,此等好事,裴行俭又岂有不乐意之理。

“守约说得不错,本官……”

陈子明在指点裴行俭之时,向来不藏私,此际亦是如此,只是他的话尚未说完,就见一名随员急匆匆地从外头抢了进来。

“禀大人,何公公来了,说是陛下有口谕给您。”

见得陈子明不满的目光投了过来,那名随员自是不敢稍有耽搁,赶忙一躬身,紧着出言禀报了一句道。

“嗯,守约且就先按尔先前所说的拟上个出兵章程,回头再议也罢。”

一听永隆帝有口谕,陈子明也自不好再跟裴行俭深谈,交代了其一句之后,便即紧着行出了办公室。

“陈大人,陛下有口谕,请您即刻到两仪殿御书房一行。”

何欢显然很焦急,方才一见到陈子明从屏风后头行了出来,连寒暄都顾不上,便已是急吼吼地将永隆帝的口谕宣了出来。

“微臣遵旨。”

这一见何欢神情明显不对,陈子明心里头自不免便有些个犯猜疑,不过么,倒也没去刨根问底,也就只是恭谨地应承了一句,紧着便往宫门处行了去,一路无语地便到了御书房,这才刚从屏风后头转了出来,陈子明的眉头不自觉地便是微微一皱,此无他,李恪的脸色实在是太难看了些,明显是方才大发作过一回之状。

“微臣叩见陛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