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游龙戏唐 >

第362部分

游龙戏唐-第362部分

小说: 游龙戏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波斯王亚兹德格尔德三世在吐火罗部族武装的支持下,连续向大食帝国发动反击,一度曾打到了霍拉桑,连克大食帝国数支军团,可惜最终还是因寡不敌众而战败,于溃败回吐火罗时,遭被大食人所收买的一名近卫之刺杀,死于归途,其子卑路斯暂掌波斯残部,派出王子泥涅师前来长安,向大唐报丧并再度提出求援之要求。

“波斯的求援国书想来卿等都已是看过了,朕就不多言啰唣了,卿等且都说说看,此事当何如之为宜?”

接到了波斯国的求援国书,李恪原本大好的心情自不免便有些个歪腻不已,此无他,贞观二十一年时,正是他李恪的一力坚持,太宗方才拨出了一大批军械支援波斯王,本以为有了偌大的一批援助,波斯王就算不能尽复其国,至少也能跟大食帝国长期抗衡下去的,却不曾想这才几年时间而已,波斯王居然就战败身亡了,大唐前期的投资明显有着打水漂之嫌,这叫心高气傲的李恪如何能开心得起来,紧着便将一众宰辅们全都叫到了两仪殿御书房中,见礼一毕,也自无甚多的废话,直截了当地便奔了主题。

“启奏陛下,老臣以为波斯地处偏远,乃蛮荒之地也,其国虽素来亲善我大唐,奈何万里迢迢,我大唐实难为援矣,前番支援其大批军械已是尽了我大唐宗主国之义务,今恐不能再为焉。”

见得李恪心绪不佳,诸般宰辅们自是都不敢轻易进言,唯有侍中于志宁却是无此顾虑,只略一沉吟,便即给出了条置之不理之建议。

“嗯……此也算是一种处置方略,卿等再议议看,可还有甚旁的方略否?”

一想到大唐支持了如此多的军械,波斯人居然还会败得如此之彻底,李恪自是很想就此准了于志宁的建议,可再一想到当初陈子明所言的诸般论断,李恪又不愿就这么放弃了波斯帝国,然则要他再大规模支援波斯帝国么,他又不是那么情愿,毕竟眼下新军的组建还在进行当中,淘换下来的军械大多都须得用来回炉,以节省制造成本,若是将这部分军械无偿转拨给波斯帝国,一来所费甚巨,二来么,若是再肉包子打狗,那可不是李恪所愿见之局面。

“陛下明鉴,老臣以为于大人所言甚是,波斯离我大唐过远,得失其实无关大局,姑且先放上一放也自无不可之说。”

早在贞观年间,殷元便是最反对支援波斯的朝臣之一,而今也依旧不改初衷,哪怕李恪已流露出打算再帮波斯帝国一把的想法,殷元也没打算退让,紧着便出言支持了于志宁一把。

“唔……子明怎么看此事?”

很显然,殷元的这么个建议实在难合李恪之胃口,然则李恪却并未有甚不悦之表示,仅仅只是不置可否地吭哧了一声,转而将问题丢给了始终默默不语地站在一旁的陈子明。

“回陛下的话,从短期利益来看,波斯之得失,与我大唐确是无甚大关碍可言,然,从长远而论,大食之崛起于我大唐实有大不利也,理由有三,其一,我大唐通往欧罗巴州之商路受阻,不利我大唐对西域之征伐与掌控;其二,大食人以邪教立国,政教不分,侵掠成性,迟早必成我大唐之边患,实不得不早做预防;其三,波斯离我大唐虽远,却地扼东西要津,我大唐若欲成天下共主,早晚要取其地为用,有此三条在,我大唐势不能对波斯国之求援无动于衷也。”

尽管李恪一直不曾表明态度,可以陈子明对其之了解,自是清楚其眼下正自处在患得患失的状态之中,既不愿就此放弃了波斯帝国,又不愿花太大的力气去扶持这么个扶不起来的阿斗,有鉴于此,陈子明虽不愿多言,也只能是耐着性子地将扶持波斯帝国的必要性再行强调了一番。

“嗯,子明所言倒是有理,然,朕更关心的是我大唐当如何应对此事。”

李恪之所以不愿轻言放弃波斯,所顾忌的不单是陈子明所提的三点,还有着名声上的顾虑在,毕竟波斯可是向大唐称臣了的,身为宗主国,在属国受难时不能施以援手,天可汗的名头岂不得蒙羞了去。

“陛下明鉴,微臣以为波斯帝国此番虽败,然终归元气还在,进取虽不足用,自守却尚能坚持些年头,既如此,依微臣看,且先封卑路斯为波斯王,设波斯都护府,着其为波斯都护,严守吐火罗即可,待得我大唐平灭了高句丽之后,自可以水师掩护部分新军奇袭波斯帝国故地,一战尽克大食帝国不算难事,如此,不单可得波斯一地,亦可开拓新商路,可谓一举两得焉。”

在新军已然将整训完毕之际,陈子明同样不打算再多给波斯帝国物质上的援助,可给其一个名义上的头衔却是无妨,至于将来如何收复波斯帝国么,陈子明也早就有了思路,这会儿说将起来,自是顺溜得很。

“嗯,此事便由卿办了去好了。”

有关以水师开拓商路一事,李恪早在龙潜时,便与陈子明商议过多回了的,在此事上,自是不会有甚迟疑的,此际听得陈子明这般说法,也自没再多犹豫,紧着便下了最后的决断……

第589章 群起反对(一)

满怀希望而来的波斯使节团最终还是失望而归了去,除了一顶波斯都护的帽子之外,就只有一个不太靠谱的承诺,至少在波斯王子泥涅师看来是如此——大唐将在合适的时候走海路兵发波斯湾,以帮助波斯复国,除此外,再不曾从大唐得到任何的物质与保证,对此,泥涅师自不免颇为的失望,先后又上了几次本章,却始终没能等到大唐皇帝的施恩,无奈之下,也只能是怏怏地率使节团回转吐火罗去了。

泥涅师的到访以及离开,对于此际的大唐朝局来说,就相当于一颗小石头丢进了大海之中一般,虽溅起了几丝涟漪,可远谈不上有甚影响,不止是朝野间对此不甚关注,李恪也同样如此,决断下过之后,也就没再理睬此事,有所的注意力全都转移到了新军的扩编事宜上,隔三差五地便要去新军营地以及中央军事学院走上一回,以确保对这支实力强悍无比的新军之绝对掌控,至于政体改制一事么,李恪倒是没怎么用心,大小事情全都交给了众宰辅们去打点,很显然,这厮信奉的真理便是“枪杆子里出政权”。

“子明啊,朕的新军如今已有六军十八师,士气如虹,是到了该拉出去亮相一回了的,朕打算亲征高句丽,子明可愿随朕出征否?”

时光荏苒,转眼间已是七月初,诸般事宜顺遂无比,李恪的心情自是相当之不错,这才刚从新军营地归来,紧着便着人将陈子明唤了来,见礼一毕,也无甚寒暄的废话,直截了当地便道出了打算亲征高句丽之想法。

“回陛下的话,微臣以为亲征一事殊有不妥,还请陛下三思则个。”

尽管对李恪亲征的打算早有预感,可真到了其当面提起之际,陈子明的眉头还是不由地为之一皱,没旁的,在陈子明看来,李恪确是雄才大略之主,也有着强烈的开拓进取之精神,可就其本身的军事才干来说,其实不过一般般罢了,放之军伍之中,了不得当一个团长,再多,就超出了其能力范围之外,真要让其亲率大军出征,闹不好便会落得个与隋炀帝一般之下场,而这,显然不是陈子明所乐见之结果。

“此话怎讲?”

李恪这几年没少去新军,也没少参与新军之整编,自以为已然掌握了新军作战之精髓,信心百倍地打算要拿高句丽来祭旗,以彰显自身之武功,于他想来,此乃理所当然之事,只要金口一开,必然能得群臣们之拥戴,之所以先将陈子明招来商议,不过只是为了求稳罢了,却不曾想居然就这么被陈子明当头浇了一盆凉水,心中自是不爽得很,却又不好冲着陈子明发作了去,然则问话的语气里却已满是不加掩饰的寒意了的。

“陛下明鉴,微臣以为陛下不可亲征之理由有三:其一,陛下乃万乘之躯,自不可轻涉险地,稍有半点闪失,则必是社稷之祸也;其二,高句丽不过弹丸小国耳,只消派一上将统领诸军便可轻易平灭,又何须陛下亲力亲为哉?其三,先皇征高句丽不胜而归,素来引为憾事,今,陛下若是亲征而胜,却叫世人如何看先帝哉?有此三者在,故,微臣以为陛下实不可亲征也。”

既是早就料到李恪打算亲征,陈子明自然不会不早做准备,这会儿说起不宜亲征的理由来,自是顺溜得很,张口便有。

“罢了,此事再议好了,朕乏了,卿且自去忙罢。”

尽管陈子明摆出了三条不宜亲征的理由,然则李恪却明显是很不以为然的,只不过自知口才远不及陈子明,自是不愿跟陈子明辩论个不休,也就只是模棱两可地吭哧了一声,挥手便下了逐客之令。

“陛下圣明,微臣告退。”

只一看李恪那等表情,陈子明便知其并未真的打算放弃亲征之想法,可也没再多言啰唣,恭谨地称颂了一句之后,便即就此退出了御书房,径直回了尚书省,但却并未直接回自己的办公室,而是缓步行向了殷元的办公室所在处。

“下官见过陈大人。”

这一见得陈子明行来,侍候在殷元办公室外的一名低级官员自是不敢有丝毫的怠慢,紧着便抢上了前去,恭谨万分地行礼问了安。

“免了,殷大人可在么?”

面对着那名低级官员的恭谦礼数,陈子明并未端甚宰辅的架子,而是和煦地虚抬了下手,笑着发问了一句道。

“在,陈大人请稍候,下官这就去告知殷大人一声。”

虽同为尚书省的宰辅,然则陈子明的地位以及封爵都远在殷元之上,那名低级官员自然不敢说甚去内里通禀的话语,只能是客气地请陈子明稍等片刻,紧着便行进了办公室之中,不旋踵,便见殷元已大步从屏风处行了出来。

“哟,是陈大人来了,且请内里坐了去可好?”

殷元与陈子明素来不对路,彼此虽同在尚书省任事,可基本上少有往来,但凡有事,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以公文的方式交换意见而已,似陈子明这等突然登门的事儿真就属破天荒第一次,殷元心下里自不免为之犯起了嘀咕,然则不管心中到底作何感想,陈子明都是他的上级,应有的客套,却是断然少不得的。

“殷大人既是如此客气,那陈某便厚颜叨唠了。”

陈子明笑着拱手还了个礼,客气了一句之后,也没再多言啰唣,与殷元一道便行进了办公室中,在会客处分宾主落了座,自有边上侍候着的差役紧着奉上了新沏好的香茶。

“陈大人请用茶。”

殷元显然不相信陈子明是来串门的,可也想不明白陈子明的来意会是甚,心里头虽是揣测个不停,可面色却是沉稳得很,也不多言追问,仅仅只是笑着摆手道了声请。

“茶就不急着用了,陈某此来是有一要务要与殷大人好生商榷一二的。”

陈子明并未伸手去动茶碗,而是面色陡然一肃,摆出了要谈公事之态度,但却并未言明要谈的究竟是甚事来着。

“尔等全都退下。”

一听陈子明这般说法,殷元的眉头立马不自觉地便是一皱,可也没甚犹豫,一挥手,便已冲着随侍人等吩咐了一句道。

“诺!”

殷元的命令一下,侍候在侧的诸般人等自是不敢稍有迁延,齐齐应诺之余,鱼贯着便全都退出了房去。

“好叫殷大人得知,陛下先前刚召了陈某去,所言只有一事,那便是陛下有意于明春亲征高句丽。”

此际已无外人在场,陈子明也自懒得说甚客套的废话,一开口便即道出了主题。

“哦?竟有此事?”

殷元其实早就看穿了李恪有着亲征高句丽之心思,只不过李恪不说,他也不会傻到去点破此事罢了,正因为此,他对陈子明所言之事并不感到有甚意外的,也没打算急着发表意见,仅仅只是故作讶异状地追问了一句道。

“陈某已明确表态此事断不可为,然,陛下怕是不肯纳谏,必会在朝议时再提此事,殷大人对此可有甚计较么?”

大家伙都是明白人,陈子明可不相信以殷元的智商,会猜不到李恪之心思,也不以为殷元会看不出李恪亲征的弊端之所在,然则对殷元可能之表态么,陈子明就不是那么有信心了,此无他,殷元说到底就是个政客,行事虽有底限,可考虑事情从自身利益出发的时候往往居多,倘若李恪真给了殷元极大之许诺,闹不好这厮还真就有着赞同李恪亲征之可能,而这,正是陈子明找到其门上来的原因之所在。

“唔……”

从本心来说,殷元也不想见到李恪去亲征,概因此举与其一切求稳的治政思路不相吻合,然则若是李恪亲征能大胜而归,而他殷元又能从中谋得相当之利益的话,似乎也没必要强行反对,至少在摸不清陈子明真实用心之前,殷元是不打算轻易表态的。

“殷大人应是知晓的,帝驾亲征非同小可,此乃赌国运也,一旦稍有闪失,前隋之惨剧未见得便不会发生,窃以为殊不可取,且,眼下划省而治一事虽已近了尾声,可毕竟局势尚待稳固,实不宜大动干戈,殷大人以为然否?”

这一见殷元沉吟了良久,却迟迟不发一言,陈子明立马便知这厮又在考虑个中之得失了,心中虽是有所不满,却也不曾流露出半分,而是耐心地解释了一番。

“陈大人想来必是有所谋算了的,殷某且就洗耳恭听好了。”

殷元乃老谋深算之辈,哪怕心中已是有了些想法,却并不打算说出,也不想被陈子明牵着鼻子走,自不会去理会陈子明的提问,反倒是就此先将了陈子明一军,摆明了是要先摸清陈子明的算计再做个定夺。

“不瞒殷大人,陈某打算自请挂帅出征。”

陈子明对殷元的性子可谓是了若指掌,只一听其这般说法,便知其心中到底都在想些甚来着,可也并不在意,言简意赅地便道出了自己的打算,当即便令殷元讶异得眉头为之一扬……

第590章 群起反对(二)

“哦?那陈大人希望殷某如何做了去?”

这一听陈子明打算谋取东征之帅印,殷元忍不住便大吃了一惊,倒不是对陈子明的统军之能有所怀疑,而是对陈子明此举的动机颇为的不解,没旁的,陈子明如今已是位居首辅大臣之尊,爵位也已封至了国公这么个臣子所能得封的最高规格,哪怕再立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