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庚子猎国 >

第471部分

庚子猎国-第471部分

小说: 庚子猎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西方各国见到中华帝国建国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开放国门,顿时非常高兴,他们也非常希望打开中国过门,让外国的商品源源不断地涌入中国,取得丰厚的贸易利润。这其中以一些西方小国最为积极,如意大利王国、荷兰王国、比利时王国、丹麦王国等等小国,更是希望能够借着这一次中华帝国开放国门的机会,将他们的影响力渗透到中国来。

作为中华帝国的皇帝,曹跃当然是来者不拒。中华五千年,从来不会因为有异族和外国的到来而断绝了中华薪火,只要华夏文明尚存,华夏民族就永远不会灭绝。后世高丽棒子日本鬼子甚至越南猴子纷纷以华夏文明自居,就是因为华夏文明的强大,让这些国家和民族不由自主地渴望融入其中。

明清的闭关锁国政策让中国成为了一个封闭的、落后的、野蛮的、肮脏的国家,而闭关锁国发起与明太祖朱元璋的禁止明人与番人进行交易的禁令,随后在明朝嘉靖年间嘉靖皇帝为了遏制海盗,下达了禁海令,全面禁止中国人语外国人的海上交易。这其中有很多原因,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明朝是一个非常骄傲自负的朝代,看不起番邦异族,自认为堂堂****上国什么都有,何必与番邦交易。但恰恰就是禁海令,导致明朝成为中国历史上最穷的朝代,也因为穷,最终才断送了国家。明朝亡于禁海,亡于自负。

代明的清帝国建立之后,并没有吸取明亡的教训,而恰恰是因为“番邦”的许多高产粮作物如玉米、番薯、花生、土豆、番茄等传入中国,使得清帝国的粮食产量翻翻,继而让中国的人口增加。曾经有历史经济学家研究,明清的人均生产总值是相等的,但是由于美洲高产粮作物的进入,导致清朝人口大增,清朝的国民生产总值四倍于明朝的国民生产总值,而清朝以异族入主中原雄踞二百余年而不倒,恰恰是因为清朝的钱是明朝财政收入的四倍。

但也恰恰因为这个原因,清朝皇帝同样犯了骄傲自大的毛病,闭关锁国,拒绝与西方接触,甚至于连康熙、雍正、乾隆这三位清朝历史中最博学的熟悉西方历史的皇帝,也拒绝与西方接触,这其中即是害怕西方文化入侵,又有看不起西方的原因。

而大清国的闭关锁国被英法联军大炮打开之后,终于知道奋起直追,尽管大清国努力追逐融入世界,可是由于*、买官卖官以及许多守旧官员的固步自封,导致大清国的洋务运动失败,但即便失败的洋务运动,在历史上大清朝最后一年,清政府的年财政收入高达三亿两白银。

可以说,打开国门,中国才能够富裕,中国富裕,政府才能做事。

这一幕与后世改革开放何其相似也……如果不是改革开放,中国岂能在百年之后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岂能家家买得起小汽车?

因此,曹跃岂能不支持开放国门?曹跃不但要开放国门,更要改革政治。

曹跃和他的手下立志要改革历朝历代的腐朽的政治体系,尤其是明清对官员待遇和要求之苛责,逼迫官员贪污受贿。

明清两朝官吏体系一脉相承,都是给官员极低的奉银让他们做事,这些奉银即要官员养家糊口,又要他们请各种幕僚,甚至于县令向皇帝奏报的时候,雇佣驿卒的钱还的是县令自己的奉银里拿出来。就像是甘肃肃州县令,一年上两三次奏折,给驿卒的路费都超过他的奉银。另外就是官府内的辅助人员,包括县衙的捕头的银子,也需要县令自己拿钱。一个县起码要有一个捕头和八十名捕快,这些人的钱,全都是县令自己拿钱,好嘛,县令又不是机器猫,哪里拿得出钱,不贪污受贿都活不下去。

因此曹跃接下来的改革,便首先针对各级官员,中华帝国将承担各级政府中各级官员的奉银,让县长们不再需要每日考虑给手下发工资,如果这些年不给手下发工资,以现在的奉银来说,在某一些地方还能够活的很好的。

这只是中华帝国政府改革的一小步,接下来将是中华帝国政府前进的一大步了,中央政府机构将要进行改革,取消军机处制度以及六部制度,全面学习西方政府结构制度。

在中华帝国新的政府结构制度中,将实行皇权驾驭三权的制度,即皇权为帝国最高权力,在皇权之下,将分为帝国元老院、帝国行政院、帝国*院、帝国国防院四院并立的局面,同时在四院与皇权之间,将重新设立首相制度,首相总领四院,四院院长为帝国副丞相。

这其中帝国元老院负责立法,帝国行政院负责行政,帝国*院负责司法,帝国国防院为负责保卫国家领土领海领空安全。

五天之后,曹跃开始委任大臣,其中最重要的大臣职务就是帝国首相了,可以这样说,首相在某些时候权力甚至超过了帝王,皇帝的作用就是选择一个好的首相,而首相才是总领全国大权的人,曹跃之所以能够推翻大清朝,恰恰就是因为曹跃担任了大清军机首辅大臣,相当于首相一职。

在这五天内,曹跃反复斟酌,也有人不断暗示,其中呼声最高的自然是王宇,在文官之中王宇的支持最高,不过也有一部分人认为王宇过于年轻,反而支持宋育仁,甚至有一部分人尤其是军队军官希望武将担任首相,在武将里文化程度最高的要数聂嘉,甚至连一向和聂嘉作对的冉东也改口支持聂嘉。

经过了仔细考虑,帝国元年8月6日,曹跃宣布了首相人选,帝国首相既不是护国公王宇。也不是维国公宋育仁,更不是柱国公聂嘉,而是在东北担任关东总督的诚国公张荫恒,曹跃认为张荫恒在东北担任总督的时候,对东北的掌控和调度让整个东北地区在日俄战争时期并没有受到太大的损伤,日俄战争结束之后,东北能够全面恢复建设,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张荫恒的这种掌控力。

况且从年龄上来说,张荫恒今年五十五岁,恰恰年富力强,在历史上他也是著名的改革家和维新派,当然,张荫恒对曹跃的忠诚度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他们合作多年,曹跃对他熟悉务必,在裁撤全国八大总督的时候,唯独保留了关东总督,就是对张荫恒最好的新任。

帝国元老院,院长为左丞相,由护国公王宇担任。

帝国行政院,院长为右丞相,由诚国公宋育仁担任。

帝国国防院,院子为前丞相,由镇国公冉东担任。

帝国*院,院长为后丞相,由保国公王兵担任。

另外,帝国行政院分为十二部,分别是外交部、财政部、教育部、工业部、统计部、内务部、文化部、交通部、农业部、卫生部、能源部、贸易部,庞大的帝国车轮缓缓启动了,一系列的人事任命以及各级部门官员任命传达的同时,剃头令也由各级政府传达下去。

第818章 双国籍的中华帝国

8月8日,曹跃在紫禁城午门广场,率先带领家人剃头剪辫子,直接剪了一个光头,而后作为大内侍卫统领杨彦卿率领禁军剃光头发,宫内的太监们也剃光了头发。此时各级官员闻风而动,开始纷纷跑到紫禁城前广场上剪掉辫子,更多的百姓也跑过来,见到了光着脑袋的皇帝陛下在午门之上,连忙纷纷效仿。

这其中学生们对剪辫子非常积极,甚至于自发地组成了剪辫子纠察队,在街上寻找没有剪辫子的人,抓到一个按在地上剃头,以至于许多人不得不留着一个被人笑称为阴阳头的头型。

8月9日,陶悦等曹跃的家人们才从唐国公府搬入了紫禁城居住,随后曹跃宣布,册封浙江秀水(嘉兴)籍女陶悦为正宫皇后,京师籍女爱新觉罗·蓝祺儿为皇贵妃,四川籍女赵雅为赵贵妃,新疆籍女纳兰晴为纳兰贵妃,册封曹俭为太子,册封曹仙儿为长公主,册封曹让为二皇子,册封曹让为三皇子。

为了表示有别于前朝,曹跃随即宣布,后宫裁撤一半的用度,所有宫女,可自愿回原籍老家父母身边侍奉,每人发五万元红钞作为安家费。若宫女不愿回老家父母身边,则可以选择继续留在宫中,或者可以申请婚配,帝国皇家陆军和皇家海军之中有许多尚未娶妻的士兵子弟,可以由人介绍双方认识成亲,则将发给十万元红钞做安家费。

宫内太监不同于宫女,太监没办法回家,因此此次并不裁撤太监,不过为了减少太监的数量,三年内停止招收任何太监。实际上曹跃的打算是在三年之后,也不再招收太监入宫,而是采用宫廷侍者。

此举立即得到全国上下的一致称赞,众多官员文人纷纷在报纸上夸耀曹跃是一个注重节俭的好皇帝。

8月10日,曹跃宣布由何顺担任近卫大臣,实际上这个近卫大臣就是原来清朝的内务府大臣,而由何顺担任近卫大臣的目的就是彻底清查内务府的账目,封存紫禁城的一切财产。另外,内务府的贪报销等问题,不得再次上演一枚鸡蛋五十两银子的愚蠢行经了。

何顺第一天就杀了负责采购食物的大太监董成和他的所有助手以及身边的小太监们,并收缴了他们在宫里的所有财产,还下令士兵直接冲到董成的家里,将董成的一切财产收缴不说,将他们的家人感到大街上,一夜成为要饭的叫花子。

随后何顺向曹跃请示之后,向后宫所有人宣布,从今日开始太监和宫女们的月俸上涨三倍,但是不允许贪污和挪用私占皇帝的银子了。结果还是有人不知死活的给何顺偷偷送银子,何顺冷笑着收了银子,然后将那人一家全都抓了杀掉。

曹跃得知后,说以后有人贿赂你,尽可以这么做,我不追究,从这之后再也没有人敢行贿何顺。

8月11日,曹跃宣布帝国行政院十二部负责人与次长,分别是:

外交部部长由池州侯李经述、次长由阜阳伯吕海寰担任;

财政部部长由辅国公孙汝祺、次长由天河伯石顺担任;

教育部部长由温国公容闳、次长由临淄伯王寿彭担任;

工业部部长由阜山伯张百熙、次长由潍坊伯熊汝梅担任;

统计部部长由通州侯刘名誉、次长由承德伯刘福姚担任;

内务部部长由华国公吴之英、次长由朔州侯魏光焘担任;

文化部部长由襄阳伯杨度、次长由绥中伯夏同龢担任;

交通部部长由镇江伯盛宣怀、次长由乐国公载湉担任;

农业部部长由淮南伯升允、次长由彰武伯徐世昌担任;

卫生部部长由惠阳伯鹿传霖、次长由长春伯梁鼎芬担任;

能源部部长由开封伯蔡锦堂、次长由高邮伯程小东担任;

贸易部部长由滁州侯李经方、次长由通辽伯饶应祺担任。

随后,曹跃再一次公布帝国元老院,帝国元老院将分为内院与外院,内院负责审核立法,外院负责提出立法,两院共同决定立法是否通过,并由元老院院长左丞相递交给首相,经首相审核后,再递交给皇帝,随后皇帝审核批准或不准。

很显然,帝国元老院取代了礼部与刑部的作用,作为立法与审核的最高部门,帝国元老院的权利毫无疑问是非常巨大的,左丞相王宇随后提出了第一项立法,即中华帝国宪法第一条,即中华帝国最高权力为皇权。从法统上确立中华帝国的统治基础,即皇权至上国家,一切最高权力为皇权。

接下来王宇提出了第二条立法,即中华帝国国民的权利和义务,中华帝国国民享受法律面前平等、言论自由、行动自由、工作自由、宗教自由、享受和平、追求富裕、婚姻自由、保护财产和个人安全的权利,但同时承担终于皇帝、纳税、服兵役、保护妇女儿童老人、维护国家形象义务。

由于帝国元老院在早在两年前已经组建,如今已经非常成熟,并得到了全国各地士绅地主和商人阶层的承认与支持,因此帝国元老院很快就通过了宪法前两条,递交首相张荫恒,张荫恒在经过斟酌与修饰,并与帝国元老院内院仔细商议后,向曹跃递交了这两条宪法。

曹跃随即宣旨通过,中华帝国宪法第一条与第二条,当天通过,从而规范了国家制度以及国家组成。

随着帝国宪法第一条和第二条的通过,帝国元老院的作用逐渐凸显出来,帝国元老院元老的名额有两种,第一种是拥有爵位的内院元老,第二种则是各省推荐的外院元老。外院元老则是各省推选,由于首届元老并非各省推荐,所以曹跃宣布四年之后各省再进行元老席位竞选和各省元老席位数量的划分,因为一些省份明显过多,另一些省份元老席位明显太少。以陕西省为例,曹跃出生的陕西省拥有五十几个外院元老名额,远远超过人口最多的直隶省,陕西省的外院元老名额过多,也引起了其他省份的不满。

因此为了平息各省怨火,曹跃提出按照人口来划分外院元老名额,如此一来一些人口大省自然欣喜若狂,而陕西甘肃这两个外院元老名额多但人口不占优势的省份自然不高兴了,可是这两个省份因为跟随曹跃较早,拥有更多的内院元老名额,因此他们的抗议显得有一些矫情了。

9月1日,北京城举行了盛大的封禅仪式,近百万百姓集中在紫禁城周围,为新皇登基庆祝,同时也举行为期七天的登基欢庆,由首相张荫恒宣布各省同时举行七天的庙会活动,由朝廷花钱请戏班子在各个庙会唱戏。

比起宣传来,好像是唱大戏更让老百姓受到实惠,百姓们看大戏的时候才记得,哦,我们的皇帝请我们看大戏啊,这个皇帝还不错,还知道请老百姓看大戏……

9月5日,曹跃正是向英国人罗伯特·赫德授予中华帝国国籍身份,由于英国并没有规定是否允许人拥有双国籍,因此赫德在咨询了英国驻华大使之后,接受了中华帝国国籍,成为第一个拥有中华帝国与大英帝国双国籍的人。为了表彰赫德在中国海关做出的贡献,曹跃授予赫德松江伯爵位,赫德也是第一个被授予中国伯爵的英国人。

在同日,曹跃授予曾经的搭档,奥匈帝国公民赫尔·夏普林中华帝国国籍,并册封夏普林开阳伯爵位,以表彰夏普林这些年中一直以来对帝国皇家陆军后勤方面作出的贡献。

授予俄国人法捷耶夫中华帝国国籍,并册封法捷耶夫为北镇伯,以表扬法捷耶夫为中国经济方面做出的贡献。

授予法国神父斯达中华帝国国籍,并册封斯达为男爵爵位,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