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铸清华 >

第214部分

重铸清华-第214部分

小说: 重铸清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太后心领神会,针对这个舰队的归属问题,朝野早就虎视眈眈,吵得不可开交。自觉有份能抢夺到这块肥肉的集团为夺取该舰队的控制权开始角逐。其中呼声最高的就是曾国藩。曾国藩是如今王朝内最大的实力派。对控制该舰队,曾国藩翘企之至。他除持湘军的实力地位,还运用其他的狡猾手腕,与奕訢等斗法。曾国藩从一开始就坚持三条对该舰队的期望,其一:轮船驶至安庆、汉口;其二:配用楚军水师之勇丁;其三,有关事宜由“臣与胡林翼商定”。其实曾国藩的三点期望都是有很大目的性了,第一条驶至汉口是假,但汉口在曾国藩的实力范围却是真,后两点中,也有含糊其词、欺上瞒下的意思。总之曾是准备把该舰队收归己有,“称霸”一方。

奕訢则反对舰队上驶至安庆,他则要求该舰队驻守在北方,用于防御洋人之用。而曾国藩硬说“用之于江面”,“所部兵丁并非生长海上,势不能于重洋用武,不敢不据陈奏。”好笑的是,曾国藩从咸丰十一年起就强调“是皖、吴官军之单薄,在陆而不在水,金陵发逆之横行,亦在陆而不在水”,以后又不断重复此论。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其实曾国藩为了能够得到该舰队已不乏掩耳盗铃之拙。

另外一个就是李鸿章了,李鸿章自曾国藩平定江宁之后,收到幼天王和李秀成的投降之后,就率淮军一退数百里,抵达沪境,与上海的官绅相继熟稔,羽翼渐丰,上海相对优势的条件是他颇为踌躇。从筹够该舰队起,至该案结束,上海到处处于近水楼台的地位。最重要的是李鸿章掌握了上海这个财赋重镇,并同曾国藩联系密切,结成“湘淮一家”式的联盟,上海当时号称“月收百万”,仅海关税收就占全国海关税收的一半以上。李鸿章“当暴富之名”开始流传了出来。

奕訢身为先帝咸丰的弟弟、当朝皇帝同治的叔叔,又是议政王之尊,主持军机处、总理衙门、内务府、宗人府,为臣者无出其右者,清政府的外交、政治、军事以至皇室事务都归其秉持,可谓军国枢纽在握。若是北上,奕訢集团可代表清政府名正言顺地控制该舰队。还有浙江巡抚左宗棠、亮光总督黄宗汉、福建巡抚徐宗干都想在这里头分一杯羹。

“太后,臣以为,还是要摆在北边的好。”恭亲王说道,“道光二十二年,宣宗皇帝三次下谕,饬川鄂及沿海各省积极制造大船,并设法购买,同时还要奖励‘捐资制造’者。为何如此?不过是洋人仗着船坚炮利,在海上肆无忌惮,天津,这京师门户大开毫无防备,先帝在时,也是想着如何才能拒洋人于国门之外,永通桥虽然胜了,此胜却是不可复制,更不可能在海上复制,若是放在南边,这北疆必然是空虚依旧。”说到前朝恨事,恭亲王只有比太后更恨的,“宣宗皇帝当年在奉先殿哭列祖列宗牌位,臣也是在的。”恭亲王脸上露出了难得的刚毅,“这水师,若是要建,首先就要建北边!”

第277章 轮船飞渡(三)

“正是,虽然水师放在南边,英法来袭自然可以抵挡一阵子,这也是曾国藩等人的言辞,如今发逆平定,长江口已经不用许多水师了,况且上海洋人众多,这日久生了摩擦,反而不美,所以这长江一带,自然是不能放了,再者虽然放在南边,英法来袭能抵挡了,可若是这俄罗斯的水师来攻打呢?”文祥抛出来了这个一个炸弹,别说是众人,连皇太后也骤然动容。

这也不是没影的事儿,原本沙俄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中靠着所谓的调停实际上的讹诈,不费一兵一卒,赚了一百多万的领土,如今在这个扭转了时空的世界里面,沙俄一分没赚到,是不得不防着俄罗斯恼羞成怒,要知道北极熊对于领土是永远不会停下贪婪的脚步的,“各国《北京条约》签定之后,俄罗斯公使的确说过要给大清朝颜色好看。”今日桂良身子好了些,颤颤巍巍地也进来议事了,“太后,奴才以为,虽然是如今还没发生的事儿,但是未雨绸缪,是应该的。”

“桂良老成谋国,起来吧,庆喜,给桂良也搬个凳子,你年纪大了,老是跪着与身子无益。”太后点点头,桂良又谢恩,“文山你说的极是。”太后亲热得叫着文祥的字,以示恩宠,“是要该担心这件事,故此山东盛京之间必然要有屏障。不过若是俄罗斯要与中国交恶,必然也不会从海上来,他的舰队要从欧洲过来,到这里都不知道要多少时候,若是交恶,那只能从陆上来!”

“兵者,诡道也,若是真的海上来,咱们也不能一点防备都没有。”宝洌档馈�

“议政王你以为如何?”

“臣以为:一是拟拆开舰队,把舰队一分为二,北洋、南洋各得许。舰队运到后,酌分数只,驶赶天津,或是盛京、山东等地,以备北洋防守之用。二是名与器不假人,裁夺之权不放,一应舰队官员士兵任用均由中枢任命。三是借重洋员,多用洋人水手!”

“那就如此吧。”太后点点头,“海防之事不可疏忽。”康乾盛世后,由于承平日久,清朝的海防逐渐被人冷落,特别在收复台湾之后,水师建设一落千丈。历史进入十九世纪中期以后,国势日趋衰微。伴随政治腐朽和经济落后而来的则是军事力量的空虚、海防的废弛。此时中国的海防千疮百孔,水师官兵腐化,纪律松懈,武备废弛,缺乏训练;水师战船规模小,火炮少,且年久失修,几乎无战斗力可言;各地炮台也是陈旧废弃,形同虚设;炮弹质量更是差不可言。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西方资本主义的崛起与迅速发展,尤其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的日益强大。当时,英军舰船最大者长33。5丈,宽6丈,分三层,安炮72门,每船可载7000余人;小船长27丈,安炮30门。英军大炮的射击距离可达10里以外,且可连续施放,准确率高。中英海上力量的差别可为天壤之别。“宣宗皇帝和文宗皇帝在时,外敌都由海上来,如今虽然是买了军舰,但是也别指望,洋人们能给咱们什么好货色,到底这租不如买,买不如造!先练好水师水手,熟悉了军舰,咱们一步步来,议政王,你把这事儿盯着点。”恭亲王站了起来应下,“还有,这么一说,俄罗斯也该注意着点,马上去约见俄罗斯大使,以安抚为上,当年办了黑脸,如今你再去扮红脸就成,若是要什么通商,传教什么的,你也可以一言而决,若是用钱能解决事儿,砸锅卖铁也要办成了。”

“僧王在哪里?”

“还在山西境内剿灭捻军余党。”

“等到山西事了,也无需再往西了,那些剩下的捻贼就交给陕甘绿营罢,等僧王回京,再做打算。”

“太后的意思是,让僧王北上准备完全?”恭亲王问道。

“正是这意思,俄罗斯这边,若是敢来,就让僧王北上!”慈禧太后暗暗摇头,自己想着果然还不是很周全,自己的意思,这第一支海上的水师还是放在南中国海比较好,那里藩属众多,有一支舰队在南边驻扎,又可以扬我天朝国威,又可以四处打秋风,军费也能省掉一点点,看来还是要保住原本的基业才能继续拓展呀,“你再去安抚一番,这样软硬手都准备妥当就是了。”

“喳!”

“蜀锦两匹,金银裸子两袋,密云贡桃两筐,赐给文山。”太后笑道,“多谢你提醒之言。”

舍纳德·阿思本翘着二郎腿用望远镜看着连绵不断的海岸线,这里已然是长江入海口,吴淞码头上的货品和商贾来往不断,海面上全是白色风帆的商船,好一番热闹景象,这个棕色头发的英国人嘴里发出了啧啧称奇的声音,“啧啧啧,没想到啊没想到,才过了没多久,之前我们无敌的大英帝国舰队来到这个远东的城市时候,这里头的人可是被咱们吓得一大跳,我们朝着码头射了几炮,这里就好几天没有看到人影了,哈哈,这么快,这么就又这么繁华了。”阿思本用手摸了摸下巴,自言自语地沉思,“要不要再发几炮呢?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边上的一群士兵摩拳擦掌,“上校先生,就让我们发一炮吧,这些该是的中国人以为在陆地上赢了那些愚蠢的印度士兵就以为能胜过我们日不落帝国的勇士?实在是可笑,图样图森破,请求上校大人,给我一个机会,让我亲自发射炮弹,用炮火来教训教训这些黄皮猴子!”

阿思本略显做作地歪着脑袋想了一下,摇摇头,“不了不了,我们以后会一直在远东,还怕没有机会教训这些中国人吗,时间很久的,下士!鸣笛吧,听说上海这里有一个中国的大人,想着要我们的舰队,我们去见见他,看有没有好处,法国佬在哪里?在后面?我的上帝呀。”阿思本脸上浮现出了厌恶的表情,却一直控制在原本的范围内,没有很夸张的表现,这是符合阿思本作为一个英伦绅士的风格的,“他们还在吃宁波哪里的中国人送来的生的螃蟹!?真是救命。”阿思本拍拍额头,“这些食人番!”穆杨阿送了一些宁波的特产给在宁波停靠的英法舰队,其中就有宁波的特色食品,呛膏蟹和慈溪年糕,“那些粘牙的中国糕点就要了我的老命,更别说这些腥气的铁甲怪物了,那些就知道吃东西的法国猪要吃,那就都送给他们吃吧,准备好,我们去见一见那个中国的大人,上帝,希望不要像宁波的那个大人那么像猪一样就OK了。”

……

“李泰国来了?请进来。”恭亲王放下了手里的册子,这会子恭亲王正和曹毓瑛、朱学勤在鉴园里头议京察的事儿,恭亲王对着曹毓瑛说道,“夜猫子进宅了,怕是没什么好事。”

曹毓瑛笑道,“王爷说的极是,这个滑头的英国人,说不定是要把新买的军舰拿来做什么砝码罢了,且看他玩什么花招。”

穿着黑色燕尾服,带着高帽的一个淡金色卷发,下颌全是胡子,眼珠子是迷人淡蓝色的三十多岁男子在随从的陪伴下,进到了恭亲王的书斋,见到恭亲王,李泰国摘下帽子,朝着恭亲王散漫地一鞠躬,略微带着南方口音的中国话流利地脱口而出,“亲王大人日安!”

恭亲王拱手,然后右手一摆,侧过身子,一请,“李大人好,看座。”

李泰国却未马上坐下,只是抬起头打量着恭亲王这堪称豪华的书斋,“亲王大人,您这个书房实在是太精致了,在下十岁的时候跟着父亲来广州,对了他是第一任大英帝国驻广州领事,那时候看到十三行的那些商人们的家居,远远比不上亲王您的房子啊,在下猜想,大清国皇帝的书房也没有你这里这么好了!”

恭亲王脸上倏然变色,正不知道怎么回答的时候,曹毓瑛连忙解围,“李大人如此精通中文,但却不知道什么叫‘贻笑大方之家’?”李泰国脸上露出了疑惑的神色,曹毓瑛潇洒地挥着折扇,“别说皇上居住的紫禁城了,就是圆明园里头,比王爷这个书房要好的宫殿就有九百九十九间,不过李大人就是没福气见到罢了,当然了,当年的额尔金伯爵可是在里面呆了许久,估计能见到一点点吧?呵呵。”

曹毓瑛在讽刺当年英国使节被俘虏的糗事,李泰国脸上露出了囧色,稍微给恭亲王挽回了些许颜面,恭亲王哈哈一笑,“李大人见笑了,我这书房不过一般而已,请坐请坐。”

李泰国坐下,对着婢女送上来的没有添加香料和牛奶的清茶毫无兴趣,“在下这个海关总税务司,原本只是在总理衙门和亲王殿下汇报工作的,从来没有来过亲王的府邸,不过我接到了国内海军部的奏报,要对大清购买的军舰一事照会一份文书,所以我就亲自来了。”李泰国打了个响指,跟着李泰国来的随从给恭亲王递上了文书,“我已经翻译成了中文,请亲王殿下同意批准。”

第278章 轮船飞渡(四)

“(一)中国建立外海水师,阿思本允做总统四年。除阿思本外,中国不得另延外国人做总统。中国所有外国样式船只,或内地雇外国人管理者,或中国调用官民所置各轮船,议定嗣后均归阿思本一律管辖调度。

(二)阿思本只执行李泰国转交的中国皇帝命令。若由别人转谕,则未能遵行。如有阿思本不便照办之事,则李泰国未便转谕。

(三)所有此项水师各船员弁、兵丁、水手均由阿思本选用,仍须李泰国应允,方可准行。

(四)此项水师,俱是外国水师,应挂外国样式旗号……”

李鸿章轻轻念完,放下手里的本子,冷哼一声,对着自己的师爷说道,“这个阿思本是失心疯了吧?”

“没想到中国赢了英国半场,英国人还是如此的狂妄自大。”那个师爷点点头,“可是真金白银买回来的,军舰不是咱们的,倒是请回来了一个祖宗!”

“总理衙门要是这样的合约都敢签,明个皇太后就要砍了他们的脑袋。”李鸿章摸着唇上的短须,微笑说道,“买到洋人们的军舰也就罢了,若是将来万一中英再起冲突,这些洋鬼子,是要听咱们的,还是听他英国海军部的?”

“自然是听英国女王的。”师爷说道,“如此可谓是太阿倒持了。”

“况且阿思本这人不仅是这只水师的总统,更是中国总水师之司令,这海关总署被英国人做着也就罢了,海关一事,事关赋税,不过是给他一份俸禄多了些,若是这阿思本真的得逞,不如就把八里桥那些英法士兵请过来拱卫中国好了,何须我这练什么兵,真是可笑,李泰国以为自己可以代表英国人来和中国讨价还价?哼,夜郎自大。”李鸿章不屑一顾,“坐什么位置,就有什么样的当差方式,李泰国之前想着把本官的上海通商大臣和各地的通商大臣收回中枢,权责一统,这我不怪他勾心斗角,站在他的角度,原是应该如此,可笑前些日子还敢来上海和我耀武扬威,说什么租界乃是各国侨眷所居之地,一应试用法律应以各国为准,我也懒得去理他,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话是一点点都没错,这不,狐狸尾巴露出来了。可如今他屁股都坐歪了,自然做不久了。”

“东翁的意思?要推波助澜一番?”

“不错,阿思本倨傲无礼,我耐着性子才见了他一次,若不是在这个各国云集的上海,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