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修真小农民 >

第3部分

修真小农民-第3部分

小说: 修真小农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没有什么准备,只是拿了个小木桶,陶潜二人就向着小时那条最多螃蟹的小河沟上游走去。
    要想抓到大的螃蟹,只有到人们不经常去的那截才会有,那些人经常路过或者经常掰的地方,只有一些小指头大点的小螃蟹了。
    说远也不远,说近也不近,陶潜他们要去的地方大约要走半个小时,那是小时候他们发现的一个地方,比较隐秘,到那里的人不多,相信一定会满载而归的。
    一路上聊着各自不同的事情,两人对对方最近几年的生活也了解的差不多了。
    “诶,二娃,今天不打核桃还忘记了,你说那青冈山山顶的那几棵野核桃应该也差不多可以打了吧。”张大山问道。
    野核桃,大小不足平常吃的那些核桃的一半,但吃起来却异常的香,那滋味,感觉比炒好的花生瓜子还要好吃很多。以前他们每年都要去弄些回来。
    虽然好吃,但是一般好的东西都不是那么的容易得逞的。野核桃也一样,虽然容易得到,但却不容易弄到嘴里,因为这种核桃十分的坚硬,要砸开这种核桃必须要用铁块。一般拿到门缝里压或者用砖块砸都不行,因为那样不是门被顶凹下去就是砖块从中间断开,野核桃可以说像铁块一样坚硬。不过那东西太香了,大家也顾不得这么多,再难弄开也要吃。一般半个小时能弄开吃上四五个就算不错了。
    陶潜以前就很喜欢吃野核桃,但这么多年了,早就忘记还有这个美味的东西,今天张大山一提,想着那差不多要忘记的滋味,陶潜心中就像是要伸出一只手一样,迫不急待的说道:“我们明天就去。”
    张大山哈哈一笑,说道:“就知道你娃会这样回答,明天去就明天去,记着要早起,我可不想晒太阳啊。”
    “你就放心吧,我从来不赖床的。”陶潜答道。
    说话总是过得很快,两人不知不觉就来到了目的地的不远处。
    前面像是一个峡谷,不过并不深,只是两个山的分界而已,就那样顺着山脊形成了一条山沟,只是陶潜他们要去的那截要凹的深一些。
    陶潜是空着手的,那个木桶由张大山提着,一般有张大山在,这些需要用力气的活基本都是他来,陶潜从来不和他争。
    张大山也是和憨厚心宽的人,那些粗重的活都抢着干,也不抱怨什么,完全显示了山里汉子那种纯朴的性情。
    那个地方之所以比较隐秘,其实是那里不怎么好下去,周围都比较陡峭,没人会为了抓螃蟹而特地跑到这么远又有些危险的地方。
    这个地方也是陶潜他们一次出来玩无意间发现了,以后每年几乎都来一两次,基本都是满载而归。
    慢慢的跟在张大山的后面,踏着山石一步一步的往下走,张大山比陶潜在山里生活的久,所以现在也在前面带着陶潜,他也怕久居城市的陶潜不习惯这山里的生活,走不惯这难行的山路。
    不过陶潜也没那么秀气,虽不是经常来这些地方,但这小时候都能来的地方,现在这么大了,还怕什么的,不过两人都没有说出来,陶潜也知道张大山是在为自己考虑,心里也很感激,心想以后如果自己那个计划成功了,一定把张大山叫来一起合伙。
    两人都没有太多的顾忌,手扶着山石,脚也踏着山石,虽然慢,但好在这个小峡谷也不是很深,不大一会儿便下到了谷底,顿时看见那条清澈的小河沟。
    小沟在其它地方流的很急,不过由于这里比较下凹的缘故,底下地形十分平坦,沟水也流的缓慢起来,就连沟底的石块也看得清楚。
    很久没来这里了,看着周围似乎也没有变的太多,陶潜心里也是有种亲切的感觉。
    两人不想太多的耽搁,坐在沟边的大石头上把鞋袜都脱了下来,把裤脚高高挽起便往沟里走去。
    沟水有深有浅,深的地方能没过腰部,不过他们可不会去那些地方,别说裤子挽不了那么高,就算能也不会去,因为那里就算有螃蟹你也抓不住,水那么深,看也看不清,更别说抓住了。
    他们去的地方是比较浅,而且石头比较多的地方,因为螃蟹一般都躲在石头底下。
    来到理想的地方后,陶潜把手伸进水里,双手抱着一个扁平的石块,轻轻的揭了起来。他不敢太用力,如果那样,水就会变得十分浑浊,那样就看不见底下是不是有螃蟹,等到水变清亮的时候螃蟹早就跑到另一个石头底下去了。
    在陶潜掰开石头的时候,张大山却是仔细的盯着石头底下。因为陶潜是轻轻的掰开,所以产生的浑浊不是很明显,几下就被常流的水给冲清亮了。
    这时候两人都不由得瞪大了眼睛,这第一掰,就发现有两个小孩拳头大小的螃蟹在那里晕头转向的,不知要往那边跑。
    只见张大山把木桶往河沟上游一扔,双手迅速伸进水中,一只手按住了一只螃蟹,那螃蟹登时被按在那里动弹不得。
    张大山在按住螃蟹之后迅速换成两个拇指按住蟹背,食指从螃蟹后面伸向它们的腹面,然后就这样把两只螃蟹给夹了起来。
    两只螃蟹还不知道是哪回水发了,像个丈二和尚,挥舞着身前巨大的钳子,可它们哪里夹得住在后面抓着它们的手,现在不是它们想夹别人,而是自己被张大山两个巨大的手钳子夹住。
    陶潜开玩笑道:“大炮,你知道你现在像什么吗?”
    张大山愣愣的问道:“什么?”
    陶潜哈哈大笑道:“大螃蟹。”
    张大山看着自己夹着螃蟹的双手,也不禁哈哈大笑起来,说道:“是啊,确实像只大螃蟹。”
    两人正好把两只螃蟹放到刚扔到上游冲下来的木桶里,张大山不知道哪里弄了个绳子,把木桶绑在了身上,说道:“这样不就方便多了。”
    就这样,两人继续掰开一个个石头,虽然很久没来掰过了,但几次过后就越来越熟练了,两人的配合也越来越默契,这次你掰石头我抓螃蟹,下次我掰你抓。不过再熟练陶潜也还是被一只大螃蟹的钳子夹了一下,疼的他直甩手。
    张大山看着陶潜被夹这一幕也忍不住大笑起来,说道:“你该知道这螃蟹的厉害了吧!你夹它,它也会还回来的。”
    今天两人确实收获丰厚,几乎抓满了满满的一桶,最后是因为装不了,螃蟹要从桶里边爬出来才没有再抓。
    这个地方大概是因为太久没人来,几乎每个石头底下都有着不小的螃蟹,所以两人也没费多大的力就掰了一桶。
    脸上洋溢着满足的微笑,想着回家能吃上这难得吃上一次的山蟹肉,陶潜心里便美滋滋的。不过在离开之前陶潜也没有忘记在这个小河沟周围布上一个聚灵阵,他想聚灵阵既然能使动植物生长,那螃蟹也属于动物,这样下次来就不会因为这次抓捕过多而只剩小螃蟹了。
    两人把鞋袜穿上,便心满意足的往家里走去。
第五章 菜根脆,蟹肉香
    回到家的时候天已经黑了,看了一下时间,已经要到八点,不过奶奶似乎还在等待着陶潜他们归来,一个人坐在门前的坝子里望着陶潜他们离去的方向。
    当看点陶潜他们人影出现在可视范围之内的时候,奶奶才站了起来。陶潜他们也看见在那等待的奶奶,加快脚步赶了过去。
    “奶奶,你看,我们今天收获不小啊,抓了满满的一桶。”陶潜提着直径约三十厘米的木桶在那一晃。
    奶奶一看,也禁不住说道:“这么多啊,还都是这么大的,我可是很久没看见过有人抓到这么多这么大的爬海了,你们到哪里抓的啊?”
    现在人口越来越多,加上自然环境的破坏也日趋严重,所以小河沟一些经常有人经过的地方很难见到大的螃蟹,奶奶有些惊讶也在陶潜的意料之中。
    陶潜说道:“奶奶,在哪抓的你就别管了,以后有机会我们再去抓,你快去帮我们烧火,我们今晚就做上一桌全蟹宴。”
    “好,好,奶奶这就去,你们快把这些爬海打理出来。”奶奶笑着说道,然后就向厨房走去。
    村里对螃蟹的吃法不是太讲究,不过还是有着许多地道的吃法,现在又这么多的螃蟹,肯定不会只做一种菜。
    陶潜和张大山商量了一下,决定多做几样,那样就可以多享受一下多年没有享受过的山蟹大餐了。
    螃蟹分雌雄,雄蟹吃膏,雌蟹吃黄,有挑剔者钟爱雄蟹,因为雄蟹的膏虽不及雌蟹黄多,但入口幼滑香口,多油滑溜,真正是享受。要分辨雌雄很容易,蟹肚呈三角形的为雄,呈圆形的为雌。但真正的内行看腿就能认出,雌蟹两螯上有灰黑的一团绒毛,但仅有此毛而已,余腿光洁;而公的八只腿上还有排列如刷的细毛。
    “秋风响,蟹脚痒。”金秋时节,螃蟹黄满,肉嫩味美。正所谓:“螯封嫩玉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香。”秋后,菊黄蟹肥,“九月团脐十月尖”,螃蟹已到了壳硬肉丰爪实的时候,这时候的蟹可以整只活煮,剥肉食用。煮蟹也有讲究,先把螃蟹洗净,选些大个的然后把脚爪用线缠捆住,再放入锅中烧煮。煮蟹水不能放得太满,锅中水位于蟹数同等,这样煮蟹时受热的活蟹不能在锅中爬动,保证蟹脚爪不掉落,活煮时水中要放些盐和葱姜,去掉蟹腥。这样烧煮的蟹只只完美无缺,味道鲜美。吃蟹时,放上配好的调料,备些醋和姜末,邀上三五知己朋友,边吃边聊,慢慢食用,其乐无穷。
    但今天就只有陶潜和张大山,还有奶奶,不过他们可不是吃独食的人,陶潜到隔壁喊上了他的大伯和大娘,然后和张大山一起去叫上了张大山的父亲,人多吃着才热闹,那样才香。
    除了活煮螃蟹外,陶潜他们还做了油炸螃蟹,麻辣炒螃蟹等,一共做了四五样螃蟹菜。
    待把螃蟹都做好之后,奶奶才从厨房里慢慢的端着一个大碗出来,陶潜一看,脸上露出向往的表情,口中叫道:“折耳根!”
    对了,就是折耳根,虽然在城市里也经常吃到折耳根,但城市里的那些都是那些周围的农民自己培育的,又粗又大,没有了那份清香,吃起来没什么味道,这些都是在山上自己长的,运气好碰上了挖那么几把,拿回来凉拌着吃,那感觉美极了。
    陶潜他们村吃折耳根是从来不吃叶子的,所以在城里的时候他也吃不惯那种根叶通吃的吃法,总感觉那酸酸的叶子吃起来不舒服。
    看着奶奶端来的那大碗凉拌野生折耳根,陶潜忍不住上前就夹了一大筷子,往嘴里一放,立刻又一股清香传来,还带着一些泥土的香味。慢慢的嚼着,嘴里哗哗作响,不过心里却是美滋滋的,这次回来可以说是不枉此行,山蟹肉,折耳根,简直太美妙了。
    折耳根很明显是奶奶很早就做好了,不然这个时候如果现做的话不会这么入味,陶潜吃的时候感觉盐和味精已经透入到折耳根里面去了。
    一群人边吃边聊,陶潜的大伯和张大山的父亲也聊起了小时候抓螃蟹的事,大家吃的乐不思蜀,奶奶也从柜子了拿出了一瓶陈年老酒给他们倒上,陶潜虽然不胜酒力也还是喝了几杯,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扫荡,大家终于把这一桌子的螃蟹大餐给解决完了,个个都吃的笑嘻嘻的。
    简单的收拾了一下,各自都心满意足的回家去了,屋里就只剩下了奶奶和陶潜。
    帮奶奶把事情做完,陶潜洗了个冷水澡便进屋里去了。不过他可没有马上就睡,而是按照铜镜给他的那套逍遥真经的练气诀练习了几遍再躺下睡觉。
    在床上的时候,陶潜脑子里不断的想着自己那个计划,他想着既然阵法对动植物有这么好的效果,自己何不利用起来,搞好种植和养殖,那些阵法不仅可以加快生长,还可以种植反季节的农作物,简直比大棚还神神奇。而且按照铜镜所说,在聚灵阵中的植物基本都会生长的很好,自己难道不能种植一些出产很低,不易种植的植物,或者种植一些贵重的药材。
    一想到这个计划,陶潜就有些热血沸腾,久久不能入睡,直到练习了一遍铜镜教的静心诀之后才缓缓入睡了。
    第二天,陶潜也起了个大早,先到了院子里呼吸了一下新鲜空气,最主要还是修炼逍遥真经的练气诀,不过今天依旧没有感觉身体里产生有灵力,心里想道:难道地球真的不适合修行?
    不过陶潜也明显感觉得出修炼的好处,自己在修炼过后感觉更加有活力了,精神更加集中,听力视觉也感觉更加灵敏了。所以他决定无论怎样这套功法也要练下去。
    练完功,顺手在院子里摘了两个小番茄放到口里,慢慢的走到了祖屋外那丛玫瑰前面。
    可这一看,陶潜不禁神色一怔,因为他发现那些掉完叶子的枝干上竟然开始冒出点点翠绿色的小芽,就像春天万物复苏时那种感觉一样,虽然发出小芽的枝干不多,但这才两天,就有这么好的效果,这让他也感到这阵法真是神奇。
    没有想太多,因为他的计划已经决定,到时候就看怎么给家里人说了。
第六章 巡山
    PS:现在应该很多新书都在忙着冲榜吧,我也来凑凑热闹,如果明天看能到前30名我就不算这章再两更!兄弟们,雄起!
    吃过早饭,早早的就在坝子里等着张大山来了,昨天早就说好了今天一起上青冈山上去打野核桃,那许久未感受过的味道,早就把陶潜的心都牵着走了。
    感觉等了很久,陶潜终于看到张大山那孔武有力的身子出现在祖屋院子旁边的小路上,陶潜忍不住喊道:“你个死大炮,老子等你好久了。”
    张大山嘿嘿一笑,说道:“我就知道你娃心急,现在才七点多呢,你就等我很久了,你的心是不是早飞到山上去了?”
    陶潜不好意思的一笑,说道:“确实有点心急。”不过陶潜马上眼睛一眯,因为他看见张大山身后背着一个什么东西,待走近后才看见那是一把枪,一把农村自制的火药枪。
    “你拿这玩意儿干什么?政府不是不准藏枪了吗?”陶潜问道。
    “不准藏枪那只是表面上说的,你看看周围的乡亲们,哪家没有一两把火药枪什么的,现在退耕还林,就是在自留地里有时候都能碰到野猪,有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