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周贤婿 >

第150部分

大周贤婿-第150部分

小说: 大周贤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看来人的穿着,成贵心中一动,以为是李墨改了主意,连忙冲三个争吵中的兄弟一摆手,眼含希望的望着来人。

“莫要如此看我,我家大人可不是改了主意。”扈成边说边从怀里掏出两锭金子丢给了成贵,口中解释道:“我家大人说,观你等样貌也非是那种见钱眼开之人,此次一心投军,恐怕也是遇上难事急需用钱,这才来冒险一试。只是规矩不可破,只能说声遗憾。不过我家大人深知一文钱难倒英雄汉的道理,故特命我送来黄金十两,赠予你等一解燃眉之急。”

“这位哥哥,莫不是你家大人能掐会算?他是怎么知道我们急需用钱的?”谢福忍不住好奇的出声问道。

“呵呵……我家一向古道热肠,与你等交谈时就见你等似有心事,尤其是在得知不能投军以后,更是大露失望神色,尤其是这位,不单单是失望,甚至已经到了绝望的地步。所以我家大人认定那难事恐怕就是这位仁兄的事。”

成贵对扈成躬身一礼,口中说道:“确如这位哥哥所言,小弟的确遇上了难事,家母患病,但所需药材却极是昂贵,小弟只是一在岸边摆渡的艄公,又哪里有钱买药。偶尔闻听大人招兵会先给二十贯安家费,这才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前来。”

“好样的,我家大人常说,忠臣必出孝门,这话看来一点都不假。你四人暂且先不要走,待我回去把此事禀报我家大人,再看我家大人如何定夺?可否?”

“如此就有劳哥哥辛苦了。”

“呵呵……不必多礼,离这不远就是我家,你们不如先随我去歇脚,若是家里急等钱用,也可让一人先带钱回去应急。”

成贵四人此时还能说什么?自然满口答应了扈成的提议。成贵让四人中最稳重的乔正带着钱先赶回家,自己则带着谢福与翟源随扈成去了扈家庄。

……

李墨不是慈善家,更不是散财童子,不可能遇到个人就送钱,他是在成贵等人走了以后才想起来成贵等人在水浒传里都做过什么,浙江四龙嘛,方腊手下的四员水军总管,逼得阮小二自刎的好汉。

不过李墨想起来这事的时候已经有点晚了,人都已经走了,这时候改口好像有点丢人,只好另找理由。效果还不错,让扈成送钱不仅留住了成贵四人,还无意中收买了一次手下的人心。谁不希望自己的顶头上司是个心善的人呢?尤其是像阮小七这种出身草莽之辈,对义气两字看得更是格外重。

有杀错,无放过!不管眼下这成贵四人是否就是李墨所知的浙江四龙,单从扈成的回报来看,收了这四人也不吃亏。还是那句话,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孝顺父母的人,值得李墨拿出的这十两金子。

既然成贵先前说自己水性不错,那回头安排阮小七去试试他们的尽量,要是真的不错,那就意味着自己这水军的大将又增多了几员。

在李墨喜得四将的同时,秦八郎却陷入了苦恼。不是有关私事,而是朝廷组建水军这档子事。大周历来不重视水军,军中出身将门的子弟不少,但对于水战,精通的却没几个。大周将门多是擅长陆战,可对水战,朝廷都不重视,学习水战有什么用?

等到秦八郎得到圣上旨意命他选定朝廷水军大将之时,秦八郎竟然找不到一个合适的人选。

“八郎,还是对圣上照实说吧。”一旁陪着秦八郎一同挑人的汪旦放下手里的将官履历对秦八郎说道。

“这个……好吗?”

“八郎,圣上有意组建水军,恐怕也是为了遏制李墨手里那支水军。据我所知,李墨所挑选的水军将领多是在投军之前在水上讨生活,对于水性颇为精通。可你再看看我们手里头这些将官的资料,不客气的说,恐怕他们下手的次数一只手就能数过来,指望靠他们统领的水军遏制李墨的水军,万一要是不慎落水淹死了,还不叫人笑掉大牙啊。”

“你说的的确有道理,可不从这里面挑人又从哪里挑人。朝廷用人终归是有规矩的,不光光是看自身的才能,还要看对方的家世,总不能学那个李墨尽挑一些打渔的,摆渡的,贩私货的吧?朝廷的脸面你还要不要了。再说了,即便真的选一个家世不怎么样但本身有本事的,你让他如何服众?”

“我当然也理解你的顾虑,所以我才建议让你把这事推给圣上来决定呀。你说这话容易得罪人,可若是圣上开口,旁人就是有再多的不满也只能受着。”

“……不好吧,你这不是撺掇我请圣上背黑锅嘛。”

“有什么不好的?把难处给圣上说清楚,圣上不会怪你的。相反的,他还会为你忠心做事而满意。”

出于对汪旦的信任,秦八郎第二天硬着头皮在圣上的御书房把自己的顾虑对圣上说了一遍。

“真的找不出一个符合要求的?”圣上皱眉问道。大周战将千员,竟然找不出一个能够担当水军大将这一职务的人,说出去的确叫人生疑。

“圣上,若是陆战,微臣可以拍着胸脯的向圣上保证军中没有孬种,可说到水战……圣上,以往我大周与契丹、西夏交锋又何曾在水上交锋过。将门出身的人一心要在沙场立功,若是水上无战事,自然不会把精力浪费在水战这上面。”

“……那你可有什么本事足够,但家世却不好的人选。”圣上虽然心里不满,但也知道秦八郎对自己说的是事情,屠龙技虽说听起来很牛,但若这世上没有龙,那学习屠龙技又有个卵用。既然找不到一个即有家世又精通水战的人选,那只能退而求,先找个人把架子搭起来,总不能落后人家李墨太多不是。

水战可以学,但水军的建设却需要马上开始。秦八郎在来复命之前已经与汪旦挑选了一番,计划将新立水军分为四部,选出四将分别统领一部,等日后再决定由谁担任水军大将一职。

现在听到圣上开口询问,秦八郎连忙把自己与汪旦商议过后选中的人选说了出来,分别是刘梦龙、单廷圭、牛邦喜、党世英四人。圣上听后也没发表什么个人意见,对秦八郎所推荐的四人,圣上并没有在意。先前秦八郎都已经跟圣上交代了眼下朝廷组建水军的难处,选出这四人也就是矮子里面拔大个,无奈之举罢了。既然从一开始就是无奈之举,又何必去报什么希望。正所谓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圣上这时忽然有点羡慕起了远在梁山的李墨,他倒是想学李墨那样不拘一格用人才,可朝廷自有朝廷的规矩,即便是贵为皇帝也不能随意更改,否则朝廷大臣能烦死圣上。

就如李墨对徐慧娘曾经说过的那样,移民海岛没有个半年的工夫压根就准备不好,不是说把一些流民用大船送到岛上就算完事了。既然是为了减轻大周本土的土地压力,那就必须要考虑到那些移民的衣食住行。

圣上有意将移民耽罗岛作为日后朝廷移民海岛的一个范本,自然不能马虎,方方面面都需要考虑到。筹集物资,挑选移民人选等等事情,都必须在这项政策开始之前准备好,万一因为事先准备不足而导致失败,那这就不是一项善政,而是劳民伤财。

朝廷需要的是脸面,而当今圣上又不是个得过且过的主,自然需要多方准备,万事周全以后才会宣布开始。

这样也好,多一分准备,万一遇上突发状况,也可以及时处理,保证这次举措的顺利完成。李墨也可以多一些时间训练水军,确保大周本土到耽罗岛的这段航路的安全。

“就这四人先用着吧。……八郎,学学那个李墨,不要总是去在意那个身份,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秦八郎听到圣上这话额头立时见汗,心里暗道:“我的皇帝老爷哎,这话您老人家说合适吗?你打算造自己的反呐?”

“你瞅你那副没出息的样子。有什么好怕的?朕都不怕,你怕什么?”

“圣上,微臣,微臣……”

“行啦,你放一百个心,朕还没有老糊涂,朕说这话的意思是告诉你,草莽之中多豪杰,不要把眼光尽盯着将门出身的那些人身上,也要学着收纳那些草莽之辈。朕就不信,在这草莽之中就没有擅长水战的人存在。”

“微臣明白,待回去以后就会命人四处打探,定要找到足以担当水军大将的人选。”秦八郎连忙向圣上保证道。只不过圣上对秦八郎的保证却似乎没报多大的信心,作为看着秦八郎长大的人,对秦八郎的性情知道的不要太清楚,说恶心点就是秦八郎只要一蹶屁股,圣上就能知道这货要拉什么屎。别看秦八郎现在一副信誓旦旦的样子,但想要等他给自己推荐到一个合格的人选,还不如自己命人去找。

江南水乡,藏龙卧虎,李墨就是本事再大也不可能把所有精通水性的人网罗,等到打发走了秦八郎,圣上立刻命人叫来了焦魁,命他带人南下前往江南一带寻找精通水战之人。焦魁一向与李墨交好,对李墨最近在做的事情他也知道的清楚,现在乍一听到圣上命他带人去江南访贤,心里不由暗惊,以为是李墨干了什么引起朝廷误会的事情,马上就会大祸临头。

终归是端朝廷的饭碗,焦魁领旨出宫,不过他没有马上挑选人手随自己南下,而是找到了生病在家休养的孟老大,说出了自己的担心。

“去了江南用点心,选几个能让圣上满意的人出来。”孟叔听完焦魁的担心以后鄙视的瞅了焦魁一眼,闭上双眼吩咐道。

“孟老大,我想不明白。”

“不明白就慢慢想。总之你记住,这次差事办好了,李墨那小子就没事,要是办砸了,李墨那小子的麻烦会更大。”

第183章 监军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古代的通讯手段落后,即便是杀了人,只要跑出事发之地百里之外,就基本上不用担心会有被捉拿归案的可能。除非自己倒霉到家,才会被捉拿归案。跟现代是没法比,跑哪都能给逮回来。

也正是因为通讯手段的落后,李墨才不担心在梁山练兵的事情叫朝鲜知道,都是关起门来过自家的日子,没那个工夫去关心他家家里的事情。除非那件事跟自己有关,才会稍稍问上一两句。

从李墨派往朝鲜经商的手下回报,如今的朝鲜内部自顾不暇,哪有工夫去管家门以外的事情。以李资谦为首的豪强派跟以韩安仁为首的保皇派眼下已经势同水火,随时都有可能爆发冲突,哪有心情去在意邻居想干什么。

除了周边各郡县的百姓知道梁山有驻军这回事之外,稍远些的百姓压根就不知道这事。当然这也正好合了李墨的心意,闷声发财才是王道,以后打人闷棍的机会才能更大。李墨一支就没有放弃去朝鲜捞一票的念头,所以在派人去朝鲜经商的同时,也是让人多方打探,收集朝鲜各地的情报,以备日后需要时用到。

……

在等待的这段时间里,李墨也不是傻等,水军的训练他是插不上什么手,本来就不是个当将军的料,只能提建议,然后由阮小二等人自己去验证是否有用。也正是李墨这种放养的态度,每一支水军都是各有特点,但随着训练日益成熟,那些新兵蛋子也逐渐跟着成熟起来,现在所欠缺的就是实战。

水军的事情李墨暂时使不上劲,便索性不去指手画脚。这次扩军,李墨手头上已经有了两万的编制,虽然重点在水军,但马步军的人数也达到了五千。人数虽然不能跟水军相比,但收拾收拾周边那些占山为王的草寇,那还是绰绰有余的。除去留守二牛山的一千人,梁山大本营又留下一千,李墨带着三千人马开始对周边各县进行扫荡,目标就是那些占山为王的草寇。

之前来梁山的路上李墨曾经一路剿匪过来,有些骨头硬又识相奉上了****物资的山大王这回可躲不过去了。先前放他们一马是李墨自身实力不足,吃不下这些强人,但现在不同了,既然能吃下,又何必放过。更何况在李墨的印象里,有不少的梁山好汉已经人在草莽,倒不如趁此机会将其收编,一来壮大自身的实力,二来也不用看着这些人到最后不得善终。当然能被李墨看上眼的并不多,像什么桃花山的燕顺、王英之流,那是早就上了李墨那份黑名单的。

这一圈转下来,郓城县周边各县的治安为之一变,百姓总算是可以安心出门。受了李墨好处的各县纷纷带人送来犒军物资,让李墨手底下那帮总是眼红水军的马步两军这回总算是扬眉吐气,对李墨偏心水军的不满也稍稍减弱了一些。

……

做事讲究个张弛有度,经过一段时间的征剿,接下来自然就是休整。李墨没有狂妄的认为可以用手头的这三千人就打遍天下,让那帮整日里除了训练就是训练,憋得浑身精力无处发泄的兵卒大肆折腾了一番,见了见血以后,李墨就带着人马回了梁山。

只不过原本应该闲下来的李墨却并未闲着,不是他不想偷懒,而是朝廷派来了监军,他必须亲自去见。

看着胡子花白的闻焕章,李墨小声问一旁陪坐的徐慧娘道:“徐姑娘,这位闻老先生在京城的人缘是不是很差?”

“你怎么会这么想?”徐慧娘闻言诧异的反问道。

“你看啊,这监军可是要随军出征的,可就闻老先生这身子骨,他经得起风波吗?海上的天气就跟小孩的脸,说变就变,刚刚还是晴空万里,转眼就可能暴雨倾盆。让他当监军?他受得了那个苦吗?”

“多谢李将军好意,但老夫虽为读书人,但这身子一向健朗,不输年轻人。李将军若是不信,尽可与老夫比划比划。”李墨方才说话的声音有点大,叫闻焕章听见了,当即不服气的说道。

“免了,万一有个好歹,朝廷搞不好又会误会我。既然闻先生执意要留下,那这样吧,正好过两日有一队商船要前往朝鲜,闻先生先跟船出次海,体验一下在海上的生活,然后再决定是否留下。闻先生以为如何?”李墨也不想跟闻焕章争执,姓闻的现在嘴硬那是因为他没有在海上待过,正所谓无知者无畏,对大海的不了解,让闻焕章小看了大海。当听了李墨的提议以后,闻焕章点头答应,完全不顾徐慧娘暗暗打给他的眼色。

让人带闻焕章下去安顿,徐慧娘给李墨说起了有关闻焕章的事情。敢情这姓闻的在京城也算是一个隐士,有才华不假,但却不喜做官,也不知这回是抽了什么风,竟然接了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