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生唐朝当皇帝 >

第157部分

重生唐朝当皇帝-第157部分

小说: 重生唐朝当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郎,四郎。”

此时,高力士一路小跑地从杨成的身后追来,杨成听着高力士的声音自然不会陌生,而且对高力士也是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

“原来是高翁啊,四郎这次回来充满,改日一定来拜访高翁。”

杨成心中对高力士还是非常感激的,杨成能够有今天的处境,和高力士的帮助是绝分不开的,于是对高力士也敬仰不已。

高力士则是满头的细汗,脸上带着一丝紧张和不安,同时看到杨成之后,有多了一丝笑意,随后朝着杨成欢喜地说道:“陛下心中还是喜欢四郎的,不然换做任何一个人做出这等事情来,也绝对不可能再留在长安成了,四郎真是一员福将啊。”

高力士心中很是欢喜,在他的心中,其实已经将杨成当成自己的孩子一般了,看到杨成没有事,他心中也欢喜的很,只是此时看到太子竟然身陷囹圄,高力士心中也着急。

高力士是最不想看到这样的局面的,他是最了解李隆基的,所以对太子的处境也万分担忧,于是脸上也笑的有些僵硬,他还是要准备提太子说一说话的,毕竟高力士心中可是不希望出现太子被杀的事情。

此时,李隆基已经是年过六旬之人了,要是这个时候太子再被废除或者被赐死,那么对于这个大唐来说都是一个打击,但是高力士知道朝堂上的百官正直的没有几个,此时唯一个一个李适之也绝对不敢提太子说话了,逼近他可是太子一党的人,说不定自身都难保了。

高力士心中有些焦虑,杨成也是看到清楚,然后说道:“高翁这是在为太子之事烦恼?”

高力士随后轻轻地点了点头,然后朝着杨成说道:“四郎这次没事就好,以后做事要小心,这里是长安城,可不能再拿出军人的那种做派来了,好好做事,这个科举要是办好了,没准就可能留在长安了,这要比那些苦寒的边地好多了。”

杨成明白高力士心中的想法,同时也感动不已,杨成知道高力士是在为他着想,但是杨成还清楚历史,这个时候的大唐绝对不是太平盛世,永不了几年就可能变天了,所以杨成心中是不想留在长安太久的,还是回到边地作为一番,建立自己的力量才是要事。

但是此时让他留在长安,杨成心中非常愿意,毕竟此时还有青青的事情牵挂着杨成,此时也不是离开的时候。

“高翁说的是,四郎一定努力做事,不辜负陛下,争取留在长安为官。”

杨成自然是不能冷落了高力士的心意,然后朝着高力士说道,高力士听着也是一脸的笑意。

然后高力士就朝着杨成有些不安地说道:“四郎,这次回到长安城之后,遇事一定要谨慎小心,这几日就不要出去了,在府上好好休息,毕竟四郎可是将长安城的权贵和百官几乎都得罪了,这可不是好事,相比在长安做事也要受到一些刁难才是,四郎这段时日还是低调一些为好,某已经通知下去了,让人挑出三个最老实的营划给四郎,这样四郎也不用平日过度地为那些骄兵悍将分心,行事也会低调一些,而且科举取士也没有什么事情,就是站站岗而已,只要是唐军站在那里就可以了。”

杨成心中一阵的感动,高力士对他可谓是仁至义尽了,这如何能不让杨成感动,杨成心中一阵的暖意,然后就朝着高力士说道:“谢谢高翁,四郎一定低调行事,不再惹出麻烦来。”

高力士顿时一阵的欢喜,然后又简单地交代了两句之后就离开了,杨成就一个人朝着兴庆宫外面走去。

“快看,这不是那个杨大魔头吗?”

此时,杨成刚刚走到兴庆宫的宫门口,就看到云集在这里的百官了,顿时就引起了这些官员的注意。

早上的发生的一切已经在长安城中传开了,太子李享兵变逼宫,最后事情败露被捕入狱。

百官看到事情平息之后,立刻云集到了兴庆宫外面,等待皇帝的召见,没有想到竟然看到了杨成。

对于杨成,百官中可是又很多人都杨成仇恨不已的,此时看到杨成之后,顿时一阵的冷眼。

“是啊,就是那个屠夫。”

杨成对于这些也是冷眼一过,对此也不去理会,就要准备离开,但是随即就看到百官中站立着一个人,正在朝着杨成带着轻笑地看过来。

杨成随后就看到了李林甫一脸轻笑地看着他。

第232章李相国的纠结

杨成看到李林甫在那里朝着他轻笑着,杨成的心中顿时一阵的紧张,李林甫可不是高力士,没有那些善心,对杨成也不是真心的。

李林甫在后世可谓出了名的,尤其是那句成语“口蜜腹剑”,更是让世人知道了李林甫的为人。

于是杨成和李林甫接触时刻都带着警惕的,此时看到李林甫虽然是朝着自己轻笑的,但是杨成心中依然不敢大意,毕竟李林甫的笑并不代表他是真心对你的。

杨成知道此时必须要过去和李林甫打声招呼的才好,毕竟李林甫可是他的大恩人,没有李林甫可是没有杨成这个采访使的官职和,也就不会有行军大总管,也就不会发生这些侍寝的。

杨成也不知道这些事情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但是杨成知道他要将皇甫青青夺回来,所以就要使用一些不光明的手段,而且杨成心中也是想着借助李林甫上位,毕竟此时是李林甫的全盛时期,权倾朝野,所以抱住李林甫这条大腿,杨成可能行事要方便很多。

尤其此时杨成已经将长安城中的权贵和百官几乎都得罪的差不多了,这个时候更是要占站到李林甫这面了,不然真的是什么事情都办不成了。

于是,杨成就朝着李林甫走了过去,随后到了李林甫身边之后,就恭敬地朝着李林甫说道:“相国,四郎回来了,早上的事情太突然,不然一定会去拜访相国的。”

李林甫此时则是老僧入定一般,轻轻地聊着额下的清须,然后听着杨成的话,他已经得知早上发生的一切了,但是具体的内情还是不清楚的,李林甫得到消息也是太子兵变逼宫,最后事败之后被杨成抓捕,然后被李隆基打入大狱之中。

但是李林甫对于这个消息还是有些怀疑的,毕竟以他的判断,太子李享绝对没有那个胆量做出这样的事情来,毕竟在李林甫看来,太子李享有些怯懦胆小。

李林甫依然没有正眼看杨成一眼,依然是一副看着远方的样子,然后说道:“清早是你擒拿太子的。”

杨成知道事情发生的时间很短,而且知道内情的人也就只有他了,此时杨成还是一副认定太子谋逆的架势,所以虽然有人感觉有些不对劲,但是依然无法和杨成联系到一起的。

杨成随后朝着李林甫说道:“是的,相国,早上杨某入城时正好赶上太领兵作乱,最后阴差阳错地在兴庆宫外将太子擒拿。”

杨成说的真诚,而且很多人都不清楚事情的进过,此时聚集的百官也都纷纷呢竖起耳朵听着杨成的讲述。

他们的消息可比不得李林甫,所以只是知道发生了太子作乱谋逆的事情,而且也是从街边小巷中听说的,至于具体的事情,这些官员还不是很清楚的,于是杨成的话就成为他们唯一可以了解事情真相的地方了。

而且杨成还是从兴庆宫中出来的,这些人知道杨成一定是见到了皇帝李隆基的,此时杨成这里也是得知皇帝李隆基态度的地方,这些人于是就格外注意杨成的话,刚才的屠夫和魔头之类的话也都没有了,全场顿时一阵的寂静,都在听着杨成对事情的描述。

杨成也感受到了身边的人都在注视着他这里,虽然这些人和李林甫一个样子,都是一副老僧入定地看着前方的兴庆宫,但是耳朵都已经高高地竖起来了,他们也想知道事情的详细经过,而且最重要的是杨成刚刚见过李隆基,清楚皇帝李隆基的态度,这才是对他们这些人最重要的。

杨成也是注意到了这些,他此时正在将事情的经过将给李林甫听,余光扫了一眼众人,看着这些人虽然依然是一副不理不睬的样子,但是其实已经站在那里听了好久了。

杨成心中气愤,刚才对他还是魔头、屠夫地称呼着,现在就全部老实了,杨成嘴角上闪过一丝戏谑的冷笑,然后就故意大声的说道:“其实陛下得知这件事情之后……”

杨成说道这里,顿时让在场的众人全部都紧张了起来,他们最想知道的就是皇帝李隆基对于这个事情的态度。

虽然太子被抓捕入狱了,但是事情还没有定论,所以也不敢就这样直接判定太子的死活了,所以百官需要知道皇帝的态度,到时候可以有个心理准备,最担心的就是不清楚皇帝的态度,最后站错了立场,如果对太子落井下石,万一太子没事出来了,那自己就麻烦了。

听到杨成此时说到了关键的地方,这些人顿时一阵紧张,都将耳朵竖的高高的,想要听一听皇帝李隆基的态度。

杨成嘴角闪过一丝戏谑的笑意,然后刚才还非常大的说话声顿时变的低沉起来,然后就越来越小,随后就变成在李林甫耳边的轻吟了。

顿时,在场的百官一阵的慌乱,之前他们都是一本正经地站立着,但是此时杨成说话的声音突然变小了,甚至此时都已经没有了,一时间众人想要听的地方全部都没有听到。

此时,百官都将目光投向了杨成和李林甫这面,只见到杨成依然是一副低沉的样子在李林甫耳边轻声地嘀咕着,而李林甫脸上则是有些凝重,也不知道是在想什么。

看到这帮架势,尤其是看到李林甫脸上凝重的样子,这些人心中顿时一阵的紧张,他们知道事情绝对不会简单,此时更是心急想要知道兴庆宫中究竟发生了什么,皇帝李隆基究竟是什么态度,他要怎么样处置太子李享。

对于杨成事情的小把戏将在场的官员全部戏耍了一边,李林甫丝毫没有在意,此时他还在听着杨成的述说,而且心中也是一阵的惊愕,同时也是震惊不已。

令李林甫没有想到的是,一个大早上,事情竟然变成这个样子了,太子李享竟然因为谋逆被抓捕入狱了,这是李林甫万万没有想到的。

在李林甫的心中,太子李享是一个老实甚至有些怯懦的人,根本就不可能谋逆,领着禁军逼宫,这种事情在李林甫看来,李享是绝对做不出来的,而且事情发生的还这般突然,着实出乎李林甫的意料。

李林甫最了解李隆基了,此时李享是绝对不会有好下场的,甚至可能为此丧命,李林甫知道皇帝李隆基对于他专权不会在意,但是对于谋逆是绝对不会放过的,就是错杀也绝对不会放过任何的一个可疑之人,就是这个人是皇帝李隆基的亲生儿子。

但是,此时的李林甫心中依然不敢相信事情是真的,他还是没有接受太子李享一大早地起来没事领兵谋逆的,事情实在是太蹊跷了。

随后,李林甫这才扭过头来,深邃的眼神看了看身边的杨成,在李林甫看来事情还是太诡异了,毕竟早上也是杨成回到长安入城的时候,然后就发生了太子李享谋逆的事情,这也不得不让李林甫想到事情可能和杨成有关联。

但是,此时看到杨成依然是一副自得欢喜的样子,李林甫的心也开始纠结起来了,因为看到杨成这般样子,李林甫断定杨成是兴奋之中,毕竟他派杨成去淮南道就是为了对付太子李享,所以此时看到李享被抓捕入狱了,杨成高兴是完全正常的,况且太子李享入狱了,那么李享和皇甫青青的婚事就算是完结了,杨成高兴完全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李林甫的眼神更加深邃了,他心中也开始纠结了起来,开始怀疑是不是自己将事情想的太复杂了,毕竟太子为了自保,在杨成归来时举兵谋逆也是有可能的,毕竟如果一旦成功了,那么一切威胁都没有了,甚至可以直接将李林甫也铲除掉。

李林甫和李隆基一样,都不知道其中的隐情,此时也都被蒙在鼓里,而且此时事情刚刚发生,也根本来不及调查原委。

就是事后太子李享说是要陷害杨成,那时众人也据对不会相信这个借口的,都会认定这是太子脱罪的借口而已,况且平白无故地诬陷一个将军,这也是活不过去的事情。

所以,事情基本上已经定论了,太子是怎样也逃过不了这一劫的,太子李享也是百口南边了,此时只等着看李隆基的态度了,是不是想要除掉太子。

李林甫虽然已经得知了事情的经过,但是心中依然疑惑不解,此时看着杨成欢喜的样子,李林甫心中也拿捏不准,他心中认定杨成没有说谎,尤其是此时杨成欢喜的表现,绝对是真情留漏。

李林甫虽然心中也希望搬到太子,而且此时太子李享在一早上就入狱了,这也应该是李林甫的心愿。

但是,如果单单看到太子入狱就开始欢喜兴奋了,那他李林甫就不会有今天的地位了。

李林甫知道,此时才是最关键的时刻,而且事情非常蹊跷,在没有完全弄明白之前,李林甫会时刻保持警惕,丝毫不会有任何的放松,而且此时他已经了对策。

在李林甫看来,有的时候事情就是糊涂的,毕竟事情牵扯到太子,在他看来可能事情就要稀里糊涂地过去,谁都弄不明白,而且此时的原委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皇帝李隆基的态度,是不是想要李享去死,这才是关键所在。

李林甫随后又陷入了沉思之中,他在想一会见到皇帝的对策,是不是这个事情唯一清楚的就只有皇帝,那么他就要时刻小心了,不然就可能也被卷入进去了。

第233章新指挥使入营

转眼过去三天的功夫,杨成这三天全部都在清雅斋中没有出来,三天中李隆基一连召开了两次朝会,但是两次朝会都没有提及太子的事情,于是朝堂上的气氛变得更家诡异了。

这两次朝会杨成都参加了,但是就没有讨论太子的事情,也没有谈论杨成的事情,全部都是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唯一在杨成看来重要的事情就是科举了,但是大唐举行科举已经百年了,所以程序非常完备,礼部已经是轻车熟路了,只有杨成的差事,在外人开来其实就是一个站岗放哨的,其实就是一个摆设而已。

杨成的事情和太子的事情都没有讨论,朝堂上也是一阵诡异的安宁,百官认定杨成的事情可能就这样过去了,毕竟皇帝已经不再提及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