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慈光重生-第3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静业寺人迹罕至,这是已故皇帝宠幸却无子的妃嫔出家的场所,也是权贵家女眷清修之处……至于是不是自愿来的就没人管了。
因此,这里并不对外开放。
当然像临安太长公主这样图清静的也有,因三十多年前“五王之乱”,她心灰意冷,已经在静业寺客居清修多年,很少回她的公主府。
追星车停在静业寺门外,沐慈一个人下来,已经收拾妥当,除了双唇红得娇艳些,让人看不出异样。
牟渔刚想谏言说梅容不适合跟进去,现在看沐慈一个人出来,梅容没下车,他就把话吞回了肚子。
早该想到的,沐慈从不会被私人感情影响的,即使这段感情看起来有点……天雷勾动地火。
临安身边的一个白头女官没抗议牟渔形影不离跟着楚王,把两人引入静业寺。这地方临安不受限制,可楚王是个男子,不能乱走。
沐慈左右打量,静业寺内素、静,近乎死气沉沉,完全不像有上百名女子生活其中,没有一点声息。
沐慈进了一个种着两棵梧桐的小院落。沐慈让牟渔留在外面,自己进了屋子,临安却没有在厅内等着,而是躺在榻上,带着抹额,一脸病容。有个黑发的小姑娘在照顾她。
沐慈不能当没见着,快走几步过去问:“太姑奶奶,您病了?御医看过是怎么说的?”
“没大碍,老了,毛病就多。”临安精神还好,就是说话有些气虚。
沐慈也知道老年人身体差,并没有多做安慰,很自然坐在榻边的凳子上,问她:“太姑奶奶找我有什么事?能办到的我一定办到。”
“等会儿,我还叫了朝阳。”临安挣扎坐起来,和蔼笑道,“还有时间,陪太姑奶奶下一盘棋。”
“行!”沐慈偏头,然后闭上眼睛,“我下盲棋。”
临安摇头失笑,手指头亲昵点了一下沐慈的额头:“要你卖乖,要是你闭眼睛下棋也赢了我,不是气我么?”
“不闭眼睛你更没机会赢。”沐慈睁眼。
临安落寂道:“那不下了,没意思。”她的棋力和别人下没意思,和太厉害的沐慈下,不是一个级数也没意思。
恰好朝阳进来,嘻嘻笑道:“太姑奶奶,我陪您下。”
临安啐她:“就你这臭棋篓子,快别出来现眼了。”
朝阳不依,抱着临安的肩撒娇,又问了几句身体可好些了?今天胃口怎样?的话,十分亲昵。
沐慈等她们寒暄完,十分有耐心。
临安知道他身体不好,精力有限,也没耽搁,直接道出今天的目的。
临安一手拉着朝阳,一手拉着沐慈说:“我这回病了,忽然有些心慌,倒不是怕活不了几年,只怕我去了许多事后继无人。”
朝阳赶紧安慰,沐慈却明白生老病死人之常情,保持了安静。弄得朝阳在他清透明澈,看透一切的目光下,安慰的虚话渐渐说不下去。
临安倒是喜欢沐慈的真性情,摇头失笑,道:“朝阳,我从小看着你长大,也算知根底,在宗室女子中你是个好的,我就想让你接手义学,义诊的事,你可愿意?”
朝阳点头:“自然是愿意的。”
临安很欣慰:“我还能支持两年,这两年就带带你。”
朝阳一脸不忍不舍,却只能点头。
沐慈还是很安静,临安等不到他主动揽事,只好道:“朝阳虽品行,能力不缺,但声望资历少些……”临安看沐慈黑溜溜似能映出一切的眼睛,叹口气道,“我也看中她和你的关系,也相信她若遇到难处,你必不会袖手,所以才最后选中她。”
追根究底,是选中了楚王。
沐慈不紧不慢点头,并不介意被利用,他道:“您叫我来,应该不止是这件事。”
临安又笑,拍拍沐慈的手:“什么都瞒不过你,不过我求你的事有些难办,你就算不答应也别往外说。”
“嗯。”
临安信沐慈人品,把刚刚照顾她的小姑娘叫到身边。朝阳见她有些惊讶,显然是认识的。
临安介绍道:“这个小姑娘,叫杨佳嘉,是西北威远候杨涯的嫡幼孙女。”
沐慈看那长相漂亮,沉静中略带英气,眼底倔强的小姑娘一眼,道:“我知道的,她本小选为修媛,正二品,定于十二月初二入宫,却忽然离家。杨家对外说是病了。”沐慈问,“她是一直躲在你这里,还是被家人找到送过来的?”
临安一点不意外沐慈消息灵通,有夜行卫在手不知道才奇怪了,她和蔼道:“是……”
沐慈抬手,打断:“大姑奶奶,您若想我帮她,就照实说,别好心编瞎话却坏事。有一件事我也当对您说,夜行卫人员都纳入了国家机密军籍,信息已经和宫里共享了。”
意思是有些事,皇帝迟早要知道的。
临安变了脸色,怪异盯了沐慈几眼……竟然把夜行卫那种大杀器也和皇帝共享,楚王也绝不是愚蠢,那就代表他的胸怀真博大到了一定境界。
临安看了看杨佳嘉,试探问:“这孩子就是一时糊涂,在外吃了点苦头,被家人找到送到我这里来,想让我为她遮掩一二。对外就说病好了,怕福气薄,跟着我清修一段时日。”
不然一病几个月,这绝对会被皇室退婚,这辈子也别想找个好人家了。但是从临安身边出去的姑娘就不同了,皇室也要高看一眼,就能抹杀她私自外逃数日的过错。
没人敢怀疑临安的话,更无人敢怀疑她身边女官的清白。
临安道:“我当年欠了前杨皇后一个人情,杨涯拼着老脸不要求到我这里,佳嘉也是个好孩子,我就像帮帮她。”然后临安看着沐慈,正是因为知道他有夜行卫,又素知他是个不会说谎的,怕他捅出去,才找他来帮忙。
沐慈却是爱莫能助:“很抱歉,我最多保持沉默,但若有一天三哥自己发现,问到我,我是不会撒谎的。”
大家齐齐变了脸色。
事前隐瞒,是恶意欺君,下场肯定不会太妙。
临安揉一揉太阳穴,十分头痛。朝阳也不赞同看一眼沐慈。杨佳嘉绞着手帕,十分不安,见临安不舒服,赶紧上前伺候。
沐慈看小姑娘是真关心临安,就问:“这位姑娘自己的意思呢?是想入宫,还是想获得自由?”
杨佳嘉苦笑一下。
临安叹气,拉着她的手安抚地拍拍:“嘉儿,这是你最后的机会,说说你的想法吧?”
杨佳嘉犹豫许久,才道:“先前因我是幺女,家里上下都疼我,我任性妄为了些,不愿入宫,祖父也答应了我的。不成想……母亲她心心念念京中繁华,不爱呆在荒烟蔓草的边境之地,一意让我入选,觉得这是为我好……我一时冲动,愤然离家,实在……实在鲁莽。”
“的确!”
杨佳嘉看向沐慈,慢慢跪在他身前:“楚王殿下,这些时日我在太奶奶处日日聆听垂训,明白入宫之事已成定局,若因我任性妄为,必会祸及家族,甚至致使君臣失和。但是当初,我实在也有苦衷……”杨佳嘉咬咬牙,最后决定坦白,“之前我抵死不愿入宫,主因还是谢贤……现在应称谢氏罪女,有她在,中宫以妾灭妻,乌烟瘴气,我原有个闺中姐姐曾是陛下在潜邸时的侧妃,被谢氏罪女害得一尸两命。我却苦无证据指证他,实在怕入了宫忍不住与她拼个你死我活。我想着后半辈子要与那些勾心斗角,鬼蜮伎俩为伍,只觉心灰意冷,才……”
沐慈懂了,谢贤妃死了,梅皇后立起来,宫里风气好些,杨佳嘉也没有了一定不入宫的理由。
沐慈道:“我再问你,可仍存清白?”
杨佳嘉的脸红透了,忸怩不语,眼底暗含一丝屈辱,却不敢顶撞楚王。
沐慈点点头:“懂了,本来这事我不该管,但太姑奶奶请托,你背后又站着杨家,未免皇族与杨家生隙,于国有害,我且替你问一问三哥的意思。不过我不会有任何隐瞒,你要做好心理准备。有我在倒不怕三哥生气,只是你入宫后会有更严格的身体检查,你能不能忍得?更可能遭遇轻贱慢待,你能不能受得?”
不能忍得受得,就不要入宫,因为会闹出更大的麻烦,失去了忍辱负重为家族牺牲的意义。
沐慈不会赞美这样的牺牲,可是大幸是宗法制的国家,宗族子弟都是这样以家族为重,牺牲小我的,沐慈虽觉得不够人性化,也深受其害,却从不会用蛮力强制改变整个社会结构。
就算改变,也是社会发展到了一定程度,自然而然的变化。
沐慈出了静业寺,又上了马车。
梅容立即挑眉:“心情不好?”
“嗯。”沐慈也没问他怎么从自己无悲无喜的脸上看出他的心情的,靠在他的怀里。
梅容没多问,亲一亲他的鬓角,不再说话。
第343章 帝后和睦
大幸的皇帝,从来不是随心所欲,想怎样就怎样的。特别是想当个好皇帝,就得遵守很多规矩,一言一行堪称万民表率。
如果不遵守,就会有御史叨卜叨卜,直言进谏或上书建言,一直到皇帝遵守为止。特别是任命了苏砚这个御史大夫之后,德光帝简直就不敢有行差踏错,否则就是水深火热。
比如说,每逢初一、十五,按规矩皇帝必须留宿在皇后的仁明殿,表示对皇后的尊重。
可德光帝从没去过,连进仁明殿瞧一眼都不曾。后宫之事御史一直知道,原先还只是隔三差五念叨。苏砚上任后,追着皇帝每天刷日常,引经据典讲道理。
德光帝烦的抓头,恨得咬牙,却因为大祖遗训,文臣是不允许虐杀责打的,更不能因言论罪。这个苏砚是九弟举荐,又尽忠职守,清肃官场风气,德光帝不能不给面子,只好被迫听一大堆帝后和睦如何如何,帝后不和如何如何的劝诫。
丫蛋的,皇帝连找个哪个女人睡都要干涉,真心很不自由。
但现在情形变了,宫变后谢贤妃获罪身死,德光帝又觉出梅皇后的好来,又总想起九弟劝诫,让他尽早弄出几个嫡子……他知道这是真心为他好,为国家好,可是呢,夫妻两有十年没那个什么了吧,陌生得很。再说人家心里怨不怨呢?肯不肯和好呢?
梅皇后又不是普通妃嫔,得尊重吧。
是以德光帝一直没好意思过去,更不提留宿。
祁丰节刚好和初五在一块儿,可以i放假两天。
德光帝因梅容送了贺礼,九弟又中途跑了,他找不到个人说说话,浑身有点不得劲,又说不出哪里不得劲,相辉楼与民同乐都觉得索然无味,就早早离场,回了宫。
节日虽不是初一十五,但按礼法还是得留宿皇后处的,他好容易过个开心(?)的节日,放松几天,不想还被御史大夫苏砚念叨。
算了,去仁明殿吧。迟早要面对,伸头一刀,缩头也一刀。
沐惗坐在御辇里,心中思绪纷杂——皇后怎么会有个不该存在的杂血胡子的弟弟?她有这样的污点,是怎么通过先帝查验,成为皇子正妃的?是梅显隐瞒,还是说……先帝一直知道?只等必要时好钳制他?
还有,九弟和那杂血胡子的关系……也太亲密了些。联想到自家九弟不爱女子,莫不是……
我的天啊!
可别叫那胆大妄为的胡子带坏了他亲爱的小九弟。
呃,内什么,沐惗作为兄长,总觉得弟弟是个需要照顾的娇小柔弱的孩子,萌萌软软怕被人拐走……哪怕沐慈已经一次又一次大发神威。
这应该就是……长兄如父……吧?
天授帝过世还不满三年,虽减了孝期,后宫无需一直着素色,新进的后妃已经穿红戴绿,争妍斗艳。但沐惗踏进仁明殿,却见殿内布置并不华丽,略显朴素却很温馨,每一个细节都透出舒服自在。
字画屏风雅致不说,其间点缀了许多素色的鲜花,犹如点睛之笔,让殿内显得生机盎然。殿内一尘不染,却并不算十分规整,有几本书和一些小玩物,随意散放在随手能拿起的地方,显出一种居家的闲适,让人不自觉感到放松。
沐惗有些小紧张的心安定了些。
“臣妾恭迎君家。”迎出来的梅皇后褪了华丽的衣饰钗环,只穿一身略有些旧的淡黄锦衣,头插银饰,鬓间别这一朵白山茶。沐惗立即明白梅皇后仍在守孝,觉得她纯孝守礼,心中十分熨帖。
梅宜品性的确极好,更是个心胸疏阔,很会享受生活的女子。
做皇子妃时,因沐惗不喜她,梅宜也从不放低自尊使出婉转手段,便不往前凑,关起门过自在日子,其他一应事体都不管,谁爱掌权谁掌。除了必须正妻出席的场合被沐惗叫出来,其他场合她从不露面。
必要时,梅宜即使出面也很少说话,保持微笑得体的样子,充当专业布景板。这也给了谢太后“梅皇后性子软好拿捏”的感官。
至于不受宠会不会被克扣用度,梅宜表示一点关系都没有,说句土豪一点的话——她娘家有得是钱,特别是三弟对她,那是一点都不吝惜,有时皇帝都没有的珍贵、稀奇玩意儿,她都能得到。
平日里,她都是直接拿磨圆的各色宝石当弹珠儿,给自己的小宫女们玩耍取乐的。
她喜欢孩子,却一直没孩子。
成婚十年无子,有人暗搓搓说她不能生,从没有人说这是男人的错,只说女人抓不住男人的心。
沐惗登基的时候,差点以无子换皇后,好悬梅容求恳,楚王干涉,才保下梅宜的皇后位。
梅宜自己却好似一点都不急,入宫也从不往皇帝跟前凑,把小宫女当成小孩子在宠。
谢婉打压下梅宜,见她不怒不怨,安安静静没威胁,就不再针对她了,后来还挺喜欢到梅宜处串门的。因为梅宜脾气太好,性子太软,但凡她看中点什么,随手拿去就是了。梅宜从不在意,十分大方。
谢太妃不好意思那么眼皮子浅,开口要媳妇的东西。但梅氏真的很乖,做皇子妃时隔三差五入宫问安,入宫做皇后也每日晨昏定省,必带好东西过来。有时谢太妃多看了她身上某个新奇饰物一眼,梅氏就会立即孝敬给谢太后。
谢太后的体己一小半都是从梅皇后处得来的。
吃人嘴短,拿人手软。就算手不软,还得想着让母鸡天天下金蛋,不能一把掐死不是?所以梅皇后虽不得宠,但日子过得真挺好的。谢太妃撺掇皇帝换皇后,虽得群臣阻止,却也有一部分是念在梅氏“乖巧孝顺”的份上,才作罢。
所以说,不论古今,“花钱消灾”是比美貌更万用的通行证。
而能支撑梅皇后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