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慈光重生-第3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沐慈。
夜深了宫禁早关了,沐慈留在重华宫睡,他生物钟准,一样早起冥想锻炼,之后觉得精神差,索性补了个眠睡到日上三竿。
内侍彭予过来时,沐慈感觉到了就清醒过来,听三哥召唤,带着牟渔去了崇政殿。
楚王也是钟灵毓秀的绝色美人,因刚刚睡醒面上潮红,身着白色常服,略带一丝随性慵懒,好看得整个人都在发光,简直让人移不开眼。
沐慈不在乎旁人眼光,本不在意,却在踏进大殿时发现了一丝异样!
——有一道极具侵略性的凌厉目光从他身上掠过,不等他扫视过去,那目光就收敛了。
不过沐慈是谁,旁人也许在殿内三百人中发现不了那视线的主人,但沐慈早就心中有数,锁定了位置却并不看过去,以免打草惊蛇。
牟渔也感觉到了,目光在贡生群里扫视了一圈,却没什么发现。
德光帝对沐慈傻笑招手,沐慈散漫从容走过去,坐在德光帝早搬到了身边的王椅上,又让举杆子的内侍站过来些,用明黄的策题卷轴把自己的身影挡住了。
他字典里可没害羞一词,只是不想影响贡生的考试。
虽然不合礼仪,不过德光帝一贯纵容这个弟弟,其他臣子也明白楚王这副样貌的杀伤力,并没有谁指出来。奉礼内侍就眼观鼻,鼻观心,默了。
德光帝很自然拉着九弟的手,又摸摸他的脸,压低声音关心:“昨晚睡得好不好?”
沐慈刚睡醒,每根骨头都在发懒,便慵懒地往王椅上一歪,额头刚好抵在德光帝肩膀上,抱怨一句:“你下次别闹腾到半夜,我能睡得更好。”
昨夜讨论的事,干系重大,德光帝就“呵呵……”了,没有拿出来讨论,只往沐慈方向靠拢,让他能把脑袋枕在自己肩上。
“闹腾到半夜”这种话,结合楚王夜宿皇宫的事,还有他漂亮到让人想要狠狠疼爱的样貌,靠在兄长肩上这种不经意的亲昵,在外人看来很有点带颜色的歧义。
不过能听见他们说话的,都是身边熟人,倒不至于误会。
水莲心又动了动耳朵,目中寒光一闪而逝,却没有再一次借着看题而抬头观察,毛笔悬停许久,“啪……”一声滴下了一滴浓黑的墨汁。
水莲心看着那滴肮脏的黑点许久,面无表情无视之,继续往下写,好在是草稿,不然要废掉重写。
第373章 脑补是病
德光帝抓着沐慈的手,感觉指尖微凉,让人拿了厚披风过来,亲手给沐慈严严实实裹住。朝臣都习惯了“弟控”陛下的各种婆妈,见惯不怪。
沐慈也没拒绝。
德光帝看九弟一身懒骨头,难得这么柔软不凶残,比瓷娃娃还可爱,忍不住宠溺刮一刮他的鼻尖,温柔问:“有没有兴趣下去看看学生写了什么?”
沐慈道:“懒得动。”
实际他的精神力已经感知到了贡生在他进来后,更加紧张。这种关键考试,影响人家是不道德的。
“你啊……”德光帝宠溺嗔道,也不勉强,又小声在他耳边问,“策问四题,你看明白了没有?”
“嗯。”沐慈淡淡应,他进殿的时候扫了一眼就理出了关键信息,忘不掉。
“那你有什么看法?”
沐慈打个哈欠,调整一下躺得更舒服,才百无聊赖道:“没什么看法。”
德光帝早习惯了九弟的任性脾气,凑近他耳边更小声道:“忠王那边有消息过来,江州太守的确素行不良,可今年眼看虫灾爆发,另有边境上……今年粮食不足,牵扯过深恐国家动荡。”
沐慈干脆道:“那就别往下查。”
“嗯?”德光帝一时有点愣神,他的九弟最看不得犯法违规,怎么会如此轻易放过土地兼并这种国家重大问题。
土地兼并弊端极多,不仅让百姓无田可种,更主要是田地集中在特权阶级手里,他们有各种方法避税,国家收的田地税就越来越少,导致国力疲弱,最终……
沐慈却不紧不慢道:“这事,想要彻底解决,要先免除天下所有田亩税收,否则治标不治本。就算你大肆清查杀人,隔十几二十年依然如故。”
德光帝:“……”
沐慈轻描淡写道:“别管了,把今年对付过去再说。”极其消极无为,都不像沐慈了。
德光帝:“……你怎么?”
“不说这个了,”沐慈慢慢坐正身体,扭头看着德光帝,一脸认真道,“三哥……”
德光帝立即正襟危坐,等他发大招。
沐慈认真道:“我听说……嫂子那边小厨房煎的鸡蛋饼越来越好吃了,咱们去尝尝么?”
德光帝:“……”他眼皮有些抽抽,弱弱道,“这会儿正殿试。”离开不好吧?
“那有什么,叫两个侄子出来替父巡考。养儿子用来干嘛的?天天什么事不干,养肥了吃吗?”沐慈说得理所当然。
德光帝却很踌躇,两个皇儿是谢氏罪女的亲子,虽他疼爱了多年,可到底亲手杀死他们的生母,父子之间存了疙瘩,生出忌惮,不敢用力培养。再说让两个皇子有了非分之想,也是动乱之源。
养成闲王,也是保全之道,话说德光帝之前也是当做闲王养大的。
沐慈站起来,拉德光帝起来:“走啦,我一个人不好跑嫂子那儿去的。”又小声道,“叫阿祺和阿裕都过来。他们怎么说也姓沐,养废了多可惜。”沐慈看德光帝还在犹豫,淡淡一笑,“咱们感情好,相处愉快,就是最好的言传身教,侄儿聪明懂事,知道怎么做人做事才是正确的。你用心教导,不会长歪的。”
德光帝一想,的确是这个理,若堂堂皇子养成了废人,还不够天下人耻笑的吗?再说两个儿子也是自己看着长大的,秉性不坏,好好教就是了。自己和九弟又不是没本事,不怕他们翻天。
“再说了,稚子何辜?”沐慈叹口气。
德光帝很敏感,立即想起九弟就是在冷宫长大的,多无辜,多可怜。大人犯的错,怎么能叫孩子来承担后果?德光帝赶紧揽住沐慈的肩膀,抱一抱,太过心疼也忘记压低声音,急道:“好好好,听你的,都听你的。”
这言语声调,要多温柔有多温柔,要多宠溺有多宠溺,就跟昏君哄宠妃差不多了。
朝臣听了眼皮子抽抽,心道这两兄弟又不知道合起伙来要发什么大招呢!
一些贡生也听见了,只觉得皇帝与楚王果然感情好,是大幸之福。
两兄弟勾肩搭背离开崇政殿,德光帝还记得摆摆手让大家都不送,不要影响贡生考试。
水莲心才抬头,若有所思地目送两人几乎融为一体的背影消失在内门,然后才低下头,却不忙着下笔,像其他贡生一样,认真沉思着什么。
……
殿试要举行一天,本也没有让皇帝守一天的道理,赵瑞没阻止皇帝和楚王离开。过了不久却见两位小皇子过来。内侍说是皇帝口谕,让皇子监试。
两个皇子瘦了许多,行动间还有了点畏缩之态。赵瑞面上不显,心里叹了口气,却知道皇家水深,不好多问,只在御阶下加了两把小椅子,让小皇子安坐。
两个小皇子也看不懂什么,让他们来就是个态度,表示皇帝重视殿试。小皇子不胡乱走动出声,乖乖坐着,板着小脸像两个小大人一样,很是可爱。
原本在皇帝威严下还有些紧张,楚王出现后更紧张的贡生,此刻大松口气。他们不明白皇族成员间的复杂关系,除了几个因家中有人为官的稍微多想了一下,其他人却是没想法的,把精力专注在答题上。
德光帝命内侍去皇后的仁明殿通传,一边牵着沐慈说话,追问:“刚才在大殿不好说,土地免税,这行不通吧?”
沐慈道:“国库收入,商税占比年年增高,农税又因减产,土地兼等原因一直下降……若有一天光靠商税就能国库充盈,免全国农税也不是不可能。”
德光帝失笑摇头:“若国库全靠商税支撑,岂不让人耻笑?”士农工商,商人最贱,一个国家全靠商人养着,成何体统。再说,若再出个东兴王后裔卫家出来,又怎么办?
“何不换个说法?”沐慈道,“士族免税,农也免税,工商永不免税,岂不更能体现士农的优越地位?实质性的好处,可比什么都强。”
德光帝还是觉得不妥当,土地是实实在在的东西,商人说赔本就赔本了,说破产就破产了,太不稳当了。一个国家的财政,如何能只依靠纯粹的商税呢?
沐慈也不总和这个古人强辩,这世上利益为先,当人们看到足够大的利益时,有些根深蒂固的想法就会改变的。
到了仁明殿,梅皇后笑眯眯恭迎两兄弟:“君家万安,九弟也来了啊。”
沐慈最喜欢梅皇后这里的居家氛围,比华丽丽的冰冷宫殿好,温言道:“嫂子这里是用心收拾过的,处处都透着舒服。”目光在火红的玫瑰花上多停了几秒。
梅皇后将沐慈多看的那一眼记在心上,温柔笑道:“九弟可别羞嫂子了,你那王府才是京中一绝,处处都是景致。”
梅皇后之前不得宠,却依然是名正言顺的王妃正室,常出席各种宴会,现在的楚王府,原寿王府第也是去过多次的。
沐慈邀约:“那嫂子有空就过去玩,王府原本的格局我没进行大变动。”
梅皇后笑着点头:“有机会一定去。”不过大家都知道梅皇后很难有机会出宫。
三人说着闲话,坐一桌吃鸡蛋饼,负责保护的牟渔也入座,见沐慈拿了鸡蛋饼开吃,自己也大口吃起来,果然美味。都不用试毒。牟渔也从不问沐慈是用什么方法确认食物是否有害的,总之很信任他。
他们两个这种做法,落在德光帝和梅皇后眼里,就是对他们十分信任的表现了,自然很高兴的。
无形中大家就亲近起来,一起闲聊,话题又绕到沐慈大婚的事上了,德光帝就嗔道:“你这小子,到底怎么想的?就算不想娶王相家的幺女,也别掺合进去啊。你不知道,你在榜下捉婿,撮合了苏王两家,苏御台不说感激你,转头就把你卖了。”吩咐彭予,“把苏御台的弹章拿过来。”
一点没有背后告黑状,把臣子给卖了的愧疚。
沐慈摆摆手,不在意道:“没兴趣,不看也知道苏御台会说什么。肯定不光是弹劾我,还说了许多‘榜下捉婿’的弊端吧?”
德光帝点头:“你知道?”
“嗯,我给小表妹抓小女婿上门的当天,见了苏御台,他已经洋洋洒洒引经据典,用半个时辰批评过我了,我记得他都说过什么。”沐慈的神色依然无波无澜,没有什么喜怒。
德光帝失笑:“这个苏御台……”还真是个敢说敢干的忠谏纯臣,可见九弟推荐他没错,是一片公心啊。
德光帝又道:“这事不好追究,许多朝臣都参与过,工部尚书裴衍你知道吧?就是在榜下被抓去的老女婿,夫人小了他整二十岁。”连皇家公主也没免俗,皇帝亲姐就是榜下抓的驸马。
沐慈轻描淡写道:“其实苏御台所言,也有道理,不如你让京府尹及吏部严查因“榜下捉婿”而抛弃糟糠妻的。”
这样做也算对各方有了交代,德光帝点头道:“这样的贡生品行不好,见利忘义,难保忠心。恩科不好黜落,就将其打入同进士榜。”
谁让糟糠妻下堂,皇帝就让谁下榜。
德光帝的这个做法,后来广受士林好评,百姓称赞,纷纷大赞皇帝仁德,特别是广大妇女同胞,将皇帝引为妇女之友。
因诱惑而休妻的几个贡生后悔不已,在皇帝面前留下了不好的印象。虽恩科殿试不至黜落,可品德有了污点,又成了同进士,还能有个什么好前程?
……
是宫里御膳司过来问话,午膳怎么安排。梅皇后要负责考官和贡生共三百多人的午膳,让御膳仍然准备蒸煮的食物,并对德光帝和沐慈解释:“臣妾是怕有些考生没吃过炒菜,若因肠胃不合影响殿试答题,就不好了。”
德光帝目光温柔看着梅皇后,赞道:“你是个周全的。”
梅皇后温婉笑着,“是臣妾的分内事,不敢邀功。”见气氛还好,适时提出,“君家,臣妾也听闻过‘榜下捉婿’,倒有一个想法,不知可行不可行。”
德光帝道:“皇后但说无妨。”
梅皇后道:“虽抓婿有弊端,但也要可怜天下父母心,唯盼儿女有个美满姻缘,也不好一下子就禁止。不如换个方式,在殿试后不是还有鹿鸣宴与琼林宴么?陛下可再设一宴,单邀未成婚的进士和有意的适龄女孩,双方由父母亲人陪同参加,男女直接见面相看,好过盲抓盲娶。”
梅皇后所言,其实就是相亲宴,大幸风气开放,并不觉得男女相看有什么不好,反正父母亲眷可陪同参与。
进士们肯定也乐意,他们不想被抓啊,成婚了的麻烦缠身,没成婚的也悲催,姑娘好不好完全是拼家丁的武力值啊。要是能举办相亲宴会,就可以细细挑选了。
一朝高中,是学子最大的荣耀,光宗耀祖不说,当然可以挑个更好的娘子,锦上添花不嫌多!
再说了,小娘子们也不乐意家里给他抓个老女婿或弄个二婚男,自然更愿意参加相亲会,用自身魅力吸引中意的好才俊。
所以梅皇后的提议,立即全票通过,今年的恩科之后就立即举办,称为“天缘宴”,由梅皇后亲自主持,以示皇家的恩典。梅皇后欣然接下任务,此举不仅可以提升皇室的形象,更能让梅皇后个人得利,让一国之母的名声好听,无形中更拉近了广大进士和未来进士夫人的心,稳固地位,皆大欢喜。
梅皇后得了好处,深知自己近日能顺风顺水,都是得了楚王的好处,心里对沐慈感激到了十分。
这事解决,德光帝又绕回了最终目的:“九弟,你都十七了,也该考虑大婚的事了。”
沐慈这回却并不拒绝,只点点头:“我会考虑的。”
这回答让牟渔侧目。
德光帝笑得见牙不见眼:“你可是答应了的啊,”又催梅皇后,“九弟的大事你这个嫂子要上点心,操办起来,家世样貌和性情都上佳的淑女,赶紧列出名单来让九弟挑。”
“人选我自己会定,你们别管了。”沐慈道。
德光帝还想说什么,被梅皇后拉了一下,想起来沐慈是个说翻脸就翻脸的狗脾气,今天态度已经有了松动,若再劝,逼得紧了说不定要生气的。就忍下了,决定徐徐图之……
几人有说起了其他闲事,很快到了午膳时间,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