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帝女-第1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三百二十五章 迁怒
说起来,当初要不是那个野种求未央来替李渊父子求情,李渊早就死了,说起来,今日这个祸,都是那个野种间接惹出来的。
自从那个野种出生之后,他就诸事不顺,简直就是他的灾星!杨广越说越恨,胸口像有一团邪火在烧一样,怎么都灭不掉,豁然起身如一阵风似的往外冲去,郑英赶紧跟在后面。
飞香殿中,韫仪正站在檐下,看宫人拿杆子捕树上吵人的夏蝉,没过多久,就已经抓了一满满一笼,吉祥抹了把汗,走过来道:“这次捕过之后,公主就不会再被吵得睡不着了。”
如意摇头道:“可惜过一阵子,又会有新的蝉爬上树,也不知为什么,今年的蝉特别多,这树都快停满了,以前在洛阳时,虽然也有,可不见这么多,难道是因为江淮一带,蝉特别多?”
吉祥无奈地道:“不是江淮特别多,而是那些蝉无处可去。”
如意疑惑地道:“你这话说得好生奇怪,这树到处都是,怎么会无处可去,又没人拿绳子把它们捆在这里。”
“是没用绳子捆着,可是……”吉祥看了韫仪一眼没有说下去,后者道:“可是宫外已经没有树木可供它们生存了是吗?”
吉祥点头道:“是,奴婢昨儿个听出过宫的人说,除了咱们这皇宫,整个江都都看不到一株长有树叶的树,放眼望去,所有山头都是光秃秃的,刚有树叶长出来就会被人摘着吃光,那些蝉无处栖身,就都飞到皇宫里来了。”
韫仪没有说什么,她虽怜惜那些饱受苛政之苦的百姓,却有心无力,只希望这场灾难早些过去。
如意见她面色不太好看,道:“外头热得很,奴婢扶公主进去坐着吧,此处的事阿广他们自会办妥。”
韫仪正要答应,耳边响起一阵脚步声,抬眼看去,竟然瞧见了杨广,自从那件事之后,她就再没去见过杨广,后者亦没有踏足过飞香殿,今日何以突然过来?难道他又想……不,她宁死也不会受其污辱!
杨广在离韫仪一步远的地方停步,回过神来的如意等人连忙屈身行礼,杨广没有理会他们,只眸光阴冷地盯着韫仪。
“你来做什么?”自从知道杨广与自己的真正关系后,韫仪对其已是没有了最后一丝敬重,有的只是恨意,恨他害死自己父亲;恨他令母后这么多年来活得如此痛苦;恨他视人命如草芥,为一已私欲,害死那么多老百姓;恨他当日在成象殿竟然要强bao自己。
杨广阴声道:“你早知李渊有反意是不是?”
韫仪疑惑地道:“你什么意思?”
杨广寒声道:“事到如今你还在这里与朕装糊涂是不是,太原传来消息,李渊谋反,并且当众斩杀朕派去的王威与高君雅!”
韫仪怔怔愣在了那里,李渊竟然真的谋反了,未等她反应过来,脸上已是挨了重重一掌,掌掴之人,自是杨广。
如意见状,慌忙道:“陛下息怒,李渊谋反之事,公主确实毫不知情,否则一定会告诉陛下。”
杨广一脚将她踹开,盯了韫仪道:“当年李世民抗旨,若非你让未央求情,他们二人早已经人头落地,哪里还会有今日的叛乱;是你!你早就与他们串通了是不是?”
“没有!”韫仪否认道:“我从不知李渊有反意,当日只是不忍他们枉死,所以才请母后出面,让他们免于死罪。”
“你以为朕会相信吗?!”杨广面目狰狞地道:“这十九年来,朕从未亏待过你,吃的用的全是最好的,你却与那姓李的一起来谋夺朕的江山,早知如此,朕早就该杀了你!”
韫仪冷笑道:“你何尝不想杀我,只是因为母后护着,一直寻不到机会罢了。”停顿片刻,她道:“不错,这十九年来,在吃穿用度上你确实没有亏待过我,但别的呢,我生病之时,你在哪里,我练了满柜子的画,只为你一句夸奖的时候,你又在哪里?当新安、温玉她们得你怜惜之时,我只能待在一旁默默地等着,等你能够回过头来看我一眼。”
“还有,当我为替你除去李渊而身受重伤,险死还生的时候,你又在哪里?”不等杨广回答,她已是摇头道:“没有,你根本连想都没有想起我这个所谓的女儿,甚至还巴不得我死在外面,这样就不会继续碍你的眼了!”
杨广面无表情地道:“你本来就该死!”
韫仪嗤笑一声,“可惜,老天爷偏偏不让我死,它要我活着看你如何败掉这大隋江山!”
“贱人!”杨广再次挥掌掴去,然这次却落了个空,韫仪后退一步,冷冷望着杨广道:“如果我是你,这会儿就该想着如何平定叛乱,而不是在这里靠打人撒气;又或者你真想败了这份基业。”
听着她对自己的讽刺,杨广眼角阵阵抽搐,要不是看在未央的份上,这个野种早就已经死上千次万次了。
杨广不止一次地下狠心要杀掉韫仪,但终归是舍不得萧氏,这次亦是一样,强压下心中的恨意拂袖离去。
待得他离开后,如意长出了一口气,想起刚才掌掴一事,连忙扶住韫仪道:“公主您怎么样了,要不要紧?”
“公主脸很肿,我这就去拿药膏来。”不一会儿,吉祥取了药膏过来,在仔细替韫仪擦上后,道:“临睡之前再擦一次,等明儿个应该就会消肿了。”
如意叹道:“公主您明知道陛下是个疯子,又何必说那些话气他,幸好只是一掌,万一起了杀心,那可就真麻烦了。”
韫仪冷声道:“我倒宁愿他杀了我,那样就不必再看到他那张令人作呕的脸了。”
吉祥连忙道:“公主不要说这种晦气的话,再说您若出了事,皇后娘娘怎么办?她有多疼爱您,您是最清楚不过的。”
提及萧氏,韫仪眼圈一红,道:“若不是为了我,母后根本不会受那么多年的苦。”
如意握着她的手道:“奴婢相信,对皇后娘娘来说,这些年,不仅不苦还很幸福,因为有公主您在。”
沉默片刻,吉祥道:“不过奴婢真是没想到,连唐国公也会造反。”
第三百二十六章 出使
如意嗤声道:“以陛下的所作所为,唐国公要是不造反那才叫奇怪;不说别的地方,只说江都,明明粮仓里有那么多存粮,他偏偏就是不肯开仓,任由这江都变成人间炼狱,在他看来,只怕一条性命还不及一粒米粮来得重要,真是想想都让人心寒。”
吉祥叹了口气,忽地道:“你说,万一那些四处起兵的叛军打到江都,甚至是打进皇宫来,咱们会怎么样?会不会杀了咱们?”
如意眼皮一跳,迟疑道:“这个……应该不至于吧,再说,虽然朝廷势力已经不如以往,但底蕴还有一些,短时间内,那些叛军不可能攻入此处。”
正当二人因为这个猜测而心神不宁时,韫仪道:“大隋早就已经处在风雨飘摇之中,如今不过是勉强支撑罢了,吉祥说的那一日早晚会到来。”说着,她又道:“你们若是害怕,趁着这会儿江都尚未大乱,赶紧走吧,寻一个偏僻的山林隐居起来,等天下安定之后再出来。”
话音未落,如意已是摇头道:“不要,除了公主身边,奴婢哪里也不去。”
吉祥接过话道:“奴婢也是,公主休想赶我们走;之前那话,奴婢不过是随口说说罢了,从来就没有想过要离开公主。”
韫仪叹道“我知道你们忠心,可是继续留在此处,早晚会有危险,倒不如趁早离去,或者还能保得平安。”
任她怎么说,二人都头摇得跟波浪鼓似的,说什么也不肯走,韫仪无奈地道:“难道你们想陪着我一起死吗?”
如意想也不想就道:“死就死,总之奴婢们说什么也不离开公主。”
吉祥用力点头道:“对,公主待我们亲如姐妹,我们又岂能在公主有难的时候独善其身,若真这样做的,奴婢这一辈子都会处在愧疚不安之中,难以原谅自己;再说,若真有什么事,有奴婢们在,也好应付一些。”
看到她们二人如此忠心于自己,韫仪感动不已,哽咽道:“连这个好的机会也不要,真是两个傻丫头!”
没有人知晓,一场阴谋,正在悄悄蕴酿之中……
大业十三年六月,刘文静带着李渊亲手所写的书信前往塞北,几经周折,终于在大帐中见到了始毕可汗。
刘文静为晋阳县令时,曾与始毕打过几次交道,算是熟悉,是以始毕一开始就唤出了刘文静的字,“之前听闻肇仁在牢狱中暴毙,本汗还好生难过了一阵,想不到如今肇仁又好端端站在此处,难不成是死而复生?”
刘文静笑道:“天底下哪里有死而复生这种事,不过是当日李公不忍我枉死,所以助我诈死以避王威等人的迫害罢了。”
“原来如此。”说着,他意味深长地道:“看来李渊对肇仁很是看重,竟帮你布了这么一个局,亏得现在王威他们已经死了,否则肇仁你怕是还不能露面。”
“李公之恩,肇仁万死亦难报。”在应付始毕之时,刘文静心中却是大生警惕,这个始毕虽然身在塞北,对于太原之事却是了如指掌,看来没少安排眼线。
始毕命侍从给刘文静倒了一盏马奶酒,旋即道:“对了,还不知肇仁此来,是为何事?”
见他说到正题上,刘文静连忙取出收在怀中的书信递给始毕,“我奉李公之命,特送来书信呈于可汗,请可汗过目。”
始毕命人接过,却不曾展开,而是盯着刘文静似笑非笑地道:“李渊知道不敌本汗的铁骑,所以打算归降于本汗吗?”
刘文静似笑非笑地道:“若我没有记错,您与李公交战三次,分别是雁门、马邑、太原,而这三战皆是可汗您主动退兵,何来不敌之说?”
始毕脸色一变,他尚未说话,一旁的突厥将领已是抽刀搁在刘文静脖子上,厉声道:“你好大的胆子,想死不成?”
面对随时会要了自己性命的钢刀,刘文静并未露出惧色,甚至连端着马奶酒的手也未抖一下,施施然送到唇边抿了一口,道:“自从上前在可汗这里尝过马奶酒后,其他地方所谓的马奶酒再难以入口。”
“阿达,把刀收起来,别吓坏了咱们的客人。”待得那名叫阿达的将领退下后,始终道:“肇仁要是喜欢这马奶酒,待会儿我让人装一桶让你带回去。”
“那就多谢可汗了。”刘文静暗自松了一口气,别看他刚才镇定自若,其实手心里都是汗,定一定神,他再次道:“其实李公心里也明白,可汗您主动退兵,是不忍祸及无辜百姓,否则凭着你数十万铁骑,想要踏平雁门、山西,根本就是轻而易举之事;李公正是看到可汗有这份仁心,所以才让我送来书信,与您共谋大事。”
这番吹捧令始毕颇为满意,也终于打来了手中的书信,李渊在信中用辞甚是谦恭,说自己之所以起兵,只为了拯救天下苍生,并未有称帝之野心,待得将杨广从江都迎回来后,就会息兵宁事,并且继续与突厥和亲往来,更会将战中得来的财宝、布帛等等东西,尽皆归突厥所有,希望可以得到始毕的支持。
始毕看完信后,点头道:“李公确是心怀天下之仁,本汗与李公虽然几番交战,但这份胸襟,本汗亦是佩服不已。”
“李公曾与我说下,在与他交过手的那么多人之中,唯独佩服可汗一人;若能与可汗把酒言欢,实在是人生一大庆事,可惜啊。”在一番感慨后,刘文静试探地道:“这么说来,可汗您是答应了?”
“李公如此有诚意,本汗又岂会不答应,以李公的能力,相信一定可以令天下止戈,百姓安乐。”他的话令刘文静大喜,连忙道:“李公若知可汗答应,定然十分高兴。”
坐在一旁的将领阿达道:“可汗,中原人生性狡猾,尤其是那个李渊,最擅使阴谋诡计,没少让咱们吃亏,您小心有诈。”
始毕不悦地道:“不得胡言,既然上了战场,自然要千方百计去赢,换了谁都是一样,但是本汗相信,李公绝非是一个阴险小人。”
第三百二十七章 废杨广而拥立代王
“可汗英明。”面对刘文静的恭维,始毕笑一笑道:“本汗信任李公,所以也只愿意与李公合作,而非其他人,明白吗?”
刘文静听出他话中有话,道:“请可汗明示。”
始毕扬一扬手中书信,道:“按李公信中所言,是欲去江都迎回杨广,继续让杨广为君,从而与我突厥修好;杨广此人骄狂自大,刚愎自用;若他回到洛阳,只怕第一件事不是与本汗修好,而是再次开战。”
一听这话,刘文静连忙道:“可汗放心,绝不会有这样的事,就算杨广想开战,李公也绝不会答应。”
“但李公始终是臣,杨广才是君,从来只有臣听君言,何来君听臣言之理;真到那时候,就算李公想不开战也不行,到时候,又会是生灵涂炭,百姓流离失所;所以若是杨广继续为帝,这封书信,我就当没看过。”
刘文静紧紧皱紧了眉头,始毕这话,分明是在逼李渊称帝,与隋朝彻底决裂;一旦李渊当真这么做了,就会成为众矢之的,不止隋军要灭他,就连李密那些紧紧盯着帝位的人,也不会允许他继续存在,这简直就是将他往火坑里推,而他始毕则坐收渔翁之利。都说突厥人没什么头脑,这句话用在始毕身上可是一点都不合适。
在一番紧张地思索过后,刘文静道:“李公乃是隋朝至亲,这些年来陛下对其也是极其优待,恐怕他不会答允称帝;其实谁人称帝都不要紧,要紧的是兵权在谁手中,您说是不是?”
有将领微微点头,显然认同刘文静的话,无奈始毕却是一口咬定,“这是本汗唯一的要求,若是李公连这也不答应,只能说李公根本没有诚意与我们合作。”
刘文静急忙道:“李公若无诚意,也不会派我走这一趟了,李公与我说过,只要汗王肯助一臂之力,终李公一生,也不会与您开战。”
始毕抬手道:“我意已决,你不必再多说了,待会儿我会修书一封,你替我带给李公。”
刘文静无奈答应,在喝过始毕特意摆的接风酒之后,他拿到了书信,赶往太原,李渊早已是等得心焦不已,一看到他回来,连忙问其出使情况如何,待得看过始毕让刘文静带来的书信后,李渊脸色难看至极,恨恨将书信摔到案桌上,咬牙道:“始毕这头老狐狸。”停顿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