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女奴为后一夜新娘 >

第230部分

女奴为后一夜新娘-第230部分

小说: 女奴为后一夜新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的歹毒之处,是将昔日士大夫们议论的岳鹏举的美德,全部变成了可怕的“野心!”

果然,赵德基深有感触,尤其是那句“王莽谦恭未篡时”,就说:“范卿所言甚是。朕登基以来,每兢兢业业,如履薄冰,为了国家大计,头发早白。才意识到,武将,有贪心的无野心,有野心的无贪心。当年王莽,篡位之前,穿旧衣,只一妻,后来,汉室江山便毁在他手里……”

范同得到这个宝贵的信息,真是喜出望外,表面上却依旧勤勤恳恳,又说了几句赵德基爱听的好话,便告辞出去,趁了夜色,疾奔秦桧的丞相府邸,暗暗向他通报赵德基的讯息。

……………………………………

这一日,秦桧回到家,王君华正在痛骂儿媳曹氏。她的养子秦禧十几岁就娶了妻子,秦禧仗着养母的威势,此时不过是个十几岁的少年,竟然连纳了三房妾。曹氏不满,向王君华哭诉,但王君华对待养子的态度跟对秦桧刚好相反,反倒将儿媳训斥一顿:“你这厮贱妇,堂堂宰相的儿子,别说三房妾,就是三十房妻妾,也轮不到你说话。”

儿媳只能忍气吞声,秦桧自然不敢多言,正在这时,忽报高益恭上门。高益恭是四太子安插来监视他夫妻二人的,他自然不敢懈怠,王君华急忙停止斥骂,将儿子媳妇喝退,迎高益恭去书房。

高益恭再次拿出四太子的密函,上面,四太子说他女婿死于岳鹏举手里,现在要议和,秦桧要做个安乐长稳宰相,第一,必定说动赵德基下令岳鹏举退兵,第二,必须说动赵德基杀了岳鹏举。

秦桧很是得意:“高大人,你可以禀报四太子,这两个条件,老夫都已有些眉目,必不叫四太子失望。”

高益恭一走,范同又来访。王君华听了他和赵德基的对奏,几乎高兴得要跳起来:“花溶这厮贱妇,她的死期终于要到了!杀岳鹏举,必然会杀花溶!”

范同却说:“听闻岳鹏举的使者李若虚已经赶回临安,却如何是好?”

秦桧说:“待本官先召见李若虚。”

李若虚的确是奉命回临安替主帅禀报赵德基,要求朝廷暂缓撤兵。他本来是急欲先和皇帝奏对,但丞相召见也不能不理。秦桧的召见,无非是从他的谈话里判断出蛛丝马迹,看岳鹏举有多少能打动赵德基的胜算。但一席谈话后,并未发现什么,便松了口气。

第二日,李若虚上朝面对。

皇帝问:“岳鹏举连续取胜,固然可喜。但虏人据说在开封设置重兵,是为了诱捕王师,难道岳鹏举就百胜无一败的打算?”

李若虚回道:“开封是我大宋宗庙陵寝之地。微臣忆靖康大难时,无不惨痛落泪。如今,两河一地,本该张相公和岳相公一起出兵,但张相公撤阵,祈望陛下督促其联合作战,驱逐虏人,保我大宋宗庙社稷。陛下南巡东南,励精图治,如今正是收复大宋北面山河的大好时机。”

赵氏宗庙被金人所毁,无论赵德基如何厚颜,毕竟也是难以忍受的羞辱,见李若虚提起此事,沉思一下才问:“若是岳鹏举孤军深入,又如何?”

李若虚斩钉截铁地回答:“全军将士戮力同心,哀兵必胜!”

赵德基便再无话可说,想了想,便说:“此次需厚抚岳家军,赏钱十万贯。”

李若虚谢恩退下。

秦桧立在一边,见赵德基此时并不提起立即让岳鹏举撤兵,知道他又犹豫不决。他情知李若虚这番奏对起了作用,对李若虚恨得牙痒痒,但一时又无计可施。李若虚是靖康大难时殉国的忠臣李若水的胞弟,而且是朝廷安插在岳鹏举身边做幕僚的,他要挑李若虚的刺,一时找不出来,只能恨恨地记下。

李若虚带着赵德基的手诏离去,秦桧立即召集范同等人商议。他惧怕四太子一败涂地,如果两河收复,岳鹏举的威望必将提高到一个可怕的程度,如此,自己相位必将不保。

范同见秦桧愁眉苦脸,有心卖弄,就说:“秦相公,军中甚么最重要?”

秦桧以眼神询问,范同颇有几分得意之色:“自古以来,粮草是军中之宝。岳鹏举再能干,若是军中无粮,他又能如何?”

秦桧大喜:“妙计!若是军中无粮,岳鹏举又如何还能兴风作浪?”

秦桧立刻以内阁的名义将原本发给岳鹏举的十万石粮食、十万贯钱,以张俊以及张俊的部署杨沂中需要的名义,便将这批粮草全部截留转拨。他写好急递,立即命书童亲自送出去。

再说小商桥一战之后,金兀术的大军转向,主攻王贵所在的荥水。王贵一军有一万九千多人,金兀术则有五万大军进驻。在距离荥水二十里的地方停下,摆开阵势。

当天晚上,就下起暴雨,一片泥泞。王贵能征善战,骑马在泥泞地里走了两趟查看敌情,回来就命令步兵出战,骑兵休息。众将不解,王贵说:“天雨泥泞,虏人的战马跑不快,我们不如休养马兵,以步兵迎战。”

果然,金兵的骑兵在泥泞里,根本不能像往常一样纵横驰骋,行走起来十分吃力。但在突合速的督促下,也发起一波又一波猛烈的进攻。王贵从容率军迎战,连续打退进攻。

但金兀术这次抱定主意,仗着人数多的优势,将全军分为八队,轮流冲锋。如此,双方连续交战22个回合,彼此都变成血人血马,泥浆里,全是倒下去的双方的将士,金军方面,死亡更是十倍于宋军。每当这时,偏将韩清率领的马军便冲上去,奋力厮杀,令宋军一次次转危为安。

二十二个回合后,突合速、韩常等人都再也忍不住内心的焦虑。需知人的性命并非铁石,金军眼看一次次的冲锋,同伴一具具尸首倒下,便不愿意再如此“车轮”下去,纵然最后也许能彻底消灭岳家军,但自己也必将付出生命的代价。

金兀术在一处高土堆上督战,见韩常又一次败回来,气得举起鞭子就狠狠抽在他身上。他一怒之下,连续抽打,竟然足足打了五十几鞭!韩常本来就瞎了一只眼睛,对这场南侵的战役滋生了无比的厌恶,见四太子竟然毫不顾念昔日情意,一再殴打,心里更是怨恨。

到第二日,王贵见金军懈怠,将休养许久的骑兵一举冲出去,早已厌战的金军毫无战斗力,丢盔弃甲,一路逃窜。金兀术到此,只得彻底往开封退守,而韩常不愿意追随他去开封,便带了自己一部人马,逃往荥水以北的长葛县。

岳鹏举率军赶到荥水时,已是五日之后。张弦、王贵、岳鹏举,三军汇合,当初的十万大军,还剩下八万八千多人,除了目前在荥水的五万余人,其余分布在两河的三个据点。

当夜,岳鹏举率领全军将士举行了一场盛大的祭祀仪式,祭奠所有阵亡的将士以及小商桥血战的将士。在金军败退,收集到小商桥三百将士尸首后,竟然从他们身上取下整整两升多箭头,可见每人身上起码中了几十上百箭。

这两升多箭头摆在高高架起的火堆旁边,全军将士见了无不落泪。祭文是朱芾写的:“……雄姿如生,家人梦里,依稀凯歌之归还;美名长存,汗青册中,彪炳远征之功烈……”

在香烟缭绕里,搜集到的死者将士被火化,在烈焰中魂归天国。

章节目录 第352章 挑拨离间

岳鹏举和花溶跪在土丘上,泪如雨下。岳鹏举沉痛地说:“战时艰难,众将士的遗骸不能回归故里安葬,也是岳鹏举无能!”

花溶也十分哀戚,但见丈夫这些日子操劳战务,以往雄姿英发的伟丈夫也日渐憔悴,便强行克制住自己的悲痛,默默将他扶起。

众人到荥水是十日,将士休整二日,便决定十四日开拔,此次的进军路线是朱仙镇。目标是将黔驴技穷,退守开封的金军彻底驱逐。这次北伐,开封已经是最后目标,只要将金人从这里赶走,两河便真正收复,赵氏宗族陵寝之辱,才能得此一雪。全军将士热血沸腾,热烈期待着这一刻的到来。

连续的大战,令众人体力和精力的耗费都到了最大限度,岳鹏举夫妻连续两日除了正常的公干,便是休息。到第三日,岳鹏举早上起来晨练,见妻子已经准备好了饭菜粥点,这是开战以来,她第一次亲自做的饭食。

他看着妻子日渐憔悴的面庞,柔声说:“十七姐,你这些日子也辛苦极了,不需再如此劳碌。”

花溶嫣然一笑,轻轻拉住他的手到桌边坐下:“鹏举,我高兴做这些事。你多吃一点,才有精力。”

岳鹏举坐下,连喝三大碗粥,不得不承认,妻子做的饭菜,的确比军中伙食合自己胃口多了。

他正要对妻子说几句甜蜜的话,却听得外面吵吵嚷嚷,亲兵也拦不住,只见两个妇女奔进来,跪下就嚎啕大哭:“岳相公,您可要替奴家做主。”

原来,这二人正是王贵的妻子和她的表姐。王贵妻和韩清的妻子是表姐妹,二人是近日在随小部分军属来到荥水的。王氏披头散发,脸上青一块紫一块,自然还是为了王贵新纳的小妾,因受王贵娇宠,越来越蛮横。她向表妹哭诉,表妹自然替她不平,二人就一同来向岳鹏举告状。

岳鹏举虽是主帅,可是,怎能处理部将的这些家务事?他简直束手无策,看向妻子,却见花溶微笑着已经走过去扶起了王氏,柔声说:“你且先起来,有话好说……”

花溶自然想起去年岳鹏举“纳妾”前夕,王氏的那番哭诉,暗叹身为女人的苦楚,丈夫纳妾,不能干涉、不能醋妒;在家里的地位如何,完全取决于丈夫的喜好和偏向。一夫N妻,又岂得真正不偏不倚?外人看来,三妻四妾,也合家欢乐,谁又知道其中的波涛汹涌?所幸自己得遇良人,一夫一妻,恩爱和睦。可是,这样的男人,天下又能有几?

可是,别人的私事,再怎么,外人也只能劝解,无权真正干涉。花溶也只能召集了王贵的妻妾一起,劝解一番,暂时弹压了这场风波。

这一日,王贵和张弦等将领来商议军事,军事结束后,岳鹏举单独留下他,就说:“我和王太尉一起作战已经十几年,情如兄弟。所以今日不惮说几句劝慰之词。大丈夫在世,最难过的便是酒色财气这几关。川陕名将吴相公何等英雄,但他人到中年却迷上成都的美女,千金蓄养众多美妾,又服食丹药,以至于不过四十几岁壮年便英年早逝;就如韩相公,也是一等一的英雄好汉,却因为侵占猛将呼延通的妻子,导致呼延通自杀,手下再无可战之将领。糟糠之妻不可废……”

王贵脸上红一阵白一阵,自然知道主帅这番话是什么意思。他虽然不敢反驳,心里却很不以为然,大丈夫在世,自然要爱美女财色,否则,出生入死浴血奋战封妻荫子又有何乐趣?他对主帅一妻、简朴的生活本就不甚认同,听了岳鹏举这番话,更是反感。

岳鹏举知他心思,人各有志,家庭事务也不能放到台面上讨论,便不再多说,暗叹一声,令王贵退下。

当日傍晚,李若虚赶回军中。

他拿出赵德基的手诏,自然还是模棱两可,提到两件事,一是二十日之前必须退兵,二是岳鹏举等回临安觐见。

朱芾、于鹏、张节夫等幕僚已经看了这份诏书,众人虽然早已猜得是这个结果,但也深感失望。现在距离二十日,不过几天,怎能拿下开封?

李若虚见众人满脸失望,慨然说:“北伐之功,不应毁于一旦,下官自愿承担矫诏之罪。”

岳鹏举大为感激,又是感动,深深一揖:“既是如此,岳家军便即刻启程,待斩下四太子的首级,方可庆此次大功。”

一声令下,岳家军便即刻启程,往朱仙镇进军。

一路上,岳鹏举见妻子心事重重,但也无暇问她,直到夜晚宿营,夫妻二人才有说话时间。花溶服侍丈夫吃了饭,上床休息,岳鹏举问她:“十七姐,为何整日忧心忡忡?”

花溶低声说:“皇上早有猜忌之意。如今秦桧当道,不知进了多少谗言。李若虚本次虽自愿承担矫诏之罪,但皇上日后追究,却又该如何区处?”

岳鹏举早已下了破釜沉舟的决心,便说:“士气可鼓不可败,我们这次有战胜四太子的必胜条件和信心,所以,就算矫诏,也要驱逐虏人。而且,我已决定,收复开封后,便辞官归隐。”

花溶也无话可说,只想,皇帝所忌,无外乎是大将功高盖主,尾大不掉,若鹏举再无一兵一卒,成为一介农夫,他总该放下猜忌屠刀吧?

但心里终是不安,这一夜翻来覆去都睡不着。

再说金兀术退守开封,依旧回到龙德宫。连续几日的阴雨,他心里愁闷异常,每天喝得醉醺醺的,深感挫败。

这一日,他酒醒,早早起床,召集了突合速,赛里、张通古、俪琼等人商议。众人对于军事问题一筹莫展,都一言不发。金兀术怒道:“快快献策,谁有好主意,本太子必将重赏。”

张通古才慢慢说:“听得九王的朝廷自来将相不和。九王昏庸好色,秦桧主和当道。四太子莫若再下亲笔,要秦桧和议,放宽和谈条件,但宋方必杀岳鹏举。”

金兀术想起昔日自己给秦桧的都是密函,从无正式公文,今日何妨改变策略,以正式大金的命令下旨,这样,估计更能威慑赵德基,就点头:“好,就依此计。”

当即由张通古执笔,金兀术口述,以“大金太保、都元帅、越国王致江南九王”——他此时依旧称宋国为“江南”,大宋皇帝为“九王”,字里行间,****上国的傲慢尽显,然后,这封信就派遣张通古为使者,正式送往临安。

张通古走后,他仍旧坐卧不安,开封如今已是此次南侵的最后据点。他率金国十二万大军南征,虽说朝中政敌几乎已经全部清除,但为了以后的政途,这一次,若是一败涂地,回去又有何面目?

他本就生性强悍,自尊心又强,根本不能容忍自己被岳鹏举灰溜溜地赶回宋国,便强行令部署连日连夜商讨破敌之策,无论如何,要绝地反击。

张通古昼夜加鞭赶到临安,在临安城外三十里地,却遇到一支军队的袭击,原来是淮西韩忠良奉命到行宫述职,探得张通古到临安传递议和信函,便派人截杀。韩忠良驻守淮西,战功卓著,自然不愿议和,希望进京后可以说服皇上,要求和岳鹏举共同举兵,彻底驱逐虏人。他派的亲兵冲进驿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