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华佗种田记-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安清贤先让程南和柳氏起来,得知是为了床上少年的病,心下了然,但也没有多问。
到了这天傍晚,下了几天的雨终于渐渐停歇,躺在昏暗小屋的少年也清醒过来。
“公子,怎么样?”一直守在床边的柳氏慌忙站了起来问道。
入目依旧是阴暗潮湿的窄小空间,程景初清冷的容颜上先有一丝恍惚,等到神魂归位,他觉得体内有一股异样,似是有了温度。
“柳婶,南叔呢?”每次旧疾复发醒过来,程景初都会看到程南在自己身边,但这次却只有柳婶一人。
“回公子话,相公他被安家的人叫走了,看来他们是怀疑了!”柳氏轻声说道,端了一杯热茶送到了程景初的嘴边,他微微抿了一口,“公子,还有一个好消息,玉善说,你的病她能治好,不过时间要长一些而已。”
柳氏脸上露出欣喜的笑容来,她和程南有两个儿子,但眼前的小公子却是她耗尽心力照顾长大的,名义上是主仆,但彼此更像是亲人。
程景初听后,只是默默地点了一下头,呼出了一口浊气,这算是老天的怜悯吗?让一个七八岁的孩子来拯救他,可不管怎样,能活着就好。
活着,一切才皆有可能!
第二日,天便放了晴,而山下村开始变得愈加“热闹”起来,村民们不但要忙着翻盖被暴雨摧毁的田地和房屋,还要在不积水的地方抢种一些粮食蔬菜。
唉,秋收是指望不上了,可也不能眼睁睁地让自己饿死吧!
不过最忙的还是安家的几个小辈,安齐杰昨日里一手熟练的缝合技术让村民们对小小年纪的他便刮目相看,就是安家的几个孩子,也瞬间在村民们心中的威信高了起来。
“玉冉,你墩子叔昨夜发烧了,吃这个草药就行了,是吗?”昨日受伤的村民马墩子的妻子严翠玲看着安玉冉紧张地问道。
“婶子,小妹说过,这是很好的退烧药,你回去给墩子叔煮了喝,就是味道有些冲!”安玉冉本想进山采药,但是尹云娘没让她去,山里刚下过雨路滑,担心她会出事。
“齐文,快来看看你溜子哥,他疼得厉害!”马溜子的娘一夜之间仿佛老了好几岁,丈夫和儿子昨天都受了伤,以后这个家可怎么办呀!
安玉善没留在祠堂,她被安清贤叫进了大房老宅,今天清晨,程南、柳氏还有那名白衣少年已经住了进来。
也不知道程家人和自家三位爷爷说了什么,安玉善总觉得在对待程家人的态度上,安清贤几人有些不同了。
“玉善,你再给程小公子把把脉吧!”安清贤语气里的郑重让安玉善有些狐疑,这中间肯定是有什么事情瞒着她的。
第二十八章:恩人之孙
走进略显宽敞干净一些的老宅西屋里,安玉善见炕床上躺着一位双眼紧闭的十四五岁左右的少年,昨日光线阴沉,除了那双没什么亮光的眸子,她连这人长什么样子都没看清楚。
苍白憔悴的清瘦脸庞,褪去青涩稚嫩的眼角眉梢,英挺的鼻梁,平阔秀长的眉毛,唯有那双令人看不透的双眸藏在厚重的眼皮下,这少年睡着了吗?
“玉善姑娘,您来了!”柳氏殷勤中透着恭敬。
从来到山下村之后,她就没把安玉善当成普通的农家女孩,这是一个透着神秘的仙才般的人物,更是她家主子的救命恩人,也是她必须要慎重对待的人。
安玉善笑着点点头,没多话,柳氏态度的转变只是在她心里轻轻一划就过去了,其实作为大夫,在面对病人时,她没有多余的心思。
把了脉,又施了针,安玉善想着自己这样大的动静,那少年应是会醒的,可他躺在那里一动不动,身上的寒气倒是让安玉善有些不舒服,总觉得这少年是故意的,故意的不想睁眼看她。
世上的怪人很多,安玉善懒得多想,嘱咐了柳氏几句,就走了出去,安清贤和程南正站在泥泞的院子里等着她。
“玉善,怎么样?”安清贤显得有些着急地问道。
“大爷爷,我现在只能用银针暂缓他旧疾发作的时间,他身体里的毒素怕是从刚出生时就有了,要不是有人用真气替他护住五脏六腑,他可能早死了。”安玉善照实说道,“现在只能先施针,我再配药,慢慢给他调理吧!”
“玉善,麻烦你了!”只要能治好就行,这已经是程南十几年来听到的最好的消息了。
从大房老宅走出来后,安清贤带着安玉善回到了三房老宅,安清顺和安清和已经等在堂屋里。
“玉善,大爷爷也不瞒你,那位小公子是渠州程家的孩子,真要说起来,还是咱们安家恩人的孙子。”安清贤也没想到昨日程南把真实身份告知之后,竟然和自家还有些渊源。
大概是四十多年前,当时的安清贤还是个半大小子,跟随自己的父亲到渠州办事,却没想到刚到那里没多久便遇到了一伙强盗,多亏一位程大侠救了他们。
后打听得知,此人名叫程鹏,乃是渠州当地一程姓世家大户的嫡公子,为人仗义,喜爱江湖,最爱劫富济贫,打抱不平。
而程南夫妇便是程鹏家中的家奴,程景初便是程鹏嫡亲的孙子,因此,知恩图报的安家人自是希望安玉善能治好程景初的病,也算还了当年的救命之恩。
“三位爷爷放心,我会尽力的!”
安玉善没想到事情会这样凑巧,渠州离自己居住的峰州千里之遥,四十年前的恩情现在还能续上,不得不说,这世上的事情或者缘分还真是什么都说不准!
同样觉得不可思议的还有程景初和程南夫妇,他们本是冲着药王神谷子而来,却没想到那人没找到,却找到一个医术更高的人,而且还是一个孩子。
“公子,这可真是太好了!安家人本性不错,现在又有着老太爷的恩情在,那玉善姑娘也定会尽力的!”程南说着眼眶都有些红了。
没想到老太爷耗尽一生修为保住了小公子的命,人死之后还留下这么一段善缘等着小公子,这真是苍天有眼呀!
程景初的心也酸涩起来,可他习惯了用冷漠和淡然来伪装自己,记忆中那个爽朗和蔼的老人给予他的不仅是第二次生命,还有活下去的勇气和动力。
很快,安家人都知道了程景初的真实身份,但默契的都没往外说,只是对待程家人的态度更热情了。
“柳大嫂,这是玉善刚刚熬好的鱼汤,里面特意加了药草,让小公子喝点吧!”清晨一大早,太阳刚露出了脸,尹云娘就端着一碗热腾腾的鱼汤来到了大房老宅里。
柳氏很不好意思地接过道了谢,程景初因为常年生病的原因,身体十分地脆弱,食物必须精细才能入口。
这次出外求医,原本是带了很多下人来,可那些人都被程景初留在了帝京,暗中只有两个近身护卫守着,饮食上不免就有些不尽如人意。
鱼汤端到程景初的面前时,他已经在炕床上坐了起来,现在他住的这间房子原是安齐明住的,陈氏一向打扫的干净整齐,还透着一股子书卷气。
既然安玉善能治好自己的病,程景初暂时不打算离开山下村,这两天程南从府城找来的工匠队已经在盖新房子,砖瓦也都是从府城拉来的。
“公子,这是玉善姑娘亲自做的鱼汤,没想到她小小年纪,不但医术惊人,就连厨艺也高的很。”柳氏之所以如此推崇安玉善的厨艺,那是昨日安玉善熬了一大锅大骨汤,香了一个村子,就连山里的野兽都忍不住嚎叫起来。
喝过的人都伸出大拇指称赞,为了解馋,村里的几个妇人还特意找她询问熬大骨汤的方法,安玉善也不吝啬,将做法详细地告诉了她们。
可即便这样,同样的做法和食材,不同人做出来的味道都不一样,就连柳氏也尝试了一下,结果也没有安玉善做的好喝。
程景初没说什么,脸色平静,拿起勺子喝了两口,味道比他想象的还要好。
对于安玉善这个“神童”,他之前有无数种猜想,更让人做了详细的调查,正如他对安家做的一样,可得出的结论是一样的,他们的身份、家世就如同他们的品行一样清白、忠正和良善。
可越是这样越令人觉得奇怪,难道仅仅“过了神气”四个字就能解释一个年满八岁的女童天翻地覆的改变吗?别人信,程景初却是不信的!
即便心中满腹疑团也不影响他此时的好胃口,原以为到死能品尝的都是药的苦味,却没想到因缘际会来到这乡野之地,味觉似恢复了一般,竟能尝出这鱼汤的浓香鲜味来。
安玉善——她还真是一个让人捉摸不透的小人儿!
第二十九章:马家新酒
一个月后,秋意渐浓,原本应该是丰收喜悦的时刻,山下村或者说整个峰州的百姓都是愁眉苦脸的,一场雨毁了一切,好在朝廷放粮赈灾,否则只有离乡背井另寻活路。
而这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安玉善小小神医之名已经悄悄在天将山附近的几个小村落隐秘地流传开来,慢慢地开始有村外人主动上门求医。
只是,淳朴的村民们得知安家低调的个性,但凡求医总是晚上来,似乎黑夜能帮忙保守秘密一样。
不过,真正相信安玉善这个八岁的孩子会治病的外人还是不多的,因此晚上来找安玉善求医的人并不是很多,治好之后大家也没有四处散播,所以安玉善的日子倒是过得很安心。
如今山下村村尾盖起了第一座全砖瓦的“豪宅”,连带着安家小院和许诚一家住的院子也被程南找来的工匠队加紧整修了一遍,现在就是再来一场大暴雨,两家的房子也不会有任何问题了。
“唉——米缸又见底了!”这天,秋意凉爽,尹云娘正打算去做午饭,却发现自家的米缸已经空了。
“娘,要不再向柳大娘他们借点吧?”安玉冉走进厨房看了一眼说道。
“还是算了吧!”尹云娘摇摇头。
现在安玉善正在为程景初治病,自家整日里从程家借粮食显得不太好,尹云娘自己心里就有些不舒服,再说借了之后一直还没还呢。
镇上的粮食铺子倒是开了,只是白米白面价格高的吓人,就是糠米黑面价格也不低,总不能借人家的是白面还回去的是黑面吧!
中午吃饭的时候,安玉善见饭桌上是几个黑乎乎的窝头,心里就明白家里的粮食又吃完了。
“娘,这个月卖药丸的银子很快就能结了,到时候让爹在封安县买些米面回来。另外,我明天想去镇上看一看!”安玉善这大半年来除了去一次封安县,其他时间都是呆在山里和家里,外头的世界她见识的真是太少了。
“跟谁去?”尹云娘放下了碗筷,小女儿主意正她不过多干涉,可外边世道乱,一个小孩子可不能乱跑。
“和大伯娘一起,小堂叔冬日里就要成亲了,大爷爷让大伯娘去镇上买东西呢!”安玉善是从堂哥安齐全那里得知的。
“那娘也去!”尹云娘始终不放心。
到了次日,陈氏、尹云娘就带着安玉善和同村的几个妇人朝镇上走去,一路上女人们叽叽喳喳地说笑着,很快就到了。
离山下村十里远的镇子叫半里镇,镇子不算小,卖什么的都有,以前酒肆饭馆是最热闹的,如今整个镇上都显得冷清清的。
一行人刚到镇上就遇上了挑担子卖散酒的马东,自从为儿子治病卖了酒铺,现在马东一家就靠自家酿制的散酒养家糊口。
“两位嫂子,这都到家门口了,怎么能不进去呢。今天让沛芬烧两个好菜,你们好好歇歇脚!”马东热情地把陈氏、尹云娘和安玉善邀请到自家吃饭,他家就在镇上,两步路的行程就到了。
陈氏几人也没客气,先去了马东家歇脚,还没进院安玉善就闻到了一股酒香,原先听家里人说,马家酒在半里镇是最出名的。
大人们聊天说话,安玉善就和马东的一双儿女马骏、马敏在一起玩耍,两个人带她去了马家后院的酿酒坊玩。
“表哥,表姐,我能进去吗?”安玉善有些踟蹰,这酿酒“重地”她能进去吗?
“当然能进去了!”马骏、马敏还是小孩子,哪有那么多弯弯绕绕,在他们眼中,安玉善是他们的小表妹,什么地方都能进的。
安玉善点点头,跟着两个人进了酿酒的小作坊,她虽然不会酿酒,但却很懂酒,尤其懂药酒。
这马家酒虽香,但级别还是属于劣质酒,如果多蒸馏两次,酒的纯度和香味应该能改善一些,那时候用来炮制药材,进而做成药酒,应该就可以了。
跟着马骏、马敏从后院出来之后,马东告诉安玉善,陈氏、尹云娘和安沛芬三人已经先去镇上铺子买东西了,待会儿就回来,让她在马家多玩会儿。
原本安玉善来镇上是逛街的,可她觉得现在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于是对马东说道:“二姑父,你能帮我一个忙吗?”
马东现在可不敢拿安玉善当寻常小丫头,更何况她还是马家的恩人,于是笑着说道:“玉善,你和二姑父不用如此见外,有什么事情就说,二姑父一定尽力帮你办到。”
安玉善一笑,告诉马东她想要两坛马家酒,但是这酒要多蒸馏两次,不但要香还要淳厚,她要拿来做药酒。
“玉善你放心,这件事情包在二姑父身上!”对于酿酒,马东可是从小就学的手艺,不过是麻烦一些,他有信心能给安玉善酿好。
也就过了小半个月,马东和安沛芬就兴冲冲地来到了山下村,而且还拿来三大坛的马家酒,直接就进了村尾的安家院子。
“玉善,二姑父一家这次可要好好谢谢你!”马东一进院看到正在整理药草的安玉善就激动地说道。
“沛芬,你们怎么来了?”尹云娘有些摸不着头脑地问道。
很快,大家就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原来那日安玉善让马东帮忙酿制两坛特别的酒,还对他额外说了一些酿酒的工序。
作为内行人的马东很快就琢磨出了方法,并且在酿酒的时候尝试用了安玉善多加的两道工序。
怎么也没想到,就是这多出的两道工序让马家酒的味道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一下子变成了顶级好酒,于是马家父子连夜修改了马家酒的酿制秘方,又重新尝试了一次,再次酿制出的新酒比第一次更好。
安家的男人们都品尝了一下马东带来的新酒,就连安玉善也破例在安清贤的准允下尝了一小口。
“二姑父,这酒真不错!”安玉善不得不佩服古代人的智慧和手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