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养娃日常-第1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彭瑾见了这情景,只是抿唇笑,事后没人处,少不得打趣刘识几句。
换来的,总是刘识或轻或重、或狂暴或温柔的“封口”。
待彭永新一行人离开,年也早就走远了,一切日常事务都回到了正轨。
外头的事彭瑾帮不上许多,只能偶尔提出一点切实可用的意见,其余大多数时候,都是在教养暖暖,以及准备二胎的事。
彭瑾觉得女孩子不能一味地讲求贞静贤淑,学一点防身的本领也是很重要的,所以便每日带着暖暖适量地锻炼身体,准备将暖暖的身体底子打好了之后,再让刘识在闲暇时教她一些防身术。
至于其他时候,她就亲自教暖暖读书习字、绘画弄琴。
不得不说,原主虽然因为幼年的遭遇性子孤僻了一些,但是真真算得上是一个才女,琴棋书画、诗词歌赋都有所涉猎,且造诣不俗,这些技艺连同原主的记忆,一并都留给了彭瑾,而彭瑾再仔细耐心地教给暖暖。
这也是一种传承,想来原主也是乐见其成的。
不过,小孩子没什么定性,很少有愿意安安静静坐下来学习的,所以暖暖常常是刚拿着画笔画了几笔,就又忙着去拨弄琴弦或是扑蝴蝶去了。
唯有一件事暖暖分外地执着,那就是走跑跳跃,甚至是扎马步等在别的孩子看起来很苦的训练。
闲暇时,暖暖最喜欢的就是学着安老大等人,拿着一根细木棍胡乱挥舞,嘴里还有节奏地喊着号子“吼吼哈嘿”;或是踩着院角的草尖一路飞奔过去,模仿安老大等人飞快地掠过屋脊,口中还说着什么“草上飞”……
彭瑾每每追在后面,防备暖暖不小心摔到了,心里既为暖暖的健康活泼而高兴,又担心自己别再养出了一个和“贞静贤淑”一点都不沾边的“假小子”。
日子一天天缓缓逝去,很快,四月来临,暖暖即将满两周岁了。
在这期间,暖暖身子拔高了不少,因为经常锻炼的原因,身子也结实很多,唯一让彭瑾有些不满的,就是脸也晒黑了一些。
不过,小孩子皮肤嫩,恢复能力又强,现在稍稍黑一些并不碍事。
至于读书习字、绘画弄琴,暖暖却无甚进步,虽然她很聪明,认得很多字,却从来都不能静下来心动笔,所以会写的极少。
但是故事却讲得很好,不但能准确地复述彭瑾讲过的故事,甚至还能自己再续写甚或是改编一小段。
诗歌文章背得也很快,“三、百、千”中流传众广的句子,暖暖大多人给起个头就能往下接着背;唐诗也会顺了好几首,虽然很多时候,只听见她乌里哇啦地背诵,很多字眼都听不清楚。
用彭瑾的话来说,就是暖暖很聪慧,但是却把很多的聪慧劲儿都用在了习武上……
而在这期间,红河县的一条条大路渐渐地以全新的面目展现在世人面前,道路宽阔平整,最宽处又过去的一倍宽,而且上面全用用细碎的砂石铺好、压实,不但行人走起来不用再深一脚浅一脚了,而且车马行走的速度比过去有了很大的提高。
赵铣原本只是为了遮掩身份,所以想要倒卖山货,这才被刘识劝服拿太熙帝拨用的经费修路的,然而等道路渐渐地修成了,他才感叹刘识之前要修路的远见。
别的不说,单是往来的客商,最近就比过去多了近一成。
这才只是刚刚开始,等到红河县内的道路全部竣工,名声渐渐地传了出去,只怕车马商贾往来更加热闹非凡了。
更让赵铣叹服的是,这么浩大的工程,征调民夫众多,结果非但没有像往常一样引起民怨,反而得到百姓竭尽全力的支持。
这自然和那些发放给民夫的工钱有关,也和大路修好后历年放坏扔掉的山货可以用来换银子有关,同样的,也和任职以来,刘识在百姓中积累的声望有关。
只有为官者勤政爱民,百姓才会像忙碌自己的事一样,为其竭尽全力并且欢欣鼓舞。
别的不说,单是凭着修路这一项,刘识最起码也能在三年后的考评之中获评合格。
更何况,除了修路,刘识还大规模地修筑水利设施,红河县境内的水田几乎都有就近的沟渠可以灌溉;还在多处设立蒙学,少收甚至是不收束脩,以保证适龄的孩子都能入学;极力谏诤,劝说王定国减少苛捐杂税,与民休息;断案公允,到任半年就处理完了红河县历年积压的案件,并且查出不少冤假错案,都酌情予以平反……
这其中的每一项单拿出来,都足以让刘识被当地百姓感恩铭记,更何况是这么多项呢!
等他再把红河县境内的山货顺利贩卖出去,给百姓多添一项进项,只怕刘识在百姓中的声望会更高吧!
不过,这样也好,刘识在百姓中的声望越大,将来他们和巫觐对抗起来时,他们的胜算就越大。
对付观音山匪众可以直接以武力镇压,但是对于巫觐这等善于笼络民心的“神人”,就不能同样的简单粗暴了。
没想到,自己此次出来执行秘密任务,竟然还成就了刘识!
赵铣想到此处,就忍不住摇头发笑,在此之前,他从未想过有一天他会和当初极力将他撵下台的刘识成为好友。
虽然“好友”这样的词他和刘识都从来没有提及过,但是双方心里都明白,各自以心相交,惺惺相惜。
转念想到过两天就是刘识爱女刘淳的两周岁生日了,赵铣特意去翻箱倒柜,找了一件质地上乘、雕工绝佳的玉佩作为贺礼,亲自送去县衙恭贺。
ps:啥也不说了,一会儿熬夜码字,争取明天准时更新,然后将月票80的加更也奉上!!!
苦逼的周六还要继续上班……(未完待续。)
第380章 天灾
刘识一见赵铣亲自过来,还以为他是有紧急要事要和自己商讨呢,慌忙请他去静室详谈。等得知赵铣此次前来只是为了给暖暖送两周岁的贺礼之后,刘识惊愕地接过玉佩,而后回神笑道:“这事也值得赵大人亲自跑一趟,多谢多谢!”
“对啊。在来红河县之前,我也没有想到会有这么一天!”赵铣爽直地笑道,他虽然不至于因为刘识当初的仗义执言就憎恶对方,但是也没有料到两人会有相谈谈甚欢、同心协力、荣辱与共的一天——文臣武将本来就难得相契,更何况两人之间还有“宿怨”。
刘识听赵铣如此说,又想到两人一路以来的相交,由互相防备到相互交心,也不由地笑了起来。
等到晚上,刘识将赵铣送来的玉佩交给彭瑾,笑道:“这是赵先生特地送给暖暖的生辰礼,你替她收好了。”
彭瑾脸上的惊愕一闪而逝,而后笑着接过来,自然乖顺地应了一声:“好。”
赵铣明面上的身份还是刘识的知交好友,如今人恰好在红河县,遇上暖暖生辰,送上礼物也是正常,她知道赵铣客商身份有假不错,也明白赵铣识的关系绝不是“知交”二字那么简单,但是面子上总还是要为赵铣遮掩的。
刘识注意到彭瑾神情的细微变化,伸手揽她入怀,轻叹一声,将下巴抵在她的肩上,低声道:“辛苦你了。”
明明心有疑虑,却因为相信他,怕给他增添难处,而选择不问,全然相信。
“你才辛苦呢!”彭瑾回抱住刘识,温声道。
最苦的从来都不是被蒙在鼓中的人,在善意的欺骗中,他们依旧可以过得从容快乐;最苦的,一直都是那个善意说谎的人,既要时刻提心吊胆地防备着谎言被揭穿,又要独自承受说谎的愧疚煎熬。
刘识抱紧彭瑾,在她的发上轻轻印下一吻,突然笑道:“你说,咱们俩这算不算是互相吹捧?”
彭瑾故作认真地思考了好一会儿,才郑重点头道:“算!”
说罢,夫妻二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嘘,小点儿声,别吵醒了暖暖。”彭瑾想起暖阁里已然熟睡的暖暖,慌忙嘘声道。
刘识强忍着笑意,点点头。
静夜里,红罗帐内,一对璧人,喁喁细语,款款温存。
暖暖的两周岁生辰礼办得很简单,所有送来贺礼的人,不论礼物的轻重多寡,刘识都请他们到酒楼吃一顿宴席,然后将准备的点心答礼一一送上。
一份点心,虽然不贵重,但是胜在心意,能够送出较为贵重的礼物的不在乎钱财,在乎的就是这一份心意;而那些只能略表心意的,这份点心也可以答谢他们的真心,让他们饱餐一顿。
彭永新等人也忙里偷闲,跑回来一趟,为暖暖庆生。
二月末清明,三月中谷雨,都是采茶的好时机,而如今正是制茶、储茶的关键时候,此次又是他们第一年考察新茶种,自然是慎之又慎,一切都要亲力亲为。
彭瑾在家中准备了家宴接待他们,至于赵铣,自然是不能露面了。
好在刘识早就算好了这一茬,所以在赵铣送贺礼的第二天,就让彭瑾特地设宴答谢,并且向赵铣说明缘由。
能够避开熟识他的彭永新和彭瑜,赵铣自然是没有二话。
而彭永新等人也没有多留,在暖暖生日当晚留下来稍事修整之后,第二天一大早就启程出发,回南面茶园了。
临别时,少不得一番不舍留恋。
这一次分别,长大了的暖暖已经能够克制住自己的情感了,只是红了眼睛,拉着睿哥儿的小手不舍得放,也舍不得外祖父、舅舅和舅母,不住地邀请大家再来。
周淑仪摸着暖暖小脸,红着眼眶叹道:“暖暖这个样子,比上次还让人不舍呢!”
小姑娘红着眼睛,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儿,咬唇强忍着,拉着手儿一直邀请下次再来,让人心软得一塌糊涂,也酸得一塌糊涂。
正好彭永新等人乘车行走的路线是新翻修好的大道,刘识见大家不舍,干脆以视察道路翻修的情况为由,带着彭瑾和暖暖,一路将人给送到了大路的尽头,临近红河县的最南疆界。
然而送君千里,终须一别。
尤其大路修整之后,车行平缓而迅疾,路上话别的时间似乎越发地短暂了。
但是再舍不得,大家最终还是只能看着彭永新一行人的车马渐渐地消失在视野的尽头。
暖暖这才扑进彭瑾的怀里,脸上挂着泪珠儿,哽咽着,可怜兮兮地问弟弟什么时候回来。
彭瑾抱着暖暖,柔声安慰道:“等到暖暖再大一些,等到过段时间爹爹忙完了,咱们就可以去看外祖父、舅舅、舅母和睿哥儿了!”
暖暖认真地点点头,伸出小拇指,对彭瑾郑重道:“娘亲,拉钩钩。”
“好!”彭瑾笑着伸出小拇指,和暖暖的小拇指勾在一起,又将两人的大拇指印在一起,笑道,“拉钩盖章,一百年不许变!”
暖暖这才破涕为笑。
然而,谁都没有想到,两个月之后,一场大洪灾侵袭了红河县以及周围的县邑,洪水滔天,淹没村庄良田,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野。
刘识忙着救灾尚且不暇,哪里还有工夫带着暖暖去南面茶园拜访彭永新等人。
而且,此次洪灾严重,造成了不少地方的山体滑坡,道路被冲毁、掩埋,根本就无路可通向南面的茶园。
暖暖生日一个月之后,红河县境内所有重修的道路全部竣工,全线正常通车。
除此之外,刘识另外开辟的新路也开始动工,主要是为了方便运出山里的山货——刘识此举是真正想要为民谋利,可不仅仅是为了做做样子,替赵铣遮掩身份。
山路崎岖盘旋,很难开拓,所费时日颇多。
好在离着山货大规模收获还有一段时日,算算日子,差不多能来得及。
六月中旬,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双抢季,百姓们都忙着抢收抢种,就连修路的工程也都暂停了。
眼见着粮食将要被全部收仓,红河上游决堤,一场特大大洪灾侵袭了红河流经的区域,早稻几乎颗粒无收,晚稻也不能及时播种,从而引发了百年一遇的特大饥荒。
ps:终于回家了!一更奉上~剩下两更还在路上,时间不定,但是十二点之前肯定会全部抵达!(未完待续。)
第381章 二胎
这场近似于灭顶的天灾来得实在是太突然,人们都没有任何的警觉和防备,因而造成的损失十分巨大。
虽然决堤的地方不在红河县,但是红河县正处于其下游且地势较低的地方,洪水从上游倾泻而下,冲毁了大部分良田,更冲散了许多还未来得及收进粮仓的早稻,反而使红河县的灾情比红河上游的部分区域还要严重。
更重要的是,特大洪水还引发的山体滑坡,导致道路坍塌断裂,房屋被埋等后续灾难,造成了更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这巨大的灾难瞬间兜头而下,实在是非人力所能抵挡。
这其中,因为红河县城地处山谷,地势低洼,此次反而成了红河县内受灾最严重的区域之一。
虽然县城有坚固的城墙防护,又有泄洪沟疏通洪水,城区内部几乎无房屋摧毁,人员伤亡也是极少,但是总这么困守在城中也不是办法,至少吃食就很成问题。
富户家里自然都有足够存粮,支撑个一年半载的或是更长的时间,等到来年新粮接续上来都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城中大多数还是平民,家里多是只有隔夜的存粮,大洪灾一发***商借机哄抬物价,为了生存下去,他们就只能数着米粒下锅,甚至是忍饥挨饿、耐苦支撑。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对于百姓们来说,吃不饱穿不暖活下来都成为问题的时候,谁还会在意什么礼义廉耻,甚至是人伦纲常呢。
洪灾不可怕,可怕的是洪灾之后因为物资短缺等问题而带来的社会动荡。
彭瑾将自己的忧心都和刘识说了,叮嘱他多加小心,小心灾后人心动荡,社会混乱不安,难以辖制。
“你不用担心外头的事,照顾好你自己和暖暖,才是最重要的!”刘识安慰彭瑾道,“你们娘俩都好好的,让我没了后顾之忧,能够专心救灾,这才是对我最大的鼓励和支持!”
彭瑾张张嘴,想要说些什么,却最终只是柔顺地答了一句:“好!”
安顿好彭瑾和暖暖,刘识立即带上人马,奔赴救灾前线视察灾情,指挥救灾工作。
彭瑾牵着暖暖的小手,看着刘识的背影匆促消失在门口,最终还是没有忍心告诉他,这次她要照顾的不只是她自己和暖暖,还有肚子里的一小只。
前几天彭瑾的小日子没有准时来报道,她就猜到自己有可能是有身孕了,因为自暖暖满了两周岁以后,她和刘识就准备再